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七年級語文課文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88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語文課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七年級語文課文教案

七年級語文課文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課是語文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第三單元第9課。本單元要點是引導學生學會寫景的方法,學會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而《春》是寫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朱自清以清新優美的語言引導人們去欣賞大地回春的動人景象,並感受春天所帶來的蓬勃生機與無限希望。《春》不但在選材上、謀篇上緊緊扣住了春天的特徵,而且在語言的技巧上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因此,《春》作為第三單元第一篇課文出現是有其道理的。由《春》這一課開始,繼而學習後幾篇課文來加深理解人們熱愛自然的感情,並在誦讀中體會、學習觀察自然的方法,學會用形象的語言描寫景物。

學習者分析

初一學生年齡小,閲讀能力不是很強,特別是對寫景抒情的散文,往往缺乏深刻的體會,理解不到作者的情感。我打算從朗讀入手,利用教師範讀、學生自讀、朗讀競賽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在不斷的“讀”中逐步加深對“美”的體驗,逐步感受春天帶給人們的奮發向上的情感。

教學設計

《春》一直是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重點篇目之一,本文不管在選材、佈局謀篇還是語言上都堪稱典範。按照編者的思路,通常我們都是採用盼春—繪春—贊春這一順序來教,重點帶領學生分析作者描繪的五幅圖畫: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而這次教學設計,我嘗試打破這一常規,整篇課文的教學以朗讀為主線貫穿始終,讓學生在朗讀中重點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理論依據

朗讀教學既是傳統的,又是新興的;既是語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學的,又是審美。朗讀有助於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在朗讀中,能夠體會到文章的內容、神韻、風格。朗讀是培養學生精讀能力的有效方法,特別是含義較深的語句段落,可以在反覆地朗讀中,讓學生體會品味。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A。用普通話有感情反覆地朗讀課文,理解並品味文中美的情景,美的結構,美的語言。

B。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品讀精彩句、段。

C。學習本文細緻觀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徵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理解體會本文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D。引導學生了解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

過程與方法:

A、通過聽讀、朗讀、品讀等方式,讓學生感知課文內容。

B、通過對妙詞佳句的品析,培養學生的語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體會美文,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B、培養學生形成熱愛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情感。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賞析本文優美的語言。

2、細緻觀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徵進行細緻地描寫。

難點

作者借景抒情的寫作特點。

教學突破

以朗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指導學生在朗讀中理解文章的內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剪輯並重新錄製音樂《早春曲》、《春意盎然》;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詞,蒐集有關作者資料及有關描寫春天的詩句。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讓學生在聽讀、朗讀中理清文章思路。

二、教學重點:整體感悟,理清思路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由一學生完成)

同學們,天氣漸漸地冷了,冬天的腳步聲越來越清晰。迎着冬天的笑臉,我想起了雪萊的一句詩: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一提到春天,我們眼前就彷彿展現出一幅幅美麗動人的圖景。同學們,讓我們伴着這優美的音樂,隨着老師一起走進朱自清先生描繪的《春》之中。(多媒體顯示課題及作者)

(二)聽配樂朗誦。播放背景音樂,老師聲情並茂地朗誦。多媒體顯示:聽讀,説感受的話。

(三)讓學生談談聽朗誦後的感受。

師:聽了朗誦,你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請你以這樣的句式説一句話。(多媒體顯示:聽了朗誦,我聽到了……/聽了朗誦,我看到了……/聽了朗誦,我感受到了……例:聽了朗誦,我感受到了人們盼望春天的熱烈而急切的心情。)

(四)自由朗讀,分組(分為8個學習小組)討論文章層次的起止段落。教師用多媒體提示課文思路(盼春—繪春—贊春)。

(五)每個學習小組派一名學生參加聯讀課文。要求第1名學生讀“盼春”,第2—7名讀“繪春”部分,第8名學生讀“贊春”部分。(聯讀時不告訴學生起止段落,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層次理解是否正確。)

(六)經過自由朗讀和小組代表的聯讀,全班交流對文章結構的理解。

教師明確:(多媒體顯示)

第一部分(①):盼春

第二部分(②—⑦):繪春(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第三部分(⑧—⑩):贊春。

(七)課堂小結。

(八)作業佈置

1、誦讀全文。2、完成課後練習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優美的語言;2、學習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寫。

二、教學重點: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優美的語言;2、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寫

三、教學過程:

(一)引導品析“春草圖”(用多媒體顯示品析步驟)

1、朗讀指導。教給學生朗讀的技巧,學會正確使用四種朗讀符號(﹏﹏重音輕讀;重音;︱小停;︵拖音)

2、第一次朗讀(自由讀),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換字,不倒字,不多字。

3、第二次朗讀(齊讀),思考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麼特點來寫?

教師明確:嫩、綠、多

4、第三次朗讀(男xx各讀一層),悟一悟這段層次劃分的問題。教師提示可劃兩個層次。

教師明確:先正面寫,第一句用擬人手法,第二句由近而遠,把春草人格化,顯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綠綠的",從質地、顏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嫩、綠的特點,"滿是的"用口語顯示春草的生機勃勃的特點;然後是側面寫,第三、四句寫春草給人的歡樂與感受,充滿活力。

5、第四次朗讀(個xx聲讀),把“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換為“小草一下子從土裏生出來”,體會其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教師明確:“偷偷”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鑽”字寫出了小草萌發的力量以及小草頑強的生命力。而修改以後沒有這樣的表達效果。

6、美讀,各學習小組派出一名代表朗讀,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教師提示:語調:輕快;感情:喜愛、讚美

7、教師小結(多媒體顯示):

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①抓住景物在特定季節、特定地點的特有現象進行描繪,使其特徵突出。②寫景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③寫景散文的文筆優美精彩。

(二)運用上面所學的方法賞析“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每兩個學習小組一幅圖,分工協作。

(三)各學習小組發言人把本組討論結果提交全班進行交流,

教師明確:(多媒體顯示)

1、“春花圖”

①特徵:花朵多,花色豔,花味甜

②順序:由上而下、由實到虛。

③語言:修辭—擬人、比喻、排比。

用詞:第③句中的“鬧”字寫得好,好在它不僅寫出了聲音,還寫出了熱烈的氣氛,繪聲繪色地表現出一派明媚的春光

④感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躍然紙上。

2、“春風圖”

①特徵:和煦、芳香、悦耳

②順序:觸覺、嗅覺、聽覺

③語言:修辭—引用、擬人、比喻

3、“春雨圖”

①特徵:細密、輕盈

②順序:由近及遠、由景及人

③語言:修辭—排比、比喻

4、“迎春圖”

①特徵:充滿活力

②順序:由點到面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佈置:1、完成課後練習四、五2、背誦全文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學習本文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

二、教學重難點:體會本文寓景,情景交融的特點。

二、教學過程:

(一)朱自清的《春》寫得太美了,其實自古以來,春天一直是人們歌詠的對象,請大家把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描寫春天的詩句互相交流並保存到自己的讀書筆記本上,然後任選一幅春景圖,給它配上能反映其特徵的詩句。

教師推薦部分詩句:(課件顯示)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唐杜甫《絕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支紅杏出牆來。——宋葉紹翁《遊園不值》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二)選取文中你最喜歡的一兩句話背誦並模仿寫句子。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然後選取寫得好的在全班宣讀。

(三)《春》是一幅精美的畫,它形象生動,姿態萬千,色彩繽紛,春意盎然。《春》是一首動聽的歌,它曲調優美,節奏歡快,動人心絃,發人深思。其實朱自清留給我們的美文不僅僅是《春》,他的《荷塘月色》,他的《背影》,他的《綠》都是不朽的篇章。課後請同學們再次親近朱自清,感受朱自清心靈中飄揚的那片風景。

(四)美文不朗誦不足以表現其美,推薦一位朗誦的同學進行配樂詩朗誦,讓《春》的課堂教學在優美的配樂詩朗誦中結束。

(四)作業:1、整理有關描寫春天的詩句。2、課外寫一段描寫景物的文字3、閲讀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並作讀書筆記。

附板書設計:

板書:

盼春

春草圖(草報春)

山(朗潤)春花圖(花爭春)

春繪春總體輪廓水(漲)局部描繪春風圖(風唱春)

太陽(紅)春雨圖(雨潤春)

娃娃——新迎春圖(人迎春)

頌春三個比喻姑娘——美

青年——力

七年級語文課文教案2

教材分析:

本文是語言大師老舍的一篇寫景散文。文章緊緊抓住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使筆下的山、水、城、人跟這“温晴”天氣緊密聯繫在一起,構成一幅温暖晴朗的濟南冬天圖景。

學習目標:

①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反覆誦讀,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作者思路。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語言,以達到提高語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薰陶的目的。掌握寫景狀物的一般方法,並進行片段描寫。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反覆朗讀,感知內容,揣摩詞語,品味優美的語言。

學情分析:

前一課學習了《春》,學生對描寫景物運用生動詞語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有所體會,閲讀這篇課文,宜引導學生自己理解。

課前準備:

①佈置學生預習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②老舍是我國現代作家,課前佈置學生去查閲有關老舍的資料,初步瞭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閲有關濟南的資料,深入瞭解濟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開闊視野。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xx導入

當“冬天”一詞進入你的腦海時,你會產生哪些聯想?(請學生各抒己見)

我們的省會“濟南”的冬天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隨着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去領略“濟南的冬天”。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簡介作者、作品

老舍,現代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代表作有小説《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鬚溝》等。本文寫於1931年春。

2、詞語教學:讀背“讀一讀、寫一寫”結合課文辨析字型字意。

3、思考並分析

(1)、濟南的冬天是(?)(把自己讀了課文後對濟南冬天的印象填上去,並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內容加以印證。)

(2)、作者通過描寫什麼來表現濟南的特點?(冬天的山,冬天的水)

4、朗讀課文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初步誦讀課文。閲讀時進行課文的整體把握,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問題:

——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這些景物各有何特點?濟南冬天的總體特點是什麼?各段描寫之間有何關聯?

全班集體研討,各抒己見,互相補充,明確課文主要內容,並且依照課文的脈絡,用自己的語言複述濟南的冬天的主要內容。

四、精讀(選讀)課文,深入感悟,鑑賞創新。

1、自由朗讀,思考問題:

a。為什麼説濟南是個“寶地”?

b。濟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寫了哪三幅山景圖,寫水是從什麼角度寫的?

c。第1小節與第2、4、5小節之間有什麼關係?

d。文中滲透作者對濟南的冬天什麼樣的感情?

e。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

(四人小組討論)

[明確](b。c。d。略)

a。濟南的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天氣“温晴”;濟南天是慈善的,有美麗的山景;冬天水不結冰,水是綠色的。四面環山,像在“小搖籃裏”。

e。不可以。因為“濟南的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濟南”目的在於讚美“冬天”這個特定時令的濟南。

2、研讀第2—5小節: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四人小組討論)

a。文中寫了三幅山景圖,還寫了水色,各突出了什麼特點?(抓關鍵詞概括)

b。三幅山景圖之間有什麼關係?

c。四幅景物圖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麼?

(四人小組討論後明確)

[明確]

a。陽光朗照下的山——温靜;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城外的遠山——淡雅。水色——綠。

b。第一幅圖是總寫,第二、三幅圖是具體寫。

五、課堂總結。

課堂小結:文章先與北平、倫敦、熱帶作對比,突出濟南天氣“温晴”的總特點;然後具體描繪濟南的冬天特有的景緻,寫山景寫了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的遠山,又繪水色,處處滲透對濟南冬天的喜愛。

六、佈置作業。

掌握字詞。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鞏固詞語。

二、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1、重點研讀:薄雪覆蓋下的山景圖和水xx,品味語言。

[問題]

a。第3小節和第5小節寫景順序有什麼不同之處?

b。第3小節和第5小節在抒發感情和修辭運用方面有什麼相同之處?

c。找出你認為寫得美的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想想為什麼寫得好?

(多媒體或投影顯示問題組)

[明確]

a。寫山景:自上而下的順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寫水色: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b。都是對冬天的喜愛、讚美的感情;都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

c。比喻、擬人句。(美句賞析,着重分析加點詞的表達作用)

(過渡)濟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筆下如此嬌媚動人,是因為運用了大量比喻、擬人的修辭。文中還有哪些比喻、擬人句用得好,找出來,説説好在哪兒?

[討論明確] a。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

b。全在天底下曬着太陽,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着點雪。

2、體會本文優美的語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處,學習語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細揣摩,儘量能口頭表達,教師從旁點撥、補充。

——你喜歡文中哪些優美的語句?為什麼喜歡?用簡潔的語言來分析。

——文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分析其作用。並模仿舉例。

——你認為好的語言應當具備哪些特點?應當如何品位語言的精妙之處?在文字表達上應注意些什麼?

三、體驗反思。

[提問]為什麼濟南的冬天的景色會如此動人?

[明確]a。細緻觀察b。抓住特徵c。安排順序(角度)d。運用修辭e。情景交融

四、比較閲讀,拓展延伸。

①想一想,為什麼作者能描繪出這麼精彩的畫面,為什麼語言能如此優美?體會在寫法上與學過的課文《春》有什麼相同之處?

明確:都能抓住特徵;安排順序(角度);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採用情景交融的寫法,色彩絢麗。《春》還從多種感官角度來描寫。

寫好文章,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經過內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這兩篇文章作者都寫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動了,從而寫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擬人才那麼活靈活現,富有靈性,才能達到神似。

②假如你是一位導遊,冬季帶領遊客來濟南,追隨老舍的足跡,請你設計一下導遊詞。

五、課堂總結。

通過學習本文,我們應該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事物,作文時才能寫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發現和寫出事物的“靈性”;真正動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寫的事物“真摯感人”。平日裏,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生活,關注周圍的事物,多想多記,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積累,為寫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礎。

六、佈置作業。

1、寫作練習:借鑑課文的寫法,用你的筆描繪一副“校園秋景圖”。

2、請你仔細觀察你家鄉冬天的景物,傾注你對家鄉無限熱愛之情,借鑑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不限。

七、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總特點:無風,響晴,温晴——貫串全文

對濟南的總感受:“温暖安適”的“理想境界”

陽光朗照下的山慈善

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一幅淡雅的水墨畫

城外遠處的山如詩似畫

冬天的水色——水藻之綠,襯托水之清澈、透明

八、課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