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學《爬山虎的腳》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6.06K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爬山虎的腳》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爬山虎的腳》教案

小學《爬山虎的腳》教案1

教學目標

1、能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爬山虎的特點;

2、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細緻、有序的觀察習慣。

3、學習生字、詞語,積累好詞好句。

教具準備

1、實物展示台。

2、學生準備水彩筆。

3、爬山虎實物。

教學課時:

2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瞭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生字、詞語。

教學過程

一、出示實物

引入:認識這種植物嗎?對,它叫爬山虎。你們知道它什麼特點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介紹。看來你真是個會觀察的孩子。葉聖陶爺爺不僅喜歡觀察,而且會觀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筆下的爬山虎的腳。齊讀課題。

看看作者是怎麼觀察的,又是怎麼寫的,自由讀課文。

二、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

三、反饋讀書情況。

1、出示詞語讓學生認讀。

2、朗讀課文,可以讓學生小組互讀,可以請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其他形式。重點檢查生字、詞語的讀音。

四、初步瞭解爬山虎的特點。

讀了葉聖陶爺爺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麼特點?你有什麼感受?葉爺爺為什麼會把爬山虎寫得那麼生動具體?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具體瞭解爬山虎的特點,感受作者生動具體的描寫和長期細緻的觀察。學習觀察和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引入語:同學們,大自然是神奇的,你們曾跟隨老師一起領略過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欣賞了世界上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感受了被稱為鳥的天堂的大榕樹給我們帶來的歡樂……今天老師帶同學們更加仔細地去觀賞一種植物──爬山虎。讀課題。

一、請同學們看實物。

1、你看到了什麼?

2、有什麼特點?

3、你能用一兩句話把這些特點連起來説説嗎?

4、葉聖陶爺爺筆下的爬山虎的葉子怎樣呢?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5、讀了有什麼感受?(美)哪些地方寫的美?你喜歡哪句?

6、自己感受一下風吹時爬山虎葉子的美。做一做拂過、漾起的動作,你能讀好這句話嗎?想欣賞一下風吹爬山虎的樣子嗎?

7、老師指導讀出美來。可以採取老師讀前半句,學生補充後半句的讀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組讀,讓學生充分感受爬山虎葉子的美。

8、作者為什麼把葉子寫的這麼美呢?(認真觀察)所以我們要學習作者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生機勃勃地鋪滿牆,這跟它的腳有密切的聯繫,爬山虎的腳又是什麼樣的呢?

二、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腳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觀察:

a、腳的樣子;b、腳的形狀;c、顏色

1、誰來告訴老師你觀察的結果。

2、書上又是怎樣寫的呢?找出寫腳的句子讀一讀。

3、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4、根據自己的觀察和學習,請畫出爬山虎的腳,看誰畫得最好。(教師巡視,拿一張好的評價)

5、這一段哪一個詞説明作者進行了認真仔細的觀察?(注意)

因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腳的特點寫得這麼具體。爬山虎有自己獨特的爬的本領,想盡快知道答案嗎?那就請你們趕快學習第四自然段吧。聰明的你一定會找到答案的。

三、根據以下幾個方面自己分組學習,看哪一些同學學得認真,學得更快。(老師巡視)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來;b、找出爬的動作詞;c、自己演示爬的過程(怎樣爬)

1、誰來告訴老師你們學懂了些什麼?(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其它學生補充,教師充分表揚)

2、哪一組的同學能上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怎麼爬的嗎?

你們同意他的這種爬法嗎?(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學演示)

3、你們想知道究竟怎麼爬的嗎?看大屏幕演示,學生可根據演示説出怎麼爬。

4、你們知道答案了嗎?誰正確?(長一隻腳,巴住牆,再長出另一隻腳,再巴住牆,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斷的長出新腳來,所以葉聖陶爺爺説,“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5、它是不是隻往上爬的?你怎麼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還往左爬,右爬,爬滿整個牆,所以才有葉聖陶爺爺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寫的“一陣風吹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的很”。真是會讀書的孩子,懂得運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

觸着牆的爬山虎的腳能爬,沒觸着牆的爬山虎的腳又怎麼樣呢?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學完了這段,你知道了什麼?(自由説)

(沒觸着牆的腳萎了,觸着牆的牢固,腳與牆有密切關係。)

2、課文哪一個自然段還説明了這種關係呢?(第一自然段)

作者運用了首尾照應的方法,使文章的結構顯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讀一讀。(男、女分開讀)

五、發散思維。

1、學了這課,你知道了些什麼?

2、你要向葉聖陶爺爺學習什麼?(留心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3、生活中,還有哪些與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牽牛花……)説説你它們的特點,好嗎?(學生説)

板書設計:

爬 位置:莖上長葉柄的反面

山 特點樣子:像……像……(細絲)

虎 顏色:嫩紅(灰色)

腳 爬 觸→巴→拉、貼(牢固)

小學《爬山虎的腳》教案2

教學要求

1、瞭解爬山虎這種植物的特點,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2、學習作者圍繞爬山虎的腳這一個意思寫具體的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朗讀課文,背誦2~4自然段。

教學重點

1、學習作者圍繞一個意思寫具體的方法。

2、通過學文、觀圖和實際觀察,瞭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的特點,把事物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掛圖、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

(一)學生小聲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然後回答爬山虎到底是動物還是植物?(是植物。)

(二)請五個同學每人讀一個自然段。要求聲音宏亮,讀準字音。其它同學邊聽邊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爬山虎這種植物的哪兩部分?(寫了爬山虎的葉子和腳。)

二、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一)學生看生字表,分析字形結構和需要注意的筆畫。

1、讀生字表中的字,口頭組詞。

2、分析字形結構,説説每個字的結構和部首。

3、兩人一組,説説每個生字需要注意的筆畫和記法。

隙:右上邊的小不要寫勾。右半部分的記法是小日小。

拂:筆順不要寫錯。第六筆是,第七筆是丿。最後兩筆不要都寫成豎。第六筆中的第二個折要寫短一些。

漾:右上邊是禿尾巴羊,右下邊是永。永的第二筆橫折中的橫要寫得短。注意不要寫成水。

柄:右邊丙裏的人,最後一點不要和勾連起來。柄在這裏當把兒講。

萎:容易寫得很長,各部分要儘量寫扁。第八筆是捺,不要寫成點。

(二)讀詞語卡片。

舒服空隙漾起葉柄刀柄把柄嫩莖均勻

拂過吹拂萎了枯萎休想盪漾重疊新鮮

枝狀觸角痕跡牢固瞧不起

(三)抄寫本課後第4題讀讀寫寫的詞語。

三、學習課文一至二自然段

(一)默讀課文1、2自然段,想每段各寫了什麼?(第一段寫了爬山虎生長在什麼地方。第二段介紹了爬山虎的葉子。)

(二)重點學習第二段,瞭解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爬山虎的葉子,練習給第二段分層。

1、聽讀第二段,標出共有幾句話。(四句)

2、默讀第二段,想想每句話説的什麼意思。(第一句介紹了爬山虎葉子的顏色變化;第二句説的是長大了的葉子引人注意;第三句説了葉子綠得新鮮和排列情況;第四句寫了葉子的動態。)

3、用‖給第二段分層。(可以分成三層。第一層是第一句話;第二層是二、三兩句;第三層是第四句。)

教師問:為什麼把二、三兩句合成一層?(因為這兩句都説的是長大了的葉子什麼樣,綠的顏色和怎樣排列的。意思上連得很緊密。)

4、請一位朗讀語氣好的同學讀第二段,其它同學閉眼聽讀,頭腦中要想象出一幅畫:青翠欲滴的滿牆綠葉,鋪得是那樣均勻,排列是那樣整齊,看着是那樣舒服,微風一吹,漾起波紋。

5、每人説一個比喻句,把爬山虎的葉子可以比喻成什麼?要求用的比喻詞不能一樣。(猶如碧綠的湖水,好像農田中綠油油的禾苗;如同人工培植的草坪;像從飛機上看到的一片樹林。)

6、練習朗讀。爬山虎的葉子這樣好看,真像一幅神奇的畫面,請幾個同學讀這一段,看誰的語氣最好,把爬山虎的葉子讀得最美。

四、反饋驗收

(一)聽寫本課的生字新詞。聽寫第二段最後一句話。

(二)練習背誦第2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教師導入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本課是圍繞哪一個意思寫的呢?(圍繞爬山虎的腳寫的)從哪兒看出來的?(題目)默讀課文,想一想哪幾段是圍繞爬山虎的腳的。(3~5自然段。)

二、總結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方法

(一)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呢?作者首先確定了要寫的是什麼。(板書)爬山虎這種植物在我國各地都有,為綠化祖國,美化環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人們一般看到的只是那滿牆碧綠的葉子,從小到大,從紅到綠,又從綠到紅,最後掉光。有人也曾感到奇怪,不知它們為什麼能那樣牢固地鋪在垂直的牆壁上,不管多大的暴風雨也不會把它們打落下來。但卻很少有人扒開那密密的葉子仔細觀察研究一下。本文的作者做到了這一點,所以寫出了這樣生動有趣的文章。我們要學習作者這種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二)要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不光要想好自己要寫的是什麼,還要根據要寫的意思選擇好內容。(板書:選擇好內容。)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要寫爬山虎的腳,選擇了哪些內容呢?

1、請三個同學分別讀3、4、5自然段,大家想:每段主要説了什麼?

(1)分小組討論這三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請各組選派代表説一説。

(第3自然段主要介紹了爬山虎什麼樣;第4自然段寫了爬山虎是怎樣爬的;第5自然段寫了觸着牆和沒觸着牆的爬山虎的腳有什麼不同的結果。)

(三)作者選擇好了要寫的內容,還要安排好寫的順序,這樣才能表達得更清楚,更有條理。本文的作者是怎樣安排順序的呢?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一)默讀第3自然段,共有幾句話。(6句)

(二)這6句話分別説了哪幾個意思?(一、二句寫了作者發現爬山虎有腳;三、四句寫了爬山虎的腳長的位置和形狀;第五句寫了爬山虎腳的顏色。)

(三)指導朗讀。當作者發現爬山虎是有腳的,知道了爬山虎之所以能在牆上爬的祕密後,他的心情是什麼樣的?(非常驚喜。)

1、學生小聲練習讀出驚喜的語氣。

2、教師範讀。第一句中可不知道它怎麼能爬要讀出疑惑的語氣。第二句中原來爬山虎是有腳的要讀出驚喜的語氣,尤其是有腳的三個字語氣更要強烈。

(四)在書上畫出爬山虎的腳長的位置。注意要畫準確。(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的反面。)要通過看圖或投影讓學生清楚爬山虎的腳到底長在什麼地方。弄清莖、葉柄、反面這幾個關鍵詞語的意思。要給學生直觀印象。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加上手勢説説爬山虎的腳長在什麼地方。

(五)爬山虎的腳是什麼樣子的呢?學生在書上畫下來。(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學生看圖加深理解,產生直觀印象。作者在這裏還用了一個比喻: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換句話説:爬山虎的腳就像六七根蝸牛的觸角;學生用自己的話説一説爬山虎的腳什麼樣。

(六)爬山虎的腳是什麼顏色的?(像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

(七)學生用自己的話説一説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和顏色。

(八)再請兩個同學讀這一自然段,要讀出語氣。(第二句要讀出驚喜的語氣。後面幾句要讀得像解説員一樣,介紹要清楚。)

四、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一)請一個同學讀第4自然段,然後請其他同學説一説這段主要寫了什麼。(爬山虎的腳是怎麼往牆上爬的。)

(二)讀這段中的第三句話: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這句中的這樣指的是怎樣爬?從上文找答案,劃在書上。(前面的兩句話。)全班一齊讀一讀。

(三)學生用自己的話説説爬山虎的腳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四)請兩個同學用動作演示:面向黑板站好,用手巴住黑板,然後十指彎曲,手臂和身子慢慢貼到黑板上。再用同樣的動作一下一下往上爬。全班同學齊讀(或背誦)這一部分。説説手指、臂、身子、黑板在演示中好比是什麼。

(五)每個同學都要邊背邊演示動作。

(六)齊讀最後一句話,説説為什麼看到那些細小的腳就會使人想起蛟龍的爪子?(太像了。)當兩種事物很相像的時候,就可以用比喻句來形容。請同學們把這句話改成比喻句。(爬山虎那細小的腳就像圖畫上蛟龍的爪子。)把比喻句中的就像換一個詞,句子內容不能變,可以換成哪些詞?學生練習説句子。(好像、像、猶如、如同、像似的)

五、學習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一)一人讀,其它同學説説這一段主要説了什麼?(爬山虎的腳觸着牆的和沒觸着牆的結果不同。)

(二)看投影:

1、填空。

2、回答問題

(1)灰色的腳指什麼?原來是什麼顏色?

(2)從哪兒能看出爬山虎的腳扒在牆上相當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費一點兒勁,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莖。)

六、再讀課文三、四、五段,説説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爬山虎的腳的?

七、從全文來看,作者是圍繞爬山虎的腳這個意思來寫的,但為什麼還要用那麼多的筆墨來寫爬山虎的葉子(分小組討論)

原因有三:

(一)因為平時人們看到的都是爬山虎的葉子,課文就從人們的認識規律入手,使人讀起來感到親切、熟悉。

(二)爬山虎這種植物最吸引人的地方和對人類最有貢獻的部分就是葉子。

(三)用葉子來襯托爬山虎腳的重要,如果沒有爬山虎的腳,就不會有綠得那樣新鮮,看着那樣舒服,鋪得那樣均勻,盪漾得那樣好看的綠葉。

小學《爬山虎的腳》教案3

一、教材解讀

《爬山虎的腳》是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再到細節的順序,介紹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的腳的形狀、特點以及是怎樣用腳在爬的,啟發人們留心和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第七單元是第七冊教材的最後一個單元,訓練重點是“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斷”,除了要從讀到學寫,訓練圍繞一個意思寫片斷之外,還要複習鞏固本學期學到的讀和寫的基本功,使閲讀能力和作文能力得到提高。《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擔負着學習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斷”的任務,因此在本組教材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學情分析:對於學生來説,很少有見過爬山虎的,對課文可能就理解不好

因為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閲讀能力,教學中通過抓重點詞語來理解課文,並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研究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同時在多媒體的輔助下學生就更瞭解了爬山虎的腳的特點。然後再讓學生演示,加深理解。

三、教學目標

1、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瞭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

2、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寫的方法。

3、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興趣。

【德育目標】通過體會作者對事物觀察的仔細培養學生做事認真的態度。

【教學重點】通過理解詞語,瞭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

【教學難點】通過理解動詞,瞭解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

師:這節語文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5課《爬山虎的腳》。上節課我們通過初讀課文知道了這是一篇寫植物的文章,誰見過爬山虎這種植物?給大家介紹一下它的樣子。(學生根據自己的見聞簡單介紹)

師:説的不錯,假期時,老師去了千山在沿途看到住户的房子上、公路大橋的牆上、山壁上,到處是一片片綠綠的爬山虎,就像一匹匹綠色的綢緞一樣,老師告訴你們,它小的時候,也只是一根小莖,有了充足的水分,適合的温度,它就爬呀爬呀,爬的滿牆都是,這是什麼原因呢?那麼我們就在課文中去看看葉聖陶老先生是怎樣解開這個迷的。

師:請同學們把書輕輕打開到16課,自由讀課文看看你讀懂了爬山虎的哪些特點?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邊讀邊作上記號,開始吧!(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指導)

2、學生研究發現

師:現在請仔細結合課文內容在小組裏説説你讀懂了什麼,不懂的問題請小組同學幫助你解決,如果在小組內不能解決年在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解決,好不好?(學生研究討論)

3、合作成功

師:剛才同學們都學的很認真,討論的也很激烈。現在請各小組彙報學習情況,先説説你讀懂了什麼?從哪看出來的?注意抓住重點詞來説。

學生彙報第一自然段的收穫,包括:⑴ 爬山虎生長在牆上。⑵ “滿是”看出長得很多、很茂盛。⑶ “佔了一大片”看出生長的快。⑷ 爬山虎的生長離不開牆等等。

師:這部分還有問題嗎?

那好,同學們的學習效率真高,收穫也很大,我們就按這種方法繼續彙報。

(學生彙報1、葉子雜成長中的變化。2、葉子的顏色、形狀分佈情況。

4、理解“漾起波紋”這句話體會作者用比喻寫出葉子的好看。)指導朗讀。

師:請一名同學帶有感情地朗讀大家看畫面。(多媒體:葉子隨風浮動的畫面)

這部分描寫你還有問題嗎?

(生沒有後繼續彙報爬山虎的腳的特點抓住:“腳長在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生出六、七根枝狀的細絲,像蝸牛的觸角,”及“顏色是嫩紅色的”來理解爬山虎腳的樣子。)

師:好!現在請大家拿出筆畫一畫爬山虎的腳,你怎樣理解的就怎樣畫,誰願意到前面來畫?(一生板演)

(大家評議腳的位置對不對)

出示多媒體畫面,誰願意説説爬山虎的腳是什麼樣子的?(學生邊看畫面邊説爬山虎的腳樣子)

師:你除了讀懂了腳還讀懂了什麼?(生繼續彙報爬山虎是怎樣爬牆的)

師:出示課件請同學門看 這一自然段把表示爬山虎爬牆的`動詞畫出來。(生邊讀邊畫)

師:説説看,(動詞有:觸、巴、拉、貼、爬教師點出)

誰能理解一下這些詞?(就是説爬山虎的腳剛觸着牆的時候,六、七根細絲變成小圓片巴住牆,把莖相上拉一把,讓它緊緊地挨着牆。)指名幾個同學説。

師:現在我們來一起做個遊戲,把你們的手當做爬山虎的腳,手掌當做小圓片,在桌子上試着做一做爬山虎爬牆的動作。誰願意到黑板來演示一下。

(請一名同學來邊演示邊説)

師:這部分還有一句話你讀懂了嗎?説説看。

(“仔細看那些細小的腳,就會想起它像蛟龍的爪子”這是説,爬山虎的腳……有力量,像蛟龍的爪子一牢牢巴住牆。)

師:剛才大家共同研究的這部分你還有什麼問題嗎?如果沒有了請大家繼續彙報。

(學生抓住重點詞,體會“牆”對於爬山虎的重要)

這説明爬山虎離不開牆,穩重還有哪些地方提到爬山虎與牆的關係密切?(第一自然段)像作者這樣開頭寫,結尾也寫的方法叫做首尾呼應。這篇課文大家讀懂了嗎?還有什麼問題嗎?

五、小結師:老師想問問大家你認為這篇文章哪個片段描寫的最精彩?為什麼?

(學生各抒己見)

師:現在就帶着感情把你喜歡的段落美讀給同學聽,並試着背下來。

總結:這篇課文作者圍繞爬山虎的腳這一事物展開描寫,這一片段不僅使我們瞭解了有關爬山虎的腳的知識,而且好象親眼看到了那滿牆的爬山虎,是怎樣巴住牆,一腳一腳向上爬的,我們同學在今後的文章中也要學習作者這樣的寫作方法,通過細緻的觀察,能圍繞一個意思寫好一個片段。

下面,把這節課你學到的知識概括性的寫在紙上,討論把一下板書寫完。

(學生把爬山虎的葉子及爬牆動詞填上)

六、開發課程資源

老師給大家留個作業,請你回家仔細觀察一種植物,抓住植物的特點,圍繞莖呀、葉呀、花呀、或者是果實等寫一個片段。

附板書:

葉子 : 新鮮 均勻 尖朝下

腳 觸 巴 拉 貼 爬

小學《爬山虎的腳》教案4

一、教材簡析

《爬山虎的腳》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文章,這篇課文細緻地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課文第2自然段寫爬山虎的葉子。從剛長出來到長大,葉子的顏色從嫩紅變成嫩綠,長大後的葉子引人注目,並給人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課文的重點部分是3至5自然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莖上的卷鬚比作“腳”,非常生動地描寫了爬山虎的“腳”的樣子,以及它是怎樣向上攀爬的。通過讀文可以體會到,作者對爬山虎的觀察細緻入微,而且是連續觀察了很長時間。本文教學重難點是通過對詞句的理解,瞭解爬山虎的特點,並體會作者是怎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寫出它的特點的。

二、學情分析

在我們農村生長的植物比較多,爬山虎也比較多見。學習了這片課文能有助於學生對爬山虎有更全面的認識,而且學習作者觀察植物的角度,引導學生去觀察更多身邊植物(如:小麥,玉米,辣椒,蒜等)的觀察。所以學習這篇課文對農村學生能提高他們更多觀察植物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1、瞭解爬山虎的特點,理解課文的敍述順序。

2、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意義。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4、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無限熱愛的生活情趣。

5、背誦、抄寫作者描寫生動形象的句子,段落,並仿照課文寫一篇介紹植物的文章。

四、教學重難點

1、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點。

2、體會作者是怎樣用準確的語言寫出它的特點的。

3.學習作者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有順序、具體地寫好一段話。

通過詞句的理解,瞭解爬山虎腳的特點,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這是學習本課的難點

五、教學過程

教學資源:媒體資源、錄音磁帶、錄音機

教學方法:研讀、講讀法

學法指導:自主研讀、集體交流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同學們,本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葉聖陶先生的作品《爬山虎的腳》。誰能説説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了爬山虎的腳?

二、自主研讀:

1、師述:葉聖陶先生用5個自然段描寫了爬山虎,你對爬山虎的那一個方面最感興趣?請選擇其中的一個自然段仔細地讀一讀、畫一畫、議一議,看看你有哪些感悟和收穫?

2、學生分組研讀,師分組巡視指導。

三、彙報交流(一):

爬山虎的葉子有什麼特點?

1、師質疑:讀了爬山虎葉子的這一段,你有什麼收穫?

2、組織交流:(點撥導讀)

⑴、師:在第二自然段中,你覺得葉子美在什麼地方?你能通過讀來體會嗎?(朝下、均勻、漾起波紋)

⑵、師:觀察葉子,葉聖陶爺爺還觀察了葉子顏色的變化,葉子的顏色是怎樣變化的?(嫩紅——嫩綠——綠的新鮮)

⑶、聽錄音:再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畫面。

交流話題(二):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顏色是怎樣的呢?

1、導入:爬山虎的葉子如此美麗,那麼它靠什麼巴在牆上呢?(腳)本課那幾個自然段介紹了爬山虎的腳的特點?(3——5節)

2、師質疑:關於爬山虎的腳,你想知道些什麼?

3、先來解決爬山虎的腳長在那兒的問題。

⑴、讀第三自然段幫你能用一句話告訴同學們,爬山虎的腳長在什麼地方?

⑵、同桌相互説一説、畫一畫:爬山虎的腳

⑶、播放媒體資源:爬山虎的葉子和莖的圖畫,學生觀察畫圖説。

4、爬山虎的腳是什麼樣的?什麼顏色?

⑴、自讀課題,畫出有關的句子。

⑵、通過媒體資源中的課件,展示爬山虎的腳的樣子和顏色的段落,學生再讀體會。

⑶、品味比喻句:“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質疑:蝸牛的觸角與爬山虎的細絲有什麼相似之處?你能不能用其他的事物來比喻細絲呢?)

三)、交流話題(三)爬山虎是怎樣爬的?

1、自學第四自然段,學懂了彙報(可以讀、可以説、可以表演),畫出寫爬山虎動作的詞語。

2、學生彙報:

⑴、找出與爬有關的詞句。

⑵、用自己的話把爬山虎的爬牆的過程按順序説一説。

⑶、播放媒體資源,爬山虎是怎樣爬的動畫。

(4)、齊讀第四自然段

四)、交流話題(四),爬山虎的腳有什麼變化?

⑴、指讀第5節,邊讀邊畫出腳的不同變化。

⑵、對比交流:觸着牆的;沒觸着牆的。

⑶、小結:爬山虎真了不起,為了生存,它在不斷地改變自己,使自己牢牢地巴在牆上,而這一過程不是一兩天可以發現的,可見作者是經過了認真而又持續不斷的觀察才看清楚的,這種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四、總結全文:

1、本文的課題是《爬山虎的腳》,可為什麼又寫了爬山虎的葉子呢?

2、你從作者的觀察中受到哪些啟發?(仔細觀察——連續觀察)

3、小結:大自然中有許多奧祕等我們去發現、去探索,我們要向作者那樣養成細心觀察,不斷觀察的好習慣,這樣,才能抓住事物的特點,有順序地把事物介紹清楚。

六、板書設計:

爬山虎的腳

位置:莖上長葉柄的反面

特點 樣子:……像……(細絲)

顏色:嫩紅(灰色)

爬 觸→巴→拉、貼

沒觸着牆 萎

觸着牆 變 相當牢固

七、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設計評價方案,向學生展示他們將被如何評價(來自教師和小組其他成員的評價)。另外,也可以創建一個自我評價表,這樣學生可以用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