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出師表(人教版九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22W

   青春之語文 功夫還在“情景”外--《出師表》教學實錄及反思 

關鍵詞:|出師表|情景教學|文言文教學|

《出師表》是一篇著名的文言課內自讀課文,部分文字比較生僻,但文章辭情懇切,感人肺腑。從教材背後的習題揣摩編者用意後,我決定“淡化”字詞處理,重背誦,重“入情”感悟。由此我確定了“以背促讀”法,以“背誦”切入,採用角色體驗的方法來讓學生進入情景突破難點。

下邊是背誦之後的課堂討論部分實錄:

師:同學們把這樣長這樣難的一篇《出師表》都基本背誦下來了,真是很了不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交流一下你們閲讀的感受,探究一下為什麼歷代英雄志士都如此推崇這篇文章。我們採用進入角色情景討論的方式,分別站在第三者,諸葛亮、劉禪的立場上來談感想。你們覺得先站在哪個人的立場上談呢?

生:第三者吧,我們真實的身份就是第三者。

師:好的,讀了這篇表,感覺如何。

生:我感覺諸葛亮變化很大,《隆中對》時他雄才大略自信瀟灑,《出師表》裏卻滄桑多了!

師:知道和上一篇文章進行對比,很欣賞這種讀書方法。

生:我讀了心頭很沉重,感覺諸葛亮怎麼像我的媽媽一樣,羅嗦得很,對劉禪太嘮叨了。(眾笑)

師:你用了“羅嗦”這個詞語,怎麼講啊?

生:你看嘛,法律應該如何實施,文臣要用什麼人,武將要用什麼人,你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有些話還反覆地叮囑,真是比我媽媽還嘮叨呢!

師:有意思。諸葛亮其實嘮叨了三個方面的問題,你們看出來了嗎?

生:我知道,第一個是要開張聖聽,第二個是內外不能異法,第三個是要親賢臣遠小人。

師:很好,但你也有點兒羅嗦(眾笑),能用成語或者短語來概括嗎?

生:廣開言路。

生:嚴明賞罰。

師:親賢臣遠小人叫做“親賢--”

生:遠……(抓耳搔腮)

師:不知道了,“遠佞”(師板書)。這樣請一個同學把這三個詞語寫在黑板上,給“佞”字註上音。

(生上黑板板書,要求學生做旁批)

師:繼續説。

生:我還感覺到了諸葛亮的心急如焚。像這樣一些句子,從“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不宜妄自菲薄”、“願陛下親之信之”、“夙夜憂歎”、“以治臣之罪”、“臨表涕臨”等句子中,我都感受到了諸葛亮的坐卧不安。總之,這篇表的情感底色是灰色的。

師:用色彩表達情感,好。

生:我體會得最多的就是諸葛亮的忠心了,特別是第六自然段,“苟全”、“卑鄙”、“感激”這些詞語讀了讓人揪心。

生:我就好像看到一位窮途末路的老年人在交待後事一樣。

……

師:好的文字總能激起我們的共鳴。那我們現在變化一下角度,站在諸葛亮的立場上替他想一想,他寫這篇表有多難。咱們先説説哪些因素決定了這篇文章很難寫。

生:當時蜀國在西南,實力其實不能和魏國吳國比。諸葛亮的“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並不是誇大。

生:那為什麼後文又説“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呢?

生:可能是相比較而言實力稍稍增強一些了吧,其實和魏吳比較起來還是不強的。

師:問得不錯。注意討論不要偏題了。

生:主要是諸葛亮的位置很尷尬。在蜀國中,他是丞相,又是軍事統率,他其實是實際的執政者。但同時他又是臣子。

師:是的,古代如果功高蓋主的話,多半下場很慘。還有一個重要的尷尬,蔣雲淞你講講白帝託孤的故事。

(生講,略)

師:這個背景很重要,一方面劉備既要劉禪視諸葛亮為父,一方面又對諸葛亮説如果劉禪不爭氣的話,可“取而代之”,劉備信任到這個份上,對諸葛亮反而就是一種約束了。寫這篇文字的難度就更大了。

生:還有一難,大家都知道劉禪是一個扶不起的劉阿斗,可他畢竟是恩人的兒子,又是君主,這對於忠心耿耿的諸葛亮來説實在很難。説重了吧,別人會説你不敬君主,説輕了吧,劉禪這樣的庸才未必能聽懂。

師:這就對了,潘俊臣這樣一分析,你就該知道剛才有同學所説的諸葛亮“婆婆媽媽”的原因了吧。好了,誰來總結一下。就假設你是諸葛亮,你下筆之前對着紙張筆墨,會怎麼歎息自己的難處啊?

生:有三難。寫作背景難,國力不強卻必須出兵。作者自己難,我如何才能讓陛下懂得我的一片苦心和忠心啊!閲讀者難,劉禪啊,你能讀懂這篇表嗎?你能把朝廷安頓好,給我一個穩定的後方嗎?

師:語文科代表説得很動感情,看來已經入情入境了。最後,諸葛亮成功突破了這三個難點。咱們再來議議,他想了哪些法子?

生:第一個法子就是剛才代東航説的,婆婆媽媽,事無鉅細,反反覆覆地交待叮囑,任何一個細節和環節都不放過。

師:僅僅在內容上是不夠的,劉禪反感怎麼辦?諸葛亮得讓良藥不苦口才行。

生:他不是硬邦邦地提建議,他從頭到尾都傾注了深情。

師:要把感情注入文字的方法很多,諸葛亮最主要的法子是什麼?

(生沉默)

師:看看文中哪個詞語反覆出現的頻率最高?被諸葛亮嘮叨得最多?

生:先帝!

師:對了,這個詞語在文中一連出現了十幾次,大家找點兒句子讀讀看,品品言外之意。

生:第一段就出現了三次。(生動情朗讀)

師:説説言外之意。諸葛亮通過這些話想説:劉禪啊……

生:劉禪啊,你要完成你父親未完成的大業,要理解我這次出兵的重大意義啊!劉禪啊,你要善待先帝的老臣,珍惜他們的忠心啊,你要嚴格要求自己,廣大先帝的遺德啊!

生:三四段的含有“先帝”的句子也很意思。(生讀),諸葛亮其實是想説,劉禪啊,向寵董允這些人不是我説他們好,他們是先帝都器重的人,你一定要用啊!

師:在用人上,諸葛亮強調得最多,咱們讀讀第五段,諸葛亮深情回憶了當初和劉備一起談話的細節,你看他竟然羅嗦到了這地步,言外之意是什麼?

(生齊讀)

生:我覺得是在含蓄地批評劉禪不會用人,把先帝和劉禪形成對比,提醒劉禪謹記先帝教誨,一定要用那些“貞良死節”之臣。

師:對了,諸葛亮批評和建議都是非常含蓄委婉的。

生:表中最動情的是第六自然段,這一段“先帝”也出現了兩次,諸葛亮表達了自己對劉備的感激之情。

師:再讀一遍,僅僅是感激之情嗎?還得挖出言外之意。

(生齊讀)

生:我懂了,諸葛亮是想説,因為感激所以我盡忠於先帝,盡忠於先帝就要盡忠於你,所以陛下一定放心。

生: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我和先帝創業多麼艱難啊,陛下你一定要理解我們啊!

師:很好,誰能説説第八段的兩個“先帝”有什麼言外之意。

(生沉默)

師:注意琢磨順序安排上有什麼匠心沒有?

生:這段文字再次明確了各自的職責,諸葛亮把自己放在前邊,首先説要“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把劉禪安排在最後,説要他“深追先帝遺詔”,諸葛亮嚴於律己,要大臣和劉禪都以自己為榜樣。

生:“榜樣”這詞不太恰當,是把自己推到了最前線,也是含蓄地給劉禪施加壓力,讓他知道處理不好政務是有罪的!

師:這就對了,這樣的讀才算是讀出了作者的心。我們很客觀地分析了這麼多,大家再説説,在這些表達技巧和寫作技巧的背後到底是什麼?

生:是諸葛亮的耿耿忠心!

師(激動地深情地):對了,技巧永遠只是形式上的東西,沒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腔熱血,哪怕技巧上再高明,諸葛亮依舊寫不出這篇《出師表》,更不會“長使英雄淚滿襟”,使“鬼神泣壯然”。《出師表》的成功,本質不是技巧的成功,而是感天動地的真情和浩然之氣的成功。

……

師:最後我們再換一個角度,如果你就是劉禪,你讀了這篇表,會有什麼感觸?

生:我肯定被感動,我會奮發圖強,作一個好皇帝。

生:我也會“臨表涕零”,為自己以前的無所作為而羞恥。

生:我會馬上寫一篇詔書,重獎諸葛亮,表達深追先帝遺詔的決心。

……

師:可是實際情況是什麼呢?蔣雲淞,你再講講劉禪樂不思蜀的故事。

(蔣雲淞講,略)

師:同學們,這這就是歷史,這就是英雄的悲壯之處。劉禪最終辜負了諸葛亮,諸葛亮最終沒有能夠興復漢室。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但是,《出師表》卻流傳了下來,成為了我們民族的永恆的精神財富。它讓陸游深夜挑燈細看,它讓岳飛情不能自已揮毫成書……纏綿柔韌的《出師表》,成了千古英雄血脈的源頭。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諸葛亮的智慧忠貞的面容成了歷史煙塵深處的一張最可親的面孔,讓後人永遠敬仰……

(《三國演義》片頭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響起……學生在歌聲中沉思)

教學反思

這堂課,本質上還是一種文言“仿真學習”,其所“仿”之“真”,乃是採用角色換位的方式,讓學生真實地進入文本描述的情境,真實地揣測人物心態,真實地體驗人物情感,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地品味、咀嚼文言。

這次特殊的文言情景教學,促使我對現在關於文言教學的兩個熱門論題繼續進行着思考。

第一,文言文的教學是背讀在前還是分析在前。傳統的文言教學模式是重背讀在前的。現在台灣等地正在大力倡導的幼童讀經活動也在迴歸傳統力主文言學習“背下來”再説。為了讓《出師表》的這次“背讀在前”的學習能夠有效實施,我採取了很多的輔助措施。比如為學生講述劉勰、文天祥、杜甫、陸游、岳飛等人和《出師表》的故事,激發學習熱情。讓學生聽課文錄音,發起總動員,掀起背誦大潮。採用豐富多彩的比賽的形式進行誦讀比賽,如“背誦擊鼓傳花”、“背誦PK賽”等,力爭優生中等生熟誦,“憂生”重點段落基本成誦等等。有了全文的反覆誦讀,才可能有整體的獨特感知,“情景教學”才能取得實效。可以説,從語感的培養規律來説,“背讀在前”的方式對學習文言文是經濟有效的。

第二,文言文的教學是以文言字詞積累為主還是以理解內容為主。我認為,這並不是矛盾的問題。比如關於識字教學的問題,小學初年級採取集中識字的方法,而高年級則採取分散識字的方式。從人的長遠學習來看,字詞的掌握和文本內容的理解是融和在一起的。“融和觀”也應該是符合語文學習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片面強調文言字詞的積累只會把文言文學習推到純粹技術化的尷尬境地。我們應該相信,文言學習也不能夠脱離語言學習的一般規律。當然,有意識地恰當的總結歸納文言字詞的用法是有必要的,這和片面追求文言學習字詞化不是同一個概念。

這堂課不足的是,因為重情感體驗,所以在字詞咀嚼的精微程度上還遠遠不夠。爭取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既能夠儘可能地多積累品味字詞,又能讓學生對人物和主題有較為深入的理解,這就是文言教學的較高層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