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導學案設計(人教版九年級上冊)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22W

一、自主學習

(一)基礎達標

1.議論文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  

。論據分為:________、________。

常用的論證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參考註釋,讀準字音,理解詞意。

格物    致知    袖手旁觀    不知所措                            

3.選詞填空。

探測   探討    探尋    探查  

探求   探索    探析     

①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________。

②現代學術的基礎就是實地的________。

③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________ 。

④這位先生明明是把________外界誤認為________自己。

⑤有關部門正在積極________事故的原因。

⑥不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________,這一點非常重要。

4.用適當的關聯詞語填空。

(1)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________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2)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________研究學術不可缺少,________對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也是不可少的。

(二)初讀感知

1.本文針對什麼論題提出怎樣的觀點?由此得出的結論是什麼?

【小支架】

區分論題和論點:論題是它僅是議論的問題或對象,位置一般在標題或文首。論點是作者對所議論的問題所持的見解和主張,論點的提出一般是一個較完整的判斷句。論點的位置靈活,可在標題、文首,也可在文中,還可在結尾。  

2.説説作者是如何解釋“格物致知”的?作者認為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是什麼?為什麼應該有這種精神?它有什麼意義?

二、合作探究

(一)研讀賞析

1.研讀全文,填寫文章的結構提綱圖。在此基礎上,試着説説本文的論證思路。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提出問題:              

二分析問題   分析科學上的實驗精神的重要性

三解決問題,             

論證思路:                           

【小支架】

論證思路的一般表述方法是:文章首先……然後……接着……再接着……最後……

2.運用事實論據可以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説服力。本文運用了大量的事實論據,請畫出文中運用事實論據的句子,概括事例,分析作用,體會事實論據在議論文中的運用。

(二)展示交流

心得隨筆

三、自我檢測

閲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①我是研究科學的人,所以重視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②科學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

③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探測。比如,我們要知道竹子的性質,就要特地栽種竹子,以研究它生長的過程,要把葉子切下來拿到顯微鏡下去觀察,絕不是袖手旁觀就可以得到知識的。

④實驗不是毫無選擇地測量,它需要有細緻具體的計劃。特別重要的,是要有一個適當的目標,以作為整個探索過程的嚮導,至於這目標怎樣選定,就要靠實驗者的判斷力和靈感。一個成功的實驗需要的是眼光、勇氣和毅力

⑤由此我們可以瞭解,為什麼基本知識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們也可以瞭解,為什麼歷史上學術的進展只靠很少數人關鍵性的發現。

⑥時至今天,王陽明的思想還在繼續支配着一些中國讀書人的頭腦。因為這個文化背景,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成績很好,考試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⑦在這方面,我有個人的經驗為證。我是受傳統教育長大的。到美國大學念物理的時候,起先以為只要很“用功”,什麼都遵照老師的指導,就可以一帆風順了,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一開始做研究便馬上發現不能光靠教師,需要自己做主張、出主意。當時因為事先沒有準備,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當時的唯一辦法--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

1.第①段在全文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2.從文中找出傳統教育對學生產生了怎樣的消極影響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是怎樣的。

3.從文章的論證方式來看,第①⑤段和第⑥⑦段之間是什麼關係?

4.本文是一篇學術性演講稿,演講中,作者卻談到了自己的真實經歷,這樣寫好不好?

四、自助遷移

(一)課外鏈接

習慣的力量

①習慣的力量是驚人的,習慣能載着你走向成功,也能馱着你滑向失敗。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一位沒有繼承人的富豪,死後將自己的一大筆遺產贈送給一位遠房親戚,這位親戚是一個常年靠乞討為生的乞丐。這名接受遺產的乞丐立即身價大增,成了百萬富翁。新聞記者便來採訪這名幸運的乞丐:“你繼承了遺產之後,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乞丐回答説:“我要買一隻好一點的碗和一根結實的木棍,這樣我以後出去討飯時方便一些。”

②可見,習慣對我們有着多大的影響,它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地影響着我們的行為,影響着我們的效率,左右着我們的失敗。在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大約只有5%是屬於非習慣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為都是習慣性的。即便是打破常規的創新,最終也可以演變成為習慣性的創新。

③根據行為心理學的研究結果:3周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習慣;3個月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習慣,即同一個動作重複3周,就會變成習慣性動作,繼而形成穩定的習慣。

④亞里士多德説:“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複。因此,追求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所以,在實現成功的過程中,除了要不斷激發自己的成功慾望,要有信心、有熱情、有意志、有毅力等之外,還應該搭上習慣這一成功的快車,實現自己的目標。

⑤我國南宋詩人陸游筆耕不輟,一生寫下了近萬首詩篇,其中他晚年所寫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示兒》等成為千古傳誦的不朽之作。前蘇聯生物學家柳比歇夫用“時間統計法”來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在50餘年間取得了數百項科研成果。                   

由此可見,習慣決定着你的活動空間的大小,也決定着你的成敗。養成好習慣對於你的成功非常重要。

1.請概括出本文的論點。(不超過15個字)

2.第②段中畫橫線的句子告訴我們,習慣是怎樣對人產生影響的?

3.第④段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4.請你為第⑤段橫線處補充一個正面或反面的事實論據。

(二)實踐運用

1.請以“實踐出真知”為中心論點,運用舉例論證的方法寫一個小片段。 

韓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