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幼兒園小班愛耳日的優秀教案(精選8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62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愛耳日的優秀教案(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愛耳日的優秀教案(精選8篇)

幼兒園小班愛耳日的優秀教案1

教學目標:

1、瞭解愛耳日

2、孩子為什麼會聾?

3、怎樣防治?

教學重點:

人的耳朵由哪幾部分組成

教學難點:

預防耳聾

教學過程:

一課時

一、愛耳日

每年的3月3日為全國的“愛耳日”,其目的是為了樹立全民愛耳意識,減少耳聾的發生,加強耳病的防治,提高國民的健康水平和人口的整體素質。

二、為什麼會耳聾

孩子為什麼會聾?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的,有後天的。有由於遺傳、感染、疾病、環境噪音污染、意外事故等等原因致聾而藥物中毒又是危害最大的。在每年新增的3萬多名聾兒中,大約有一半是由於藥物中毒導致的耳聾!一個健康的孩子因為在發燒或其他疾病中打了卡那黴素、慶大黴素或鏈黴素,病好之後卻發現孩子耳朵聽力下降了,做父母的真是追悔莫及。

三、耳朵的組成

人的耳朵由哪幾部分組成?

1.人有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組成。

2.外耳、中耳具有集音、傳音、擴音作用;

3.內耳具有位置覺、平衡覺和感音作用。

四、耳聾能遺傳嗎?

先天聾的發病率約佔我國聾人的50%,而遺傳聾約佔先天聾的85%,其大多數為常染色體穩性遺傳。具有關文獻報道,在正常羣體中,近親結婚率僅為2‰為近親結婚。可見近親結婚是併發遺傳聾的主要因素。

五、預防耳聾

先天遺傳聾應以預防為主,首先要做到:

(1)嚴格執行婚姻法,絕對禁止近親結婚。

(2)兩名先天遺傳聾人之間不應結婚,如各種原因非婚不可者,婚前一定絕育。

(3)先天遺傳聾人可與非遺傳後天聾人或正常人結婚。

(4)如果先天遺傳聾人與非遺傳後天聾人或正常人結婚,第一胎為先天聾兒,絕不能再生第二胎。

(5)耳聾青年男女,通過耳聾遺傳諮詢,判定其是否具有家族遺傳史。

幼兒園小班愛耳日的優秀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知和分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同的聲音,發展聽覺。

2、知道耳朵能聽聲音,要保護好自己的耳朵。

活動準備:

會發聲音的小樂器、課件《機靈的耳朵》。

活動過程:

一、感知聲音

1、幼兒自由選擇桌上的材料進行操作,想辦法讓他們發出聲音。

2、聽一聽有些什麼聲音?

3、你是怎麼聽到的?

二、傾聽分辨不同的聲音

1、師播放課件《機靈的耳朵》,幼兒傾聽辨別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喇叭聲、歌聲、鈴鐺聲、説話聲等。

2、小結:不同的東西發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三、遊戲:誰的耳朵靈

1、請幼兒用頭飾矇住眼睛,老師在他們的前、後、左、右等不同方向敲響一種樂器,請他們用手指出聲音從哪裏來。

2、小結:耳朵能聽到四面八方傳來的聲音。

四、討論如何保護耳朵

1、請幼兒捂住耳朵,老師輕聲説話,體驗聽不見的不方便。

2、討論:如何保護耳朵?

3、小結:不能在教室裏大喊大叫,不要亂挖耳朵,也不能往耳朵裏塞東西,聽到很響的聲音要張大嘴巴。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保護好耳朵,讓它變的更機靈好嗎!”

五、愛耳日

為了讓大家重視耳朵,我國自2000年確立全國“愛耳日”,大家要記住,每年的3月3日及是“愛耳日”。

幼兒園小班愛耳日的優秀教案3

活動目標:

1.懂得保護自己的耳朵,並學會正確的自護方法。

2.知道3月3日是愛耳日,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3.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4.培養良好的衞生習慣。

5.瞭解主要症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多媒體、樂器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趣。

摸摸小耳朵,猜謎語: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兒看不見。

二、討論耳朵的作用。

1.介紹耳朵的作用:小朋友你們知道耳朵是用來幹嗎的嗎?(幼兒回答)先請幼兒用耳朵去聽音樂,然後請幼兒用雙手捂住耳朵,感受一下能否聽到聲音。

2.幼兒講感受,知道耳朵的作用很大,可以聽出不同的聲音。

3.播放各種動物的聲音,讓幼兒聽辨。

4.請幼兒閉上眼睛,請一位小朋友們熟悉的老師説一句話,讓幼兒猜測,再次體會耳朵能聽見聲音。

5.教師小結:耳朵的作用很大,可以聽見不同的聲音。

三、討論如何保護自己的耳朵。

1.那耳多對我們重不重要啊?

2.耳朵對我們來講真的很重要,那我們在生活中要怎樣去保護自己的耳朵呢(請幼兒回答)

3.我們要怎麼樣保護耳朵呢?

(1)防藥物中毒。藥雖然能治病,但有些藥有很強的負作用,吃的量過大或不適當,會造成聽力下降,甚至耳聾。因此,小朋友吃藥一定要按照醫生規定的數量和時間服用,千萬別多吃亂吃。耳疼或不舒服應馬上去醫院檢查。即使沒毛病,每年也應去體檢一兩次。

(2)防噪聲。過大的聲音,刺耳的聲音都是噪聲,它們能損害人的聽力。要注意遠離噪聲。當突然出現噪聲時,可用手把耳堵住,並張大嘴巴。兒童最好不用耳機聽收音機。

(3)防進水。游泳或洗澡、洗臉時,應特別注意,防止水進入耳內。如感覺耳裏進水,應立即側耳單腳跳,讓水流出來,或用棉球棍輕輕放進去,把水吸出來。

(4)防揪打。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揪耳朵,打嘴巴都對耳有害。

(5)不挖耳。有些小朋友愛用耳勺或髮卡、別針等物掏耳,這是不好的習慣,應避免。更不能往耳裏塞放豆子、小球等其他物品。

(6)不戴耳環。有些小女孩喜歡扎耳朵眼,佩戴耳環、耳墜等裝飾物,這對耳朵也是有害的。耳朵皮肉很稚嫩,上邊掛個金屬物,玩時容易將耳朵拉扯壞。

(7)瞭解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增強保護耳朵的意識。

師: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我們發現班上有個別小朋友喜歡將紙塞到耳朵裏。今天,小朋友們要懂得保護自己的耳朵,不能將東西塞進耳朵,説話要輕聲,不大聲説話等。

幼兒園小班愛耳日的優秀教案4

活動目標

1、瞭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後果,指導玩具不能塞進耳朵等身體器官。

2、知道發生意外是要去醫院。

3、能説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麼樣的安全隱患。、

4、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1、男孩木偶。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

(1)小朋友們,你們玩過穿珠遊戲嗎?

(2)明明也來玩串珠,發生了什麼事呢?

3、教師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遊戲時間到了,明明選了自己最喜歡的穿珠遊戲。明明:小珠子,真有趣。(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裏。)

(2)教師:明明玩串珠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你們覺得明明這樣做對嗎?為什麼?

4、引導幼兒觀察掛圖,繼續講述故事。

(1)教師:我們來看看後來怎麼樣了。珠子塞在耳朵裏出不來了,老師趕緊把明明送到了哪裏?醫生是怎麼做的?老師送明明到醫院,醫生挖出珠子。醫生還告訴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樣做耳朵和鼻孔會流血,還有可能會發生危險。

(2)教師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聲音説: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裏了。

5、拓展幼兒經驗。

(1)教師:我們身體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不能把東西塞進這些小孔裏。想想看,還有什麼東西像小珠子一樣小?什麼東西比小珠子還小?它們可千萬不能塞進我們身上的小孔孔裏呀。

(2)教師總結:教室裏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釘,家裏的小鈕釦、小橡皮都不能塞進我們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進去,一定要馬上去醫院請醫生來幫助我們。家園共育家長應將家裏的細小物品擺放在幼兒不易接觸到的地方,同時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活動反思

在這個環節可以發現有些小朋友知道的安全知識比較多,作為一個小班的幼兒但也知道一些常規安全知識。我又順勢引導着她們知道,當發生了意外要去醫院找醫生。

幼兒園小班愛耳日的優秀教案5

活動內容:

耳朵聽聽樂

活動目標:

1、感知耳朵的作用,瞭解保護耳朵的方法。

2、喜歡玩聽覺遊戲,有初步的保護耳朵的意識。

3、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慾,體驗成功快樂。

4、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重點:

感知耳朵的作用。

活動難點:

有初步的保護耳朵的意識。

活動準備:

小鏡子、耳朵圖片、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1、播放歌曲,請幼兒説説聽到了什麼?導入主題。

2、觀察圖片,認識耳朵及作用。

讓幼兒感知自己耳朵的位置,耳朵是用來聽聲音的。

3、遊戲:《你的耳朵在那裏?》每人一個小鏡子,觀察自己的耳朵。

(1)出示耳朵的圖片,進一步觀察耳朵。

(2)幼兒討論:

(1)耳朵的外型,觀察發現每個人的耳朵都不一樣。

(2)怎樣保護耳朵。

小結:每個人都有耳朵,耳朵能幫我們聽到許多聲音。我們要保護好耳朵,不要讓耳朵受傷;不要往耳洞裏塞小物品,不能對着小朋友的耳朵大聲吼叫等等。

4、遊戲:《聽聽説説》繼續感知耳朵的用途,通過遊戲分辨出各種聲音。

5、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説、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幼兒園小班愛耳日的優秀教案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兩隻耳朵,它長在頭的兩邊,耳朵可以聽聲音。

2、發展幼兒的聽覺,培養幼兒的注意力。

3、初步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指偶:娃娃、兔子、大象、小貓。

2、動物頭飾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1、教師手套小娃娃指偶進行情境表演。

小晶晶--

哎!媽媽有什麼事情?

小晶晶真聽話,我一喊你,你就來了,你是怎麼知道我喊你的呢?

我呀,是用我的小耳朵聽見的。

你的小耳朵在哪兒呀?

在這裏(用手摸摸小娃娃的耳朵)

教師提問:

(1)小晶晶有聽話的小耳朵,你們有沒有?在什麼地方?有幾隻?

(2)耳朵是什麼樣子的?

幼兒互相觀察,用手摸摸同伴或自己的耳朵,能説出耳朵長在頭兩邊,有兩隻。耳朵是軟軟的,橢圓形的,中間有耳洞等。

2、知道小動物也有耳朵,也能聽見聲音。

教師分別喊出小兔、大象、小貓等指偶的小動物,引導幼兒觀察這些動物的耳朵,知道每種動物的耳朵長的都不一樣,它們的耳朵也很靈。

3、共同討論怎樣保護耳朵。

人和動物都有兩隻機靈的耳朵,耳朵可以讓我們聽見各種聲音,如美妙的歌聲、高低不同的説話聲等。耳朵也是很重要的器官,我們要好好保護,不隨便挖耳朵、不往耳朵內塞異物、聲音大時,人要走開或雙手捂住耳朵張大嘴等。保護好自己的.耳朵讓我們的耳朵更靈。

4、遊戲“機靈的小耳朵”

幼兒帶上動物頭飾,離開座位邊走邊念兒歌:今天我們真高興,一起出來做遊戲,不好不好,豎起耳朵仔細聽,嗚----,颳大風了。幼兒聽到後迅速跑回座位。(教師模仿譁--下大雨了、轟隆隆--響雷了等聲音。培養幼兒專心傾聽的習慣。)

活動反思:

1、自我保護是幼兒生而具有的生存需要,這一需要和發展自我保護能力的需要是隨幼兒身心素質的發展而發展。幫助幼兒發展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是我們成人應認真去做的責任。此次活動是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設計的。讓幼兒認識耳朵以及耳朵的用途。

2、此次活動相對來説還比較成功。小班的幼兒注意力還不是很集中,可此活動帶有遊戲性所以他們的注意力還是比較集中的。只有個別幼兒注意力不是太好,可能是活動前遊戲時沒有玩到自己想玩的玩具。其餘的幼兒表現都不錯。

3、此活動如果再加上一些視頻資料效果應該會更好。

幼兒園小班愛耳日的優秀教案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兩隻耳朵,它長在頭的兩邊,知道可以聽聲音。

2、發展幼兒的聽説,培養幼兒的注意能力。

活動準備:

耳朵模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通過談話引出主題)

老師:叮鈴鈴,叮鈴鈴,剛剛是什麼在響呢?

(幼兒回答)

老師:對啦,上課啦,你們怎麼知道現在上課了呢?哦,聽到打鈴啦,那你們是怎麼知道打鈴了的呢?

(幼兒回答)

老師:真棒,我們是用耳朵聽出來的呢!

二、基本部分。

(觀察瞭解耳朵)

老師:我們每個人都有機靈的小耳朵,小耳朵在哪裏?有幾隻?

我們的耳朵是怎麼樣的?我們可以用手摸一摸,捏捏自己的小耳朵和旁邊的小朋友的耳朵。

老師:我們再看看旁邊小朋友的耳朵中間有什麼?(小洞洞也叫耳洞)

我們的耳朵有什麼用?(聽聲音)

你小聲喊一聲你好朋友的名字,看它靈不靈

三、小動物的耳朵

老師:小朋友都有機靈的耳朵,而且我們的耳朵是那麼漂亮,那小動物有沒有漂亮又機靈的耳朵呢?我們一起來喊小兔、小貓。大家跟小動物打招呼吧!

老師我們都知道每種動物的耳朵長得都不太一樣,它們的耳朵也很靈的呢!

四、討論怎樣保護耳朵

老師:小朋友小動物都有機靈的耳朵,如果我們的耳朵生病了,就聽不見聲音了?我們怎麼樣來保護我們的耳朵呢?

(幼兒回答)

老師:人和動物都有兩隻機靈的小耳朵,耳朵可以讓我們聽見各種各樣的聲音,如唱歌聲、説話聲等等。耳朵也是很重要的器官,我們要好好保護,不隨便挖耳朵。聲音大時,人要走開或張開嘴等,讓我們的耳朵更靈。

五、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愛耳日的優秀教案8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畫面,發現並説出動物耳朵的不同特徵。

2、理解感受故事中疊詞的巧妙運用,能積極參與閲讀活動。

活動準備:

1、小書(人手一本)

2、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遊戲“猜猜我是誰”,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動物耳朵的不同特徵。

(師頭戴小兔、小貓、熊貓、小狗、大象的頭飾)

師:我變、我變、我變變變,變出一對長耳朵,長長的耳朵會像誰?

提問:為什麼會像小兔?

教師小結:小動物的耳朵是不一樣的,有的圓圓的,有的尖尖的,有的長長的,有的大大的,有的彎彎的。

二、看小書,學習嘗試用恰當的疊詞講述圖書內容。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關於小動物耳朵的圖畫書,名字叫《耳朵》。

師:第一頁,小朋友扮演的是哪個小動物?

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引出圓圓的耳朵像熊貓)

第二頁,小朋友扮演的是哪個小動物?

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引出長長的耳朵像兔子)

第三頁,誰能用前面的方法來説説這個小朋友扮演的哪個小動物?

(引導幼兒講出怎樣的耳朵像小貓)

第六頁,這個小女孩,她在幹什麼?

她的手在摸什麼?那我的耳朵像什麼?(原來她戴的是保護耳朵的耳罩,毛茸茸的)

三、有感情的朗讀,感受故事中疊詞的趣味性。

幼兒自取小書跟讀。要求:

(1)幼兒能跟隨故事情節逐頁翻閲。

(2)能積極地參與朗讀。

四、師:原來小動物的耳朵有這麼多不同形狀,還有許多小動物的耳朵,它們會是什麼樣的?那我們到閲讀區裏的動物書籍裏再去找找看,還可以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上網找找看哦,明天讓我們一起來猜猜你找的小動物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