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幼兒園語言大班愛耳日活動優秀教案(通用6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27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語言大班愛耳日活動優秀教案(通用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幼兒園語言大班愛耳日活動優秀教案(通用6篇)

幼兒園語言大班愛耳日活動優秀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知和分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同的聲音,發展聽覺。

2、知道耳朵能聽聲音,要保護好自己的耳朵。

活動準備:

會發聲音的小樂器、課件《機靈的耳朵》。

活動過程:

一、感知聲音

1、幼兒自由選擇桌上的材料進行操作,想辦法讓他們發出聲音。

2、聽一聽有些什麼聲音?

3、你是怎麼聽到的?

二、傾聽分辨不同的聲音

1、師播放課件《機靈的耳朵》,幼兒傾聽辨別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喇叭聲、歌聲、鈴鐺聲、説話聲等。

2、小結:不同的東西發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三、遊戲:誰的耳朵靈

1、請幼兒用頭飾矇住眼睛,老師在他們的前、後、左、右等不同方向敲響一種樂器,請他們用手指出聲音從哪裏來。

2、小結:耳朵能聽到四面八方傳來的聲音。

四、討論如何保護耳朵

1、請幼兒捂住耳朵,老師輕聲説話,體驗聽不見的不方便。

2、討論:如何保護耳朵?

3、小結:不能在教室裏大喊大叫,不要亂挖耳朵,也不能往耳朵裏塞東西,聽到很響的聲音要張大嘴巴。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保護好耳朵,讓它變的更機靈好嗎!”

五、愛耳日

為了讓大家重視耳朵,我國自2000年確立全國“愛耳日”,大家要記住,每年的3月3日及是“愛耳日”。

幼兒園語言大班愛耳日活動優秀教案2

教學目標:

1、瞭解愛耳日

2、孩子為什麼會聾?

3、怎樣防治?

教學重點:

人的耳朵由哪幾部分組成

教學難點:

預防耳聾

教學過程:

一課時

一、愛耳日

每年的3月3日為全國的“愛耳日”,其目的是為了樹立全民愛耳意識,減少耳聾的發生,加強耳病的防治,提高國民的健康水平和人口的整體素質。

二、為什麼會耳聾

孩子為什麼會聾?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的,有後天的。有由於遺傳、感染、疾病、環境噪音污染、意外事故等等原因致聾而藥物中毒又是危害最大的。在每年新增的3萬多名聾兒中,大約有一半是由於藥物中毒導致的耳聾!一個健康的孩子因為在發燒或其他疾病中打了卡那黴素、慶大黴素或鏈黴素,病好之後卻發現孩子耳朵聽力下降了,做父母的真是追悔莫及。

三、耳朵的組成

人的耳朵由哪幾部分組成?

1.人有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組成。

2.外耳、中耳具有集音、傳音、擴音作用;

3.內耳具有位置覺、平衡覺和感音作用。

四、耳聾能遺傳嗎?

先天聾的發病率約佔我國聾人的50%,而遺傳聾約佔先天聾的85%,其大多數為常染色體穩性遺傳。具有關文獻報道,在正常羣體中,近親結婚率僅為2‰為近親結婚。可見近親結婚是併發遺傳聾的主要因素。

五、預防耳聾

先天遺傳聾應以預防為主,首先要做到:

(1)嚴格執行婚姻法,絕對禁止近親結婚。

(2)兩名先天遺傳聾人之間不應結婚,如各種原因非婚不可者,婚前一定絕育。

(3)先天遺傳聾人可與非遺傳後天聾人或正常人結婚。

(4)如果先天遺傳聾人與非遺傳後天聾人或正常人結婚,第一胎為先天聾兒,絕不能再生第二胎。

(5)耳聾青年男女,通過耳聾遺傳諮詢,判定其是否具有家族遺傳史。

幼兒園語言大班愛耳日活動優秀教案3

活動設計背景

耳朵是我們的五官之一,我們通過耳朵的聽,可以辨別出聲音的來源,並且可以分辨出我們聽到的聲音是悦音還是噪音。因此耳朵對我們來講是很重要的。由於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對身體的各個器官都很好奇,很容易做一些危險的嘗試,比如説把一些小的東西放進自己的耳朵或是鼻孔裏,導致受到傷害。如果小朋友們不愛惜自己的耳朵,讓他生了病或是受到傷害,那就再也聽不到聲音了。在本節活動中只要是讓幼兒知道耳朵的功能以及對人的重要性,簡單的瞭解一些保護耳朵的方法。

活動目標

1、瞭解耳朵的功能。

2、瞭解哪些行為會危害耳朵的健康。

3、糾正不良習慣,逐步養成良好的個人保健和衞生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耳朵的功能及對人的重要性,養成好習慣,注意保護耳朵的健康。難點:

1、瞭解保護耳朵的方法。

2、能用漢語表達出三種以上保護耳朵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常見的打擊樂器、錄音機、音樂磁帶、噪音錄音、課件等。

2、課前幼兒經驗準備:和爸爸媽媽一起了解有關耳朵的小知識。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通過猜謎語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李老師很高興和你們一起上課,現在我要和你們一起分享一個謎語,看看那個小朋友腦筋轉的最快,能第一個猜出來。

出示謎面:左一片,右一片,中間隔山看不見。教師引導幼兒説出謎底:耳朵。

二、基本部分

1、看一看耳朵的樣子

教師:現在就請小朋友跟我一起説:耳朵、耳朵、我有一對小耳朵。摸一摸你們的耳朵,再看看旁邊小朋友的耳朵,説一説小耳朵長的什麼樣?

2、瞭解耳朵的基本構造

(1)你知道我們耳朵的基本構造嗎?請説一説。

(2)播放ppt瞭解耳朵的基本構造。(外耳、中耳、內耳)

3、發現耳朵的作用

教師:小朋友已經知道了耳朵的構造,它並不像以前我們知道的那麼簡單,那麼我們這雙不簡單的小耳朵有什麼用途呢?老師帶小朋友做一個“小耳朵真有用”的遊戲,等做完了這個遊戲小朋友來告訴老師你的小耳朵到底有什麼用?

(1)遊戲:“小耳朵真有用”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把眼睛閉上,看你們能不能猜出來老師在幹什麼了?

教師將準備好的錄音機、打擊樂器、噪音,使它們發出聲音,讓幼兒説一説都聽到什麼聲音,初步瞭解耳朵的用處。

教師:

請小朋友把眼睛閉上用手把耳朵捂住,看你們能不能猜出來老師在幹什麼?咦,奇怪,你們不是把眼睛都閉上了嗎,怎麼知道的?(聽聲)

繼續把閉眼睛,你能説出這是什麼發出的聲音嗎?

哇,你們又知道了,你是怎麼知道的?(辨聲)

(2)教師小結:我們的耳朵可以幫助我們聽見各種不同的聲音,還可以辨別各種不同的聲音(耳朵的兩大基本作用)。有了小耳朵我們可以聽到很多很多的聲音。那小朋友想想我們的耳朵喜歡聽到什麼樣的聲音?(小朋友自由回答)

(3)出示《小耳朵》兒歌,一起説兒歌

小耳朵

兩隻小耳朵,最愛聽什麼。

小鳥來唱歌,美妙音樂多。

兩隻小耳朵,最怕聽什麼?

燥音若太多,掩耳躲一躲。

教師:小耳朵最愛聽什麼聲音?

你的耳朵最愛聽什麼聲音?

小耳朵最怕聽什麼聲音?

3、如何保護耳朵

教師:我們的小耳朵除了怕聽到噪音還害怕什麼?我們平時應該怎麼保護自己的小耳朵?

幼兒説一説,教師利用課件系統總結。

三、結束部分:音樂遊戲“請你猜猜我是誰”

規則:請一名幼兒上來用布矇住眼睛,其他人圍成一個圓圈,邊聽音樂邊走,當音樂停之後就不許再動,讓矇眼睛的幼兒來摸,被摸到的小朋友説:“請你猜猜我是誰”,被矇眼睛的幼兒要説出該幼兒的名字。

活動自然結束。

幼兒園語言大班愛耳日活動優秀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瞭解耳朵的外形特點和構造。

2.讓幼兒在比較、討論中瞭解耳朵的三大作用以及在生活中該怎樣保護自己的耳朵。

3.發展幼兒的聽覺感官,培養探索自身奧祕的興趣。

人耳朵的外形特點、構造以及作用。

活動重點:讓幼兒在比較、討論中瞭解耳朵的三大作用

活動難點:發展幼兒的聽覺感官,培養探索自身奧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易拉罐做成的各種響罐(裏面裝的物體不同)

活動過程

一、興趣導入——教師出示製作好的裝有沙子和彈珠的易拉罐兩隻,晃動罐子,請幼兒傾聽,根據聲音的不同,來判斷罐子中裝的是什麼。讓幼兒對本活動產生興趣,增加趣味性。

二、瞭解耳朵的構造。

1.引導幼兒用鏡子觀察耳朵,為後面準確區分各部位做準備。

2.結合教材上的耳朵解剖圖請幼兒看多媒體課件(耳朵的結構圖)——採用多媒體教學法與多渠道參與法,讓幼兒在觀察後説,在看後瞭解在參與後掌握耳朵的各部位名稱。

三、瞭解耳朵的作用

1.瞭解耳朵聽音的功能(採用體驗法,讓幼兒感受到耳朵的重要性)。

2.瞭解耳朵的聽覺功能——採用感知體驗法。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來認識和判別事物的特性。這種方法能有效地激發幼兒參與活動和在活動中探究的興趣,加強他們對事物認識的印象。

3.瞭解聲音的傳遞——(採用了遊戲法)。請四個幼兒扮演外耳、中耳、內耳和大腦,每隔1米站一排,幼兒邊遊戲教師邊講解聲音的傳播過程,讓幼兒直觀形象瞭解聲音在耳朵的傳遞過程。

四、討論如何保護耳朵——本環節幼兒與教師要產生共鳴,在感受耳朵的重要性的同時學會保護耳朵的基本方法。

五、活動延伸:拓展訓練,知識延伸。

教師扮演醫生給幼兒講述保護耳朵的'衞生知識,加強對不掏耳朵等習慣的引導。活動反思

1.本堂課教學內容的選擇比較適合幼兒生活經歷,所以課堂上幼兒興趣濃、積極性強。

2.由於課前準備充分,準備了豐富的可操作的各種響罐,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對實現三大活動目標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3.在教學環過程中,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他們主動、自願、積極參與;老師適時參與、指導、啟發、調整,使幼兒活動始終處於一種積極向上的求知狀態,幼兒玩中學,學中玩。

4.由於本班幼兒個體差異性大,幼兒在活動中的個體差異導致的異樣反饋不能得

到及時有效的處理,需要課後個體指導;另外在討論如何耳朵進由於幼兒生活經歷不多,能説出正確保護方法的較少,這也為老師適時調整教學策略提供了一個機會,也是考驗教師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

幼兒園語言大班愛耳日活動優秀教案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兩隻耳朵,它長在頭的兩邊,知道可以聽聲音。

2、發展幼兒的聽説,培養幼兒的注意能力。

活動準備:

耳朵模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通過談話引出主題)老師:叮鈴鈴,叮鈴鈴,剛剛是什麼在響呢?

(幼兒回答)老師:對啦,上課啦,你們怎麼知道現在上課了呢?哦,聽到打鈴啦,那你們是怎麼知道打鈴了的呢?

(幼兒回答)老師:真棒,我們是用耳朵聽出來的呢!

二、基本部分。

(觀察瞭解耳朵)老師:我們每個人都有機靈的小耳朵,小耳朵在哪裏?有幾隻?

我們的耳朵是怎麼樣的?我們可以用手摸一摸,捏捏自己的小耳朵和旁邊的小朋友的耳朵。

老師:我們再看看旁邊小朋友的耳朵中間有什麼?(小洞洞也叫耳洞)我們的耳朵有什麼用?(聽聲音)你小聲喊一聲你好朋友的名字,看它靈不靈

三、小動物的耳朵

老師:小朋友都有機靈的耳朵,而且我們的耳朵是那麼漂亮,那小動物有沒有漂亮又機靈的耳朵呢?我們一起來喊小兔、小貓。大家跟小動物打招呼吧!

老師我們都知道每種動物的耳朵長得都不太一樣,它們的耳朵也很靈的呢!

四、討論怎樣保護耳朵

老師:小朋友小動物都有機靈的耳朵,如果我們的耳朵生病了,就聽不見聲音了?我們怎麼樣來保護我們的耳朵呢?

(幼兒回答)老師:人和動物都有兩隻機靈的小耳朵,耳朵可以讓我們聽見各種各樣的聲音,如唱歌聲、説話聲等等。耳朵也是很重要的器官,我們要好好保護,不隨便挖耳朵。聲音大時,人要走開或張開嘴等,讓我們的耳朵更靈。

幼兒園語言大班愛耳日活動優秀教案6

【活動目標】

1、瞭解耳朵的功能,知道耳朵能聽聲音,學習保護耳朵的方法。

2、知道“愛耳日”的來歷、意義,學做愛耳宣傳員。

3、瞭解五官的作用,掌握保護五官的方法,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能力。

4、知道五官的各部分名稱,瞭解五官的位置。

【活動準備】

耳朵模型、請保健醫生進課堂、音樂、繪畫材料。

【活動過程】

一、耳朵的祕密:

1、出示耳朵模型,引起幼兒興趣。請保健醫生給小朋友介紹耳朵的構造,講解保護耳朵的重要性。

2、討論:我們怎麼樣來保護耳朵?

3、小結:我們不能把髒東西塞入耳朵,不能隨便挖耳朵,也不能大聲吵鬧,很大的聲音耳朵聽了會不舒服的,遇到噪音要捂着耳朵張大嘴巴等科學的護耳方法。

4、幼兒一起模仿遇到噪音要捂着耳朵張大嘴巴護耳方法。

5、兒歌:《我是輕輕》

“我是輕輕”的活動,教育幼兒説話輕輕,走路輕輕,搬放東西也要輕輕…,引導幼兒從自身做起,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噪音,保護聽力,健康快樂的成長。

二、小小耳朵本領大。

1、聽歌曲《聲音的世界》小雨彈琴淅瀝淅瀝,小鳥歌唱嘰嘰嘰嘰,聲音的世界是多麼奇妙…讓孩子們感受美妙的聲音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2、遊戲體驗:

遊戲一:請你猜猜我是誰?

請全部幼兒蒙上眼睛,然後請其中一個幼兒説一句話,其他幼兒猜猜剛才説話的是誰?

遊戲二:我是聾人

讓幼兒捂起耳朵,體驗聾人聽不到聲音的感受,體驗耳朵的重要性。

遊戲三:小小耳朵本領大

引導幼兒傾聽各種聲音(汽笛聲、動物叫聲、雨聲、風聲),讓幼兒模仿各種聽到的聲音。

3、小結:耳朵是我們身體重要的器官,我們身邊的所有聲音都是依靠耳朵的聽覺來完成的,生活中有各種聲音,我們只要安靜地傾聽就能發現和感受。

三、“愛耳日”裏爭做小小“愛耳宣傳員”。

1、教師簡要講解“愛耳日”的來歷及意義。

我們的耳朵本領可真大,小朋友一定要好好愛護我們的耳朵,我們國家還把每年的3月3日定為“愛耳日”,為的就是提高全社會對愛耳護耳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推動大家養成健康用耳習慣,自覺減少噪聲影響,保護聽力健康。

2、爭做小小“愛耳宣傳員”。

我們小朋友都知道保護耳朵的重要性,也學到了保護耳朵的方法,可是還有好多人不知道,我們來做“愛耳宣傳員”,把我們知道的保護耳朵的知識告訴更多的人。

3、師幼共同設計“愛耳日”宣傳海報。

【活動延伸】

3月3日“愛耳日”師幼帶宣傳海報到社區或在幼兒園門口向大家宣傳愛耳護耳的知識。

【活動反思】

本單元主要評價學生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進行分類的能力。二是評價學生是否主動地參與小組的討論、交流及自評和互評的能力。

由於學生入學不久,對評價可按照學生不同的情況予以靈活掌握,如:記錄欄中,對於能用文字、符號或圖畫來表達出分組依據的學生可加評“四星”,而對於口頭交流分組依據的學生也應用“三星”予以肯定。交流和發現欄是希望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掌握更多的分類方法,教師此時應走進小組對學生予以關注。教師評價欄結合學生的交流情況,對學生的本單元的學習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