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獲得教養的途徑》教案範文(精選5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01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獲得教養的途徑》教案範文(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獲得教養的途徑》教案範文(精選5篇)

《獲得教養的途徑》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探討了解學習之道,瞭解人獲取教養的途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2.學生探討閲讀經典和求知問道的作用,探討獨立思考和創新的關係,建立科學的學習方法

3.學生學會質疑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學習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

教學重、難點:

1.學生探討閲讀經典和求知問道的作用,探討獨立思考和創新的關係,建立科學的學習方法。

2.學生學會質疑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學習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

教學方法:

問題探討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巴金曾這樣説:“在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優秀的作品給了我生活的勇氣,使我看到理想的光輝。前輩作家把熱愛生活的火種傳給我,我也把火傳給別人,我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光明。”從這段文字可看出,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必須多讀文學作品,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思想、品格都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的氣質、陶冶人的修養。瑞士作家赫爾曼·黑塞有關讀書的這篇隨筆又給我們怎樣的啟發呢。

二、介紹作者:

赫爾曼·黑塞(1877--1962),20世紀德國文學的重要作家。第一部長篇小説《彼得?拉門青特》(1904)令他一舉成名,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他先後發表了《在輪下》《蓋特露德》等許多小説。除了小説創作外,黑塞同時也致力於小品文與詩歌的創作。1946年,黑塞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還曾獲得馮達諾獎、歌德獎等。黑塞與1923年加入了瑞士籍。

三、檢查預習:

閒暇 xiá 斑斕 lán 狹隘 ài 慰藉 jiè

麻痺bì 戕qiāng害 符籙lù 恢huī弘

四、整體把握:

默讀課文,理清思路,討論本文的結構。

明確:這是瑞士作家赫爾曼·黑塞有關讀書的一篇隨筆。從文體上看是一篇議論文。

一(1) 提出問題:什麼是“真正”的修養

二(2~5) 分析問題:論述閲讀傑作的作用

三(6~7) 進一步分析闡述:通過閲讀經典作品獲得教養的必要性

五、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1、請同學從第一自然段概括出黑塞認為什麼才是真正的修養?

明確:作者把它界定為“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義”,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以“體育”為喻,把抽象的道理闡述得很形象,同時指出真正的修養呈現形式是“永遠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説,它是一種努力的過程,是動態呈現的。“完成又是激勵”是説完成了一個目標,又有下一個目標,上一個目標是下一目標的激勵。修養無功利目的,讀書是終生任務。教養是一種境界。教養永遠只是一個過程,永遠在路上,不追求任何的具體的目的。教養是精神和心靈的完善。(一個人的心中必須要有人類的意識,要有對生命的人文關懷意識,要懂得敬重、悲憫和愛,黑塞説,讓自己與人類的心臟一起跳動,讓人生變得越來越充實、高尚、有意義。)

2、黑塞説“真正的修養不追求任何具體的目的”,又説教養就是對精神和心靈完善的追求,兩句話是否矛盾?

明確:“真正的修養”不存在功利的企圖,正是為了“精神和心靈的自我完善”——“具體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説的提高某種能力和本領從人的生存來講,本領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畢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養或教養是生存的境界。

六、研讀課文第二部分:

1、作者説獲得教養的途徑之一是研讀世界文學,為什麼?

明確:因為通過研讀世界文學,能獲得鮮活的意識和理解,逐漸熟悉並掌握大師們的思想成果。

黑塞認為獲得教養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是“研讀世界文學”,他在具體解説的時候,認為是“逐漸地熟悉掌握各國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們在作品中留給我們的思想、經驗、象徵、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財富”,這裏特別指出是“作家和思想家”。人的求學之路無止境,所以要集中心智,研讀偉大人物的思想經驗和理想。

2、深入研讀世界文學對於我們有哪些作用?請在原文中篩選信息,分條列出。

⑴會使你感到滿足和幸福。

⑵領略人類所思、所求的廣闊和豐盈 。

⑶使我們集中心智 。

⑷幫助我們將自己的人生變得越來越充實、高尚,越來越有意義。

3、作者認為閲讀不在於數量,説“有的人一生中只讀過十來本書,卻仍然不失為真正的讀書人 ”,作者倡導的是一仲怎樣的讀書觀?

明確:作者認為讀書是為了“心的教養”,他倡導的是“愛的閲讀”和有效的閲讀。善於讀書的人,並不追求數量,而只追求心靈的獲得,這是有價值的閲讀。

4、第3段作者提出獲得教養有什麼前提?怎麼理解這個前提?

明確:前提是有可教養的客體,即個性或人格。

讀書人自己必須是有獲得教養的願望,有完整的人格和個性追求。如果人沒有人格和個性,他的閲讀也未必能獲得教養。

5、第4段作者列舉了幾種讀書的錯誤觀點?

明確:①覺得捨棄愉快的生活而埋頭讀書,可笑又不值得

②以為現實生活中很多場所生氣蓬勃,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

③讀書太多可能有害,書籍可能成為生活的競爭對手

6、第4、5段中,作者提出應該怎樣讀傑作?

明確(1)每個人從自己能理解和喜歡的作品開始

(2)傑作需要我們認真對待,需要我們在讀的時候花力氣、下工夫

(3)先得向傑作表明自己的價值,才會發現傑作的真正價值

7、第5段中的“我們先得向傑作表明自己的價值,才會發現傑作的價值”,你如何理解?

明確:這句話闡述的是閲讀的態度。

閲讀傑作,要有崇敬之心,莊重之感,如果沒有一種敬重之心,是難以體會到傑作的偉大的。

8、第6段作者採用了什麼論證方法?得出了什麼結論?

明確:對比論證和比喻論證

進一步闡述了通過閲讀獲得教養的重要性:為獲得教養而學習是精神的愉快,同時這種精神追求能不斷地進入新的境界。

七、研讀課文第三部分:

本段,作者更進一步強調要反覆閲讀經典作品,為什麼?

明確:因為經典是一個時期的最高成就,它思想內藴豐富,語言文字精緻,像取之不竭的寶庫。越是讀得精細、深入和舉一反三的閲讀,就越能看出每一個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獨特性、個性和侷限性。

讀者運用自己的經驗深入閲讀,融會貫通,就能不斷的有所收穫。人的經驗在不斷增長,閲讀也逐漸深入,就能不斷地有新的發現。

八、課堂總結:

同學們,你的心中是否存在這樣一本經典著作,你一直渴望讀卻總是沒有讀到?如果事實如我所説,那麼,親愛的同學們,當我們學完了《獲得教養的途徑》這篇文章後,你是否為了教養,為了精神和心靈的完善,為了更加明確生活的意義,有了一種更強烈的想讀書的慾望?那麼,別猶豫,拿起書本,讀吧!

識字,不等於有知識;有知識,不等於有文化;有文化,不等於有教養。獲得教養,能提高生存質量,能獲得有價值的人生。閲讀經典是獲得教養的主要途徑之一。這就是經典的力量。

九、佈置作業:

板書設計:

獲得教養的途徑:

閲讀傑作(作用)(2)

閲讀傑作的前提:

表明“自己的價值”(“愛”“敬重”“心”)(3)

閲讀傑作的態度:

屏除錯誤,認真對待(花力氣、下功夫)(4)

閲讀傑作的作用:

進入美妙的境地;常讀常新,磨礪思想(6、7)

閲讀傑作的方法:

反覆閲讀(7)

《獲得教養的途徑》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通過探討了解人獲取教養的途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2、技能目標

學習緊扣中心話題,多角度論證,對比説理的寫作方法。

3、情感目標

閲讀經典,繼承前人的思想成果,是獲得教養的重要途徑。要重視閲讀,樹立正確的讀書觀,提高自身修養。

【教學設想】本文必是修一第二專題“獲得教養的途徑”的第二版塊“經典的力量”下的唯一的的文本,本專題的學習方法是問題探討,而這一版塊的重點是“為什麼要閲讀經典作品”。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理解經典作品對自我成長的意義,理解讀書的真正意義和價值,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讓學生從基本的讀書求知意識逐步上升為自我完善、服務人類的精神追求,並總結“問題探討”這種學習方式給自己的學習帶來的變化。

【教學重點】 閲讀經典對一個人獲取教養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文本所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方法】立足文本,主要採取討論交流的問題探討教學方式。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人要想從矇昧而走向智慧,從自然的人成為社會的人,成為有教養的人,只有讀書學習,充分利用前人的知識積累。人應當具有終身學習的追求。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有賴於人開掘潛能,運用智慧,產生先進的思想,這就需要公民尊重知識,尊重科學,有學習的需求和讀書學習的慾望。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獲得教養的途徑是什麼?今天我們大家一起學習瑞士作家赫爾曼?黑塞的《獲得教養的途徑》,聆聽大師的教誨。

二、對“教養”的理解

1、問:黑塞認為教養是什麼?能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詞句嗎?

明確:“精神和心靈的完善”。

教養“不追求任何具體的目的”,即“這種或那種能力和本領”,這些只是生存的手段,教養是“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義”,不帶有功利色彩,這是生存的境界。

2、你認為哪些行為是有教養的表現?學生暢所欲言後歸納。

明確:忠誠、勇敢、信任、勤勉、互助、捨己救人、臨危不懼、吃苦耐勞、堅貞不屈……充滿敬重敬畏敬仰之心。

教養的內涵非常廣泛,當然不侷限於上面的內容,此外還有:

一個有教養的人,當熱愛大自然。

一個有教養的人,對歷史有恰如其分的瞭解,知道身而為人,我們走過了怎樣曲折的道路。

一個有教養的人,除了眼前的事物和得失以外,他還會不由自主地想到他遠大的目標。

一個有教養的人知道害怕。明瞭自己的限制,知道世上有一些不可逾越的界限……

三、我們為什麼要閲讀經典

1、作者認為獲得教養最重要的途徑是什麼?

明確:研讀世界文學,也就是閲讀經典。

2、你讀過經典嗎?你為什麼認為它是經典?你覺得什麼樣的作品才稱得上為“經典”?

學生分組討論,推舉代表回答。歸納:

真正的經典,不怕被世人忘卻,不在乎如冰的冷嘲和如火的熱評,也不會使讀者淺嘗一口即束之高閣。經典作品是產生某種特殊影響的書,經典作品是具有持久魅力的作品,經典作品是每次重讀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現的書。

3、為什麼要閲讀經典,經典對我們的人生有何意義。

請一位學生閲讀課文第二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邊用筆畫出重點語句。

明確:研讀世界文學,能讓我們“逐漸地熟悉掌握各國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們在作品中留給我們的思想、經驗、象徵、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財富”,“會使你感到滿足和幸福”,“有了鮮活的意識和理解”,“在自己與整個人類之間,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動聯繫,使自己的心臟隨人類心臟的跳動而跳動”,“幫助我們將自己的人生變得越來越充實、高尚,越來越有意義”。

培根: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四、怎麼讀,才能讀出經典的意味?

作者認為,我們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和具體的方法去讀經典呢?學生討論後回答。

明確:態度:閲讀傑作,特別是讀那些有久遠影響、有世界聲譽的傑作,要有愛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對知識的敬重!這就是作者第五段中寫的“我們先得向傑作表明自己的價值”如果沒有一種敬重之心,是難以體會到傑作的偉大的。

具體方法:作者主張“從自己能夠理解和喜愛的作品開始閲讀”,“需要我們認真對待,需要我們在讀的時候花力氣、下工夫”。

作者在第七段中以自身的閲讀經驗説,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過一些年都會對讀者呈現出新的、變化了的面貌,都將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喚起新的共鳴”,學會讀書,懂得運用自己的經驗深入閲讀,融會貫通,就能發現經典作品的獨特魅力。而人的經驗不斷增長,閲讀不斷深入,就能不斷地從名著中有所發現,這就是所謂的“常讀常新”。

精細、深入和舉一反三的閲讀。

教師:黑塞倡導的讀書觀是“愛的閲讀”。善於讀書的人,並不追求數量,而只追求他心靈的獲得,這是有價值的閲讀。

作為普通人,我們如何讀經典?我的經驗是,不妨把經典當作閒書來讀。也就是説,閲讀的心態和方式都應該是輕鬆的。千萬不要端起學問的架子,刻意求解。讀不懂不要硬讀,先讀那些讀得懂的、能夠引起自己興趣的著作和章節。這裏有一個浸染和薰陶的過程。

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清王國維)

五、教師進行小結,並引導學生自我反思

小結:

教養是一些習慣的總和,教養是衡量一個民族整體素質的一張x片子。教養和遺傳幾乎是不相關的,是後天和社會的產物。閲讀經典,能夠讓教養在我們的骨髓裏繁衍,假以足夠的時日,就將自然而然地散發出香氣。

同學們,臉面上可以依靠化粧繁花似錦,但只有內心的強健,才經得起沖刷和考驗,才是力量的象徵。

引導反思:我是一個有教養的人嗎?

六、拓展

你的心中是否存在這樣一本經典著作,你一直渴望讀卻總是沒有讀到?如果事實如我所説,同學們,當我們學完了《獲得教養的途徑》這篇文章後,你是否為了教養,為了精神和心靈的完善,為了更加明確生活的意義,有了一種更強烈的'想讀書的慾望?幻燈片出示讀書名言:

書是良藥 漢劉向: 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

書是益友 臧克家: 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

書是窗户高爾基: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户。

書是陽光 莎士比亞: 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像沒有陽光。

書是鑰匙 托爾斯泰: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書是火 雨果: 各種蠢事,在每天閲讀好書的影響下,彷彿烤在火上一樣,漸漸熔化。

書是利斧 卡夫卡: 我們需要的書,應該是一把能擊破我們心中冰海的利斧 。

書是源泉 喬叟: 書是人類新發現的源泉。

書是寶庫 俄羅斯諺語:書籍是人類思想的寶庫。

書是燈塔 惠普爾: 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

書是航船 培根: 書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時代的波濤中破浪前進。它滿載貴重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七、作業:

寫一篇隨筆:我的讀書故事

八、版書設計

精神和心靈的完善的追求

增強和擴展自我意識。

途徑 研讀“世界文學”,即閲讀經典。

愛的閲讀

精細,深入和舉一反三的閲讀。

《獲得教養的途徑》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層面:理解“閲讀經典”對於“獲得教養”的重要意義;

2、方法層面:側重“閲讀方法”的探究與體驗,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

3、情感層面:激發學生“閲讀經典”的興趣,逐漸養成良好、純正的讀書觀。

【教學設想】

1、本專題以“獲得教養的途徑”為話題,三個板塊分別側重“讀”、“學”、“思”,教學過程中既要突出這三個重點,也要注意這三個方面並不能窮盡該話題,也就是話題的開放性為我們提供了“問題探討”的更廣闊的空間;

2、本課圍繞“讀書”展開,從文本內容上看,關鍵在於弄清兩個基本問題:1、讀書之於修養的意義(即“讀書的妙處”),2、讀什麼書和怎樣讀書(即“讀書的經驗”);

3、從學習方式上看,力圖呈現“問題探討”的課型,強調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合作學習,較多采用“自我探究”、“討論交流”、“質疑爭辯”、“內省思辨”等學習方法;

4、從教學過程看,力爭三維目標的交融與實現,既重認知的理解,又重方法的介紹和情感的滲透,努力體現新課標的要求。

【教學過程】

1、導入:

在“向青春舉杯”專題中,我們體驗青春的活力和責任,感受時代青年的精神風貌,進而去思考自己的未來,規劃自己的人生。自然,我們就會追問如何成就自我,如何發展自我。毫無疑問,“獲得教養的途徑”這一專題正嘗試去做出回答。今天,我們就來討論專題中的第一個板塊——“經典的力量”,看看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黑塞有什麼好的建議。

2、破題:

首先,我們來研究一下課文的標題,“獲得教養的途徑”中的“教養”,在文中作何解釋?它與“真正的修養”有何區別?“真正的修養”具有什麼特性?作者認為“獲得教養的途徑”主要指什麼?

提示:教養指“精神與心靈的完善”;教養是靜態的,修養偏指在動態;修養具有無功利性和無終極性;作者認為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研讀世界文學。

3、探究活動:

本文屬於文化隨筆,同時也屬“節選”,文章層次並不明晰,但它圍繞“讀書”展開,從文本內容上看,關鍵在於弄清兩個基本問題:1、讀書之於修養的意義(即“讀書的妙處”);2、讀什麼書和怎樣讀書(即“讀書的經驗”)。

A、讓自己發現:

為什麼説獲得教養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是研讀世界文學呢?讀書到底具有什麼魅力,能成為獲得教養的途徑?我想歸根結底,還在於去發現“讀書的妙處”。

設置情境:請從文中摘出200字左右的文字,稍作改動和連綴,以“經典的力量”為中心,為電視文藝專題欄目——《讀書》配一段畫外音,要求符合情境,切實表現出“讀書”對於我們精神世界的影響。

教師可設置一段背景音樂,讓學生模擬朗讀,意在增強學生熱愛讀書的情感。

方法點撥:讀書過程中,常有一見傾心的喜悦,常常覺得作者説到自己心裏去了,説得自己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遇到這樣的時刻,我們往往會勾畫和摘錄,以一種格言或語錄的方式記錄我們的收穫。這種讀書方法應該提倡。

B、與同伴交流:

明白了讀書之於修養的重要意義,自然我們就該進一步追問讀一些什麼樣的書,該怎樣讀書。通讀全文,在“讀什麼書和怎樣讀書”這個問題上,作者有着怎樣的經驗和建議?

設置情境:校廣播台邀請您作為嘉賓聊聊“讀書”,希望能給學弟學妹們幾條讀書建議。請以四人學習小組為單位,閲讀全文,依據作者的經驗和建議,合作完成,要求條理清晰,言簡意賅但內涵豐富。

(教師組織交流討論,可讓學生適當點評自己的建議,教師隨機應變,隨機突破一些較難理解的句子。)

示例:1、從自己能夠理解和喜愛的作品開始,但必須是傑作;

2、傑作需要我們在讀的時候花力氣、下功夫;

3、讀書永無止境,但不以數量為目標;

4、要不斷讀,要反覆讀;

5、從個性、人格的高度去閲讀(要以愛、敬重、心靈去閲讀)

方法點撥:讀書過程中,常有相見恨晚,滿卷餘香之感,通篇摘抄往往並不可能,因此需要提綱挈領,勾勒要點,我們往往會概括和提要,以一種提綱或卡片的方式記錄我們的收穫,這是一種把書由厚讀薄的方法。

C、和作者對話:

在閲讀過程中,我們除了認同、接受,但也應有困惑、有感慨,甚至有反對,有和作者爭論的衝動,這才是進入內心的閲讀。

設置情境:假設是《獲得教養的途徑》一文的首發式,作為讀者的你擁有面對面向黑塞先生提問的機會,你會向他提出什麼問題,或者想和他交換什麼看法?(實際上,此舉的目的在於讓學生成為閲讀的主人,在閲讀中聯繫自我、發現自我。)

1、通過讀書,有了知識,有了文化,是否一定就有“教養”?

2、如果我們對那些富有盛名的傑作不感興趣,可對眼下的流行文學感興趣,那該怎麼辦?

3、有沒有“舊書不厭百回讀”進而“常讀常新”的讀書體會,能不能説説?

方法點撥:讀書過程中,難免也會有生疑、困惑,甚至跳出來想與作者爭辯的情形,我們應鼓勵學生平等地與作者對話,而不是做“應聲蟲”,“跪着讀書”。我們往往以評點的方式進行批註,這樣也許才真正是思想層面的閲讀。

D、向外部求證(作為課外作業):

我們個性化的閲讀未必都是正確的,我們需要向老師同學請教,需要同別人交流印證,需要在同類型的文章中比較鑑別,在名家大家的賞析裏涵詠體會,也許這樣才會使“問題的探討”趨於深入,才會使讀書成為一種動態的發展,呈現“常讀常新”的美麗景觀。

鑑於時間關係,我們列舉出以下一些資料,供同學們參讀,同學們也應該善於去收集資料、搭建自己的學習的平台。

示例:

青年人的閲讀【中國】餘秋雨

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美國】狄金森

張五常推薦讀書的方法【中國】張五常

知識改變命運【中國】中央電視台……

4、結語:

觀書有感(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能把無數的智慧和美好對比着愚昧和醜陋一起呈現給你。區區五尺之軀,短短几十年光陰,居然能馳騁古今。經天緯地,這種奇蹟的產生,至少有一半要歸功於閲讀。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後再來匆匆彌補就有點可惜了,最好在青年時就進入。早一天,就多一分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青年人稚嫩的目光常常產生偏差,誤以為是出身、財富、文憑、機運使有的人超乎一般,其實歷盡滄桑的成年人都知道,最重要的是自身生命的質量,生命的質量需要鍛鑄,閲讀是鍛鑄的重要一環。

《獲得教養的途徑》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學生通過探討了解學習之道,瞭解人獲取教養的途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2.瞭解關掌握閲讀現代文的一般步驟與方法。

[教學設想]

1.進入高中,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讀書方法。因此學習本課前,可以讓學生了解並逐步掌握閲讀現代文的步驟與方法。對於學習目標2,可以採用教師教給方法,學生實踐探索的方法來實現。

2.通過學習討論,讓學生知道學習之道,瞭解人獲取教養的途徑,從而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為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3.使用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討論:讀一篇文章要掌握哪些東西?怎樣閲讀現代文?

明確:問題1

高考要求:能閲讀一般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文章和文學作品

1、理解B

①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綜合C

①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③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⑤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像

問題2.閲讀的步驟與方法

整體感知,揣摩語言

把握文意、理清思路

概括要點,提取精要

整體把握,篩選信息

研究探討,深入領會

分析評價,借鑑吸收

以上步驟可以藉助問題來完成。

二、結合課文“問題探討”讀文章。

1.整體感知,討論:文章是怎樣逐步深入論述的?

(1)這是瑞士作家赫爾曼·黑塞有關讀書的一篇隨筆。從文體上看是一篇議論文,可以從“尋找中心論點——理清分析思路——理解作者觀點”入手來把握文章內容。

(2)整體感知內容,概括:文章認為讀書是獲得教養的主要途徑,讚美了讀書的作用,勸説人們用心研讀經典作品,在書籍中發現世界,認識社會,完善自我修養。

(3)第1段,簡説什麼是“真正的修養”。作者把它界定為“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義”,同時指出真正的修養呈現形式是“永遠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説,它是一種努力的過程,是動態呈現的。在這裏,作者的意思很清楚:修養無功利目的,讀書是終生任務。黑塞説“真正的修養不追求任何具體的目的”,又説教養就是對精神和心靈完善的追求,這兩句話並不矛盾。在這裏“教養”和“修養”的內涵是交叉的。真正的修養不存在功利的企圖,正是為了“精神和心靈的自我完善”,而“具體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説的提高某種能力和本領。從人的生存來講,本領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畢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養或教養是生存的境界。

第2段至第5段,論述閲讀的作用。作者認為獲得教養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是研讀“世界文學”,通過閲讀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獲得鮮活的意識和理解,逐漸熟悉並掌握大師們的思想成果。在論述讀書的必要性時,再次強調讀書是為了完善自我,是為了使人生充實、高尚,有意義,不是“散心消遣”,也不是“虛偽的慰藉”。

在深入分析這一問題時,文章提出獲得教養必須以個性或人格的追求為前提。作者的這一見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文章指出讀書是心靈的追求,這個追求必須有對文明的熱愛,有對知識的敬重。

《獲得教養的途徑》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閲讀經典的作用。

2、領悟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理解作者的觀點。

3、讓學生通過探討了解人獲取教養的途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明確課文的中心意思。

2、指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問題探討,領悟文中語句的豐富含義。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我們正值青春,意氣風發,激情澎湃;我們擁有青春,情感豐富,充滿理想;我們面對青春,敢以挑戰者的姿態迎接一切,能理性地追問生命的意義。正因為如此,我們就更應該努力從矇昧走向智慧,從自然的人成為社會的人、有教養的人。識字,不等於有知識;有知識,不等於有文化;有文化,不等於有教養。獲得教養,能提高生存質量,能獲得有價值人生。

二、預習檢查

教養:①教育培養。②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養。

修養:①指理論、知識、藝術、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②指養成的正確的待人處事的態度。

三、文本研習,理清思路。

1、研讀第1自然段,思考獲得教養的意義是什麼?

提示:自我完善(非功利性)。(不在於提高這種或那種能力和本領,而在於幫助我們找到生活的意義,正確認識過去,以大無畏的精神迎接未來。)

2、研讀第2自然段,思考獲得教養的途徑是什麼?

提示:研讀世界文學,逐漸地熟悉掌握各國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們在作品中留給我們的思想、經驗、象徵、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財富。

3、世界文學殿堂中的書籍浩如煙海,作品之豐富令人望洋興歎,一個人窮生一生也不可能盡讀,作者認為應該讀哪些書呢?

提示:必須讀傑作。

4、讀傑作的原因是什麼?

提示:有些文學作品只是使我們“散心消遣”,給我們以“虛假的慰藉”,讀傑作能幫助我們將自己的人生變得越來越充實、高尚,越來越有意義。傑作是民族與人類文化的結晶,也是語言藝術的典範,它代表了一個時代人文精神的頂峯,閲讀傑作可以給我們以無窮的精神享受。

5、研讀第3段,思考怎樣讀傑作,讀傑作的一個前提是什麼?

提示:一定要帶着一顆愛心,帶着對知識的敬重去讀。否則一切努力全都白費,就是戕害性靈。

6、研討第4段,思考赫爾曼·黑塞為什麼會想到寫這樣一篇文章來提倡通過閲讀文學傑作來獲得教養?

提示:為數甚多的年輕人覺得捨棄愉快的生活而埋頭讀書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們在娛樂場所消磨時光,醉生夢死,生活頹廢(享樂主義)。

補充資料:代表着宗教衝動的禁慾與節制精神先是被世俗法制社會碾去了神學外殼;繼而被工業時代的現實主義文學、實用主義哲學和科技理性割斷了它的超驗紐帶;最後,二十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和分期付款、信用消費等享樂主義觀念又徹底粉碎了它所代表的道德倫理基礎,將社會從傳統的清教徒式“先勞後享”引向超支購買、及時行樂的糜費心理。(物質的誘惑) ——丹尼爾·貝爾(美)《資本主義文化矛盾》

7、研討第6段,思考閲讀有哪兩種層次?

提示:

多數人

識字→讀報

低級的閲讀

少數人

識字→人類精神世界

真正的閲讀

8、很明顯,作者期望我們能開始真正的閲讀,研討第7段,思考怎樣才能成為真正的閲讀者?

提示:反覆閲讀,精細、深入、舉一反三地閲讀。

9、為什麼對一些傑作要反覆閲讀?

提示:隨着認識水平的提高,閲讀經驗的增多,生活經歷的豐富,我們會對傑作有更深一層的理解,會從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

四、揣摩文中重點語句,理解作者觀點。

1、為什麼黑塞認為獲得教養必須以個性或人格的追求為前提?

提示:作者的這一見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文章指出讀書是心靈的追求。這個追求必須有對文明的熱愛,有對知識的敬重。之所以提出這一問題,是作者看到生活中存在着許多誘惑,存在着輕視讀書的現象,而即使是熱愛學習的人,對讀書的作用也會有誤解。作者建議讀書應該從基礎閲讀開始,在提高能力的同時要提高閲讀的層次,因為讀流行文學無法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教養。他認為一些人對閲讀傑作不願意花力氣、下功夫,是沒能正確認識讀書的目的,沒有認識到自我修養的追求,因而也不會發現傑作的價值。

2、黑塞認為“我們先得向傑作表明自己的價值,才會發現傑作的價值”,你如何理解?

提示:這句話闡述的是閲讀的態度。閲讀傑作,特別是讀那些有久遠影響、有世界聲譽的傑作,要有崇敬之心,莊重之感,如果沒有一種敬重之心,是難以體會到傑作的偉大的。

黑塞闡明瞭一個認識,即問題不僅在於多讀,更在於“愛的閲讀”、“敬重知識”和“心的教養”,——因為閲讀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教養,只有“用心”,閲讀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具體的閲讀方法上,作者主張“從自己能夠理解和喜愛的作品開始閲讀”,“需要我們認真對待,需要我們在讀的時候花力氣、下功夫”。

五、小結

通過這一節課的討論研究,我們明白了讀書,讀傑作是獲得教養的主要途徑,希望大家都能用心去研讀經典作品,在書籍中發現世界,認識社會,完善自我。

最後用本文第二部分第1段的最後一句話來結束今天的課文:

“通過原始密林的路有成千上萬條,要達到的目的也有成千上萬個,可沒有一個是最後的終點,在眼前的終點後面,又將展現出一片片新的廣闊的原野……”

附: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