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學校安全教育教案參考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52W

第一課時

學校安全教育教案參考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什麼是道路交通,理解遵守道路交通意義和重要性,明確每個人都要牢固的樹立安全意識;明白一個人的安全每天都是從零開始的。

2、通過學習在日常生活中能以實際行動遵守交通規則,做安全的小使者。

教學過程:

一、上學放學路上。

教師語:同學們你們每天上學、放學都要走馬路;都有要經過“十字”路口和“三叉”路口,當你行進是都是否留心和注意過往的車輛;是否用心觀察地形呢?下面就這個問題談談在日常生中應注意什麼。

(一)學生途經情況分析。

(二)在路上要注意的問題。

1、道路行駛要靠右行,都要配戴小黃帽,不能隨心所欲忽左忽右,走路要眼看前方,排縱隊,不能互相併排行走,更不能在路上追路、嬉戲。

2、不能追逐車輛或向車上投擲物品,如:石子、泥團、飲料瓶等,不能隨便搭乘過往的'車輛。

3、回赤米坑小組的同學除了走公路外,還要沿河走2千米的山路,山路內側靠山、外側沿河,路面寬約2.5米,偶爾有運木頭小型農用車、摩托車行使。所以家住赤米坑的林翠萍、王麗君等同學要特別小心,除了用眼外還要用耳,彎道處要先聽再行,沒有聽到車聲都要靠山邊行走,雨天必須要派人來學校接。

4、通過“十字”路口或“三叉”路口的同學,每次都要高度的警惕一定要做到“四個環節”即:一停、二看、三想、四通過。

5、帶領全班同學到校門口的“十字”路口進行實地觀察並演練。

(三)課堂發言。

1、由學生自由發言講路上經歷,讓他們自己表述存有安隱患的地方。

2、請同學們自己發言相互評議誰在要路上做的好,誰做的還不夠。

3、今後該怎樣做。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確安全重於泰山、平安是福、要珍愛生命、安全從小事做起,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

教學過程:

二、乘車

教師語:同學們衣、食、住、行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東西”,那麼這節課就“行”來談談。

(一)在我們這裏行有步行和乘車兩種,隨着現化道路交通的飛速發展,如今我縣“道路硬化”村村通已基本普及,人們出行幾乎選擇乘車或騎摩托車。我們週末、節假日、寒暑假出門少不了乘車,下面就圍繞這一話題來談“乘車”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我們節假日去城裏買學習用品、購買衣物一定得由父母或村上的“大人”陪同監護下,只能乘坐班車或專線車,不能乘坐超載車。在車上如果坐在靠窗子的位置,千萬不可將頭或手伸到窗外,特別是兩車交會時更不將頭伸至外觀看。

2、乘車時上下車要讓車子停穩後,才能上下車,心須要養成先下後上的習慣,遇到老人或孕婦要主動讓座。

3、如果乘坐家人的摩托車出行,不能超戴。一定要戴安全帽、身子要往前傾、手要抓牢車架,並要隨時提醒騎車人不能太快,彎道時一定要減速慢行、多打喇叭、不能超車;騎車時不能接聽手機、更不能打手機,以免分散注意力造成不測。

4、嚴禁小學生騎自行車上路、絕對不準載人逛路。

5、如節假日進城上街要走人行道,橫穿街道時一定要走斑馬線,並要左右觀看待沒車時快速通過。

(二)課堂議論。

1、讓全體同學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想法。

2、學生之間可互相補充,對照自己的不足,還存在什麼安全隱患。

3、談談你們耳聞目睹發生的交通事故,並引導學生知道小心能行萬年主船、生命靠自己終生呵護的道理。

(三)教師總結語

第三課時

校內活動安全教育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明白校內安全的重要性,知道在校內應注意哪些情況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應該怎樣去防範。

2. 知道在課間活動中要按順序、守規則。

3. 能用正反事例説明課間活動要守秩序。

4.使學生明白在學校我裏參加遊戲、運動、勞動等活動也會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要防止危險的發生。懂得課間活動守秩序,大家才能愉快又安全。

教學重點:

使學生生知道校內活動守秩序應該怎樣做。

教學難點:

為什麼校內活動要守秩序。 課前準備:

1.讓同學們收集有關校內發生的不安全事故。

2.選好及訓練班會主持。

3.瞭解一些校紀校規。

教育過程:

一、 課間活動的安全教育

(一)校園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可請學生列舉一些現象)

1. 學生集會、集體活動、課間活動的安全隱患。

2. 學生飲食、就餐的安全隱患。

3. 學生交通安全隱患。

4. 校園隱性傷害的隱患。

(二)學生集會、集體活動、課間活動中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

1.上下樓梯要注意什麼?(可請學生舉手,讓學生在思考中意識哪些事在樓梯上是不能做的。 )

(1) 不要因為趕時間而奔跑。

(2) 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欄杆。

(3) 整隊下樓時要與同學保持一定距離。

(4) 上下樓時不要將手放在兜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