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中班主題活動《瞭解雞蛋》教案設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5.16K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主題活動《瞭解雞蛋》教案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中班主題活動《瞭解雞蛋》教案設計

蛋的主題活動持續了將近三週。在整個活動中,我們深深地為孩子們的主動探索精神所感動,也領悟到了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發展潛能。同時,我們地在師生共同建構活動的過程中,如何正確把握來自幼兒的信息有了新的認識,它是實現幼兒自主學習、體現教師主導作用的關鍵。

一、主題的產生

一天早上,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們帶着小朋友一起參觀菜市場,菜市場裏菜琳琅滿目,孩子們興奮地左顧右盼。突然,劉聰偉小朋友興奮地指着前邊的攤位叫起來:看,那邊有許多蛋!一時間,孩子們都被那些大小、顏色各異的蛋吸引過去,並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這個蛋好大呀!這是鵝蛋,我吃過鵝蛋,媽媽説吃了鵝蛋,就會長成鵝蛋臉,可漂亮了。這些蛋都小小的,是什麼蛋呢?這是鵪鶉蛋,我吃過的。王凌豪和楊鈺雷邊討論邊忍不住伸手過去摸一個個光溜溜的蛋。小心,蛋要弄破的。劉笑懂事地攔着他倆説。

我聽着孩子們的話,腦海中浮現出一個想法:這不是讓孩子們觀察、探索各種各樣的蛋的好機會嗎?於是,圍着蛋販的小攤,孩子們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幼兒對蛋的興趣進一步被激發起來,一個有關蛋的主題活動開始了。

二、主題的價值

在成人的眼裏,蛋似乎十分簡單。可是,在孩子的眼裏蛋是一個神祕的世界,它是一個迷,是一首詩,更是一個講不完的故事。幼兒對蛋有着濃厚的興趣,但對蛋的認知僅是一些感性經驗,對蛋的結構、孵化等知識並不瞭解,所以,幼兒可以從家長、同伴、書上和網上等多種途徑來獲得有關蛋的知識。另外,在認識蛋的種類蛋的孵化做有關蛋的小實驗品嚐蛋製品蛋殼製作等活動中,不僅可以追隨幼兒的興趣,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探索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同時,創造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發展。

三、主題總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自主學習的意識,能用各種感官,積極主動地去了解蛋的種類、結構及孵化等。

2、能用交流、談話、實驗和手工製作等形式進行表徵。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探索能力及創造能力;感受愉快的情緒,體驗成功的樂趣。

四、主題的實施

活動一:蛋的種類

菜市場裏的蛋品種齊、數量多,是孩子們認識各種蛋的最佳場所,於是菜市場變成了課堂。孩子們圍着專賣蛋的攤位,看着那麼多形狀、大小、顏色各異的蛋,紛紛議論着:這邊籮筐裏的蛋大,那邊的要小一點。蛋的顏色是不一樣的,這是白的,這是淡黃的,這是橙色的,還有花的呢。這是大大的鵝蛋,長成鵝蛋臉最漂亮。這裏都是鵪鶉蛋,我吃過的。老師,那邊裝在盒子裏還用紙包着的是什麼蛋呀?陳澄邊拉我的手邊指着問。我肩膀一聳,手一攤,示意不知道。她先是一愣,接着眼珠骨碌一轉,就問起了賣蛋的阿姨:阿姨,這用紙包着的是什麼蛋呀?阿姨是個熱心人,向孩子介紹説是皮蛋,並介紹了製作皮蛋的過程。

經陳澄這麼一問,加上阿姨熱情的解釋,孩子們膽子大起來了,與阿姨主動交談着。天天指着特別大的.一個鴨蛋問:阿姨,這個是鵝蛋,怎麼和鴨蛋放在一起了?阿姨憑經驗告訴小朋友:這是鴨蛋,是一個雙黃蛋。天天追問:什麼是雙黃蛋?阿姨告訴小朋友説:打開蛋殼就能看見裏面有兩個蛋黃,就像你們看見雙胞胎一樣,要是用這樣的蛋孵小鴨就能孵出兩隻小鴨。我及時表揚了天天觀察仔細、大膽勇敢。

活動二、蛋的結構

孩子們對雙黃蛋特別感興趣,於是我們將雙黃蛋帶回了幼兒園。孩子們很好奇,急着打開看看。我找來了透明的玻璃杯,分別磕開了兩個蛋,一個是雙黃蛋,一個是單黃蛋。當磕開的蛋展現在孩子們眼前時,李燁馬上激動地説:我知道了,雙黃蛋裏有兩個蛋黃。蛋黃旁邊怎麼有水呢?點點好奇地問。胡嘉麗搶着説:才不是水呢,是蛋清,我媽媽用蛋清拌珍珠粉塗在臉上,能美容的。瑩瑩高興地説:我也知道,奶奶將雞蛋煮熟了給了吃,熟了蛋清就會變成白白的。

活動三、蛋的孵化

這幾天區域角陳列了由家長、老師收集來的各種蛋,有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鴿子蛋從孩子們的議論中我發現,他們關注的焦點已轉向蛋的孵化了。隨之而來的一連串問題是:是不是每一個蛋裏都有小寶寶呢?蛋裏的小寶寶什麼時候才會出來?蛋裏的寶寶被關在殼裏會悶死嗎?一個蛋裏能跑出幾隻小雞呢?針對這些疑惑,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鼓勵孩子將問題帶回家找答案。爾後,我找了VCD蛋的孵化。逼真的動畫展現了蛋的孵化全過程,孩子們看着、討論着,興奮不已。我發現每個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問題。蔡璿冰説:我阿姨在鴨場工作,我看見過鴨媽媽也是坐在蛋上面孵小鴨的。一會兒天天好奇的叫起來:蛋殼裏面有一隻小雞了!我馬上提示道:對,天天看得很仔細,那你們再看看蛋黃變成了什麼?在問題的引導下,孩子們的神情更專注了,有目的地觀察着。陳澄碰碰旁邊的王凌豪説:蛋黃變成了小雞的肚子了。鼕鼕用手比劃着説:蛋黃變小變小就成了小雞的肚子了。孩子們揭開了這個祕密,情不自禁地拍起手來,不約而同地喊:雞寶寶快出來了!

我提醒幼兒安靜下來往後看,後面的畫面證實了孩子們的發現:蛋黃是用來長體內器官的。這時的孩子們等待着雞出殼,一個聲音冒出來大聲問道:老師,小雞怎麼還不出來呀?噓,別嚇着雞寶寶。我輕聲地對孩子們説。屏幕上小雞正一點一點地用嘴巴啄着蛋殼。活動室裏一片安靜,孩子們全神貫注地觀察着。當看到小雞快要啄開蛋殼時,孩子們就加油,加油!地幫小雞使勁。終於小雞的爪子勾住蛋殼向外一蹬,小雞破殼而出,活動室裏一片歡呼。

是不是所有的蛋都能孵出小雞來呢?為了找到正確答案,我們查閲了有關資料。現在孩子們都知道:平常我們吃的雞蛋是孵不出小雞寶寶的,只有雞爸爸和雞媽媽共同生下的蛋才能孵化。

活動四、有關蛋的實驗

圍繞蛋的主題,孩子們萌發了越來越強烈的探究慾望,如怎麼使蛋站起來?怎樣分辨生蛋與熟蛋?蛋在水中是沉還是浮?有什麼方法使蛋浮起來?雞蛋煮熟需要多少時間?

整理孩子們提出的一個個問題,我們在探索區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如生熟雞蛋、透明燒杯、鹽、温水和積木等,讓孩子們做自己感興趣的實驗,他們的探究慾望在探索區得到了滿足,並發現了其中的奧祕:搖一搖,聽一聽,就可以分辨出是生蛋還是熟蛋;在温水裏加鹽能使生蛋浮起來等等。

活動五、蛋做成的食物

孩子們研究蛋的熱情仍然持續着,不過又轉到了蛋做成的食物上。孩子們知道的還真多,説出了15種蛋制食品,有皮蛋、蛋糕、蛋卷、蛋鬆調皮的胡志榮提議想嚐嚐各種蛋的味道,於是就有了一個蛋制食品品嚐會。孩子們帶來了與爸媽共同製作或購買的蛋製品,蛋香味瀰漫了整個活動室。孩子們在輕鬆的樂曲聲中品嚐着,自由結伴輕聲地交談着,個個臉上洋溢着笑容,沉浸在歡樂之中。

活動六、蛋殼製作

在舉辦蛋製品品嚐會時,我和孩子們收集了一些碎蛋殼,與食堂聯繫收集了一些只磕開一個小洞的各種蛋殼。這些漂亮的蛋殼按類別擺放在美工區裏,不同尋常的蛋殼勾起了孩子動手創作的慾望。楊嘉健用它做不倒娃娃,笑笑找來皺紋紙、雙面膠打扮蛋寶寶,程乾直接用水彩筆在蛋殼上作畫,還有幾個小朋友將橡皮泥粘在蛋殼上做成小兔、小熊、小豬和小貓,還自編自演地玩起了小能請客的遊戲。我和孩子們一起利用活動室角落裏,佈置了一個蛋娃娃專欄,許多孩子加入進來,他們的作品越來越多,把活動室裝扮得越來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