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滬教版《唯一的聽眾》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8.46K

【教學目標】

滬教版《唯一的聽眾》教案

1.自學生字新詞。能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文中的“沮喪、懊惱、詛咒、難以置信”等詞語的意思,積累課文中的新詞佳句。

2.默讀課文,能通過人物(教授、作者)的言行神態、行為變化等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老教授對“我”真誠的無私的鼓勵和幫助,懂得對人要多些寬容、多些關愛;同時通過對“我”拉小提琴經歷的瞭解,懂得要想獲得成功就要有勇氣、有信心、有毅力。並嘗試以教授為第一人稱創造性的敍述文中故事。

4.運用抓住課題及課文關鍵詞句等從多角度提出問題,並能運用聯繫上下文等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2、嘗試以教授為第一人稱創造性的敍述文中故事。

【教學準備】

老師:樂曲:《月光奏鳴曲》,詞語若干,相應的課件。

學生:

1.認真朗讀課文,抄寫下列詞語。

白痴 沮喪 絕妙 懊惱 神聖 躡手躡腳 潛滋暗長

2.形近詞組詞。

鋸( ) 躡( ) 眶( ) 受( )

踞( ) 鑷( ) 框( ) 授( )

3.結合課文,理解詞語。

沮喪---- 懊惱---- 詛咒----

和諧---- 洋溢---- 難以置信----

全力以赴---- 聲望---- 安詳----

慈祥----

4.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三方面介紹主要內容:__________________5.讀課文找出人物的變化。

“我”演奏變化 家人情感變化 老教授鼓勵言語的變化 像是據桌腿

的聲音 簡直是個白痴 “是我打攪了你了嗎?小夥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兒坐一會兒”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一)播放《月光奏鳴曲》。同學們,剛才你們聽的這首小提琴曲美嗎?大家聽得多認真、多投入呀!你們,就是這首曲子的──聽眾(板書)

可是,曲子好聽琴難拉。要能演奏出這樣美妙的音樂付出多少艱辛,經歷多少磨難!有一位小提琴的愛好者,剛開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當作是鋸桌腿的聲音,他感到十分沮喪和灰心,但是後來,他成功了,這都是得益於他的那位──唯一的聽眾。板書:唯一的(理解詞語)

(二)齊讀課題,質疑: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最想問什麼?(“唯一的聽眾”是指誰? “唯一的聽眾”她做了什麼事情?)

説明:學生對小提琴瞭解不多,很多同學可能根本不會欣賞,因此用音樂導入學習,讓學生對小提琴曲的優美有初步的感受,並由此想到,學習任何一種樂器都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質疑可有多種角度,其中對課題的質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解決了上述兩個問題,對課文的主旨也有了理解。

二、初讀課文。

(一)那麼,你有什麼好辦法解決這兩個問題呢?(好好地讀讀課文)。

(二)下面就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要求能夠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讀的時候也不要忘記想想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三)現在這兩個問題,你能解決了嗎?

1.“唯一的聽眾”是指誰?(老婦人)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婦人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文中相關的句子。交流:( )的老婦人

2.“唯一的聽眾”她做了什麼事情?

(請同學在初步朗讀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説説。)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對於文中這兩位主要人物也已經有所瞭解,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

1.唯一的聽眾: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 ;樂團首席小提琴手。

引讀體會老教授的身份之高。“聲望”就是——(名望),首席小提琴手則是一個樂團的靈魂人物。這位老人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而且還是——(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可見她是多麼受人尊敬啊!

2.“我”:“音樂白痴” 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

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理解“音樂白痴”:父親和妹妹一開始認為“我”是一個——(音樂白痴),因為他們覺得——(我拉出的小夜曲,在他們聽來,就像是鋸桌腿的聲音。)

(二)默讀課文的開頭和結尾,説説我在音樂方面發生了什麼變化。

(三)快速瀏覽全文,結合課文內容概括“我”發生變化的原因。運用抓故事起因、經過、結果的方式試着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四)理解“指點”並質疑。

1.結合妹妹前後評價的兩句話。

2.理解“指點”(在技藝上進行指導、點撥。)

3.對照妹妹的話質疑。

説明:指導學生抓住課文統領全文中心的重點詞語從多角度提出問題,提高學生質疑能力,同是又能梳理出文章的一條主線。

(五)小結。

老教授究竟有沒有指點“我”?這是妹妹想要知道的,也是我們要了解的。一般我們會通過什麼指點別人?(語言傳授,動作示範)。課文主要描寫了老教授的語言,只要我們讀懂了她的語言,就能解開這個疑問,進而感受她美好的心靈。

四、作業。

基礎題:

1.熟讀課文,抄寫詞語。 (易混易錯字)

2. 多音字注音組詞:藏( ) ( )調( ) ( ) 曲( ) ( )

3.結合課文,理解詞語:

沮喪---- 懊惱---- 詛咒---- 和諧---- 洋溢---- 難以置信---- 全力以赴---- 聲望---- 慈祥----

4.抄寫文中描寫老人語言的句子。

5.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三方面介紹主要內容: 。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能圍繞着課題將故事主要內容完整地敍述出來嗎?他們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總覺得有好多好多的話想説,你們一定也有這樣的感受吧!那麼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再次走進他們的故事中去吧!去沐浴愛的雨露,去接受心靈的洗禮。

二、直奔重點,挖掘主題。

一個人由開始被人認為在音樂方面是白痴的、彈琴如鋸桌腿的,到後來的在各種文藝晚會上面對成千上百的觀眾演奏,這有多麼大的變化呀!老教授究竟有沒有指點“我”?這是妹妹想要知道的,也是這節課我們要了解的。一般我們會通過什麼指點別人?(語言傳授,動作示範)。課文主要描寫了老教授的語言,只要我們讀懂了她的語言,就能解開這個疑問,進而感受她美好的心靈。

説明:直奔主題,要求明確,使學生學有方向,心中有數。

三、深入學習老教授的話,體會對“我”的鼓勵和指點。

(一)初讀老教授的話,理清線索。

1.默讀課文,用直線劃出老教授説的話,並大聲念出來。

2.交流,出示:

“ 是我打攪了你嗎?小夥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裏坐一會兒。”

“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吧。”

“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天早晨。”

“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夥子。”

有一次,她竟説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這句學生可能找不出,可讓學生再仔細讀讀課文第九節)

3.自讀,讀通句子。

4.引讀,理清線索。

由於父親和妹妹説聽我拉琴是種折磨,於是,有一天清晨,我獨自躲在林中練琴,恰巧遇見了一位老人,在我準備溜走時她對我説了這麼幾句話——(男生讀)我被這幾句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此後,每天清晨我都會去林中拉琴給她聽,而她也總不忘對我説——(女生讀)我的心裏洋溢着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漸漸地,我開始變了,有一次,她竟對我説——(齊讀,隨機改成直接對話)

説明:通過引讀,幫助學生理清線索,為進一步的學習作準備。

(二)細讀老教授的前3句話,體會“詩一般的語言”。

過渡:初次見面時,“我”被老教授那幾句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因此才會有以後的每天清晨都去拉琴給她聽的事情發生。

1.你覺得怎樣的語言稱得上是“詩一般的語言”。(節奏明快,語句優美)

2.自讀句子,你覺得這些句子讀起來感覺優美嗎?

3.指名讀讀2-7節,劃出老婦人看到和聽到的內容。

師:這些話看上去很平淡,為什麼會令我覺得像詩呢?老人是怎麼會想到説這些話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初次見面的那天她看見並聽見了什麼?

交流,出示:

我在一棵樹下站好,莊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一個隆重的儀式,拉響了第一支曲子。

琴聲就像在鋸桌腿。

我不由得詛咒自己:“我真是一個白痴!”

我的臉頓時紅起來。

4.結合看到和聽到的內容,想像老教授説這番話時的心理活動。

想像説話

師:現在你就是這位老教授,請聯繫看到和聽到的內容,説説此時你會怎麼想?

出示:老教授看到……聽到……,心想……

隨機理解“詛咒”,體會“我”的自卑。

☆“詛咒”就是咒罵的意思。“我”為什麼要“咒罵”自己?(懊惱、沮喪到了極點。)

☆指導讀句,讀出懊惱的語氣。

小結:

剛才大家都説得很好,通過彼此之間的互相補充,明白了老教授對“我”説這些話的用意。

5.體會“每天早晨”,感受老人告訴“我”拉琴貴在堅持。

老人最後還囑咐我——(就在每天早晨),從這句話中你有沒有聽出來,老人其實是在告訴我什麼?

6.再讀,體會“我”的內心感受。

自讀,現在你就是“我”,聽了老教授的這3句話之後,分別會有哪些感受?(同桌配合讀讀、議議。)

師生配合讀,體會“我”的內心感受。

7.體會“詩一般的語言”

現在你明白為什麼這些話讀起來感覺並不優美,但卻令我覺得是詩一般的語言了嗎?

8.小結:同學們,學到這裏,我們對這個老婦人有了更深的瞭解,現在,你覺得這真是一個(善解人意)的老婦人呢? (由外貌上升到品質)

9.指導朗讀。

自由讀句:這是一位老教授用心良苦的指點,自己試着讀好句子,要注意語氣、語調。

指名讀

説明:通過細讀老教授的 “詩一般的語言”,再體會“我”的內心感受,突出了老人的善解人意,對年輕音樂人的關心、熱情鼓勵。

(三)質疑,理解第一個“祕密”。(學習第8節)

指導學生抓住兩處“祕密”提出問題。(預設:祕密是什麼意思,這兩個祕密一樣嗎?)默讀課文的第八節,我心裏珍藏的這一個祕密是什麼?你知道了嗎?

(四)細讀老人的後兩句話,體會對我的鼓勵。

1.第一句

引讀:在老人真誠的鼓勵下,我開始漸漸發生變化,有一天——

2.第二句

引讀:我每天都會如約來到林中,面對着耳聾的聽眾拉起難聽的琴聲,而她總不忘説——

指導讀句:老人的這句話該怎麼讀,才會讓聽的人產生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呢?(自己練、指名讀)(再讀一次,要讓聽的人深受鼓舞。)

四、學習第9節,感受“我”的巨大變化,進一步理解“指點”,體會老人的美好心靈。

(一)老教授的話有沒有令我發生變化呢?自由讀第9節,結合重點句子説説。

交流,出示:

我又在家裏練琴了,從我緊閉門窗的房間裏,常常傳出基本練習曲。……而現在,我已經不在乎了。(充滿自信)

我不再坐在木椅上,而是站着練習。我站得很直,兩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濕透了襯衣。(認真練習)

有一次,她竟説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大長琴藝)

(二)聯繫老教授的話進一步體會“指點”的方式。

1.看來“我”身上的確有了非常明顯的進步,現在你覺得老教授有沒有指點“我”?

2.聯繫老教授的話説説她是用什麼方式指點“我”的?交流,板書:耳聾 讚美

3.深入體會老人的“美好心靈”。

體會老教授裝聾的良苦用心。

☆藉助提示練習説話:這樣的指點方式,給了“我”什麼?又令老教授失去了什麼呢?藉助提示説一説。出示:老教授______(怎麼做) ______,使“我”______,她卻失去了(必須忍受)____________。

☆小結:老教授是為“我”而“聾”啊!(在“聾”上加上雙引號。)

師生配合練習説話,進一步體會老人的美好心靈。

☆雖然老人是——(引讀板書:最有聲望的教授,首席小提琴手),但是——(學生説話),這真是一個( )的老人。

(三)理解第二個“祕密”。

(四)聯繫下文體會珍藏的方式。

讀讀第12節,你覺得我是用什麼方式把這個祕密珍藏在心裏?(不道破。每天拉最好聽的曲子給老人聽。)

(五)引讀第12、13節:於是,——,每天都這樣堅持着,我漸漸找到了音樂的感覺——(音樂起)我和老人之間的配合也越來越默契,——看到老人——(透過老人的這些動作和表情,猜猜她此刻是什麼心情?——而此時我的內心也充滿了對她的——)後來——

五、迴歸整體,總結昇華。

(一)引讀老人的5句話。

我總會想起她對我用心良苦的`指點,記得初次相遇時她曾對我説——,每天清晨,我拉完曲子停下來時,她總不忘對我説——,有一天,她竟對我説——,這些都成了我永遠無法抹去的、美好的回憶。

(二)總結:

1.今天我們學了一個美麗的故事,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用自己博大的胸懷、美好的心靈呵護了“我”對音樂的熱情。“我”從老婦人這裏找到了自信,並由此獲得了成功,能熟練地拉出許多曲子,能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這都要感謝這位慈祥的老婦人,感謝老婦人的熱情鼓勵,感謝老婦人的真誠關愛。在這個故事中我們聽到了美妙的音樂,看到了美麗的心靈,我想內心更會升騰起美好的情感。生活中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演奏家,但是每一個熱愛音樂的人都能從音樂中感受快樂、感受生活的美好。讓我們一起記住這位每天清晨裏“我”——(再讀課題)

(三)假如這篇課文的內容換成老教授來寫,會怎麼樣呢?我們能不能嘗試着把老教授做為第一人稱來回憶敍述這個故事呢?

老師給你這樣一個開頭:一天早晨,我正坐在樹林裏的一張木椅上休息……

説明:本單元的主要學習目標是:繼續練習創造性發的複述課文,特別是要深入到課文中去,真切的體驗課文中的情境和人物的情感。學到這兒,學生已基本上能走進文本,感悟人物的情感,心靈受到了愛的洗禮,此時利用教材後的“説寫雙通道”,不失為一次有效的訓練。

六、作業。

必做題:

1.抄寫印象深刻的句子。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這位唯一的聽眾,在“我”音樂成才之路上,給了我無私的______和 ______,讓我有了______,有了______,這是一位 的老教授。

3.把老教授做為第一人稱來回憶敍述這個故事,回家後講給父母聽。

發展題:

1.用已經掌握的品析語句的方法理解語句:(任選2句)

①用父親和妹妹的話來説,我在音樂方面簡直是一個白痴。

②我的臉頓時燒起來,心想,這麼難聽的聲音一定破壞了這林中的和諧,一定破壞了這位老人正獨享的幽靜。

③ “聾子?”妹妹驚叫起來,“聾子!多麼荒唐!她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曾是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説她是聾子!”

2、想象老教授的心理活動

①當我沮喪地想離開小樹林時,她平靜地望着我,彷彿在説:____________

②當我每天去小樹林拉琴時,她平靜地望着我,彷彿在説:____________

③當我漸漸奏出真正的音樂時,她慈祥的眼睛平靜地望着我,彷彿在説:____________

3.生活故事。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遇見過這樣一位能理解你、關愛你、寬慰你的“聽眾”,使你擺脱了困難、困境、困惑,請你以“經歷”為題,把它記述下來,講給大家聽。

板書:

唯一的聽眾 “我” (音樂白痴)----(演奏家)

音樂學院最有聲望是教授 熱愛音樂

樂團首席小提琴手 面對成百上千觀眾演奏

美好的心靈(裝耳“聾” 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