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唯一的聽眾》教案範文(精選5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77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唯一的聽眾》教案範文(精選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唯一的聽眾》教案範文(精選5篇)

《唯一的聽眾》教案1

一、教學目的

1.學會6個生字。正確讀寫“神聖、悠悠、莊重、儀式、抱歉、溜走、介意、追問、荒唐、聲望、割捨、大吃一驚”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與同學討論。抄寫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二、教學重點

聽眾”形象與心理的評析與探究;對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層領悟。

三、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關愛品質,使他們學會祝福、學會寬慰、學會寬容、學會忍耐,讓自己的心靈多些善意。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製作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妹妹和父親認為男孩在音樂方面簡直是一個白痴,因為他拉出的小夜曲聽起來就像是鋸桌腿的聲音,可是有一天鋸桌腿的聲音變成了真正的音樂,這究竟緣於何人?讓我們一起走進《唯一的聽眾》。

二、學生交流收集的資料。

三、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易讀錯的字詞。

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梳理文章層次,並思考:

1.説一説文章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想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文章通過一個音樂白痴成長為能奏出真正音樂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訴我們:

A. 默默的關懷、真誠的幫助、持久的關注、熱情的鼓勵,能夠幫助一個孩子樹立起自信心。

B .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學習,一定能獲得成功。

2.文章層次

①家中練琴遭冷遇

②林中練琴遇知音

③舞台演琴生感慨

3.在遇到老婦人之前,別人對“男孩”的評價是這樣的?男孩的心情有是怎樣的?

別人對“男孩”的評價:在音樂方面簡直是一個白痴,拉出的小夜曲聽起來就像是鋸桌腿的聲音。

五、請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複述課文的一個場景

方式:①在語言創新、添加、改造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重組講述;

②直接記憶式情感誦讀原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上節課內容

1.聽寫生字

2.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説説文章你最喜歡的一個場景

二、深入閲讀課文,並思考

1.唯一的“聽眾”是何時進入我的眼簾的?“聽眾”來林中的前後目的是否一致?因何而改變?

(我獨自來林中拉琴,正感到懊惱,不由得詛咒自己的時候發現了老人。“聽眾”來林中的前後目的不一致,之前是為了到林中坐一會兒,之後是為了幫助我,因幫我而改變。)

2.“聽眾”的語言隨着聽琴的時間推移,其內在含義是怎樣變化的?

第一段話是當“我”為在樹林裏也拉不好小提琴而感到懊惱,認為這難聽的聲音一定破壞了林中和諧的美,一定破壞了這位老人在幽靜樹林裏的平靜心情,深感內疚、抱歉地衝老人笑笑,準備溜走時,老婦人對我“講”是我打攪了你嗎?小夥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坐一會兒。這句話中老婦人自己承擔責任,“是我打攪了你”,讓“我”不要過意不去,老婦人並表示她每天早晨在這兒坐一會兒,可不是今天特地打攪“我”説得非常客氣。接着老婦人又講:“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你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吧”。這是老婦人在鼓勵“我”,讓“我”不要再懊惱,灰心,並打消我的顧慮不要在意她在場,拉好拉壞她都聽不見,對她不會造成任何干憂,讓“我”毫無顧忌地大膽練習。老婦人給了“我”勇氣和力量。

第二段話是當“我”指了指琴,搖了搖頭,意思是説“我”拉不好時,老婦人説:“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天早晨。”這又是老婦人在鼓勵“我”,不管“我”拉成什麼樣,老婦人耳朵聽不見,但心裏卻能感受到音樂的美妙,她願意每天都來做“我”的聽眾,目的是讓“我”樹立信心,堅持每天面對自己的聽眾來練琴,“我”一定會越練越來勁。

第三段話是以後每天清晨,“我”都會到小樹林面對“我”惟一的聽眾練琴。每天“我”停下來,老婦人都會説:“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夥子。”這是老婦人不斷地對“我”進行肯定,鼓勵“我”不斷努力,繼續練下去,使“我”開始有了信心。

第四段話是在以後每天清晨,“我”都要全力以赴去面對早早坐在木椅上等“我”的惟一聽眾--老婦人練琴時,有一次她竟説:“你的琴聲能給我帶來歡樂和幸福。”這又是老婦人再次給我信心和力量,她的話使“我”感到:只要刻苦練習,琴聲能給耳聾人帶來快樂和幸福。老婦人是在鼓勵“我”繼續苦練下去。

3.“聽眾”的關注、鼓勵、幫助、寬慰對我的心理變化作用如何?

使我有了信心勇氣和毅力:暗暗有了幾分信心、心裏洋溢着一種從未有過的的感覺、一種力量在我身上潛滋暗長、我漸漸感覺我奏出了真正的音樂。

三、開動腦筋想一想

1.當“我”初次遇到“老婦人”時,如果老婦人告訴“我”她是音樂學院教授的話,“我”的情形將怎樣?

2.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想像一下老人想幫“我”時和看到“我”成功時的心理活動?(可以做適當的藝術加工)。

3.文中妹妹這一角色可以刪去嗎?你的理由是什麼?

4.從老人平靜的眼神中,你品味出了哪些內容?

四、品讀評點

任選一段令你動心、與你情感、生活貼近,易誘發你創想思維的場景片段進行研讀,品味作品的特色和方法,為下面構想生活故事打基礎。

五、生活故事

在你的的生活中,是否也遇見過這樣一位能理解你、關愛你、寬慰你的“聽眾”,使你擺脱了困難、困境、困惑,請你以“經歷”為題,把它記述下來,講給大家聽。

《唯一的聽眾》教案2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的內容,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語言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感激、敬佩之情。

2、仔細閲讀文章,邊讀邊思,體會“我”學琴的心路歷程,並且補白想象。

3、解老太太對我一份特殊的關愛和鼓勵,感受她可親可敬的形象。

【教學重點】

聯繫上下文,理解老人説的話,體會老教授的良苦用心。

【教學難點】

抓住人物的言、行、來體會老教授 對”我”的真誠無私的幫助。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前播放小提琴獨奏曲《梁祝》請學生欣賞:

知道這是什麼曲子嗎?這就是我國著名的小提琴獨奏曲《梁祝》。小提琴曲非常的優美動聽,可是要想演奏出這樣優美的曲子,得付出多少艱辛,歷經多上磨難啊!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感受一位小提琴手他的成長曆程。板書課題《唯一的聽眾》。

2、你知道唯一的聽眾值得是誰嗎?誰來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學習課文1自然段和14自然段

1、讀課文第1自然段和第14自然段,看看“我”在學琴前後發生了什麼變化?

2、看到這樣的變化,你產生了什麼疑問?

我們就帶着一問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

三、學習課文2~13段

1、小組合作學習課文2~10自然段:

學習提示:

⑴ 讀:輕聲讀課文2~10自然段。

⑵ 畫:用不同符號畫出描寫老人語言的句子和我內心變化的句子。

⑶ 想:老人是在什麼情況下説的話,目的是什麼?聽了老人的話後,我的內心發生了什麼變化?交流自己的感受。

2、學生交流彙報:

第一句:“是我打攪了你嗎?小夥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兒坐一會兒。”

(這句話是在我認為我難聽的琴聲破壞了林中的和諧,老人獨享的幽靜,覺得很懊惱,準備溜走時,老人説的。她是主動地將責任攬到了自己身上,為了不讓我太自責而説的。)

第二句:“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吧。”

(老人説這話其實是為了打消我的顧慮,我拉的好壞她都聽不到,不會影響到她,使我可以毫無顧忌的在這裏練琴,也是為了鼓勵我,讓我不要懊惱、灰心。)

在聽了父親妹妹的評價之後,甚至自己都認為是個白痴,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聽到了這樣的話,你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這時,你認為這是一個怎樣的老人?

(親切、和藹、慈祥。)

第三句:“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天早晨。”

(這句話是老人看出了我沒有自信之時説的,目的是為了讓我能堅持練習。聽了這話,我增添了幾分信心,於是每天都來這裏練琴了。)

第四句:“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夥子。”

(這是在我能堅持練琴並有了進步之時,老人對我進行的肯定,鼓勵我不斷努力,繼續練下去。)

⑴ 聽了老人的話,我的心理洋溢着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是什麼感覺?一種力量在我心裏潛滋暗長,是什麼力量?(信心,相信自己能練好琴的信心。)

⑵ 一個人要想成功,除了別人的鼓勵之外還需要什麼?(自己的勤奮刻苦)

讀書上的句子。

第五句:她竟説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

(這是在我有了很大進步時,老人在不失時機地給我鼓勵,也對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小結:

我的琴技有了很大的進步,這都離不開老人給我的鼓勵和自信,此時作者對老人有着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呢?

4、齊讀課文13自然段(配樂朗讀):

作者雖然沒有與老人説過一句話,但他們已有了心靈與心靈上的交流,在這一段中有一處細節描寫,表現了老人對我琴技的欣賞,是哪一句?這句話中有一處比喻,是什麼?為什麼把老人的雙眼比作深深的潭水?老人的雙眼中包含了對我的什麼?(持久地關注,真誠的鼓勵,無私的幫助。)

5、現在,我們對老人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現在認為她是一個怎樣的老人?

6、課文學到這,有一個人我們一直沒提到,是誰?你認為妹妹這個角色我們能否刪去?假如,老人在開始見到我時就告訴我她是音樂學院的教授,那我後來會怎樣?你現在還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老人?

四、學習課文14段

1、齊讀。

2、為什麼每當我拉起小提琴就會想起這唯一的聽眾?

3、總結:

就是這位老人,我唯一的聽眾,他沒有在琴技上給我做任何的指點,卻給了我最重要的自信、鼓勵,再加上我自己的努力使我由一名白痴變為了一名真正的小提琴手。

五、拓展練習

1、你學完課文之後,我想對老人説______________,我還想對小提琴手説_______,我最想對自己説_______。

2、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像這位老人一樣,一直默默鼓勵你,支持你,幫助你的人呢?

六、小練筆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許多幫助過你的人,請選取這個人給予你幫助的事例,要着重突出你的心理變化過程。

《唯一的聽眾》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正確讀寫神聖、悠悠、莊重、儀式、抱歉、溜走、介意、追問、荒唐、聲望、割捨、大吃一驚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與同學討論。抄寫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播放《月光奏鳴曲》:

同學們,剛才你們聽的這首小提琴曲美嗎?大家聽得多認真、多投入呀!你們,就是這首曲子的──聽眾(板書)

可是,曲子好聽琴難拉。有一位小提琴的愛好者,剛開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當作是鋸桌腿的聲音,他感到十分沮喪和灰心,但是後來,他成功了,這都是得益於他的那位──唯一的聽眾。

板書:

唯一的(理解詞語)

2、齊讀課題,質疑: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最想問什麼?

同學們可真會提問題,老師把大家的問題歸納一下,不外乎這兩個:

唯一的聽眾是指誰?

唯一的聽眾她做了什麼事情?

評:學生對小提琴瞭解不多,很多同學可能根本不會欣賞,因此用音樂導入學習,讓學生對小提琴曲的優美有初步的感受,並由此想到,學習任何一種樂器都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讀題解題質疑,培養讀文質疑思索的學習習慣。

二、初讀課文

1、那麼,你有什麼好辦法解決這兩個問題呢?

(好好地讀讀課文)。

2、下面就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要求能夠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讀的時候也不要忘記想想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現在這兩個問題,你能解決了嗎?

⑴唯一的聽眾是指誰?相機板書:老婦人。

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婦人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文中相關的句子。

交流:()的老婦人

⑵唯一的聽眾她做了什麼事情?

三、引導學生回憶寫人文章的學習方法

1、我們怎學習寫人的文章?

2、學生默讀,畫批人物的言、行、神。

(主要人物:語言、神態、動作。次要人物:心理描寫.)

評:讓學生學會理性學習,運用已有的學習方法,學習和感悟新篇章。

四、讀一讀句子

五、抄寫生字詞

《唯一的聽眾》教案4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內容,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給予他人真誠無私幫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體會作者對老教授的感激與敬佩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關愛品質。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課文寫作上的一些特點。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2、體會課文寫作上的一些特點。

【教學難點】

最後一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十一課惟一的聽眾。

出示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個自然段。

師:這是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個自然段,讀一讀,邊讀邊思考,又沒有不懂的問題。

引導學生提問:為什麼連父親和妹妹都認為在音樂方面沒有發展的我卻能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呢?

二、理解課文

1、帶着這個問題瀏覽課文思考。

2、那麼,老婦人是怎樣來鼓勵“我”的呢?請同學們認真讀文,畫出老人言語的句子,並想想她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説的。她為什麼要這麼説?她所説的話對我又有什麼影響?一邊讀,一邊想,並在書上留下你思考的痕跡。

三、展示交流

1、語言鼓勵:

一開始,我的父親和妹妹都認為我在音樂方面不可能有任何成就,我感到沮喪和灰心,我不敢在家裏練琴,躲到了後面的小樹林裏練琴,這時,老人對我説了什麼?

⑴ 是我打攪了你嗎?小夥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裏坐一會兒。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吧。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天早晨。

① 都讀一讀這段話想一想老婦人是在什麼情況下説的?她為什麼要這樣説?(出示詞語)介意,什麼意思?你怎樣理解?

指導朗讀。

② 理解“用心去感受”。

③ 那麼我聽了這樣的話,心理有什麼變化嗎?(我由懊惱羞愧變得有了幾分信心。)從一開始的灰心,到現在有了信心,這是一個多麼大的轉變啊!是老人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我。能否把不同的人物的口吻讀出來嗎?

再讀老婦人的話。

⑵ 你還找到了哪句?

出示:“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夥子。”

① 想一想老人的心已經感受到了什麼?把你想到的讀出來。

② 聽了老人的話,我的心理髮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我的心裏洋溢着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把這段話連起來讀一讀,讀出你的理解。

⑶ 過渡:老人的鼓勵,給我了信心和力量,很快,我就發覺我變了,家裏人對我的變化,也流露出一種難以置信的表情。指名讀第三自然段,看看老人又對我説了什麼?有一次,她竟説──引説。

① 把老人所説的話與本段中描述的妹妹的表現對比,談體會,引導朗讀。

② 想象老人在説這句話時的心情,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發自內心的讚美。)

2、眼神激勵:

⑴ 老人的語言是真誠的,作為一個自稱耳聾的音樂教授,她鼓勵、幫助我的另外一種形式就是平靜、深沉、明澈的眼神。也就是神態描寫。找出老教授的眼神描寫,重點交流。(三次“平靜地望”)

⑵ 課件出示三組句子,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坐在一張木椅上,她雙眼平靜地望着我。

她總是很平靜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靜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為什麼説老人的眼神平靜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你體會到了什麼?

⑶ 平靜的神態背後,老人在想什麼呢?請同學們聯繫上下文,發揮想象,描寫一段老人當時的心理活動,可選一兩處寫。

課件出示:

當我沮喪地想離開小樹林時,她平靜地望着我,彷彿在説……

當我每天去小樹林拉琴時,她平靜地望着我,彷彿在説……

當我漸漸奏出真正的音樂時,她慈祥的眼睛平靜地望着我,彷彿在説……

教師小結:如果説老教授善解人意的語言是有聲的鼓勵,那麼她平靜的神態,特別是每天早晨作“我”唯一的忠實聽眾的舉行,就是無聲的激勵,從而使“我”最終能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

3、自由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思考為什麼“我”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小提琴曲時,總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聾”的老人?

三、總結課文

“我”,從老婦人這裏,找到了自信,並由此獲得了成功,能熟練地拉出許多曲子,能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這都要感謝這位慈祥的老婦人,感謝老婦人的熱情鼓勵,感謝老婦人的真誠關愛。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禮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劑,它能使人振奮,它能激人奮進,從而獲得事業的成功。這也是我們同學要學習的一種精神:懂得鼓勵,懂得幫助,懂得關愛。

《唯一的聽眾》教案5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本課的好詞佳句。

2、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能用“美”組成詞語形容課文中的人、事、物。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1、蒐集本課的有關資料。

2、製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先入為主,以“美”導入。

導:用“美”可以組成那些詞語?(學生組詞)同學們組了好多詞語,今天,我們可以用這些詞語來讚美文中的人和事。

板書課題:唯一的聽眾

(以“美”的詞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閲讀願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初讀課文,思考:

1、課文中唯一的聽眾指的是誰?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再讀課文,品讀老人。

1、用前面組成的詞語造一個句子,讚美文中的老婦人。

這是一個( )的老婦人。

2、自學課文,從課文中找出有關句子,體會老婦人獨特的教育技巧和美好的心靈,説説你這樣補充的理由。

3、學生自讀課文,思考。鼓勵學生在書中畫一畫,寫一寫。

4、小組交流自己的自學成果。

四、交流感悟,研讀課文。

在學生交流時,教師出示老婦人的幾段話。

1、出示:我猜想你一定拉得很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吧!

(1)老婦人在什麼情況下説這番話的?

(2)從課文中我們知道這位老婦人的身份怎樣?

(3)她聽到我刺耳的拉琴聲,看到我要離開,老婦人會想什麼?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4)聽了老婦人的話。我會想什麼?

(5)指名朗讀這段話。

2、出示: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着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天早晨。

(1)老婦人為什麼説這番話?她此時會想什麼?

(2)從“每天”一詞你能體會到什麼?

(3)聽了她的話,我會想什麼?

(4)朗讀,感受老婦人的美好心靈。

3、出示:我停下來時,她總不忘説一句:“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夥子。”

(1)老婦人説這話的用意是什麼?

(2)這句話對“我”有什麼作用?

4、出示:有一次,她竟説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

(1)老婦人為什麼這樣説?

(2)此時我會怎樣想?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3)出示:“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從老人平靜的眼神中,你品味出了哪些內容?

五、小結原因,昇華情感。

1、“我”發生了什麼變化?是什麼才使得“我”有這樣的變化?

2、當妹妹告訴我,老婦人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時,此刻,“我”想對她説些什麼呢?你又想對誰説些什麼?

六、讀寫結合,拓展延伸。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給課文添上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