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古詩四首》羣文閲讀教案設計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4W

 教學設計的模式

從單篇精讀課型設計向羣文閲讀課型設計轉變,用羣文閲讀的方法嘗試教學。

設計理念

    拋棄傳統的單篇精讀中分析過度、微言大義、字斟句酌、過分拓展文本思想,老師閲讀代替學生閲讀的弊端,讓學生自己讀,讓學生去理解、質疑和發現,讓學生自己在閲讀中學習閲讀。

拋棄傳統的按部就班地從字詞的學習開始,經由句式、篇章結構、內容探討進行教學”,力求抓住重點,突出要點,把握難點,學會取捨,學會放棄。

拋棄將“朗讀”、將“有感情地朗讀”無限放大,必須根據讀物的不同性質,更多地嘗試略讀 、瀏覽、跳讀等閲讀方式,更多地嘗試生活化閲讀,還原閲讀的真實形態。

《古詩四首》教學設計

   《古詩四首》是八年級語文蘇教版上冊第二單元第九課課文。這四篇分別是杜甫的《春望》、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杜牧的《泊秦淮》和文天祥的《過零丁洋》。

教學導入

創設情境:欣賞歌曲《精忠報國》

雖然説,古人的“精忠報國”維護的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利益,但是他們那種把維護國家利益與安全視為最高使命的愛國情結,卻滋養着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愈是危難時期,這種情感表達的就愈強烈、愈是令人感動。今天我們學習的四首古詩,正是在危難時期,中國士大夫階層流露出的愛國主義最強音!

主題回顧

本單元的主題是“愛國情懷”。本課的四首詩也都與愛國有關。

古詩詞的教學目標

反覆誦讀,讀出節奏和情感。(難點)

品味詩歌意境,把握詩歌主題。(重點)

分析鑑賞名句,背誦默寫課文。(重點)

比較四首詩歌的異同。

談談自己的誦讀體會。

補充資料

老師提供參考資料,瞭解作者的身世和寫作的時代背景。

初讀詩歌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歌,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情感。同桌互相評價。

學生示範朗讀

根據同桌和小組推薦,找同學範讀,四首詩任意選擇。

老師示範朗讀

學生自由評價學生和老師的示範朗讀。

結合範讀,自由朗讀,讀出節奏和情感。

質疑發現

四首詩都是表達愛國情感的,但各有什麼側重?即具體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分組討論。每組選一名代表發言,要找出依據。同學可以自由評價。老師歸納明確(老師僅示範《春望》,另外三篇學生自己做答):

《春望》通過一個“望”字,表達一個“憂”字。(抒發詩人觸景傷懷、憂國思家的痛苦心情。)

《泊秦淮》通過一個“猶”字,表達一個“憤”字。(抒發詩人對士風和時局的憂憤。)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通過一個“思”字,表達一個“願”字。(表達自己還願意為祖國收復失地國家統一而現身的強烈願望。)

《過零丁洋》通過一個“死”字,表達一個“忠”字!

合作探究

    這四首詩歌在課文中的編排順序能否顛倒?為什麼?

學生回答(預設):杜甫和杜牧是唐代的。他們雖都生活在晚唐,但杜甫(712--770)又早於杜牧(803--852);陸游和文天祥都是南宋的,雖都生活在南宋時期,但陸游(1125--1210)又早於文天祥(1236--1283)。按作者所處的時期和寫作時間的先後安排的,因此不能顛倒。

學生回答(預設):四首詩歌表達的愛國情感由淺入深,從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到對士風和時局腐朽的“憂憤”;從日思夜想為國家統一而重返沙場的強烈“願望”,到不受敵人威逼利誘而從容就義的對國家的赤膽“忠心”。愛國情感逐步昇華,愈來愈激昂,因此不能調換順序。

學完四首詩,有何發現和收穫

不論處於何朝何代,仁人志士的愛國情感是一脈相承的。

他們都處於王朝的沒落時期,卻成就了不朽的詩篇。時代的不幸,是詩歌的大幸。時代的苦難,國家的衰敗,造就了文學藝術的繁榮昌盛。

詩人因愛國,而和詩篇名垂青史。

你認為四首詩中最能體現詩人愛國深情的詞語或句子分別是什麼?為什麼?(老師只提供鑑賞名句的範例)

學生各抒己見,有理有據即可。

杜甫、杜牧、陸游、文天祥,他們都是國家的脊樑,人民的驕傲。他們或以手中的一支纖纖弱管表達自己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或藉助夢境傾述自己重返沙場殺敵報國的渴望,或以死明志證明自己對祖國赤膽忠心。那麼,作為學生的你,打算怎麼做來表達你的愛國之情呢?

情景創設:欣賞歌曲《我的中國心》

小結

讀過了一組仁人志士的愛國詩歌,相信同學們的心中也湧動着一股澎湃的愛國激情。那麼,從現在起就用這種激情用於學習,樹立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勤奮刻苦,踏實進取,努力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奮鬥吧!

作業

收集整理愛國的詩詞名句、名人故事等。

背誦默寫四首詩。

板書設計

《春望》--望--憂

《泊秦淮》--猶--憤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思--願(憾)

《過零丁洋》--死--忠(義)

試教效果點評

打破傳統的單篇精讀教學模式,兩課時完成的內容一節課就完成了,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教學觀念變了,不再字斟句酌,微言大義,不在逐詞逐句的解釋翻譯上下功夫。注重通過反覆誦讀整體感知,體會詩歌的情感。

老師説的少了,學生做的多了,而且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強。

學生的思維很活躍。

不足之處及改進措施

沒有用多媒體,學生手頭的參考資料有限,補充交代作者身世和寫作背景時花費時間太多。可以用多媒體展示,或提前印發小活頁。

雖然用歌曲創設了情景,學生的激情也調動起來了,但朗讀的效果很不理想。有幾個同學示範朗讀後,連自己都覺得不滿意,後來就沒有同學願意單獨展示朗讀了。對朗讀的輕、重、緩、急,重音、節奏、語氣語調、感情基調等作出具體的指導,可以範讀領讀其中的一篇。

干預的還是太多,還沒有充分地大膽地放手。比如,名句鑑賞環節,老師參與太多,還是擔心考試出錯,沒能把孩子獲得自己獨特的閲讀感受放在第一位。

內容雖然不多,但有點手忙腳亂,以至於拖堂了。我會多一些羣文閲讀方面的訓練嘗試,我相信我能夠做好!一定能夠做好!

羣文閲讀,是打造高效閲讀課堂的關鍵,是真正能讓閲讀迴歸生活的途徑,是能讓孩子在閲讀中學會閲讀的法寶!

                            河南省確山縣任店鎮第一初級中學 陳愛強

                                                 2013年10月25日 

陳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