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一單元第三-四課時長度單位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7.3K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一單元第三-四課時長度單位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一單元第三-四課時長度單位教案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一單元第三-四課時長度單位教案1

課題:

有趣的鞋

課時:

1課時

課堂類型:

設計應用欣賞評述

教學目標:

1、欣賞並發現各種材料製作的鞋子所具有的不同風格特徵及民族特色。

2、通過觀察討論,知道鞋子的外形特徵與組成部分,學會用各種材料,使用各種方法設計製作一雙有趣且有特色的鞋子。

3、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嘗試各種不同材料的運用。

教學重難點:

1、運用各種材料製作不同造型的鞋子。

2、運用廢舊材料美化教室的環境。

教具學具:

舊畫報、舊掛曆紙、剪子、膠、其它自己需要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欣賞教師帶來的各種鞋子,引導學生通過“看”,“想”,“説”,瞭解不同造型的鞋子的共同特點及組成部分。

2、發展階段

以小組為單位,在欣賞與聯想的基礎上,對各種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進行圖形和色彩的分析,討論。訓練學生敏鋭的造型感覺,採用大膽的表現形式,獨立完成一雙有趣的,用料獨特的鞋子作品。

(1)以小組為單位,對各種不同材料的鞋子進行討論,分析,提示學生仔細觀察,大膽聯想,找出根據各種材料製作鞋子,注重在質地,圖形或色彩上產生不同效果。

(2)繪畫製作鞋子時要注意鞋子的不同造型,製作效果的協調,鼓勵學生製作出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鞋子不必全部具有具象的圖形,可以根據學生各自不同的感受,通過直覺進行大膽隨意的創作。

三、學生製作,教師輔導:

學生做作業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由學生自由選擇製作方法。使用彩色廣告紙,彩泥裏,可以利用其鮮豔,強烈的色彩感覺,突出表現鞋子的立體或半立體造型。

四、教學拓展

1、可以使用各種廣告紙,舊畫報,採用碎紙粘貼的形式,產生馬塞克式的效果來製作鞋子的鞋底或鞋面。

2、尋找各種不同顏色,圖案的小布片,採用“剪”,“貼”,“縫”等方法,完成鞋子的創作。

3、用摺紙製作立體的鞋子造型,再用水粉顏料添加花紋,顏色。

4、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一組鞋子的設計製作作品,並粘貼在廢舊的紙板上,同時為版面確定主題,美化設計,進行展示,評比。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一單元第三-四課時長度單位教案2

教學內容:

課本P14頁例5,練習三第4、5、6題。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温故知新,繼續學習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準備:

情景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設置問題,引導參與

1、談話,出示例5情景圖。

(1)要求仔細觀察,看看需要解決什麼問題?

(2)熊媽媽是怎樣分竹筍的?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

(3)學生動手操作後教師課件演示熊媽媽分竹筍的過程,再列出算式。

2、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

3、為什麼這個算式也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温故知新,為進一步學習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二、學習新知

1、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1)除法算式中的三個數你能幫它取個名字嗎?

(2)先讓學生自己取,然後請學生看書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請學生對照算式與情景,説説算式中各數所表示什麼?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麼都可以用除法

來計算?學生思考、比較、討論。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思考、比較,讓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

三、鞏固應用,加深理解

1、課本第14頁的“做一做”。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彙報。

(4)小結。

2、挑戰園地:

(1)練習三第4、5題。先讓學生畫圈一圈進行平均分,分後再填寫算式。

(2)練習三第6題:寫出除法算式。

説一説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讓學生對照算式畫圖。

【設計意圖】: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性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動,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一單元第三-四課時長度單位教案3

一、出示教學掛圖

1、看圖,説説每幅圖畫的什麼內容。

2、議圖,弄明白四幅圖連起來説的什麼事。

二、續編故事

1、假如你是圖中的小朋友,你會怎麼做呢?

(鼓勵學生各抒己見)

2、選擇合理的想法,小組合作續編故事。

⑴小朋友認識這位叔叔確實是爸爸的朋友,該怎麼辦?

⑵小朋友不認識這位叔叔,又該怎麼辦?

三、全班展示

1、小組評選好的同學到台前講故事。

2、評選故事大王。

四、討論交流

通過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

第四課時

一、展示台

1、完成“填字遊戲”。

⑴投影出示填字遊戲。

⑵同桌合作,把詞語補充完整。

⑶指名讀成語,看是否正確。

⑷豎着讀填好的字,説此文轉自淘.教。案網().説發現了什麼。(新世紀我能行)

2、猜謎語

⑴學生出示自己準備的謎語。

⑵小組互猜謎語。

⑶全班猜謎語比賽,評出猜謎大王。

二、畫畫、寫話

1、教師出示一幅畫,指名説説畫的內容。

2、學生自己動手畫一幅畫,並説出畫上的內容。

3、寫話,注意語句通順,寫清楚畫上的內容。

4、小組相互展示交流。

教後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園地意在讓學生自主,有趣且相對集中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文時間能力。所以我藉助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達建了一個有趣開放的語文實踐活動平台,讓學生在有趣中練,在練習中達成活動目標。

一、“我的發現”,引導學生展開交流,鞏固了查字典的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讀讀認認”是讓學生認讀八個表廚具名稱的新詞,從中認識其中的生字。主要培養學生藉助拼音拼讀生詞,再讓學生髮現排列的規律,並聯系生活實際説説這些字跟偏旁有什麼關係,從而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三、口語交際在創設情景中,引導學生展開互動的有趣的口語交流,並聯系實際生活,挖掘學生的認識,在師生、生生的交流中,生成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學生的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往的素養。

四、展示台在教學時,不能就教材教教材,所以我在課前做充分的準備,蒐集有關的資料,以便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語文時間機會,使得語文訓練紮實而有效。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一單元第三-四課時長度單位教案4

教材分析

能夠在本單元涉及的情景中聽懂並説出有關動物的單詞cat dog bird rabbit chicken duck monkey tiger tiger panda elephant fish;在本單元涉及的情景中使用本單元的交際用語;夠理解並初步使用形容詞big small long shout ;夠了解有關動物習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接觸到很多小動物,如何讓學生學會用英語來表達這些動物的名稱是本單元所要學習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生學會用英語來表達對各種動物的喜愛,發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進一步培養他們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學情分析

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尤其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爭強好勝,表現欲強,能在趣味的教學中,較好的完成教學活動。然而,他們還不能很好的控制情緒,集中注意力,容易開“小差”,這就需要教師科學的引導,創造良好的情境,充分信任學生,調動一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做到自覺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素質。

教學目標

a 、認知目標:

(1)能聽、説、認、讀cat dog bird rabbit chicken duck monkey tiger tiger panda elephant fish.

(2)能聽懂、能實際運用句型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I like…….

(3)能聽懂簡單的指令,按照指令模仿動物做出相應的動作,並且能夠説出指令Act like…….

b、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語言智力,提高他們的表演能力,使他們能根據自己的喜好,運用所學句型進行交流。

c、情感目標:

(1)通過動物單詞、句型的學習以及情景教學,激發學生愛護動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2)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創設輕鬆愉快,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樂於學習

教學重點

能聽、説、認、讀以下單詞及句型。

(1)cat dog bird rabbit chicken duck monkey tiger tiger panda elephant fish.

(2)What is this? It is …… animals do you like? I like……

教學難點

(1)能運用What is this? It is ……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I like……句型進行交流。

(2)説喜歡的動物時要用複數,並注意複數單詞的發音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一單元第三-四課時長度單位教案5

課題:第三課 心中的風景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和掌握色彩風景畫的一般特點和基本畫法,提高對色彩的運用能力。

2、在作業過程中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培養審美意識。

教學重難點:

1、色彩畫風景的作畫要求和一般方法。

2、色彩的調配和着色運筆。

教具學具:風景掛圖、水彩畫工具材料、作業紙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觀賞導入,板書課題。

1、出示觀賞風景畫作品。

2、簡析畫面色彩與構圖特點。

3、提出並板書課題:用色彩畫風景。

(二)新授

1、選景構圖

告訴學生選景不可貪多,應簡單、有重點,主次得當,切不可將所見之景都畫上去。

當選擇好景物之後開始勾畫草圖。可用鉛筆輕輕畫出,不要太詳細,應大方飽滿,注意取捨,可以挪動搬遷有些景物,符合自己的審美需要。

主要的景物應安排在畫面視覺中心,佔據較大空間。

2、從遠到近或從近至遠鋪畫景物色彩。

(1)用藍色加少許紫色大筆觸畫天空大體色彩;黃色畫地面,接畫少許藍色,使地面有草地之感,也宜用大筆觸概括。(見步驟圖)

(2)用橘黃色畫秋樹,隨意點畫,與未乾之天空藍色相交處變黃綠,自然呈現樹葉之色(見步驟圖)。

(3)用赭褐色加少許藍色畫樹幹、樹枝和房子,房子陰暗處用淺藍色稍畫,整個畫面既有冷暖色對比,又是統一協調的,非常好看。

(4)可點畫出人物、門窗等細節,直至完成。

教師:剛才老師所畫的景物步驟是由遠至近畫出的,實際上是先畫遠景再畫中景後畫近景,同學們畫時也可由近到遠去畫。即近景——中景——遠景(天空、遠山等物)。

(三)佈置學生作業,提出作業要求。

1、或參照掛曆照片(若干幅任選其一),或參照書上臨畫,或自行想象設計。

2、畫時應考慮畫面總的色彩傾向和冷暖對比,使之既生動又和諧。

3、由近至遠或由遠到近靈活進行。

4、構圖飽滿單純、主次有別,不要貪多。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作業展評

五、課後拓展:

1、可以利用自己拍攝的照片,進行添畫、擴展,創作風景畫。

2、還可以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圍繞一個主題,進行風景長卷的繪畫。

教學隨筆:學生運用以前所學過的色彩知識,創作一幅風景畫,本課對學生進行構圖的基本練習,作業大部分不錯。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一單元第三-四課時長度單位教案6

教學目標

1、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並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2、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積極思考、正確比較,善於與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我知道你們已經學習了數的組成,數的讀寫和數的 順序,老師想來考考你們,你們敢不敢接受老師的考驗:

(1)、6是( )位數,100是( )位數,82是( )位數。

(2)、28的8在( )位上,表示( )個( );2在( )位上,表示( )個( )。

(3)、36是由( )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4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數是( );99裏有( )個十和( )個一,它後面是( )。

(4)、按照數據的順序填數:

34、35、( )、37 69、70、( )、72

2、同學們學得真不錯,下面再來看看這兩道題。

(1)、在○裏填入“>”、“<”、“=”。

15○20 11○9 8○8

(2)在66、25、9、89、75、100這些數中,最小的是( ),的是( )。

生回答後,問:“你怎麼能這麼快就知道哪個數最小,哪個數?”引導學生説出一位數比兩位數小,兩位數比三位數小,最終得出:位數多的數較大。

3、即時練習。

4、如果都是兩位數,我們能不能也這麼快的比出大小呢?這節課我們接着學習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我們來做一個遊戲,老師手上有一些卡片,卡片上都是兩位數,我們請兩個小組派出一位代表來抽取卡片,看看哪組抽取的卡片上的數更大。

開始遊戲。

在遊戲中使學生明白比較兩位數大小的方法。

2、小結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比較大小,先看數的位數,位數多的數更大;如果都是兩位數,十位不同比十位,十位相同比個位。

三、鞏固練習:

1、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42頁的“做一做”,再指名學生説説是怎麼比的。

2、你能説一説六十幾有哪些數?(按順序説一説)這些數與六十相比,比六十大還是小?比七十呢?四十幾在幾十與幾十之間?八十幾比幾十大,比幾十小?

四、拓展題。

1、連線。(課件)

2、填上合適的數。

26<2□ 47="">□7 100>3□ 58<5□ 78<□2

3、你知道我是誰嗎?(課件)

五、全課小結:

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一單元第三-四課時長度單位教案7

設計説明

1.自主學習,構建知識網。

一位學者曾説過:“今後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那些不會學習的人。”所以當今社會,自主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本節課在設計上,着重引導學生自主將這部分內容進行歸納和整理,形成全面的結構圖,既培養了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又使他們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完整的、系統的印象,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思路。

2.重點複習,強化提高。

在複習過程中先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因數與倍數的概念及2、5、3倍數的特徵。然後在小組內合作整理相關知識,把這部分內容梳理後,教師結合學生的彙報引導學生系統地複習有關倍數和因數的知識。最後通過練習鞏固這部分的知識點。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習題卡

教學過程

⊙回顧整理,建構知識網絡

1.同學們回憶一下,因數與倍數這一單元最基本的概念有什麼?

2.小組合作,整理“因數與倍數”的相關知識,對所學的知識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整理,對有特色的整理方式可以在班內交流。

3.把整理的內容在班內交流,展示學生作品。

因數與倍數

4.教師組織學生彙報,引導學生系統地複習有關因數與倍數的知識,試着舉例説明。(板書重點知識)

設計意圖:在小組合作中梳理因數與倍數的相關知識,使學生對數的概念有進一步的認識。

⊙重點複習,強化提高

1.課件出示教材118頁1題,學生獨立完成後彙報結果。

(1)根據2的倍數的特徵:“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可以看出56,204,630,22,78這五個數符合條件,它們都是2的倍數。

(2)根據5的倍數的特徵:“個位上是0或5的數都是5的倍數”,可以看出195,630,65這三個數符合條件,它們都是5的倍數。

(3)根據3的倍數的特徵:“一個數各個數位上的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可以看出87,195,204,630,57,78這六個數符合條件,它們是3的倍數。

(4)根據質數的特徵:“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可以看出79,31,83這三個數是質數。

(5)根據合數的特徵:“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其他因數”,可以看出除了79,31,83這三個質數,其他的數都是合數。

(6)根據奇數的特徵:79,87,195,31,57,65,83這七個數是奇數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一單元第三-四課時長度單位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美感。

4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能説出天山景物的特點,能從作者的字裏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中感受到美的薰陶。

三。教學過程

預習探究

(一)引入新課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詩人筆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裏去看一看、遊一遊吧!

(二)出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1、讀課題,學生利用資料介紹天山

2、解題,瞭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寫山川景物為主要內容的遊記散文,選自於《山景物記》,作者碧野。(簡介作者)

閲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

合作交流

(三)根據“閲讀提示”速讀全文,理清全文所記敍的遊覽順序,引導理解內容

1、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課文;

2、引導閲讀:

(1)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讓學生找出地點變換的句子。這些句子表示空間的轉換,

順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

(2)學生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採用什麼方法寫的?(讓學生議論,然後交流)

(明確:寫了雪峯、雲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繪方法:A、襯托,如:以藍天和雲影襯托雪峯之高大、靜美;以溪流、游魚的活躍襯托天山的寂靜。B、比喻,如:説白雲在雪峯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開的“白蓮”。)

(3)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4)朗讀四自然段(或放配樂朗誦)

自讀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學生用筆在書本上做出標記)

品讀體驗

(四)細品語言文字,小結學習內容

1、課文主要是由外到裏,由高到低。表現方法主要運用襯托和比喻。

2、引導學生從描寫景物形態、描繪聲音、描繪動態、描繪色彩、描繪感覺上去找比喻句、體會精妙之處。

3、積累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鞏固延伸

(五)小練筆:練習寫景狀物作文,要求寫一段特定環境下的景色,如校園的早晨、公園的景物、節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徵。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一單元第三-四課時長度單位教案9

【教學內容】《義教課標實驗教科書 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56-58頁例4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理解圖形按一定的比進行放大或縮小的原理。

2、能按一定的比,將一些簡單圖形進行放大或縮小。

【教學重點】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教學難點】按一定的比把圖形放大或縮小。

【教學準備】多媒體

【自學內容】見預習作業

【教學預設】

一、自學反饋

1、什麼叫做比例尺?

一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2、怎樣求比例尺?

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最簡整數比。

3、一棟樓房東西方向長40,在圖紙上的長度是50c。這幅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1)學生嘗試獨立求比例尺。

(2)彙報交流

50c:40=50c:4000c=1:80

(3)你是怎麼想的?

二、關鍵點撥

1、求比例尺。

(1)怎樣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先寫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再化成最簡整數比。

(2)比例尺有什麼特點?

比例尺是前項或後項為1的比。

(3)比例尺可以怎樣表示?

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1:500000)或(線段比例尺)

2、求實際距離。

(1)在一副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圖上,量得兩地間的距離大約是10c,這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

(2)學生嘗試獨立列比例解答。

(3)彙報交流

解:設這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大約是x釐米。

=5000000

5000000c=50

(4)你覺得在求實際距離時要注意什麼問題?

實際距離一般用千米做單位。

3、求圖上距離

(1)學校要建一個長80米,寬60米的長方形操場,你會畫操場的平面圖嗎?

(2)學生嘗試畫操場的平面圖。

(3)彙報交流

你是怎麼畫的?【根據圖紙大小確定比例尺,可以是數值比例尺也可以是線段比例尺,根據所確定的比例尺求出圖上距離,再畫圖,畫圖後還要標上比例尺。】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53頁練習八第1題求比例尺。

2、課本第52頁做一做第1題。

3、課本第52頁做一做第2題。

四、分享收穫 暢談感想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聽課隨想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一單元第三-四課時長度單位教案10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5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創設情境,讓學生自己觀察、感知線段,體驗線段的兩個特徵直的和可度量的。

2、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能力點:

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識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德育點: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觀察、感知線段,體驗線段的兩個特徵:直的和可度量的。

教學難點:

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直尺、各種直、彎的實物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一幅圖,有很多路有直的有彎的,問:走哪條路比較近?

為什麼?師: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事例還很多,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自主探究:

1、認識線段。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牙膏盒、藥盒、直和彎的吸管、鉛筆、繩子、直和彎的鐵絲等,看一看、摸一摸,你發現了什麼?

找出你認為直的東西。

從鉛筆的一端摸到另一端,我們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個點,另一端也看作一個點,把這兩個點叫做端點,書本的邊等都有兩個端點。

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條線段,並在線段的兩端點兩個點,告訴學生這就叫做線段。

問:我們身邊哪些東西的邊可以看作線段?為什麼?

判斷下面哪些是線段?

2、線段可以度量嗎?

試量課本第5頁的線段,互相交流量法。師總結:先將尺子的0刻度對準線段的左端點,再看線段的右端點對着尺上的刻度數是幾就是幾釐米。

3、畫線段。

用手勢表示3釐米大約有多長。是畫3釐米長的線段,並説出畫法。

總結:從尺的0刻度開始畫起,鉛筆尖沿着尺子的邊一直畫到刻度3釐米的地方,再標上兩個端點,並且在線段下面寫上3釐米。

討論:用斷尺怎樣畫出3釐米長的線段?

三、拓展運用:

1、下圖有四個點,每兩點之間畫線段。

2、下面是小明從家到學校路線圖,你認為走哪條路最近?

3、畫一條5釐米長的線段。

教學後記: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6~7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學會量整釐米上的線段,學會畫整釐米長的線段。

2、知道1釐米、1米的實際長度,鞏固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會估測物體的長度。

能力點:培養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德育點:認真細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學會量整釐米上的線段,學會畫整釐米長的線段。

教學難點:

估測物體的長度。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實物、尺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這單元我們學了什麼?小組合作整理一下。

二、自主探究:

學生彙報整理的結果。

誰能比劃一下1釐米有多長,1米呢?我們身邊什麼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釐米,什麼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如何測量物體的長度?什麼是線段?估測線段的長度。

三、拓展運用:

1、拿一張紙條,量出3釐米、5釐米、10釐米。

2、小組合作量鉛筆、本子、墨水瓶、成員的身高、課桌。

3、練習一第6題。先估測一下所量物體有幾個小方塊長,再用小方塊實際測量一下,然後將估測與實測的結果對比,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

4、練習一的8題。先估計每條邊的長,再實際測量,交流測量的方法。

5、第9題,學生動手試一試,再計算,説明計算的方法。

6、第10題,先估計,再量一量。

開放題:

1、數線段。

2、小紅離學校有三條路可走,走哪條路最近?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一單元第三-四課時長度單位教案11

教學內容:

認識圖形

教學要點:

1、 能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行和圓這些平面圖形。能夠辨認和區別這些圖形。

2、 通過七巧板拼組圖形,能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徵。

3、 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4、 初步感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第3課時

看誰拼得多

教學內容:

看誰拼得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狀以及特徵。

2、通過學生動手拼一拼、擺一擺七巧板,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能辨認和區別這兩種物體。

重點難點:

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以及特徵。

教法設計:

引導觀察,動手操作,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

1、長方形的特點。出示一個長方形?讓學生説長方形的特點。 結論?長方形有四條邊?是長長的。

2、正方形的特點。出示一個正方形?讓學生説正方形的特點。 結論?正方形有四條邊?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交流彙報。

1、第7頁練習一第6題。

仔細觀察,用那個物體能畫出左邊的圖形?圈一圈。

使學生進一步瞭解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關係,知道平面圖形經常是某個立體圖形的表面。

2、第7頁練習一第7題。

出示長方體,誰來説一説:長方體有幾個面?

各個面分別是什麼圖形?

是不是長方體的每個面大小、長短都一樣呢?

3、第6頁練習一第4題。

昨天我們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圖形,拼出了自己喜歡的圖案,今天我們繼續來玩拼一拼的遊戲。

動手。

介紹七巧板,瞭解有關七巧板的歷史知識。

用手中的七巧板拼擺圖形,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活動。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圖案供參考,以激發孩子們拼擺的興趣,便於他們不斷地創新出新的圖形

彙報。

三、鞏固新知,檢測與反饋

1、第7頁練習一第8題。

讓學生在頭腦中先對左側的圖形進行摺疊,再找出4對面的數字。

2、思考題

[把一張長方形紙剪成大小相等的兩塊,你能想出幾種剪法?]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學生充分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園的特徵的基礎上,利用一副七巧板去拼擺自己喜歡的圖形,孩子們動手的興趣被激發了出來,他們同桌合作,不斷地拼出不同的圖案,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興致很高,學得快樂!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一單元第三-四課時長度單位教案12

教學目標:1、認識7個字,會寫9個生字。

2、朗讀課文,通過朗讀略知詩意,背誦課文。

3、積累語言。

4、感受春天的美好與生機。

教學重點: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教學難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檢查課前準備:請幾個同學講講對小草的認識。

2、師歸納(板書課題:草)

二、師範讀《草》。

三、生自由讀詩,找出生字。

四、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生讀帶局生字的句子。

五、學習古詩

1、自由讀詩,畫出朗讀節奏。

2、再讀詩歌,瞭解大致意思。

3、小組且討論後彙報解決。

(1)理解“離離原上草”意思。

(2)“一歲一枯榮”出示春草、秋草圖(生講兩幅圖的不同)。

(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可再看秋草圖。

很頑強

小草很有生命力

燒不死

看到這樣的小草,大家喜歡麼?該用什麼口氣讀?(讚美、喜愛)齊讀第3、4行詩。

4、朗讀全詩。

六、背誦詩歌。

七、讀課本P7的詩。

八、講白居易的小故事。

九、寫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説説怎樣記住它。

3、師範寫,生書寫。

4、講評。

十、作業:

背誦古詩《草》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複習、背誦《草》。

2、出示早春與晚春圖進行比較。

3、描繪春天的景色。

4、板書課題。

二、自由讀詩,找出生字。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用生字組詞。

3、朗讀帶有生字的詩句。

四、學習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1、自由讀詩,畫出節奏。

2、再讀古詩,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籬落:籬笆

疏疏:稀疏

急走:快跑

3、出示圖畫,找出以下景物。

4、自由講詩意,師歸納。

5、小組表演詩歌。

6、表演後認識到晚春的景色很美。

7、朗讀詩歌。

8、背誦詩歌。

9、讀了《宿新制徐公店》,看了插圖,你能編個故事嗎?

五、寫字:

1、指名認讀生字。

2、分析字形。

3、師範寫、生書寫。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一單元第三-四課時長度單位教案13

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操作和比較的過程,學會辨認對稱圖形。

2、經歷多種感官多種形式的參與,感知對稱圖形的特點,能找出對稱軸。

3、經歷剪、拼、畫,發展空間觀念,培養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體驗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對稱圖形的特點。

教學準備:練習紙、圖形紙、剪刀、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優美的草地上有許多蝴蝶。

2、你覺得這幅畫怎麼樣?蝴蝶怎樣的?

3、我們今天要從數學的角度來研究它!(課件演示:蝴蝶翅膀合起來,又展開)

二、認識對稱圖形

1、老師帶了很多圖形,看看有哪些圖形。

2、拼一拼。從上面的圖形中,你能不能選兩個拼成下面的圖形呢?

A、學生操作,教師指導。

B、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C、除了這些圖形外,你們還能不能拼成同類型的其它圖形?

D、學生展示。

3、小朋友拼的對不對,我們先來看這些圖形有什麼特點?

生:一樣;對摺會重合……

4、看看我們同學拼出的圖形,有沒有不是同一類的?(驗證)

5、得出名稱

像這樣的圖形,讓我們給他取個名字。(對稱圖形)

對稱圖形有什麼特點?

6、聯繫生活找找對稱圖形。

三、動手操作,製作對稱圖形

師:生活中的對稱圖形真多。現在我們就來製作一個對稱圖形。我們要製作一棵小松樹,有什麼好辦法?

生:畫一畫(怎麼畫?)畫半棵/直接剪

師: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展示學生作品,你是怎樣剪的?

只有這樣剪,左右才是對稱的,我們就把這條摺痕叫做對稱軸,對稱軸的左面和右面形狀是一樣的。(課件展示對稱軸)

你能畫出這條對稱軸嗎?

四、判斷對稱圖形,畫對稱軸

1、仔細觀察,判斷這些圖案是不是對稱圖形。説一説驗證的方法。

2、畫出對稱圖形的的對稱軸。

3、畫正方形和圓的對稱軸(機動)

五、多種形式,自主聯繫

1、上面的圖形對摺後會是下面的那一個,用線連一連。

2、上面的圖形展開後是下面的那一個,用線連一連。

3、臉譜欣賞。(出示一半,讓學生想象完整的臉譜,再呈現)

六、課外延伸,豐富知識。

對稱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古今中外,都有廣泛的應用。我們一數學百花園。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一單元第三-四課時長度單位教案14

設計説明

噸這個質量單位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觸,不易直接感受,因此在本節課,教師通過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組織算一算、估一估等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感受和體驗質量單位噸。

1.創設情境,豐富學生對噸的感性認識。

三年級的學生,生活經驗很少,接觸這些質量單位的機會更少。針對這種情況,光靠教師的講解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創設學生喜歡的情境,充分利用PPT課件,讓學生在愉悦的氣氛中主動接受信息,豐富學生對噸的感性認識。

2.結合已有知識經驗,讓學生利用各種推理方法來解決問題。

在學生認識了噸,掌握了噸與千克的關係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獨立完成例8,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利用各種推理方法來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一猜同學或老師的體重。

2.講故事。

張伯伯的農場今年獲得了大豐收,收穫了好多的大米,張伯伯要把這些大米裝在袋子裏,準備運到城裏出售,他會選擇什麼樣的車呢?

設計意圖:通過猜測遊戲和故事引入課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師生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噸。

(1)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張伯伯要運送大米,選擇集裝箱和火車運送,你知道它們分別能裝多少噸貨物嗎?(學生看車廂上的數,説出它們的載質量)

(2)1噸到底有多重呢?還是讓這些大米告訴我們答案吧!

課件出示: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學生通過計算得出:10袋大米重1000千克。

(3)揭示課題:這10袋大米的質量就是1噸,噸是比千克還大的質量單位。(板書:1噸=1000千克)

2.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

(1)在班級裏找到一名體重約25千克的同學,問:10名這樣體重的同學大約共重多少千克?

40名這樣體重的同學呢?(指出:40名這樣體重的同學大約共重1噸。然後讓班級的40名同學到前面站成密集隊形,體會1噸的視覺效果)

(2)讓學生完成課堂活動卡,豐富對噸的感性認識。

(3)聯繫生活實際,找一找質量是1噸的物體。

(4)説一説日常生活中什麼情況下用噸作單位。

(計量鯨、大象的體重,計量煤炭、建築用的沙石的質量等)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一單元第三-四課時長度單位教案15

一、 學習目標

1. 會認14個生字。

2. 學習默讀課文,粗知故事大意。

3. 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進。

二、 學習準備

掛圖、詞語卡片、課件或演示圖

三、 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整體感知

1.談話激趣,板書課題。

同學們,下雨時你穿過雨衣嗎?今天我們就來聽一個關於雨衣的故事。(板書課題:充氣雨衣)看着這個題目,你有什麼問題嗎?(學生自由提問,引導總結出幾個問題:充氣雨衣是什麼樣的,為什麼雨衣要充氣,充氣雨衣有什麼用等。)聽完了故事你就明白了。(師範讀或放錄音)

2.聽完故事你明白了什麼?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出示掛圖:這就是小林,讓我們再來仔細地讀一讀這個故事,看看他發明的充氣雨衣吧!

1. 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請教課文旁的小魚兒或者“字典公公”,並把它多讀幾遍。

2. 合作識字、遊戲識字:(1)抽詞語卡片比賽讀:卡片放在小組中間,輪流抽讀,讀錯的大家幫助他。(2)同桌做“紅藍鉛筆”的遊戲。同桌抽讀課後我會認的生字,會讀的字打上紅點,不會的字打上藍點,複習一會以後再抽讀帶藍點的字。(3)四人小組合作,一人讀一個自然段,互相監督字音是否準確,互相幫助正音。

3. 檢查生字自學效果,“開火車”讀詞卡。

(三)質疑解難,探究學習。

1. 默讀課文,畫出不明白的地方?

2. 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再把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全班共同討論。

3.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相機播放課件或演示圖片。

普通雨衣—旋轉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氣雨衣

4. 出示掛圖二,小林的充氣雨衣怎麼樣?為了解決遇到的難題,為了做出這種新式雨衣,小林不斷地想辦法,他想了哪些辦法?(勾出小林想辦法的句子讀一讀。)

5. 遇到雨衣帶來的苦惱,別人沒想出辦法,小林卻發明了充氣雨衣,你想對小林説什麼?

6. 小結:小林肯動腦筋,善於觀察,想辦法解決了問題,真了不起!

7. 你還有比小林更好的方法嗎?

(四)想象創新,激勵延伸

1.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不太滿意的日常生活用品,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思考、討論、交流)

2. 課後動手做一做,用我們勤勞的雙手讓生活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