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社會教案《我們去春遊》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39W

活動目標

大班社會教案《我們去春遊》

1.樂於參與到自己做決定去春遊的活動中,獲得自己做出決定的成功感。

2.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並進行簡單記錄,用完整地語言説出選擇和決定的理由。

3.通過去春遊的活動,鍛鍊選擇決定的能力,懂得作出決定需要考慮諸多方面的問題。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過簡單記錄的經驗。

2.材料準備:圖片、記錄紙、筆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幼兒討論春遊的地點。

指導語:春天來了,小草綠了,花兒也開啦,小樹葉長新芽!公園裏啊真漂亮。園長媽媽想帶小朋友們去公園春遊。三個公園都是很漂亮,選哪一個好呢?她請我們班的小朋友來幫幫忙!

(1)出示公園圖片,幼兒選擇自己的想去的公園。

(2)請幼兒講述想去的理由。

(3)教師用簡圖記錄幼兒的理由,幫助幼兒分析,綜合全面選擇春遊的地點。

2.幼兒分組討論,選擇去公園的路線 。

(1)出示圖片,兩條到公園的路線:一條小路,一條大路。

(2)請幼兒分組討論,並且記錄自己小組的理由。

(3)請代表講述選擇走大路或小路的理由。

3.集體討論,選擇去公園的交通工具。

(1)講述去公園的方式:公交車、出租車、步行。

指導語:交通工具如果選擇不合適,路上會耽誤很多時間,請小朋友認真考慮。

(2)請幼兒闡述做出決定的理由。

4.師幼共同總結:考慮問題要多方面和它們之間的聯繫。

(1)指導語:看來,作決定時不僅要考慮很多事情,還要考慮它們之間的聯繫。今天小朋友作決定時考慮得就很周到,並且自己作了三個決定,真能幹。

(2)教師結合幼兒的意見,作出最終決定,並説出根據。

5.集體將最後的決定告知園長媽媽,結束活動。

活動提示

1.本次教學活動是社會、科學的整合活動,讓幼兒做出春遊決定的'同時,用投票、記錄等方式來進行操作,在活動前應先讓幼兒掌握用簡圖記錄的方法。

2.活動重點是讓幼兒學會做出春遊地點、路線及交通工具的決定;難點是引導學會多方位考慮問題。環節二、三是有內在聯繫的,選擇小路還是大路與選擇交通工具是有相關聯的,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兩方面綜合考慮。

3.日常活動中,選值日生、決定班級區創設等等,都可以讓幼兒多方位考慮問題,共同作出決定。

活動反思

數學知識具有很強的抽象性、邏輯性、嚴謹性,如果教學時只注重認知過程,忽略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積極情感的調動,久而久之,學生會覺得數學學習苦而無味。小學低年級學生好奇、好動、易興奮,教師在教學中若能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中興趣盎然地學習,能達到以“情”促“知”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在教學中做了嘗試。

一、開發重組教材,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材內容及其呈現方式與學生情緒有密切關係,生動有趣的內容和生動活潑的呈現方式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熱愛數學。我想選一個學生親身經歷、深有感觸的情境。正巧學校剛剛組織過春遊活動,於是我決定以這次春遊作為題材,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去春遊吧!”一語打開了學生情感的閘門。學生立刻興奮起來,你一言,我一語,爭相發言。整個教學過程我結合教材上的3道練習題分別安排了“人民幣的整理”、“食物的準備”、“照片的分類”三個活動環節,以貫穿“我們去春遊”的全過程,注意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充分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統計經驗,引導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學生非常投入,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豐富內容的呈現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根據內容的特點,將抽象的、靜態的數學知識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可使學生在課堂上生動活潑地發展。例如,課的開始我設計了“欣賞統計的美”,把學生帶到特有的情境中,學生看到五顏六色的花,彷彿置身於百花園中,從而在欣賞美的同時,體會統計的多樣性。又如教學中讓學生模擬春遊的情境,邊唱郊遊歌,邊欣賞孩子們春遊時的照片,聽到優美的音樂,看到孩子們燦爛的笑臉,學生感到學習不是一種負擔而是另一種“遊戲與娛樂”,甚至覺得是一種“玩耍”,進一步體驗統計結果在不同分類標準下的多樣性!

三、經歷富有層次的統計活動,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重視通過富有層次的統計活動,逐步加深學生對按不同標準分類整理數據方法的認識和理解。第一,讓學生體會數據來源的多種方式。一是直接為學生提供數據。如“人民幣的整理”,這樣便於學生把主要精力花在如何分類整理數據這一學習重點上。二是通過調查收集數據。如“食物的準備”,讓學生小組合作,調查學生喜歡的食物,整理後填寫統計表。第二,分類的要求逐步提高。如“人民幣的整理”一起找出了明確的分類標準和具體的分類項目,讓學生按不同的項目整理數據。“食物的準備”給出了兩種分類的標準,但具體的分類項目沒有全部列出,需要學生根據問題自己補充完整,再整理數據。“照片的分類”中,分類標準的具體項目都沒有全部列出,都留給學生自己補充。這樣的安排,既有助於學生逐步掌握按不同標準分類整理數據的方法,又有助於提高學生運用統計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小百科:春遊,古稱踏青,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族民俗文體活動,古時一般在上巳節,清明節。“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杜甫描繪的就是唐代人們春遊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