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尋找春天》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57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尋找春天》,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尋找春天》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尋找春天》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良好的科學素養,激發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

2、通過試驗,讓幼兒發現物體加重後,落下來的速度就不一樣。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1、老師示範用的一紅一白兩個膠袋,塑料一塊;

2、幼兒人手一個膠袋,泡沫、木頭若干;

3、一張大紀錄表、筆、貼紙。

活動過程:

1、用故事導入活動。老師手拿已畫上眼睛、鼻子、嘴的兩個一紅一白的空膠袋,用擬人的口吻來進行情景遊戲。師:今天早上,我聽到兩個膠袋寶寶在説話,紅膠袋寶寶對白膠袋寶寶説:嗨!我們來進行一次比賽吧?白膠袋問:比什麼?紅:比比,我們誰先落在地上。紅説:好呀,比就比!於是,他們就站在一起,從一樣高的地方跳下來。(暗示:重量相同,體積相同的物體是同時落下)幫組幼兒將看到的比賽結果用貼紙的方式記錄在一張大的記錄表上。

2、將其中的一個膠袋內放入物品,讓幼兒猜測後,請兩個幼兒來試驗;幼兒思考,為什麼其中一個膠袋會快?引導幼兒説出原因。

師:剛才,我們看到比賽結果了,他們師同時落地的。這時候,聰明的白膠袋想個個好辦法,它趁紅膠袋不注意時,‘啊嗚――一口,吞了一塊玩具在肚子裏(塑料),現在,小朋友猜猜,它們這次誰會贏呢?試驗開始…….(白贏,請小朋友開動腦筋告訴我,為什麼它會贏?引導幼兒説出裏面有東西,它比紅膠袋重,所以,它先落到地上)幫幼兒將結果記錄。

3、幼兒自己動手實踐。(提供兩種物品,泡沫和木頭讓幼兒自己選擇,找個好朋友比賽,看誰的先落下,提問為什麼?)師: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動手試一試?(請小寶寶們做一個落的最快的膠袋)小朋友在籃子裏取一樣東西,放入膠袋,然後,拿泡沫的和拿木頭的分別站在兩條線上,比賽時要聽老師的口令,先準備好,聽到老師説:開始―――小朋友才開始鬆手……..

試驗兩次,回座位記錄結果。討論為什麼它會快些?引導幼兒説出,因為它比泡沫重,所以快。

4、做一個最快的膠袋,自由選擇物品,找一個好朋友,兩個人比賽。(注意:比賽時,兩個人的膠袋要從同一個高度下。)

5、小結。引導幼兒説出是泡沫快還是木頭快?看記錄總結出:輕的物品落下時慢,重的物品落下時則快。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説、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尋找春天》2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觀察比較,樂意説出自己的發現,體驗探索交流的快樂。

2.瞭解一些常見包的款式、材料等特徵,初步知道包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各式各樣的包、適合放在包中的生活用品若干。

2.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幼兒興趣

師:暑假快到了,小熊一家準備出去旅遊,他們準備了許多東西,可這些東西該怎麼帶出去呢?請小朋友幫小熊想個辦法。

(二)看看、玩玩各式各樣的包,知道包有材料、大小及款式等的不同

1.幼兒看看玩玩,感知各類包的外部特徵。

師:等會兒,我們一起到包的專賣店裏幫小熊選包,好嗎?包包專賣店裏有各種各樣的包,請你仔細地去比一比包的大小形狀是否一樣?看一看包上有什麼顏色花紋?摸一摸、猜一猜是用什麼材料做的,然後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2.集中講述各自的操作結果。

(1)師:你看到的包包大小形狀一樣嗎?

(2)有沒有發現很漂亮的包?哪裏很漂亮?

這個包上因為有了花的裝飾,顯得很美觀。那還有誰發現包上有其它的裝飾呢?

這許多好看的線可以用一個詞來説:“流蘇”。

師小結:豐富的色彩、巧妙的裝飾會讓包包更漂亮、更吸引人。

(3)除了包上的這些顏色和裝飾,你還發現了什麼?

拉鍊有什麼用呢?除了拉鍊可以使包合起來,你還發現什麼也可以使包合起來?

這個包上還有鎖,這是為什麼呀?

師小結:包包上裝了拉鍊、磁鐵搭扣、繩子後能讓我們放在包裏的東西更安全、我們更放心。

(4)那除了皮做的包,你們還發現什麼也可以做包的?

除了這些你還發現了什麼?

(5)那你知道包上為什麼要裝輪子?

你觀察得可真仔細,那有誰知道這杆子有什麼用嗎?

(三)瞭解各類包的內部結構和用途

1.第二次觀察操作,引導幼兒發現各類包的內部結構及其用途。

2.集中講述:

看看你的包裏面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猜猜裏面可以放些什麼?這個包會是誰用的?

3.小結:包有大小、形狀、顏色、材料的不同,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用包來裝一些我們日常所需要的物品。

(四)瞭解幾種特殊用途的包。

師:你還看過其它的包嗎?(向幼兒介紹工具包、攝影包、美容包、醫藥包、保温包等。)

(五)音樂聲中展示各種包,瞭解各種拎拿方式的不同。

師:小朋友,你的包是怎麼拿的?現在請你們拿(雙肩背、單肩背、斜背、提、推等)着各自的包,踩着音樂的節奏,擺出好看的造型,把你們的包展示給大家看看,好嗎?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尋找春天》3

活動目標:

1、樂於參與“使紙船不被打濕”的探索活動,體驗操作的樂趣。

2、初步瞭解蠟不吸水的特性。

3、嘗試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問題。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兩大盆水、蠟筆每組一盒、報紙、報紙製作的紙船若干、幻燈機 。

經驗準備:幼兒有在水中玩紙船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玩紙船、引發思考

1、教師出示一般的紙船和塗了蠟的紙船:“這是什麼?是由什麼做成的呢?你們想玩嗎?想想要怎樣玩? ”

幼兒自由討論,老師可以示範把紙船放在水盆裏用嘴輕輕吹着小船走,也可以用手輕輕推着小船走。

注意:不可以用力把船摁下水。

2、請小朋友分組參與開紙船的活動,教師觀察幼兒玩紙船的情況。

二、引導幼兒討論觀察結果,找出問題出現的原因

1、引導幼兒觀察“你看到了什麼?為什麼有的紙船打濕了,有的沒有打濕呢?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有的紙船外面有一層東西,摸上去滑滑的)

2、幼兒間展開討論説説船濕的原因,教師引導觀察紙船使用的紙不一樣。“哦,原來是做紙船的紙不一樣,會濕的紙船外面沒有塗東西,沒濕的紙船外面塗了東西了,到底是什麼那麼神奇呢?”教師出示蠟筆“就是這神奇的蠟。”

3、老師示範對比實驗,使幼兒明白蠟是不吸水的。“為什麼塗了蠟的紙船沒打濕,沒塗蠟的紙船打濕了呢?讓我們來做個實驗”

①使用幻燈機讓幼兒觀察將水滴在塗蠟和沒有塗蠟的紙上進行對比:沒有塗蠟的紙吸水快,塗蠟的紙吸水慢。説明臘不吸水。

②有什麼方法讓沒有塗蠟的紙也能變得不吸水呢?老師這裏有一個好方法“塗蠟”。教師示範在紙上均勻的塗蠟,然後把水滴在上面觀察紙不吸水的現象。

③教師小結:現在我們知道了蠟是不吸水的,那些塗了蠟的紙船,就好像是穿了雨衣的紙船,可以保護小紙船,船就不會被水打濕了。

三、幼兒動手製作小蠟船

老師這裏還有一些沒塗蠟的紙,想請你們幫幫忙,用蠟筆給它們塗上漂亮的雨衣,請客人老師幫忙做只小船,讓它們都變成不會被水打濕的小船。

1、小朋友用油畫棒給報紙塗臘。

2、請客人老師幫忙做紙船。

四、自由玩蠟船,活動結束

幼兒自由玩臘船,謝謝客人老師的幫忙,和客人老師們説再見。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慾望以及儘量為幼兒創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現的樂趣。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節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尋找春天》4

活動目標:

1、認識鼻子,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

2、懂得愛護鼻子的簡單方法。

活動準備:

1、裝有醋和香水的碗各一個。

2、相關的ppt。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小朋友今天老師要來考考你們,給你們猜一樣東西,看看誰能猜出來,小耳朵聽仔細。“高高一座山,山上兩個洞,是香還是臭,問問它都懂”。

二、認識鼻子

小朋友真能幹,啊我們一起摸一摸自己的鼻子吧!我們的鼻子是長在哪裏的?(鼻子長在我們的臉中間)。那鼻子是什麼樣子的?(高高的,有兩個洞)。

師小結:是的,我們的鼻子長在臉中間,高高的,有兩個洞,我們叫它“鼻孔”,寶寶一起説“鼻孔”。

三、鼻子的作用

小朋友,我們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鼻子,那它有什麼本領呢?(聞味道)。哦,是嗎?那老師請你上來試一試,你聞到了什麼味道啊?(香味)。那老師要來看看你們的小鼻子是不是都能聞到呢?(給所有的孩子聞醋的味道)。現在你們聞到的是什麼味道?(酸酸的味道)。嗯,看來我們的小鼻子都很靈,其實我們的鼻子能聞出各種各樣的味道,媽媽在廚房炒菜,你能聞到是嗎味道(香香的味道)。那我們閉上眼睛來聞一聞吧“哇,好香啊”。前段時間,我們班燒醋了,還記得醋是什麼味道嗎?(酸酸的)。是的,我們可以通過聞醋來預防感冒。(出示ppt,圖1)咦,你們瞧,為什麼圖片上的寶寶用手捂住鼻子呢?

發生什麼事了?(失火了)。失火會有什麼冒出來啊?(有很多的煙)。(圖2)那這個媽媽上班路上為什麼要戴上口罩呢?(因為天氣冷,怕冷空氣吸進身體,會引發感冒)。(圖3)這位阿姨在一個有毒的工廠上班,所以她要帶上口罩來保護自己的鼻子和身體。

師小結:小朋友,我們的鼻子不但可以聞到各種各樣的味道,還可以幫助我們呼吸呢,但我們感冒時,鼻子會有什麼感覺呢?(流鼻涕,鼻子不通)。你難受嗎?我們一起來試一試。(請幼兒用手捏住鼻子)。

四、保護鼻子

鼻子是很重要的,我們要好好的保護它。那我們怎麼樣來保護鼻子呢?引導幼兒説出:不用手摳鼻子、不把異物塞進鼻孔、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不要碰撞到鼻子。冬天來了,我們小朋友從外面進入教室的時候,要先把小手搓搓,再把鼻子的兩邊搓一搓,讓鼻子暖和起來,這樣就不容易感冒了。

五、結束部分

小朋友,不但我們有鼻子,小動物們也有鼻子,我們都來看看小動物的鼻子都有什麼作用。出示(ppt圖5)這是誰啊?(大象)。大象的鼻子是什麼樣的?(長長的)大象的鼻子除了可以聞氣味,還有什麼特別的本領呢?(吸水、噴水、卷木頭)。(出示圖6)這是小狗的鼻子,它的鼻子比我們人的鼻子還要厲害,能聞出很多很多種的氣味,它就是靠鼻子找到回家的路的,小朋友,雖然我們和小動物的鼻子長得不一樣,但是鼻子對於我們來説,都一樣的重要,所以我們要好好的保護它。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尋找春天》5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玩玩看看,對物體下落現象產生興趣和探索慾望。

2、鼓勵幼兒運用身體動作表現物體下落的樣子,並嘗試進行語言描述。

3、引導幼兒初步嘗試記錄。

4、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1、雞毛、花瓣、紙條、積木等材料6簍。

2、記錄紙4張。

3、多媒體課件。

4、魔術盒1個。

活動過程:

一、 介紹材料,引出問題。

1、老師逐一出示材料, 提問:這是什麼?(雞毛、花瓣、紙條)

2、 教師玩“掉下來了”的遊戲,提問:紙條怎麼了?

二、 擺弄落體進行感性探索。

(一)第一次探索。

1、 幼兒選擇雞毛、花瓣、紙條三種材料玩一玩,觀察它們下落的情景。

老師提出探索要求:我們要把手舉得高高的,然後一鬆,看一看,它們是怎麼樣掉下來的?

2、 進行討論、小結。

(1) 提問:剛才你玩的東西,是怎麼樣掉下來的?(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

能不能把它掉下來的樣子説出來呢?(引導幼兒進行語言描述)

(2) 觀看多媒體課件。

師:雞毛、花瓣、紙條掉下來的樣子真有趣,我們還拍成錄象,你們看!

師:雞毛是怎麼樣掉下來的?

師:花瓣呢?紙條呢?

3、小結:雞毛、花瓣、紙條都是搖搖晃晃、飄呀飄、飛呀飛……地掉下來的(具體描述語言看上課情況定)。那積木呢?積木是怎麼樣掉下來的?

(二)、第二次探索。

1、 幼兒選擇積木玩一玩,觀察它下落的情景。

師:我們把手舉高,然後一鬆,看一看,積木是怎麼樣掉下來的?

2、 提問:積木是怎麼樣掉下來的?

幼兒操作後發現積木是直直的快快的掉下來的。

(三)、遊戲:變變變

師:我做魔術師,變變變,變出什麼,你們就説一説、做一做它掉下來的樣子。

三、 嘗試用“畫”的方法記錄。

1、 請個別幼兒選擇一種材料,嘗試用畫畫的方法記錄。

師:雞毛、花瓣、紙條掉下來的樣子,我們會説,也會做,真能幹。

那你們能把它們掉下來的樣子畫出來嗎?

師:我們先來畫雞毛(看幼兒的選擇具體定)掉下來的樣子,誰來試一試?

2、 請所有幼兒嘗試用畫畫的方法記錄雞毛、花瓣、紙條、積木下落的樣子。

師:我們一起來畫一畫它們掉下來的樣子。

四、總結與延伸。

師:你們真能幹。

在積木的記錄卡上畫了它直直的快快的掉下來的樣子,還把雞毛、花瓣、紙條搖搖晃晃、飄呀飄、飛呀飛……地掉下來的樣子也畫出來了。

在我們的教室裏,我們的幼兒園裏,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它們掉下來的樣子也非常有趣,我們一起去找一找,玩一玩吧!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節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尋找春天》6

活動目標:

1.有興趣地探索運用各種材料連接救起螞蟻“點點”的方法,並願意把自己的方法告訴大家。

2.在玩玩、説説中體驗幫助螞蟻的愉快情緒。

活動準備:

1.立體教具:小黑和點點;

2.各種材料,如:套環、繩子、粗吸管、有彎管的吸管、塑料夾子、小樹枝、不同顏色的紐紐棒、紙片、固體膠、透明膠。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小黑和點點——激發幼兒救螞蟻“點點”的興趣

1.講述故事

教師:今天瞿老師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黑和點點》(播放音樂《花海》)

重點提問:猜猜,小黑和點點看到了什麼?

小結:春天真美。

2.討論用什麼辦法救點點

教師:點點和小黑繼續往前爬,突然,點點怎麼了?(掉到在小河中央的樹葉上了)

重點提問:小黑能不能救到點點?為什麼?怎樣才能救到小點點呢?

小結:長長的東西能夠救到點點。

3.認識其它可接長的材料

教師:小黑髮現草地上還有很多材料,有些什麼呢?(引導幼兒觀察草地上可以救“點點”的材料:套環、吸管、夾子、小樹枝、扭扭棒。)

重點提問:這些材料用什麼方法接長也能救起我們的小點點?

小結:原來好多材料都能接長救起小點點。

二、探索發現——運用各種材料連接救起螞蟻“點點”的方法

1.提出要求

教師:籃子裏還有許多材料,請你們去試一試,想辦法把這些材料接得長長的,把小點點快快救起來哦!

2.幼兒操作(播放背景音樂《花海》)

教師巡迴指導,並提醒幼兒:如果你的材料已經接長了,那快去對點點説,點點我來救你了。

教師適時提醒:寶貝們,點點在小河中央的樹葉上快不行了,快點幫助他;如果你的材料已經夠長,可以救到點點了,那請你坐下來休息一會,其他小朋友快點哦!

3.救起落水的點點

教師:寶貝們想出了這麼多的辦法救點點,點點沿着它們慢慢往上爬,我們給它加加油,兩個好朋友又在一起了。點點説,謝謝你們幫我回到了好朋友的身邊。

4.共同交流,介紹自己的方法

重點提問:小黑還看到了許多短短的材料接長了,誰來介紹一下,你是用什麼方法把它接長的?(如:吸管是怎麼接長的?這樣的動作叫插,插一插,吸管接長了;夾子,夾一夾,夾子變長了)

小結:你們用了插一插、夾一夾、粘一粘很多方法,把短短的材料接得長長的,救起了我們的小點點。

三、分享快樂:小黑和點點團聚了——體驗幫助螞蟻的愉快情緒

教師:點點説謝謝小1班的朋友,是你們救了我,有好朋友真好!在我有困難的時候,你們能夠想出這麼多的辦法幫助我,現在,讓我們一起去欣賞春天的美景吧!(播放歌曲《春天》)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尋找春天》7

活動一:“迎春花”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迎春花的形狀、顏色及名稱的含義。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

3、培養幼兒對自然界的興趣,教育幼兒愛護花朵。

活動準備:

幾枝開有迎春花和結有花骨朵的實物花枝;迎春花的掛圖。

活動過程:

1、利用掛圖向幼兒介紹迎春花的名字,啟發幼兒説出其名稱含義。

2、觀察實物,利用多種感官感知和體驗迎春花。

3、討論:迎春花的顏色、形狀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4、幼兒欣賞教師朗誦兒歌“迎春花”並討論:如何愛護花朵。

5、到室外觀察迎春花。

活動二:詩歌“鑽泥巴”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完整背誦詩歌

2、通過體會小豆芽鑽出泥土時激動興奮的情感,向幼兒進行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以及活潑向上的教育。

活動準備:

1、課前組織幼兒種植種子,觀察其發芽過程。

2、種子從播種到發芽長大的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1、幼兒討論自己觀察到的種子的變化。

2、出示圖片讓幼兒進一步觀察種子是如何鑽出泥土不斷長大的過程。

3、學習詩歌“鑽泥巴”。

4、引導啟發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出種子發芽的經過

5、談話:怎樣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尋找春天》8

活動目標: 1、辨別幾種不同的聲音,知道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2、初步瞭解同種物體,由於數量的多少,發出的聲音也不同。

3、初步嘗試用不同聲音的套桶為樂曲伴奏。

4、培養幼兒的操作興趣。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個套桶娃娃,蠶豆、米、綠豆等若干。

2、《小手爬》的音樂,透明的瓶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讓套桶發出聲音。出示空套桶,“今天套桶娃娃想和我們小朋友做遊戲。”教師搖動空套桶,“你們聽,怎麼沒聲音?”

1、教師設問:你有什麼辦法讓空套桶發出聲音?(在套桶裏裝上東西)“我們一起動手讓套桶娃娃發出好聽的聲音,在你的套桶裏裝上一樣東西,蓋好,握握緊,搖一搖、聽一聽。”幼兒探索、操作。

2、集體探索:“你們的套桶娃娃發出聲音來了嗎?讓我聽聽。”(幼兒集體搖動套桶。)“你的套桶為什麼會發出聲音?”

3、交流、分享:你在套桶中放了什麼?(個別回答)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我們來學一學。(集體)這個聲音像什麼?

二、探索比較,知道不同的物體在套桶裏發出的聲音不同。

1、分組活動:讓幼兒嘗試換一種東西放在套桶中,搖一搖,聽一聽。“小朋友在套桶裏放了一種東西,你想不想再換另一種東西放在套桶裏,聽聽剛才的聲音和現在的聲音一樣嗎?”“小朋友拿着你的空套桶找一組你沒玩過的放在你的套桶裏,搖一搖、聽一聽。”

2、教師指導幼兒分辨不同的聲音。讓幼兒比較前、後兩種聲音有什麼不同。“你第一次玩了什麼?這一次玩了什麼?它們發出的聲音一樣嗎?”教師讓兩個幼兒比較,“你們倆的套桶裏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3、集體討論,請三位幼兒示範。“小朋友,你們聽,他們的套桶裏發出的聲音一樣嗎?”“請你們猜一猜,小朋友的套桶裏裝的是什麼?”讓幼兒猜測,“你們猜的對不對呢?”教師幫助個別幼兒把東西倒進透明瓶子裏讓幼兒驗證猜的是否正確。得出結論:不一樣的東西,在套桶中發出的聲音不一樣。

三、觀察、比較同種物體在套桶裏發出不同的聲音。教師演示兩個裝有同種物體的,數量不同的套桶,讓幼兒比較。“你們既能聽出聲音來又能猜出來,你們真能幹。”“我這裏也有兩個套桶娃娃,你們聽一聽,他們發出的聲音一樣嗎?”“你們來猜一猜,這個套桶裏裝的是什麼?”(幼兒猜測後,打開讓幼兒驗證)兩次。“為什麼一樣的東西,在套桶裏發出的聲音不一樣呢?”(一個多、一個少)得出結論:一樣的東西,一個多,一個少,它們在套桶中發出的聲音就不一樣。

四、集體用會響的套桶為樂曲伴奏。“小朋友的套桶娃娃發出這麼好聽的聲音,那我們來為樂曲《小手爬》伴奏。”(集體伴奏兩遍)

五、結束活動。

觀摩意見和建議:整個活動層次清晰,層層推進,幼兒很感興趣,在操作活動中嘗試、觀察、比較,發現問題,成分體現了“玩中學”的理念。建議提供給幼兒兩個套桶,讓幼兒同時感知聲音的不同,同時,最好選擇聲音差別大一點的物品放在套桶裏。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尋找春天》9

設計意圖:

“找朋友”是小班的科學活動,託班是小班活動的初學階段,本次活動使用託班幼兒,教學活動已經結束,因此,本活動着重加深鞏固寶貝們的綜合認識。活動難點幼兒根據顏色和相應的圖形進行正確配對。解決方法:在活動中先引導幼兒進行單一的圖形配對:如先根據顏色進行圓形配對。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和紅色、黃色、藍色的認識。

2、按照顏色和形狀進行相應的匹配。

3、瞭解簡單的安全常識:不能一個人單獨出去玩,會有危險。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紅、黃、藍三色形狀:圓形、正方形、三角形。

2、佈置一個桌面“遊樂場”。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我們教室裏來了很多客人,大家一起來看一看,都是誰來了?

出示圖形卡片:三色大圖形。引導幼兒説出卡片的顏色和形狀。

師:今天來我們教室裏的是圖形媽媽,他們最愛圖形寶寶了,可是今天圖形寶寶們都跑出去玩忘了回家,媽媽們急的都哭了,圖形媽媽請我們來幫助他們找到圖形寶寶們。

二、過程:

1、示範:

師引導幼兒發現圖形媽媽有不同的顏色。

這是紅色的圓形媽媽,她的寶寶應該是?

類推,並加以示範。

紅色的圓形寶寶藏在小熊的後面呢,紅色的圓形寶寶我把你送回家。

2、分類操作:

引導幼兒對不同顏色的圓形進行配對

現在我們幫助那個圖形媽媽找寶寶呢?

找到圖形寶寶後對圖形寶寶説什麼呢?

原來圖形寶寶們都躲在遊樂場裏玩呢,我們一起來把他們送回家。

3、綜合操作:

師:圖形媽媽還是沒有笑,為什麼?我來問問圖形媽媽。

瞭解還有圖形寶寶沒有回家,進行綜合綜合操作:不同的顏色形狀配對。

活動延伸:

師:今天圖形寶寶們跑去玩,沒有告訴媽媽,結果媽媽急的怎麼樣了?多虧了寶寶們幫助他們找到了圖形寶寶,不然就危險了。為什麼呢?因為外面有不認識的壞人,會把寶寶們領走,寶貝們可不要像圖形寶寶一樣不乖,出去玩的時候一定要讓爸爸媽媽領着出去,不認識的人能不能跟他們走呀?在幼兒園裏,出去玩的時候要跟着誰呢?對了,現在跟着老師一起出去玩遊戲吧。

活動反思:

在教具的製作上,我將圖形標誌做成有顏色的圖形,一定程度上干擾了幼兒的思維。我會將這次一課伸延的教研活動,作為對自己的磨練。日常教學中,我會對小班幼兒的常規教育做進一步的強化。在教具的選擇中,儘量考慮周到,排除不應該有的干擾因素。通過遊戲和操作活動,使更多的幼兒融入到我的教學中,讓孩子喜歡學習、愛學習、會學習。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尋找春天》10

活動目的:

1、讓幼兒在活動中感知石頭的特性與作用,體驗活動的樂趣。

2、對生活中的自然物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培養幼兒大膽、連貫、完整的表述能力。

活動準備:

1、實物展示台,相關圖片,相關石頭實物。

2、環境創設:收集各類石頭風景及石頭建築物的圖片在活動室內展貼。

活動過程:

1、以觀察"石頭展覽"談話引入:

教師:今天幼兒園舉辦了一個石頭展,小朋友想去參觀嗎?這裏老師提個要求:參觀時請小朋友摸一摸、看一看、捏一捏,比一比、踩一踩,然後説一説,這些石頭的名字,有些什麼祕密?可以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同伴小聲討論。

2、幼兒參觀"石頭展",探究石頭的特性。師引導幼兒從紋路、顏色、形狀、大小、軟硬光滑、粗糙等方面進行感知。

3、請幼兒自由挑選一塊自己喜歡的石頭,並起個好聽的名字。

4、幼兒集中交流,分享探究發現

(1)幼兒互相介紹手中的石頭。鼓勵幼兒自由與同伴交流,説出自己的發現

(2)教師:小朋友參觀石頭展,誰願意來告訴大家:你認識哪些石頭(要求説出石頭的名稱),你發現這些石頭有哪些祕密(要求説出顏色、形狀等方面的特性)。

5、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石頭的特性及作用。

(1)引導幼兒小結石頭的特性。

教師:今天大家認識了許多石頭朋友,它們的顏色是怎麼樣的呀?(可用:五顏六色、許多顏色、五彩斑瀾等等),石頭的大小怎麼樣?(可用:大大小小、有大有小等等)。用手摸一摸、捏一捏,你發現了石頭有什麼祕密?(有的光滑、有的粗糙、都很硬)。石頭都很硬,小朋友玩石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2)瞭解石頭的作用。

教師:小朋友們知道這些奇形怪狀的石頭有什麼作用呢?根據幼兒所説,展示相關圖片,介紹石頭的用途。如:石頭是一種很好的建築材料,可用來蓋房子、造橋、鋪路;有些石頭經過工人叔叔的加工,成為我們的日常用品,如石磨、茶几和漂亮的工藝品等等。

6、欣賞石頭風景圖。

教師:還有一些石頭是我們不知道的,他們在大自然中成為美麗的石頭風景,現在請小朋友一起來欣賞,要邊看邊想:這些石頭風景你見過嗎?是哪兒的?這些石頭形狀象什麼?(引導幼兒展開想象,同伴之間互相交流)

7、結束活動。

教師:石頭不但作用大,而且很好玩,小朋友們在活動結束後,可和自己喜歡的小石頭一起做遊戲,也可以在回家後,把你們發現石頭的祕密告訴爸爸和媽媽。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尋找春天》11

活動目的:

1、通過探索嘗試讓瓶子發出聲音;

2、探索將不同的材料放入瓶子中搖動後發出的不同聲音;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活動的樂趣;

4、探索不同的材料能使"瓶寶寶"唱出不同聲音的歌,從而萌發幼兒好奇、好問、樂於嘗試和敢於表達等積極情感。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個空礦泉水瓶子一把勺子一個碗,豆子、米、面若干。

2、不透明的瓶子兩個,透明的瓶子兩個。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導幼兒讓手中的瓶子發出聲音。

1、教師帶幼兒邊做"大雨和小雨"邊搖動手中的空礦泉水瓶。

--"請小朋友拿起你們椅子下面的礦泉水瓶和老師一起做下大雨和下小雨的遊戲吧。"

2、引導幼兒比較自己手中的瓶子和教師手中的`瓶子有什麼不同, 並思考有什麼辦法能讓自己手中的瓶子也能"唱歌"。

--師:我們剛才做下大雨和下小雨的遊戲時,小朋友有沒有發現你們的瓶子和老師的瓶子有什麼不同?"--小結:老師的瓶子會"唱歌",有聲音,小朋友的瓶子不會"唱歌",沒聲音。

二、幼兒探索、操作。

1、教師用語言激發幼兒的操作興趣:讓我們用桌上的米、豆子和麪來"喂"瓶寶寶吧,瓶寶寶吃了東西就會"唱歌"。

2、讓幼兒選擇操作材料,用勺子"喂"瓶寶寶。

交代注意事項:先把瓶蓋打開,再用勺子把米(或豆子、面)喂到瓶寶寶的肚子裏,喂的時候要把礦泉水瓶放在碗裏,防止操作材料弄髒地板和桌子,喂完瓶寶寶要把蓋子擰上。

三、交流分享:你在瓶子裏放了什麼?瓶寶寶發出聲音了嗎?

1、幼兒喂瓶寶寶,師巡迴指導並與個別幼兒交流分享。

2、組織幼兒集中交流分享。

四、幼兒再次探索、比較,知道不同的物體在瓶子裏發出的聲音不同。

1、分組活動:讓幼兒嘗試換另一種東西放在瓶中,搖一搖、 聽一聽、比較前、後兩次操作後,瓶子發出的聲音有什麼不同。

2、指導幼兒分辨不同的聲音。

(1)引導幼兒感知不同物體在瓶中發出聲音的不同:你第一次 在瓶子裏放了什麼?這一次你又在瓶子裏放了什麼?它們發出 的聲音一樣嗎?

(2)教師請兩名幼兒搖動兩個不透明的瓶子,讓手中的瓶子發 出聲音,引導幼兒聽聽:他倆的瓶子發出聲音一樣嗎?

(3)讓幼兒猜猜兩個瓶子裏裝的各是什麼。

(4)教師協助幼兒把兩個瓶子中的東西分別倒進兩個透明瓶子 中,讓幼兒驗證自己猜想是否正確。

五、結束

在《大雨和小雨》的音樂聲中,讓幼兒有節奏的搖動瓶子發出聲音,感受瓶寶寶的歌聲。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尋找春天》12

一、設計意圖: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培養幼兒的活動興趣出發,我設計了《逛果園》這一活動,旨在通過生動有趣的遊戲形式,讓幼兒在動動、説説、玩玩的過程中,認識、區分兩個物體的“大”和“小”,並大膽地嘗試讓幼兒用語言和動作來表達“大”和“小”,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二、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標:

1、觀察、認識並區分兩個物體的大與小,並能用相應的動作及語言加以表達。

2、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情感。

(二)活動準備:

1、佈置果園的環境(大樹、小樹等)

2、大、小蘋果;大、小樹葉卡片若干。

3、大小籮筐若干。大小汽車各一輛。

(三)活動過程:

1、出示大、小汽車,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去個美麗的果園,那裏可好玩了,大大小小的果子都成熟了,我們要乘汽車去摘果子。”

(2)出示大、小汽車:“嘀嘀,開來了兩輛汽車。”(幼兒觀察)“是什麼樣的汽車?你想乘哪輛車去?為什麼?”(公共汽車很大,可以坐很多人;小汽車小小的,只能坐幾個人)“好,我們坐着大汽車去果園吧!”

(3)師生一起開汽車去果園。

2、通過摘蘋果,觀察蘋果的大與小,並進行分類。

(1)認識大樹和小樹:“這是誰呀?”(大樹媽媽)“大樹媽媽旁邊是誰呀?(小樹寶寶)

(2)觀察大樹媽媽和小樹寶寶及它們身上的蘋果的大與小,鼓勵幼兒用語言表達出來,用動作表示出來。(教師給予肯定和支持)

(3)摘蘋果。

①師:“大樹媽媽請我們吃蘋果,每個小朋友摘一個大蘋果。”(幼兒摘蘋果)“把你摘的大蘋果舉起來給老師看,你的大蘋果是什麼顏色的?請你做一個‘大’的動作!”(表揚與別人做的不一樣的幼兒)

②“每個小朋友摘一個小蘋果,舉起來,聞聞看蘋果香不香!請你做一個‘小’的動作。”

③蘋果分類:“開心嗎?摘了這麼多的蘋果,我們把它帶回去給哥哥姐姐們嘗一嘗,好嗎?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籮筐,有大的,有小的,請你們把大蘋果放在大籮筐,小蘋果放在小籮筐裏。”

3、遊戲“撿樹葉”,進一步觀察和區分樹葉的大與小。

(1)撿樹葉:請小朋友一個手撿一片大樹葉,一個手撿一片小樹葉。

(2)玩樹葉:

師:“大樹葉在哪裏?”(幼:大樹葉在這裏)舉起來給我看看,我們把大樹葉舉起來,把小樹葉藏起來;“小樹葉在哪裏?”

(3)和樹葉一起跳個舞。(聽音樂跳“歡樂舞”,活動結束)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尋找春天》1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自己嘴巴的用處。

2、嘗試用“我用嘴巴……”的句型來進行表達。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吹的(氣球、吹泡泡用具、哨子和小喇叭);唱的(話筒);吃的(糖果);有吸管的飲料;毛巾;調羹;

2、教學使用材料:畫好的嘴巴圖片一張;操作材料的小照片每種一張(共7張)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相互觀察 “請寶寶和你旁邊的小朋友相互看一看,我們的臉上有什麼?”

(幼兒相互觀察並講述)

師:我們都有嘴巴,那我們的嘴巴有什麼用呢?(幼兒講述……)

二、提出活動要求

1、每種東西都要去玩一玩。

2、玩的時候要説一説:“我用嘴巴怎麼玩?

3、在玩別人玩過的東西時先要用毛巾擦一擦。

三、幼兒實踐操作

1、教師巡迴指導、觀察。

2、引導幼兒講述短句:我用嘴巴……

四、集中交流

1、教師出示貼有嘴巴的黑板:

提問:“你玩了什麼?你是怎麼玩的?”

(幼兒講述後,教師將各種東西的照片及時貼在嘴巴旁邊)

2、幼兒總結:現在誰能説説嘴巴有哪些本領呢? (幼兒根據自己的實踐進行講述)

3、教師總結:我們的嘴巴真能幹,又能吃又能唱還能玩遊戲,嘴巴的用處可真大呀!

五、拓展活動

1、“嘴巴除了這些用處以外,還有其他的本領嗎?”(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思考)

2、教師播放T,引導幼兒觀察。

(1)“這個寶寶用小嘴巴在幹什麼?”(一個寶寶在親吻媽媽的臉)

“你們看媽媽的臉上怎麼樣了?”(笑眯眯的)“我也很想有人來親親我,寶寶你們希望有人親你嗎?我們也來親親好朋友吧!”(教師和幼兒相互親一親)

(2)播放再見的兩張照片:“寶寶你們猜猜看,這個寶寶在幹嗎?”

教師重複播放兩張照片的T,讓孩子進行觀察,讓孩子發現其中的祕密 (用手説再見)

“我們也來學一學。”(教師和幼兒進行模仿學習)

3、教師總結:

“原來我們的嘴巴除了説話、吃飯、唱歌、做遊戲,還可以聯絡感情,小嘴巴的用處真大,我們一起去把嘴巴的本領告訴其他班級的小朋友,讓他們也來和嘴巴做遊戲。”

活動反思:

幼兒的探索和發現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他們選擇探索活動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不可直接控制,而應以尊重和支持,引導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探究活動。所以,教師應該為幼兒提供一定的環境來鼓勵幼兒積極探索。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尋找春天》14

 活動目標

1、知道小雞出生的過程

2、瞭解《小雞出殼了》故事情節,並根據故事情節進行對話。

3、激發孩子們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母雞、小雞、雞蛋頭飾,卡紙製作的母雞翅膀

2、小雞出殼及雞媽媽領着雞寶寶在田野的自制課件

3、《母雞進行曲》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老師和孩子們隨着《母雞進行曲》進活動室,幼兒跟着老師做動作。

一、出示小雞,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小夥伴(師出示小雞),看,這是一隻多麼可愛的小雞啊,尖尖的小嘴巴,黑黑的小眼睛,渾身毛絨絨的。"老師再很神祕的問:"哎,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小雞是怎樣出生的嗎?"讓孩子們自由議論。這時老師再出示雞蛋,説:"小雞是雞蛋孵化出來的(教師介紹小雞孵化的過程)。在這21天的孵化過程中,雞蛋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進入下一環節.

二、按順序出示幻燈片,瞭解小雞是怎樣出生和長大的。

先出示第一幅圖,老師引導孩子觀察:"小朋友們,這是最初的雞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蛋殼裏面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孩子大膽表達。然後老師再問:"在雞媽媽的孵化下,過了幾天,蛋殼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接着出示第二幅圖,再引導孩子與第一幅圖進行對比觀察,説出雞蛋裏面的變化。依次進行,直到出示完小雞出殼了的最後一幅圖。

三、出示雞媽媽領着雞寶寶的課件,配樂欣賞故事

雞媽媽帶着雞寶寶們來到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雞寶寶們快活的抖抖黃絨絨的毛,好奇的問:"媽媽,媽媽。這是什麼?"

"這是青草。"

"青草是什麼?"

"青草嘛,是讓我們踩着走路的。"

"哦,那個圓點點是什麼東西?"

"那是露珠。"

小雞頭一低,吃了一滴露珠:"媽媽,露珠是甜的。"

"孩子,青蟲的味道還要好呢!來跟着媽媽去找吧。"

小雞跟着雞媽媽,"悉沙悉沙"踩着青草。它多神氣,生下來就會走路,還會唱歌:"嘰嘰嘰嘰!"它是在唱:"媽媽呀,我真快樂!"

欣賞完故事後,老師再引導幼兒學説故事中雞媽媽和小雞的對話。

四、師幼遊戲"小雞出殼",結束活動。

老師帶着母雞頭飾,胳膊帶着用卡紙製作的母雞翅膀扮演雞媽媽,幼兒帶着雞蛋頭飾扮演蛋寶寶,模仿母雞孵蛋的過程。幼兒隨着老師的口令和翅膀的動作,完成小雞出殼的過程。最後老師説:"哇,寶寶們都出來啦,跟媽媽找青蟲去,嘰嘰嘰嘰…"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尋找春天》15

活動目標:

1、 鞏固認識紅、黃、藍三原色,知道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

2、 在做漢堡的過程中,感受顏色變化的神奇與美,體驗發現的樂趣。

3、 初步養成有序擺放和安全使用美術工具、材料的良好習慣。

活動重點:知道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感受顏色變化的神奇

活動難點:養成有序擺放和安全使用美術工具、材料的習慣

活動準備:ppt、紅黃藍三原色顏料、每人三張兩片圓的紙、烤箱

活動過程:

一、複習三原色導入

師:聽聽,是誰來到我們小三班?(播放貓叫聲錄音)

師:今天,貓媽媽邀請我們小三班的小朋友來家裏做客,我們一起來看看貓媽媽家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貓家房子的顏色和形狀)

師:貓媽媽的家可真漂亮呀,我們走進貓媽媽家看看,貓媽媽家裏還有誰!

師:貓媽媽有幾隻小貓?我們一起來數數看。

師:一共有三隻小貓寶寶,她們穿的是什麼顏色的衣服呢?

師:對了,她們分別是小紅貓、小黃貓、小藍貓。看,貓媽媽家裏有三間房間,小朋友們猜猜看,三隻小貓分別住在哪間房間?(按顏色分)

師:對了,小紅貓住在紅色的房間,小黃貓住在黃色的房間,小藍貓住在藍色的房間。

二、學做會變的漢堡

師:小朋友們都很棒,幫助小貓找到了自己的房間。貓媽媽要送給小朋友們一個神奇的禮物——會變的漢堡!這個漢堡可神奇了,它會變魔術,我們一起來看看!

師:我在漢堡的兩邊抹上果醬,這邊抹上紅色的草莓醬,這邊抹上黃色的菠蘿醬,要開始變了!

師:紅果醬,黃果醬,變變變!

師:你們説它變了嗎?變成什麼顏色了?(請幼兒先猜想)(打開紙,請幼兒看一看、説一説,漢堡變成什麼顏色了)

師:紅果醬和黃果醬一起變成了橙色的果醬。

師:貓媽媽的漢堡真是神奇,貓媽媽告訴老師,漢堡還可以再變!想不想知道,漢堡還可以變成什麼顏色?請小朋友伸出小手和王老師一起來變!

(教師再示範變一種顏色,幼兒徒手與教師一起做)

三、做會變的漢堡

師:哇,漢堡又變了一種顏色,小朋友們想不想試試看,看看自己的小漢堡是不是也很神奇呀?

師:貓媽媽告訴岑老師,做漢堡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輕輕的把果醬塗一點在漢堡上,如果果醬放的太多了,漢堡就沒辦法變魔術了。也要注意不要把果醬撒到漂亮的小衣服上面了。用完勺子和果醬要把她們送回家!

師:那現在請小朋友們悄悄的,像小貓一樣把小椅子送回家,也來做一做神奇的漢堡,我們一起來做許多許多的漢堡,做好後,放在我們的漢堡店裏,我們來賣漢堡;也可以去告訴客人老師,你都做了哪些非常神奇的漢堡,請客人老師來我們的漢堡店嚐嚐小朋友們自己做的神奇的漢堡!

四、結束分享

1、與客人老師分享自己做的漢堡。

2、教師和幼兒一起玩賣漢堡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