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神奇的眼睛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24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神奇的眼睛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神奇的眼睛教案

神奇的眼睛教案1

活動背景

在“感官總動員”這個主題中,我發現孩子們不再對每天都要面對的這個世界熟視無睹,他們漸漸注意到了自己的眼睛和周圍世界的關係: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而正是眼睛發現了這一切。為了讓孩子們對此有更深刻而美好的感受,於是便有了這個活動。

設計意圖

該活動以眼睛為貫穿始終的線索,通過“眼睛是一架照相機”“大眼睛”“眼睛的家”三個環節來展開,並且力求將審美情趣、數學對應關係、身體動作、合作與分享的社會行為整合其中,同時體現繪畫與造型兩種不同藝術手段的交融,讓身體造型成為對繪畫作品展示與再加工的方式,通過體驗藝術活動的多種樂趣,激發孩子對藝術活動的喜愛之情和源源不斷的聯想。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紅、黃、藍三原色畫一畫自己眼中的五彩世界,感受變出新顏色的樂趣。

2.集體合作完成作品“大眼睛”“眼睛的家”,體驗合作與分享的愉悦。

3.對用自己的身體進行造型感興趣,獲得大膽聯想和想象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形狀各異的砂皮,紅、黃、藍蠟筆,幼兒人手一份。

2.老師“拍的照片”兩張,“大眼睛”相框,錄音機、磁帶、數碼相機。

活動過程

一、眼睛是一架照相機

1.導入:遊戲“找五官”。

2.拍照:嘗試用“眼睛照相機”拍一拍周圍的物體。

請幼兒在活動室裏自由尋找自己喜歡的物體,用“眼睛照相機”拍下來。啟發幼兒變換角度拍。師幼互相拍。

3.交流:

(1)剛才你的“眼睛照相機”拍了什麼?你拍的照片上有哪些顏色?(個別回答)

(2)以前你的“眼睛照相機”還拍過什麼?拍到過哪些美麗的顏色?(輕輕告訴旁邊的小朋友)

(評析:在這個環節中,首先通過把眼睛想象成一架照相機來幫助幼兒調動記憶中的相關經驗,從而組織起繪畫的內容,換句話説,就是讓孩子有東西可畫。其次是讓孩子意識到,我們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是五顏六色的,這為隨後的設疑作了鋪墊。)

4.設疑:老師出示自己用“眼睛照相機”拍的五彩照片和紅、黃、藍三支蠟筆讓幼兒猜一猜,只用這三種顏色怎樣畫出照片上的綠色、橙色等顏色。(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5.嘗試:幼兒嘗試用紅、黃、藍三種顏色畫出五顏六色的照片。

教師巡迴指導、提供幫助,引導幼兒在變出新顏色的同時,發現所用顏色多少與變出的顏色深淺之間的關係(例如:在用黃和藍混塗時,黃多藍少為淺綠,藍多黃少為深綠)。

(評析:這個環節讓孩子們體驗了只用紅、黃、藍三種顏色作畫的樂趣,這種全新的嘗試,充分調動了幼兒繪畫的積極性,豐富了繪畫的方式,同時也讓孩子們獲得了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例如:平時畫畫缺少顏色時,可以利用現有的顏色變出所需要的新顏色。)

二、大眼睛

1.送照片:出示“大眼睛”相框,幼兒根據所畫照片背後的色塊和數字,將照片貼到相框相應的位置上。

2.感受成功合作:小朋友拍的照片合起來變成了兩隻美麗的大眼睛,你們高興嗎?

3.交流:你變出了什麼顏色,你是怎麼變出來的。

小結:小朋友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變出了綠色、橙色……還發現顏色塗得不一樣多,變出來的顏色的深淺也是不一樣的。

4.引申:除了大眼睛裏的這些顏色,你還見過哪些顏色?

5.小結:是啊,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顏色,可是科學家説,這許多許多的顏色都可以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變出來,是真的嗎?以後請你再試一試,看能不能像科學家説的那樣變出今天我們沒有變出的顏色來。

(評析:這個環節既擔負着承上啟下的任務,又滲透着多種教育因素3首先,孩子們在完成大眼睛的過程中,先要運用數學分類的知識,必須將照片背後的一個小色塊和數字同“大眼睛”上的顏色和數字對應起來,才能將照片不多不少地貼進去。在這個環節中,孩子們體驗到了變出和發現新顏色的喜悦,同時又注意到了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遠不止這麼多顏色。我及時地拋出問題“科學家説: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的各種顏色都可以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變出來,真的嗎?”讓孩子們的興趣不僅僅停留在變出有限的幾種顏色上,也讓這個藝術活動有了進一步延伸的空間。同時這個環節也是為了讓孩子們體驗合作、分享以及成功的快樂而設置的。“大眼睛”包容了個別差異、接納了不同水平,這裏沒有橫向的比較,有的是探究和合作獲得成功的愉悦。)

三、眼睛的家

1.討論:眼睛的家在哪裏,眼睛的家裏有誰,怎樣為眼睛造一個家。

2.啟發:用自己的身體為眼睛造一個家。

3.幼兒嘗試:請一名幼兒先做鼻子,依次合作完成嘴巴、眉毛、腦袋、耳朵的造型。其餘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蹲下,成為一個大大的臉蛋。

4.師幼遊戲:師唱歌曲《眼睛的.家》,唱到的角色招招手,確認自己的角色造型,加深對身體造型的感受。

5.配班老師拍下集體造型。

6.觀看集體造型照片,集體唱着《眼睛的家》找一找照片上的各個角色部位。

(評析:在這個環節中,孩子們進行了身體造型的嘗試。先通過老師唱歌、幼兒動一動的方式,讓孩子們確認自己在集體造型中的角色,初步感受這種造型方式的樂趣。由於孩子們身在其中,無法看到集體造型的效果,於是配班老師將孩子們的造型拍攝下來並讓他們邊看邊唱找角色,讓孩子們更深刻地體驗身體造型藝術的樂趣,體驗合作的歡愉和魅力。)

神奇的眼睛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能用語言、文字、繪圖等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會查閲書籍及其他信息源;能製作簡易的科學模型。

2、尊重他人勞動成果;願意合作交流,積極查閲資料,關心新科技,新發明。

3、瞭解顯微鏡的主要結構,瞭解新型觀察儀器的種類和主要用途。

 活動準備:土豆白菜洋葱放大鏡顯微鏡等

活動時間: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導課:(播放課件,老師講述)

同學們,去年的今天四川省汶川地區的小朋友和我們一樣在學校裏快樂的學習、遊戲。可是5月12日這天突然發生了8.0極強烈大地震,頃刻間,家園毀壞,親人生死離別。一幅幅畫面還歷歷在目。(請看照片)可是,我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把這次大災難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降到最小程度。(同學們再看照片)

圖中的兩位工作人員在幹什麼?(在搜尋生還者)

你知道這種先進的、神奇的儀器叫什麼名字嗎?(生命探測儀)

它怎麼神奇?(能尋找到掩埋在廢墟下的生存着。)

對,這就是今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板書)

神奇的“眼睛”

今天老師在實驗桌上給你準備了洋葱、白菜、土豆等,你不借助儀器能知道它們的內部結構嗎?猜一猜,在小組內説一説。

我們的猜想必須經過驗證才證明它的正確性,你用什麼辦法驗證你的猜想?(做實驗)用什麼儀器?(顯微鏡)對,用顯微鏡這支神奇的“眼睛”觀察植物的內部結構.。

(二)活動一:

1、剛才同學們説藉助顯微鏡來了解植物的內部結構,你們對顯微鏡的構造瞭解嗎?説説看。(鼓勵學生多發言)

播放課件,觀察顯

老師補充:同學們可以結合課件中各部分的構造名稱與實驗桌上顯微鏡對照,認識各部分的名稱。並在班上説一説。

2、同學們,你們會使用顯微鏡這支神奇的“眼睛”嗎?

怎麼使用?(學生充分發言)

老師出示的課件,温馨提示。(指一名同學讀一讀)

温馨提示:

(1)、調節光源。

(2)、將標本玻片置於載物台上,切不可放反。

(3)、姿勢端正一般用左眼觀察,右眼便於繪圖或記錄。

(4)、看目鏡,同時反時針方向慢慢旋轉粗調節輪。

(5)、操作失敗後應重新操作。

3、同學們利用顯微鏡觀察植物內部的構造,老師巡視並指導。

同學們試試看,仔細觀察,有何發現?

4、把觀察到的現象和自己的猜測填在觀察記錄中,並完成自己(小組內)的感想。

觀察記錄(寫一寫或畫一畫)

名稱猜測內部結構用顯微鏡觀察

洋葱

白菜

土豆

我的感想

5、小組彙報交流:

6、小結:顯微鏡這支“神奇”的眼睛,觀察到我們眼睛看不到的植物內部構造。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像這樣神奇的“眼睛”你們還知道哪些?

(三)活動二

1、小組內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神奇的“眼睛”。

2、班內交流,其他同學知道的可以補充。(學生説,説出一個板書一個,重點説出他那兒神奇。)

3、老師播放課件,和同學們共同認識一些神奇的“眼睛”(瀏覽)。

(1)哈勃望遠鏡:可以觀測到宇宙中遙遠的星座。

(2)胃鏡:胃鏡不僅廣泛應用於上消化道疾病的診斷,近年來也逐漸應用於某些消化系統疾病的治療,並取得了滿意療效。

(3)CT掃描儀:是一種功能齊全的病情探測儀器。

(4)電子驗鈔機:能識別鈔票的真偽。

(5)電子監控:可以檢測城市交通情況。

(6)夜視鏡:(説出它的神奇,在夜間戴上它能看見物體,不戴看不見。)

4、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談收穫。)

(四)自由活動:今節課我們使用了也認識了很多神奇的“眼睛”。老師佈置一個作業,咱們自己也製作一隻神奇的“眼睛”。(小組合作,課後利用凸透鏡和凹透鏡等材料做一個望遠鏡,若遇到困難找老師或其他人幫助解決。)

(五)拓展活動:查閲資料,進一步瞭解這些神奇的眼睛,利用顯微鏡、望遠鏡進行一些觀察活動。

附:板書設計:

生命探測儀

顯微鏡

哈勃望遠鏡

神奇的“眼睛”胃鏡

神奇的眼睛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顯微鏡、望遠鏡的簡單組成和用途;認識科技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瞭解科技的持續發展將加深人類對自然的認識。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蒐集信息、處理信息、交流合作的能力,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熱愛科學,願意主動學習,培養合作精神,增強競爭意識。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放大鏡、照相機、幻燈機等單鏡頭光學器件;另一部分為顯微鏡和望遠鏡。前者與實際生活聯繫較緊密,相對也較簡單,因此,放大鏡、照相機、投影儀不僅要求瞭解其簡單組成和用途,而且還可以與凸透鏡成像原理相聯繫作原理性介紹並開展一些活動。至於後者,學生相對較陌生,其成像原理、內部構造也較複雜,已不屬於本章知識內容範圍;因此,這部分內容只要求學生了解而不做原理結構的分析,教學應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將重點放在它們的發展前沿,和在現代技術中應用等相關信息的學生自主學習上。

〔教學方式〕

擂台賽式活動課——佈置學生利用各種途徑查找資料,再讓他們用自己蒐集的信息優勢參與擂台賽式的競賽。

〔教學策略〕

1.部分學生可能對物理課的這種教學形式不適應。比如,信息怎麼查找?到哪裏去查找?同學之間該怎樣交流?怎樣利用搜集到的信息進行比賽等。教師應給予指導、鼓勵與培養。可向學生介紹一些相關網站,以及向學生開放學校圖書館讓學生查閲。

2.由於信息來源非常廣,為了更好地、順利地引導比賽,教師最好事先通讀學生的信息資料,並對比賽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儘可能進行預測並採取一些對策。

3.剛開始進行類似的活動,學生在查找、收集、整理資料的過程中以及在比賽過程中,教師應予以適當的指導,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助,強弱互補,發揮能力較強學生的帶動和幫助作用。

〔教學準備〕

1.課前佈置學生利用生活中和學校的實驗資源用顯微鏡和望遠鏡做一些觀察。

2.佈置學生利用各種途徑收集資料。

3.教師將蒐集的信息資料進行閲讀、批閲並標註閃光信息。

4.指導學生熟讀信息,並利用自己收集的信息優勢參與競賽。

5.分組,將全班同學分成四組,第一、三組為顯微鏡賽組;第二、四組為望遠鏡賽組,以便同學之間交流合作。

6.黑板上用板畫設計好“擂台賽”圖案,準備為參賽組計分,營造氣氛。

〔教學過程〕

一、賽前準備

1.主持人:物理老師,並幫助計分。

2.主持人宣佈比賽規則。

二、擂台賽開始

活動一:圍繞顯微鏡、望遠鏡的簡單構造和用途展開競賽。

活動二:圍繞顯微鏡、望遠鏡的發明、發展史及相關傑出的科學家展開競賽。

活動三:圍繞我國科學家對顯微鏡、望遠鏡發展的貢獻展開競賽。

活動四:圍繞顯微鏡、望遠鏡在現代科學技術中的應用展開競賽。

1.比賽按比賽規則進行。

2.教師不失時機地進行競賽引導。一方面對參賽學生加以表揚,並對欲參賽而膽量不夠的同學進行暗示和鼓勵;另一方面,在科技發展方向方面,如果學生過多地介紹國外科學家的貢獻,忽略我國科學家的貢獻時,應適時地引導學生,讓學生也提供一些我國科學家做出貢獻的例子,培養愛國主義情操。

3.若相同的信息,由於信息來源不同,出現相矛盾或有出入,可暫根據信息源的可信度來評判。如相同的信息一個來自網站,一個來自各類大百科全書,我們可暫以大百科全書提供的信息為準,同時提醒學生再進一步考證。

三、比賽結果

根據得分情況,評出擂主。

課堂實錄

一、主持人為物理老師,並幫助計分

二、主持人宣佈比賽規則

1.顯微鏡和望遠鏡兩大賽組輪流進行。

2.各賽組可介紹自己的信息資料或向別的賽組提出疑問(問題的內容儘可能合理、科學),被質問方應儘可能較完整、科學地回答問題。信息資料只要有意義、有價值均可得分(最高得分10分);提問方的問題內容科學、有意義、水平較高也可加10分。答辯方的回答,根據回答內容的準確性、水平的高低,同時根據答辯方的反應快慢,由主持人和別的賽組共同商定,給答辨組評分。

三、擂台賽開始

第一參賽選手是顯微鏡組的謝靜同學,內容是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的發明使科學家有一雙能看見原子的眼睛,為人類探索微觀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198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電子顯微鏡的發明者盧斯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的發明者賓尼格和羅勒。

(這時,每位同學露出喜悦之色,啊!原來,課本上介紹的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是這幾位科學家發明的,並獲得了諾貝爾獎,抓住時機,主持人將謝靜同學信息中的閃光點總結,並建議應加分,同學們一致同意加5分)

第二組的選手(程思遙)舉手示意站起來發言: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固然了不起,但是我搜集到的信息,又有放大倍數比它們還大的顯微鏡問世。據新華網消息,日本奈良尖端科技研究生院的大門寬教授應用“圓偏振光電子繞射原理”開發成功立體顯微鏡,能夠把原子的排列結構擴大100億倍,從而使人得以對微觀世界的物質進行立體性的觀測和攝影。

(主持人抓住時機,肯定第二組選手的新聞內容的價值性,提議同樣可以得5分)

(望遠鏡組的同學沉不住氣了,一個個躍躍欲試……)

主持人提醒同學,顯微鏡組競賽暫停並準備下輪比賽,望遠鏡組同學比賽開始。

第一位選手(韋潔):簡單明瞭介紹瞭望遠鏡的主要構成和作用,受到同學們的好評(得5分)。

望遠鏡第二組的選手(武毅):信息來源《少年百科知識》,17世紀初,歐洲風行一時的顯微鏡給意大利科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以很大啟發。由此,伽利略終於在1609年成功製作了世界上第一架望遠鏡。根據計算,它的放大倍數只有8倍,這隻小小的管子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人們稱它為“伽利略望遠鏡”。後來,為了觀測天上的星星,他把望遠鏡的放大倍數提高到32倍,並且第一個把望遠鏡指向天空。他觀察太陽,看到黑子的運動,並作出了太陽正在轉動的結論,從而用實驗證實和發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説,他和他的望遠鏡完成了天文學史上第一次革命。

(主持人趁熱打鐵:選手的闡述有根有據,同學們同意加5分)

(顯微鏡組第二輪比賽開始……)

顯微鏡第一組同學向第二組選手挑戰:你們剛才提到的日本科學家成功開發的立體顯微鏡中的“圓偏振光電子繞射原理”,你知道究竟是什麼原理嗎?

第二組選手不甘示弱:“圓偏振光電子繞射原理”,由於我現在的知識水平有限,不能給予滿意的答覆,但我想在將來的學習中,我們一定會學習到的(同學們鼓掌)。

(主持人肯定了第二組選手反應敏捷,回答得合情合理,應得5分)

顯微鏡第一組又一位選手:你們知道世界上第一台顯微鏡是什麼時候、誰發明的嗎?又是誰第一個將它應用於科學研究上?最早、最出色的顯微鏡是誰製造的?回答……同學們被他的問題和答案深深吸引,個個心悦誠服(加5分)。

(望遠鏡組又一輪比賽)

汪亮同學手拿蒐集來的資料,在介紹一架望遠鏡的構造參數,讀得有些吃力,還沒等他讀完,望遠鏡第二組的何麒同學站起來向他發出炮火,你讀的這些數據,能解釋一下是什麼意思嗎?汪亮無奈一笑(未得分)。

有選手開始介紹鮮為人知的信息:一萬多年前就有天文望遠鏡,而且有史料記載。並且指出,人們認為的人類第一架天文望遠鏡是伽俐略發明的(至今不過300年)值得探討。(問題中處處閃現了智慧的火花和創新意識)

(有人提醒該輪到顯微鏡組比賽了)

顯微鏡第一組選手:電子顯微鏡雖然是外國科學家發明的,但1958年我國也成功地研製了第一台電子顯微鏡(反映愛國主義精神的信息);1982年,賓尼格和羅勒發明了掃描隧道顯微鏡,但1988年中國科學家白春禮和姚俊恩也研製出了我國的第一台掃描隧道顯微鏡(得5分)。

顯微鏡第二組選手:顯微鏡的應用:1.文檢專業(內容略);2.痕跡專業(內容略);3.法醫專業(內容略);4.毒化專業(內容略)。

(內容詳細,同學們基本能聽懂,加5分。)

又是一場“惡戰”,又有選手:還有超聲顯微鏡,它是利用超聲顯示物體微細結構的裝置,又稱超聲學顯微鏡(加5分)。

(又輪到望遠鏡組比賽了)

望遠鏡第一組有新招:中國科學家計劃發射“太陽空間望遠鏡”(內容詳細,易懂加5分)。

望遠鏡第二組的李旭明來一個“大滿貫”:他拿着下載的打印出的6頁16開紙的內容在選讀,介紹望遠鏡的發展簡史:折射式望遠鏡、反射式望遠鏡、哈勃望遠鏡、空間紅外望遠鏡、新“哈勃望遠鏡”、空間干涉望遠鏡、地外行星搜索者(同學們鼓掌,加10分)。

比賽結果:顯微鏡組兩組各得40分,打了一個平手;望遠鏡組第一組40分,第二組45分,望遠鏡第二組是本次擂台賽的冠軍。比賽結束後,將學生收集的信息資料進行整理並裝訂成冊,供學生傳閲,以便進一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