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台階》教案範文彙總8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6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台階》教案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台階》教案範文彙總8篇

《台階》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理解、積累“尷尬、煩躁、微缺乏道、大庭廣眾”等詞語。

⑵ 掌握父親形象的特點和意藴。

2、能力目標:

⑴ 掌握課文的敍述角度,體悟作品兼有敬重和憐憫的雙重感情色彩。

⑵ 學習抓住關鍵語句,理解故事內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閲讀方法。

⑶ 理解課文圍繞“台階”組織資料,佈置詳略的寫法。

3、德育目標:

感受父親性格中的艱苦守業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培養對待人生的積極健康的心態。

【教學重點】

掌握故事內容,分析父親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父親形象的意藴和組織資料的詳略佈置。

【教學方法】

1、複述法:

本文以農民的兒子作為故事敍述者,圍繞“台階”命題立意,鮮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在情節的發展變化中完成的。通過認真閲讀,複述故事情節,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其意藴。

2、研討探究法:

引導學生抓住全文的關鍵性語句,理清文章的思路,整體掌握課文。質疑研討,理解父親形象的深層意藴,感悟文章的主旨。

【教具準備】

多媒體 CAI 課件、打印好的講義資料、投影儀

【課時佈置】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引導學生抓關鍵性語句,理清文章思路,分析父親形象,領悟主旨。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背景音樂《愚公移山》)

透過朱自清先生飽含深意的《背影》,我們分明看到了困頓前行中的父輩的身影,今天學習的李森祥的《台階》將以小説的視角為我們展現父輩們實際的生活畫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二、誦讀感知,整體掌握

1、出示投影檢查學生的字詞預習情況:

1、注音:

凹凼(dàng)揩(kāi)黏(nián)

尷尬(gān gà)硌(gè)煩躁(zào)

2、釋義:

揩:擦、抹。

尷尬:神色、態度不自然。 煩躁:煩悶急躁。

微缺乏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大庭廣眾:人很多的公共場所。

2、學生通感全文,指名學生簡要講述故事情節。

教師提示閲讀要點:

⑴ 父親為什麼要造一棟有高台階的新屋?

⑵ 父親是怎麼造起一棟有高台階的新屋的?

⑶ 新屋造好了,父親怎麼樣?

學生依據閲讀提示,高效搜求相關的重要信息。教師針對學生的感知,補充,整理:

父親覺得自家的台階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階,羨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願,也要造一棟有高台階的新屋。父親體壯如牛,吃苦耐勞,他相信自身的力量,他下定決心,開始漫長的準備。他終年辛苦,準備了大半輩子,積銖累寸,終於建起了有九級台階的新屋,一輩子的心願得以實現,心頭的喜悦真是無法形容。父親為此付出的代價是繁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體也垮了。

3、學生速讀全文,就課文內容提出疑難問題,分析評價和心得體會。

教師啟發、引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對交流中不太準確的理解,一般不予糾正,留待深入理解課文時解決。

學生的感知可能有:

⑴ 小説以農民的兒子為故事敍述者,採用第一人稱的寫法。

⑵ 課文圍繞“台階”命題立意,佈置資料的詳略。“台階”是全文的焦點,顯豁突出。

⑶ 文中着力塑造了父親這一非常要強又老實厚道的農民形象。

⑷ 課文的關鍵句是“台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父親對高台階新屋的追求,深層地説是對社會地位的追求,突出父親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⑸ 新台階砌好後放鞭時,父親喜悦的神情描寫是非常個性的,很有特色。

4、合作研討:

學生小組內研討以下問題,然後把討論的結果在全班交流。

⑴ 為什麼“父親總覺得我們家的台階低”?

⑵ “新台階砌好了”,為什麼父親反而處處感到“不對勁”了?

⑶ 作者為什麼在老屋的三級石板上用了那麼多筆墨?

⑷ “父親坐在綠陰裏,能看見他人家高高的台階,那裏栽着幾棵柳樹,柳樹枝老是搖來搖去,卻搖不散父親那專注的目光。這時,一片片旱煙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這一處描寫表示父親什麼樣的思想感情?為什麼不作心理描寫?

⑸ 為什麼新屋的主體工程寫得簡略,造台階反而寫得詳細?父親放鞭炮時的神情有什麼特色?

⑹ 為什麼“回來時,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樣”?這種心態怎麼理解?

⑺ 從父親苦幹大半輩子蓋起新屋,砌上了九級台階的生活經歷,你受到怎樣的啟示?你是如何看待父親這個人物形象的?

教師點撥、明確:

⑴ 因為台階是地位的標誌。人家高的有十幾級,自家台階只有三級,被人小看,“沒人説過他有地位,父親也從沒覺得自身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沒有地位,所以總覺得自家的台階低。

⑵ 台階低,意味着經濟地位低下,父親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這種自卑心理長期存在,難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階高了,反而處處感到不習慣,不對勁。

⑶ 這篇小説題為“台階”,先在老屋的台階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第一,寫三塊青石板的來歷,可以寫出當年父親的力氣是多麼大,後面寫造新屋的時候託石板閃了腰,前後就形成對比。

第二,寫石板粗糙,可以暗示當年經濟條件更差。

第三,寫“我”在台階上跳來跳去,標明那時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長大成人了”,説明準備蓋房前後用了一二十年。寫小孩能連跳三級,可見台階之低。寫父親在台階的坐姿,又是寫台階之低。

第四,寫父親的腳板,寫出了父親終年辛勞的形象,也説明家庭的貧困。

⑷ 這篇小説是用第一人稱寫的,不允許寫他人的心理活動,只能以形寫神。父親抽煙時專注地望着他人家高高的台階,他羨慕,他嚮往,他在謀畫怎樣加快準備,爭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階的新屋,像人家一樣氣派,也叫人羨慕。

⑸ 文章的詳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題目是“台階”,所以主體工程可以略寫,造台階則要詳寫。

《台階》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瞭解父親這一人物形象的特點,學習勞動人民勤勞、質樸、忠厚、善良而又有所追求的優秀品質。

2、體會本文圍繞“台階”命題立意,選材剪裁的好處。

3、學習本文平實、質樸、充滿深情厚意的語言。

二、教學設想:

1、本文是一篇自瀆課文,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精神,培養學生的獨立閲讀的能力。

2、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瞭解人物形象。

3、教學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任務: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二)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1)教師講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2)學生體會故事的寓意:這個故事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征服大自然的美好願望,體現了勞動人民不畏困難,永不放棄追求的精神。

(3)《台階》中的父親在某種程度上與愚公的形象相似。

(板書課題——台階)

(4)本文是一篇小説,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有關小説的基礎知識。

2、學生快速的閲讀課文,注意解決下面兩個問題:

(1)注意下列詞語的形、音:門檻、煩躁、晌午、瞬間、尷尬、煙癮、黏性、涎水、微不足道、大庭廣眾。

(2)使用第三人稱説説本文的故事梗概:要區別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兩種不同的寫法。

舉例:某某家的老屋只有三級台階,他眼看人家的台階高,受人尊重,決心造一棟有高台階的新屋。可是憑他的經濟條件,要造這樣的新屋得準備大半輩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憑自己一身力氣,幹他十年二十年,總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了大半輩子,一磚一瓦的撿,一角一角錢的攢,終於蓋起了新屋,砌上了九集台階,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

3、明確小説的結構:

小説的故事情節,一般由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組成,本文是一篇結構完整的小説,根據這一點我們可以分析本文的結構:

(1)開端:父親覺得自己家的台階低,要造高台階的新屋。

(2)發展:父親開始了漫長的準備。

(3)高潮:終於造起了有九集台階的新屋。

(4)結局:新屋落成了,人也老了,身體也垮了。

第二課時:

(一)教學任務:理解人物形象;與《背影》比較分析。

(二)教學過程:

1、理解人物形象:

問題探究:

(1)父親為什麼總覺得我們家的台階低?從那些細節中我們可以看出父親對高台階的渴慕?表現出父親怎樣的性格?

(2)父親為了建造新屋以及台階作了哪些準備?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什麼?

(3)作新屋和造台階時父親是怎樣操勞的?劃出這些句子,體會父親的性格特徵。

(4)台階造好以後父親有哪些表現?可以看出他怎樣的心理?

(5)為什麼新台階造好了,父親反而感到處處不對勁?

小結主旨:本文敍述了父親建造高台階的過程,表現了父親為實現理想而不懈追求、堅韌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崇敬和憐憫。《台階》暗寓了中國一般農民人生的`奮鬥過程。

2、寫作技巧探究。

(1)作者為什麼在老屋的三集青石台階上用了那麼多的筆墨?

(2)為什麼造新屋的主體工程寫的簡略,造台階反而寫的詳細?

(3)文章較詳細的寫了父親的腳板的泥沙以及洗腳一節,似乎與文章的中心無關,可以刪除嗎?

小結:本文選材精當,詳略有致。凡是與台階有關的內容不惜筆墨,盡情揮灑,而與台階無關的則惜墨如金,有的點到為止。

3、比較分析:

《背影》抓住“背影”命題立意,組織材料;《台階》圍繞“台階”命題立意,組織材料,請分別説説這樣寫的好處在哪裏?(學生自由發言,言之成理即可)

小結:這兩篇文章所寫的事情,都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但是作者卻能挖掘深邃的內涵來。所以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留心身邊發生的事情,體會意藴,從中受到教益。

《台階》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學習課文圍繞“台階”組織材料表現主題的方法。

2、樸實的語言。

教學重點

圍繞“台階”組織材料表現主題的寫法和文章樸實的語言。

教學難點

學習父親勤勞、質樸……又有所追求的優秀品質。重視認識瞭解自己的父親,理解父親。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演講引入。

1、演講詞:(播放背景音樂)父親的故事是無聲的,父親用自己的行動教育着孩子們,告訴我們什麼是人生;告訴我們什麼是生活;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刻苦學習,拼搏奮進,父親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的讓我們不願向他人談起,父親的一生可能是清貧的,讓我們無法在別人面前衣着炫耀,父親的一生也可能是默默無聞的,在眾人中父親可能普通的像一塊隨處可見的鵝卵石,可父親在你跌倒了時,他會扶起你來,教會你怎樣站立,在你困難時,鼓勵你勇敢的面對困難和挫折,在無言的大海中,讓我們分享了失敗與成功。所以父親是平凡的,又是偉大的。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謳歌父親的文章:《台階》。

2、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作者。

李森祥、現代作家,浙江省作協的專業作家,1987年開始文字創作,代表作有小説《小學老師》、《抒情年代》、《情世詩文》等,《台階》是作者親歷農村生活的深刻感受。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帶着下面的兩個問題默讀課文,在課本上圈點勾畫。

(1)統領全文的句子是那一句?

(2)找出文章中表現了父親的那些品質?

明確:統領全篇的一句話是“父親總覺得我們家的台階低。”

2、找出文章中表現了父親的那些品質?

從課文中可以看出父親勤勞、樸質……

還有善良、執着……

還有點摳門,小氣、邋遢(由洗腳洗出一盆黃水可以看出)。

三、合作探究。

1、下面請同學門一小組為單位解決下列問題。

(1)父親為什麼老覺得我們家的台階低?

(2)父親為什麼要造新屋造高台階?

明確:在我們的家鄉台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鄉鄰們在一起常常説你:你們家的台階高!言外之意就是你們家有地位啊!

2、父親為造新屋可謂終年辛苦。甚至到了摳門、小氣的程度,這樣的異常艱難,本以十分感人了。可作者卻在台階上用了那麼多筆墨 ,這是為什麼呢?

明確:本文用法台階的組織材料,敍事所以本文的線索就是台階。“台階”的描寫由過去到現在、從舊到新、從低到高的過程就是父親一生的濃縮,從台階上集中反映了父親的各種品質。所以作者在台階上花費了那麼多的筆墨。

文章的主線就是台階。

文章的題目就是台階,課文就是圍繞台階寫的。

3、提問:這篇文章在寫法方面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

四、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看動畫、聽歌曲,感受如山的父愛。

(播放音樂:韓紅的《天亮了》,並由老師講解以下的內容。)

1999年6月,貴州麻嶺遊覽區發生纜車墜毀事件。23個遊人中只有一個2歲的孩子倖免遇難,因為他的父親在纜車墜地的一瞬間,把他舉到雙肩上而使他毫髮無傷,而他的父親卻摔成了一堆肉泥。著名歌手韓紅,依據這個真實的故事作了一首曲子就是《天亮了》請同學們欣賞。

聽完了歌我們已被這個偉大的父親感動了,可我們的父親呢?回想一下你的父親他可能沒有撫摸過你,在你跌到的時候也可能沒有安慰過你,甚至沒有依據關懷愛護你的話,你覺得你的父親愛你嗎?你覺得你的父親是怎樣的一個人,準備一下,説説好嗎?

學生交談。(略)

《台階》教案 篇4

●學習目的:

課堂練習

1、第五段中:父親為何一年洗一次腳?為何洗了腳後覺得輕飄飄的,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提示:A、節約、儉樸;B、父親經常在水凼洗而僅有一次在家裏洗的緣故;C、父親一輩子從未享受他人服侍而內心感到不安的緣故。)

2、第13段最後一句説明了什麼?

(提示:神態描寫——父親專注別人的高台階,他羨慕、嚮往,謀劃如何加快準備,爭取早日造好台階,也讓人羨慕的神態。)

3、第21段中為什麼説父親露出尷尬的笑?

(提示:聯繫上下文,説明父親具有謙卑、不驕的傳統的民族風格。)

4、第26段中為什麼父親總覺得不對勁?

(提示:A、父親一輩子處於地位低下,突然地位變高了而感覺不對勁,説明他的謙卑。B、台低的陰影一時難以消除。)

5、第29段中為什麼説父親若有所失的模樣?

(提示:父親幹了一輩子,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勞動就是生命,勞動是創造;勞動有了收穫,才體現自己的價值。一日不幹活,就失去了一切。所以説“若有所失”)

6、第30段的含義?

(提示:神態描寫——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寫出父親已老了,同時表達了我對父親勞碌終生而感到悲傷,進一步為全文籠罩上一層淒涼、憂傷之情。)

《台階》教案 篇5

【教材分析】課文講述了一位舊中國的父親,通過自己的畢生努力終於建起一棟有高台階的新屋的事,表現了老一輩農民特有的堅韌與謙卑。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積累部分詞語,理解父親形象的含義

2.過程方法目標:培養閲讀小説的能力—— 抓住關鍵語句,理解內容和人物情感;理解作品圍繞台階選材、安排詳略等寫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父親性格中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對待人生

【教學重難點】分析父親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材料的詳略安排。

【教學方法】

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 誦讀法: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從中體會課文所藴含的思想感情。

3、 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課前準備】

1、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查找有關作者的資料。

2、 教師準備:小黑板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一)導語:父親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的讓我們不願向他人談起,父親的一生可能是清貧的,清貧得讓我們無法在別人面前炫耀,父親的一生也可能是默默無聞的,在眾人中父親可能普通的像一塊隨處可見的鵝卵石。但卑微者未必脆弱,在你跌倒時,父親會教你怎樣站立;在你困難時,父親鼓勵你勇敢的面對困難和挫折。在人生的風雨面前,父親的堅韌可能是你無法想象的強大,他用行動教育孩子什麼是人生,什麼是生活。今天,我們就來接觸一位生活中平凡普通的小人物——李森祥《台階》中的父親,來領略老一輩農民特有的堅韌與謙卑。

(二)師簡介作者

(三)生齊讀教學目標:

(四) 檢查預習。

1、讀準下面的字詞:

凹 涎水 揩 嘎 尷尬 撬

2、介紹小説的常識

小説的三要素:本文是一篇小説,小説的三要素是人物、情節和環境,環境又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讀課文,瞭解故事情節,要求學生在書上圈點勾畫,感知課文內容。思考、討論、理解、瞭解人物形象。 思考題:①父親為什麼要造一棟有高台階的新屋? ②父親是怎麼造起一棟有高台階的新屋的? ③新屋造好了,父親怎麼樣?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將自己的理解和疑難問題,通過四人小組討論,與同學交流。 然後進行課堂發言。提示:a.“台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父親覺得自家的台階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階,羨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願,也要造一棟有高台階的新屋。 b.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決心,開始漫長的準備。他終年辛苦,準備了大半輩子,積銖累寸,終於造起了有九級台階的新屋。一輩子的心願得以實現,心頭的喜悦真是無法形容。c.父親為此付出的沉重的代價: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體也垮了。

三、精讀課文,研讀賞析

教師導學:下面我們思考討論一下,父親這一形象是怎樣塑造出來的。引導學生找出最受感動和最能表現父親形象特點的情節,讀一讀,議一議。思考題:①哪些情節最能表現父親的形象?父親的形象有什麼特點? ②“父親坐在綠陰裏,能看見別人家高高的台階,那裏栽着幾棵柳樹,柳樹枝老是搖來搖 去,卻搖不散父親那專注的目光。這時,一片片旱煙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這段描寫表現了父親怎樣的心理? ③為什麼失去了一部分勞動能力的父親“回來時,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樣”?這種心態怎麼理解?作者為什麼在老屋的三級青石板上用了那麼多筆墨? ④為什麼新屋的主體工程寫得簡略,造台階反而寫得詳細?

提示:教師可指導學生重點研讀課文第1、2、5、12、14、20、22、25、28段,概括父親這一形象的特點。引導學生根據上下文引發想像,答案不求統一,但要合乎情理。父親幹了一輩子,勞動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勞動是創造,勞動有收穫,勞動體現了自己的價值,一旦不能幹活,就失去了這一切,所以感覺若有所失。理解突出重點,圍繞中心選材的寫法。

四、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A、透過父親這個人物,你看到了什麼?

點撥:A、父親一生的追求是什麼?對台階的要求就是對地位的追求,就是要贏得尊重!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人類需要層次論:人的需要有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

聯繫本文,其實父親對台階的要求就是對尊重的要求,這是他畢生的奮鬥目標。

人需要別人的尊重,這是較高層次的需要。

B、父親一生非常艱難,為什麼?

小説告訴我們,父親創業之所以如此艱難,根源在於經濟落後。現金收入的來源是砍柴,起早摸黑,砍一天柴,才得一元五角,許多建材是撿來的。他的積累如此艱難,歸根結底是因為農村經濟極端落後。

這篇小説固然謳歌了父親堅忍不拔的毅力和艱苦創業的精神,但是更有一種悽楚、辛酸的情感籠罩全篇。

小説深沉地響着時代的呼喚,億萬農民的希望在於先進的生產力,只有這樣才能迅速改變農村落後的面貌,結束老牛拉破車的日子。

五、拓展延伸

本文寫的是一位父親,兒子眼中的父親,同學們,你瞭解你的父親嗎?能否説説你眼中的父親。(注意抓住父親的性格特點)

六、課堂總結:

主題:本文敍述了父親建造高台階的過程,表現了父親為實現理想而不懈追求、堅韌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崇敬和憐憫。《台階》暗喻了中國一般農民人生的奮鬥過程。

七、佈置作業

以“父親”為話題,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字數在600字左右。

八、板書設計:

台階

李森祥

線索:台階

父親:勤勞 善良 謙卑 頑強

《台階》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瞭解父親這一人物形象的特點,學習勞動人民勤勞、質樸、忠厚、善良而又有所追求的優秀品質。

2、體會本文圍繞“台階”命題立意,選材剪裁的好處。

3、學習本文平實、質樸、充滿深情厚意的語言。

教學設想

1、本文是一篇自瀆課文,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精神,培養學生的獨立閲讀的能力。

2、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瞭解人物形象。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教師講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學生體會故事的寓意:這個故事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征服大自然的美好願望,體現了勞動人民不畏困難,永不放棄追求的精神。

《台階》中的父親在某種程度上與愚公的形象相似。

板書課題——台階

本文是一篇小説,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有關小説的基礎知識。

二、學生快速的閲讀課文,注意解決下面兩個問題。

1、注意下列詞語的形、音:

門檻、煩躁、晌午、瞬間、尷尬、煙癮、黏性、涎水、微不足道、大庭廣眾

2、使用第三人稱説説本文的故事梗概:

要區別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兩種不同的寫法。舉例:

某某家的老屋只有三級台階,他眼看人家的台階高,受人尊重,決心造一棟有高台階的新屋。可是憑他的經濟條件,要造這樣的新屋得準備大半輩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憑自己一身力氣,幹他十年二十年,總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了大半輩子,一磚一瓦的撿,一角一角錢的攢,終於蓋起了新屋,砌上了九集台階,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

三、明確小説的結構。

小説的故事情節,一般由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組成,本文是一篇結構完整的小説,根據這一點我們可以分析本文的結構:

開端:父親覺得自己家的台階低,要造高台階的新屋。

發展:父親開始了漫長的準備。

高潮:終於造起了有九集台階的新屋。

結局:新屋落成了,人也老了,身體也垮了。

第二課時

一、理解人物形象。

問題探究:

1、父親為什麼總覺得我們家的台階低?從那些細節中我們可以看出父親對高台階的渴慕?表現出父親怎樣的性格?

2、父親為了建造新屋以及台階作了哪些準備?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什麼?

3、作新屋和造台階時父親是怎樣操勞的?劃出這些句子,體會父親的性格特徵。

4、台階造好以後父親有哪些表現?可以看出他怎樣的心理?

5、為什麼新台階造好了,父親反而感到處處不對勁?

小結主旨:本文敍述了父親建造高台階的過程,表現了父親為實現理想而不懈追求、堅韌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崇敬和憐憫。《台階》暗寓了中國一般農民人生的奮鬥過程。

二、寫作技巧探究。

1、作者為什麼在老屋的三集青石台階上用了那麼多的筆墨?

2、為什麼造新屋的主體工程寫的簡略,造台階反而寫的詳細?

3、文章較詳細的寫了父親的腳板的泥沙以及洗腳一節,似乎與文章的中心無關,可以刪除嗎?

小結:本文選材精當,詳略有致

凡是與台階有關的內容不惜筆墨,盡情揮灑,而與台階無關的則惜墨如金,有的點到為止。

三、比較分析:《背影》抓住“背影”命題立意,組織材料;《台階》圍繞“台階”命題立意,組織材料,請分別説説這樣寫的好處在哪裏?(學生自由發言,言之成理即可)

小結:這兩篇文章所寫的事情,都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但是作者卻能挖掘深邃的內涵來。所以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留心身邊發生的事情,體會意藴,從中受到教益。

《台階》教案 篇7

課型:新授

知識目標:體會領悟父親的情感與性格。

能力目標:讓學生從文章中聯繫實際感悟去中的真情。

教育目標:教育學生去關心父母,仔細聆聽他們內心的聲音。

重點難點:領悟父親的情感與性格。

策略和方法:朗讀法、導引法。

教學媒體:投影儀、錄音機。

教時:2課時

第一 課 時

一、導入。

不知道大家發覺沒有,這一單元其實都是寫小人物、低微身份的人的經歷、感受和事情。我這裏恰巧有一篇關於卑微事物或人的論述,大家聽一下。(朗讀文章。見附錄。)

任何一種卑微的事物,其韌性都是最強的。無論人、事物。如同小草、如同螞蟻,也如果卑微的你我他,還有“我”那平凡的父親……

二、整體感知。

1、個人的家鄉都有些獨特的風俗,那麼,本文中一個獨特的風俗或講究是什麼?

台階高,就意味着,屋主人的地位高。

2、換句話講,父親為什麼要造一棟有高台階的新屋?

造新屋,當然是為了改善居住條件,每個建築物都有它的人文性,所以説,父親對台階的要求,也就是對地位的要求。

(其實,這和第一問是一道題。只是,大多數同學都不能很好的運用聯想思維。)

這裏補充一下關於馬斯羅的理論:人的需要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

聯繫本文,其實父親也是對尊重的要求。這是其畢生的奮鬥目標。

3、那麼父親是怎樣造起一棟有高台階的新屋的?

(或他都作了哪些準備工作?)

每天撿磚、瓦、鵝卵石等。往瓦罐裏塞角票等。

4、但奇怪的是,造新屋的過程寫的簡略,可造台階反而很詳細,這是為什麼?

詳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題目是“台階”,所以主體工程可以略寫,造台階要詳寫。(這個問題,好學生可以回答出來。)

5、在父親心理,新台階的動工,就意味着“地位的提高”,我們平時遇到父母升職等事時,都是舉家歡慶的。那麼父親是怎樣慶賀的?(放了四顆大鞭炮)

6、但是,父親在放鞭炮時,他的神情是很有意思的。找出來,看看他有什麼特色?

(71頁)奮鬥了大半輩子。高高的台階就要砌起來,新屋就要完工,他心裏的高興是無法形容的。一輩子低眉順眼、老實厚道,高興起來也與眾不同。一雙手放在哪裏都不是。

(這裏要找出不難。但是,我明白去中的道理,孩子可能閲歷淺,還不能很完善的回答出來。

7、在父親的努力下,新台階終於砌好了,可父親卻感到怎樣?為什麼?

不對勁。 台階底,意味着經濟地位地下,父親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這種自卑心理長期存在,難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階高了,反而處處感到不習慣,不對勁。

8、其實,我認為這篇課文是可以刪除一部分的,大家認為是哪一部分?

(這個題很有迷惑性。本來哪一部分都不該刪除掉。但是,目的是為了讓他們找出其中必須存在的東西。也就是,這其中寫的精彩的部分。但是,還真有不少同學都找出了應該刪除的部分。但也有的聰明的孩子,説不應該刪除,並且説明了自己的理由。雖然不很全面,但都能談到一點或兩點關鍵的地方。)老屋的三級青石板的描寫。

9、你看都羅嗦了些什麼?

1)、來歷——體壯如牛,(與後面,閃了腰作對比。)

2)、粗糙——經濟條件差。

3)、我跳上跳下——我年幼,新屋蓋好,我“長成大人”,所用時間之長。

4)、腳板——終年辛勞;説明家庭的窮困。

10、你説這樣寫有必要嗎?為什麼?

當然。因為都與後面有着緊密的聯繫。並且都對後面的情節起對比或反襯的作用。

11、具體來理解兩個句子:

1)、“父親坐在綠蔭裏,……一片片旱煙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表現父親怎樣的思想感情?為何不用心理描寫?

一方面,專注的望着別人家高高的台階,他羨慕、嚮往,他在謀劃怎樣加快準備,爭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階的新屋,像人家一樣氣派,也叫人羨慕。

另一方面,第一人稱,不允許寫別人的心理活動,只能以形寫神。

2)、父親回來時,為什麼一副

若有所失的模樣?這種心態怎麼理解?

父親幹了一輩子,勞動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勞動是創造,勞動有收穫,勞動體現了自己的價值,一旦不能幹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覺若有所失。

12、簡述一下了父親造屋的前因後果 。故事梗概述一下,父親造屋的前因後果。(故事梗概)他為此付出的代價是什麼?

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體也垮了。

13、那麼這樣做值嗎?

學生談自己的價值觀。

14、理解父親這個人物形象。

父親是一個非常要強的農民,他有志氣,不甘人後,他要自立於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長遠的生活目標,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父親是一個老實厚道的農民,他用誠實勞動興家立業,不怕千辛萬苦,同時,父親身上有着中國傳統農民所特有的謙卑,當新台階造好後,他反而處處感到不對勁。不自在,並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15、談談你心目中的父親。兩相比較,你有怎樣的感受。

第 二 課 時

一、從文章中聯繫實際感悟去中的真情。

二、完成課後習題。

三、拓展延伸。

板書設計:

台 階

李森祥

造 新 屋

非常要強 老實厚道 不甘人後

《台階》教案 篇8

1、教學設想:小説《台階》敍述了父親——一位普通農民為蓋新屋而辛勞一生的故事,表現農民艱難困苦的生存狀況和他們為改變現狀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八年級學生對小説已有一定的閲讀能力,把握情節,分析人物形象,也有一些方法。教授本課儘量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進一步傳授閲讀的方法,並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2、學習目標

①知識和能力目標: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故事情節;並通過揣摩文章語言,理解父親形象的特點。

②過程和方法目標:學習先把握故事情節,再抓住關鍵語句,從而認識和理解人物形象的閲讀方法。

③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父親性格中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培養對待人生的積極健康的心態。

3.教學重難點

①教學重點:揣摩關鍵語句分析父親形象。

②教學難點:理解父親形象的典型意義。

4.課時安排

一課時

5.課前預習

識記生字詞,熟讀課文,概括故事情節。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你們都爬過台階吧,望着高高的台階,我們會想什麼?是啊,爬台階的確是件挺累的事,所以爬的時候我們總是希望台階低一些。可是呢,偏偏會有人希望自家門前的台階高一些多一些,到底是怎樣的人會有這種想法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小説《台階》中的主人公——父親。

二 台階的故事——概説故事情節:

師:大家事先都已經看過這篇小説了,下面老師就請同學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一下故事情節。

三 台階上的父親——概説人物形象

《一》淺談對人物的初步印象:

師:把握了故事情節,我們就會對小説中“父親”這個主人公有個初步印象。接下來,請大家交流一下你對“父親”的印象。用一句話表達,如:“父親是個……的人”。

〈二〉點評語句,感知人物形象:

下面,老師先指定一些語句,大家細心揣摩,看看這些語句使你對“父親”這一人物有了怎樣的瞭解。

為提高效率,每組重點點評一處:第一組點評第6和7自然段;第二組點評第13自然段;第三組點評第19自然段;第四組點評第21自然段:第五組點評第30段。用5分鐘時間,先自己體會,再小組交流。本組的問題考慮完後,有時間可以再思考其它組的問題。

師: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剛才所點評的那些語句涉及到對“父親”的外貌、神態、語言和動作的描寫?當然,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並非只限於此。文中還有很多語句寫出了“父親”的形象特點,請大家再找出一兩處,談談自己的認識理解和感悟。

(學生在書本上做旁批後發言)

現在我們歸納一下前面大家對“父親”形象的分析,小説中的“父親”是個老實厚道、要強、有追求、堅韌不拔、勤勞、謙卑、執著……的人。

小結:通過這堂課的學習,希望大家有以下收穫:第一,知道本文是圍繞“台階”組織材料,塑造了“父親”這一形象,他淳樸、要強、堅韌……,第二,學會一些閲讀小説的方法:先整體把握故事情節,再抓住有表現力的語句仔細揣摩,得出自己對人物的認識、理解和感悟。

希望同學們運用這種方法再嘗試學習本單元的另外幾篇以寫人為主的文章,甚至可以運用到課外閲讀中。

四、台階下的思考

師過渡:“小説的任務是通過塑造人物來反映生活,從而改造生活。”同學們,大家結合小説寫作的背景來研究一下,作者塑造“父親”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作者對父親是一種什麼感情?我們分組來討論一下,小組形成統一的意見,然後派代表來發言。

(小組討論3分鐘)

(明確)作者對父親的優秀品質表示敬仰和讚歎;對父親身上的中國傳統農民所特有的謙卑表示同情;對改變農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文中寫了一個父親,可他又是許許多多個父親,他們耗盡一生的心血只是為了蓋一座新房,給兒女成家立業。(《父親》音樂響起)可能,他們的願望、追求在兒子們看來不是耀眼的,精彩的,但卻是實實在在的。他們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堅忍不拔、拼命硬幹的生命因子,恰是撐起我們事業輝煌的砥柱,讓我們從心底祈願造好了新屋,砌成了九級台階的勞苦的父輩們能盡享這份收穫和喜悦,感謝父親!

五.作業:假如你就是文中這位父親的子女,請以“父親,我想對你説”為題寫一個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