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中班語言教案:摸摸是什麼(通用7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75W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語言教案:摸摸是什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語言教案:摸摸是什麼(通用7篇)

中班語言教案:摸摸是什麼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觸覺,感知物體的形狀特徵。

2.幫助幼兒用準確的詞語來描述物體,並説出物體的主要特徵。

3.引導幼兒安靜地傾聽別人描述事物,並據此判斷出物體的名稱。

活動準備

1.手感、質地、形狀不同的物體。

2.每人口袋裏放一物品。

活動過程

一、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1.將所有物品放在桌上讓幼兒一一指認

2.將物品按質地、形狀、大小的相同與不同,有次序地先後放入筐內,蒙上布。

3.讓幼兒上來觸摸

如:先讓幼兒摸出磁鐵或長毛絨小熊放在筐內。

在幼兒感知物品時,提問:

這是什麼?摸在手上有什麼感覺?

二、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1.請一位幼兒上來觸摸物品,並請他描述這件物品的形狀、特徵,

集體猜測這位幼兒所摸物品的名稱。

在這一活動中老師要引導幼兒仔細傾聽講述者的描述。

2.結伴觸摸講述讓每位幼兒口袋裏放一件同伴不知道的物品,然後相互觸摸,猜測“你口袋裏有什麼”,

並進行講述。

引導幼兒不光注意觸摸本身的有趣性,而且要用語言描述出所觸摸物品的形狀、特徵。 .

三、歸納性講述

1.請兩至三位幼兒共同前來觸摸並描述同一物品

啟發幼兒討論:誰講得最清楚,讓大家一猜就知道他説的物品是什麼?

2.幫助幼兒歸納這樣的講述思路

這個物品是什麼樣的?摸在手中有什麼感覺?

四、遷移講述

1.老師描述一個物體觸摸時的特徵,請幼兒上來摸此物體。

找到以後,再由幼兒説説它的特徵。

讓大家仔細聽聽,這位幼兒警到的東西是不是老師所描述的物體。

如果不是,就要求其他幼兒説出為什麼不對,並幫他改正。

2.請幼兒仿照上述方式,一人描述,一人上來摸物品。

或一一結伴,我描述自己口袋裏的物品,你猜猜我口袋裏的物品是什麼,然後互相調換角色。

中班語言教案:摸摸是什麼 篇2

遊戲目的:

1、發展幼兒的觸覺敏感度。

2、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增進親子感情。

材料準備:

1、各種裝飾材料:彩色卡紙、雙面膠、剪刀、裁紙刀。

2、一次性紙碗或塑料碗。

3、不同材質的玩具:布絨小動物、觸覺球、塑料小汽車等。

製作步驟:

1、在黃色卡紙上畫出小貓頭部的輪廓,剪下待用。

2、用桃紅色卡紙畫出小貓的衣服,剪下待用。

3、將剪下的小貓頭部和衣服貼在綠色卡紙上。

4、用彩色卡紙、彩筆裝飾小貓面部。

5、在小貓右臂畫出圓形輪廓線。

6、用裁紙刀沿輪廓線挖一個圓洞。

7、將一次性塑料碗粘在小貓身體的中間部位,完成道具製作。

遊戲建議:

1、將小貓卡紙道具立在椅子上。請幼兒站在道具後,將手伸進圓洞裏,摸摸小貓的碗裏有什麼東西。

2、在碗裏放不同的物品激發幼兒的好奇心,鼓勵他們摸一摸、猜一猜。

3、多人蔘與遊戲,讓幼兒在道具後摸一摸、猜一猜:碗裏的是老師的手還是小朋友的手?是爸爸的手還是媽媽的手?

中班語言教案:摸摸是什麼 篇3

運動目的

1、引誘幼兒經由過程觸覺,感知物體的外形特性。

2、資助幼兒用正確的詞語來形貌物體,並説出物體的重要特性。

3、引誘幼兒平靜地諦聽別人形貌事物,並據此判定出物體的名稱。

運動預備

1、手感、質地、外形差別的物體。

2、每生齒袋裏放一物品。

運動歷程

一、感知明白報告工具

1、將全部物品放在桌上讓幼兒逐一指認

2、將物品按質地、外形、鉅細的雷同與差別,有順序地先後放入筐內,蒙上布。

3、讓幼兒上來觸摸

如:先讓幼兒摸出磁鐵或長毛絨小熊放在筐內。在幼兒感知物品時,提問:這是什麼?摸在手上有什麼感受?

二、幼兒應用已有履歷報告。

1、請一位幼兒上來觸摸物品,並請他形貌這件物品的外形、特性,團體預測這位幼兒所摸物品的名稱。幼兒手工製作在這一運動中先生要引誘幼兒細緻諦聽報告者的形貌。

2、結伴觸摸報告讓每位幼兒口袋裏放一件搭檔不知道的物品,然後互相觸摸,預測“你口袋裏有什麼”,並舉行報告。引誘幼兒不但留意觸摸自己的風趣性,並且要用説話形貌出所觸摸物品的外形、特性。

三、歸納性報告

1、請兩至三位幼兒配合前來觸摸並形貌統一物品開導幼兒評論辯論:誰講得最清晰,讓各人一猜就知道他説的物品是什麼?

2、資助幼兒歸納如許的.報告思緒這個物品是什麼樣的?摸在手中有什麼感受?

四、遷徙報告

1、先生形貌一個物體觸摸時的特性,請幼兒上來摸此物體。找到今後,再由幼兒説説它的特性。幼兒園教育隨筆讓各人細緻聽聽,這位幼兒警到的工具是不是先生所形貌的物體。要是不是,就請求其他幼兒説出為什麼不合錯誤,並幫他糾正。

2、請幼兒模仿上述方法,一人形貌,一人上來摸物品。或逐一結伴,我形貌本身口袋裏的物品,你猜猜我口袋裏的物品是什麼,然後相互更換腳色。

中班語言教案:摸摸是什麼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散文的意境美,理解散文的內容。

2、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索慾望。

活動準備:

白天、夜晚的天空圖片各一張。(依照散文內容繪畫)。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入主題。討論:白天的天空是什麼樣子的?夜晚的天空是什麼樣子的?

2、欣賞散文。教師配樂朗誦一遍散文後,提問:你喜歡這篇散文嗎?散文説了些什麼?教師出示圖片,再次配樂朗誦散文,引導幼兒欣賞。提問:散文中説白天的天空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説“白白的雲把藍藍的天擦得乾乾淨淨?”夜晚的天空是什麼樣子的?“閃閃的燈”是什麼?散文裏的小朋友想做什麼?為什麼想要這麼做?請幼兒用散文中的句子回答。

3、調動幼兒已有的感知經驗進一步理解作品。提問:你覺得天空摸上去是什麼感覺?為什麼?你覺得星星摸上去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星星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4、朗誦散文。幼兒看掛圖跟着教師朗誦散文。引導幼兒有感情的朗誦,提問:你覺得這篇散文怎樣朗誦更好聽?

5、討論:散文的最後一句是怎麼説的?“天冷了,天熱了,天亮了,天黑了……”這裏的“天”指的是什麼?“天”會不會變?關於天,你還想問什麼?用什麼辦法可以知道答案?

中班語言教案:摸摸是什麼 篇5

目標:

1、在做做玩玩中兒歌,在掌握兒歌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創編。

2、正確説出五官的名稱,知道眼、耳、嘴、鼻的用途。

3、初步嘗試在簡單的節奏伴奏下念兒歌。

準備:小豬指偶人手一份、響板

過程:

一、律動《小手拍拍》

“剛才我們用手指指出了哪些地方?它們有什麼用?”(鼻、嘴、耳朵、眼睛)

“對了,鼻子、嘴巴、耳朵、眼睛都是我們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樣都不行。如果沒有了眼睛我們就什麼也看不見了;沒有了嘴巴就不能吃東西、説話;沒有了鼻子我們就什麼氣味也聞不到;沒有耳朵我們就什麼聲音也聽不到。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嘴巴、耳朵和鼻子。

二、出示指偶,學習兒歌

1、默聲做動作

“小豬想和小朋友做遊戲,我們和它一起玩好嗎?”

“小豬剛才做什麼了?”引導幼兒説出“點”和“摸”兩個詞。

2、結合動作,學習兒歌

“原來小豬剛才和我們做這個遊戲是一首好聽的兒歌,它叫《點點摸摸》。”

3、在節奏的伴奏下,熟悉兒歌

“我們請客人老師給我們打節奏,我們來念兒歌,好嗎?”

“客人老師,小朋友唸的好嗎?那麼我們請客人老師加快速度,把拍子打得快一點。”

三、創編兒歌

引導幼兒説出身體的某些部位,進行創編。

“除了眼睛、鼻子、耳朵和嘴巴,我們身上還有哪些地方可以和小豬做遊戲?”

四、遊戲《我和小豬來做操》

“我們一起和小豬來活動活動,一起來做操吧!”

反思

本活動由觀察開始,引導幼兒關注五官的用途。利用小豬指偶和小朋友做遊戲的形式,在玩中學習兒歌。並結合節奏念兒歌。活動過程整體效果較好,幼兒積極性較高,特別是在熟悉兒歌環節時,請客人老師為小朋友打節奏念兒歌,小朋友很感興趣。並且唸的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快。設計教案有所限制,使幼兒的想象空間受到了限制。

中班語言教案:摸摸是什麼 篇6

活動目標:

1、能愉快地跟着老師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

2、初步嘗試用其他動作代替“摸摸地”的動作,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活動室中間用泡沫墊子鋪好活動場地;貓媽媽和小貓的貼飾;音樂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墊子上的遊戲

教師以“貓媽媽”的角色帶領幼兒脱鞋進入場地,鼓勵“小貓們”大膽地在墊子上游戲。

二、轉一圈摸摸地

1、教師帶領幼兒邊念歌詞邊模仿動作:轉一圈摸摸地、轉一圈摸摸地、轉一圈摸摸地再摔個跟頭,喵!

2、幼兒跟着老師邊唱邊做動作。

活動時注意讓孩子動靜交替,教師及時鼓勵與肯定幼兒。

三、轉一圈再玩玩

鼓勵幼兒嘗試用其他動作代替“摸摸地”的動作,並學習替換歌詞演唱。小班健康摸摸氣球教案。

中班語言教案:摸摸是什麼 篇7

活動目標:

1、讓家長感受和了解音樂欣賞的方法,能用肢體動作感受和表現音樂輕鬆愉快的情緒。

2、能隨2/4拍節奏敲擊夥伴身體的兩個部位和三個部位。

3、體驗親子游戲的快樂。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5、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遊戲情節,注意隨着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活動準備:

圖譜、邀請涵、小椅子每人一把、地面貼有十個圓點成圓圈狀、音樂伴奏《加沃特舞曲》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加沃特舞曲》入場家長牽幼兒手入場後坐成半圓的形。

二、複習《頭髮、肩膀、膝蓋、腳》

三、

1、完整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輕鬆愉快

2、利用圖譜再次欣賞音樂

①聽:(第一段音樂)幼兒與家長看圖譜空指,並請幼兒在空白處貼上一隻小手。

家長與幼兒面對面站聽(第二段音樂)感受圖譜做摸身體一處部位的動作。

教師出示通關勝利圖

②教師:我們的手還可以摸身體的幾個部位?

教師:請幼兒在空白處貼上再貼上一隻小手,(教師哼唱大家試做一組動作)

(聽第一段音樂)用手摸身體的兩處部位

③我們的手還可以摸同伴的幾個部位?(教師哼唱大家試做一組動作)

(聽第二段音樂)用手摸身體的三處部位

四、完整遊戲增加遊戲難度提高遊戲趣味

玩法一:聽音樂原地做遊戲。

玩法規則:出示站位圖,幼兒按站位圖站好,聽音樂原地每人做一次動作家長先做幼兒後做在第一樂段結束時聽到音樂的長音提示家長和幼兒互換動作遊戲繼續。,

玩法一:外圈家長聽音樂向右旋轉做遊戲。

玩法規則:站好裏外圈,外圈的家長隨音樂向右邊拍手旋走到下一個幼兒處停下與幼兒玩摸摸你的遊戲,並在第一樂段結束時裏圈和外圈交換位置再次遊戲。

五、邀請客人老師一同遊戲,結束

活動反思:

活動以邀請函的形式引起孩子和家長活動的興趣,創設了羊村要舉行音樂遊戲活動的場景,並交代了遊戲活動任務是要隨音樂闖過三關,才可以去參加羊村的遊戲活動,引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從開始家長和幼兒完整的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輕鬆愉快,家長和幼兒圖譜提示下對音樂有了進一步認識,再次欣賞音樂家長和幼兒對音樂有了新的認識並隨音樂有節奏的敲擊自己的身體部位,幼兒和家長伴着音樂沉浸在用肢體動作感受和表達音樂的輕鬆氛圍中。在老師和家長的引導下,探索遊戲的新玩法,逐漸增加遊戲的難度,能隨節奏的變化敲擊對方身體的兩個部位和三個部位,家長和孩子變換方向,使遊戲活動由原地進行過渡到流動進行,增加了遊戲的難度和趣味性。最後是家長與幼兒共同邀請客人蔘與遊戲讓客人與家長幼兒互動,共同體驗遊戲的快樂把整體的活動推向高潮。整個活動體現了家長與孩子互動協商、老師與家長互動協商、孩子與老師互動協商的學習方式,是家長和孩子共同體驗到了遊戲活動的樂趣。

不足之處:

1、活動中教師的語言過多,不夠精煉。

2、圖譜的提供複雜,同樣的節奏應該提供一種。圖譜上的粘膠忘記揭掉,佔用了活動時間使活動有些拖沓。

3、家長資源利用不夠充分,應該讓家長更加充分的發揮指導作用。

老師點評:

關於"組織親子活動的目的問題",為什麼組織親子活動?

如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便於老師指導孩子;讓家長了解育兒方法;瞭解幼兒園教學工作……目標的表述有問題:關鍵目標要排在第一位,即:"讓家長感受和了解音樂欣賞的方法"直接指向親子活動的價值。

再有就是明確關鍵經驗和相關經驗是什麼,核心目標和關鍵經驗不能偏頗,目標是出發點和歸宿。活動目標表述含糊,操作性不強,應體現目標的具體可操作性。親子活動必須是科學和嚴謹的,是向家長敞開的一扇窗户,應是優於平時的教學,向家長展示我們最過硬的教學。

活動中,語言交代要清晰。活動中交代了讓孩子來教家長,但是,家長並沒有跟孩子學,老師也沒再作要求。前後要求要呼應,要把每一個環節的要求落到實處。再有就是活動結束時不是很温馨,引導孩子在活動結束時,能趴在媽媽的耳邊説句悄悄話,如:"媽媽我愛你"體現母子之間的親情,家長一定會心花怒放的,那樣,我們的親子活動就達到目的了。

家長和孩子要熟悉音樂。活動之前要讓孩子和家長提前熟悉音樂,瞭解音樂的背景和樂段。不要富予遊戲太多的規則,不然就是去樂趣了。要讓家長有成就感,看到孩子的成長和能力。

音樂的選擇要適合遊戲。遊戲情境的創設更要符合音樂的性質。在遊戲過程中,教師有意的增加遊戲的難度,其實就是一個經驗累加的過程,一步步引領幼兒和家長完成遊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