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交際禮儀文書 > 稿件

《咚咚咚是誰呀》評課稿

欄目: 稿件 / 發佈於: / 人氣:1.72W

春雨的力量在於潤物細無聲,溪流的力量在於細水長流。林莘老師的這堂課——《咚咚咚是誰呀》我看了好幾遍,看完第一遍的時候,我心中很是好奇,為什麼這堂課會這麼安靜,一堂好課,尤其是公開課,不應該是學生教師的情緒充分調動起來,高潮迭起嗎?後來我接着再看了幾遍,才發現自己想法的淺薄。

《咚咚咚是誰呀》評課稿

林莘老師是“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的先行者,而這堂課——《咚咚咚是誰呀》就是以“學習共同體”模式開展的。

1、課堂伊始,林老師就提出了三點要求,第一:討論要很小聲;第二:要很認真地傾聽;第三:有兩種討論模式,分別是同桌兩人和同桌四人。林莘老師將學生的位置安排成四人一小組,孩子們互為學習夥伴,共同完成思考和回答,而教師穿梭於孩子們之間授課,時不時俯下身子和孩子們交流。林莘老師和孩子們是如此的親近,孩子們小聲地討論,這樣每一個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思考空間,不容易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干擾,學習就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悄然發生。

2、當一個孩子説出自己的想法的時候,如果有人再追問他:為什麼呢?你還有什麼理由嗎?那麼孩子的思考又加深了一步,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向前走了一步。在課堂上,教師不能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問題都去這樣問,但是放在小組學習當中,讓學習夥伴去做這件事情,確實是可以有的!而此時作為教師應該去觀察,孩子們在課堂中是否真正產生學習,用眼神、用肢體語言、用心去關注到每一個孩子。

3、在林莘老師的課堂中,我注意到她從來都不會重複孩子的發言。而在我平時的教學之中,則會經常重複,因為擔心別的孩子沒聽見。正是這種擔心,讓孩子並不能全神貫注去傾聽,他們會依賴於老師的重複,林莘老師的.這一做法,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鑑。

這麼一堂安靜的課堂,思考卻在孩子們心中暗中湧動,有種熱鬧是浮於形式的,有種安靜確是紮根於孩子學習當中的。

父母之於孩子,再想把他捧在手心也總得教他成長讓他自由獨立,教師之於學生,再希望他學有所成也得給他空間對他們予以信任。如何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如何去做一個合格的引導者,我想路還非常漫長,而對於林莘老師的“學習共同體模式”,僅僅這麼一堂課的觀摩也只是管中窺豹,讓我們一起多學習,多思考,多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