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學校讀書節倡議書(通用5篇)

欄目: 倡議書 / 發佈於: / 人氣:9.2K

在生活中,能夠利用到倡議書的場合越來越多,倡議書是由某一組織或社團擬定、就某事向社會提出建議或提議社會成員共同去做某事的書面文章。相信寫倡議書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校讀書節倡議書(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校讀書節倡議書(通用5篇)

學校讀書節倡議書1

親愛的同學們:

有一種期待在春天綻放,有一個主題在春天鮮活,有一份快樂在春天蔓延。在這充滿綠色希望的季節裏,我們全校師生迎來了我校第三屆啟明星校園讀書節。本屆讀書節的活動主題是讀書成為習慣;書香伴我成長,同享閲讀快樂,共創社會和諧。

古人道: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採、足以長才;書猶藥也,善讀可以治愚;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21世紀是個崇尚文化內涵的時代,讀書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學校理應是文化的高地,理應引領時代走向更高的文明。因此,為營造書香校園,讓讀書伴我快樂成長,我們淄川實驗中學第三屆啟明星校園讀書節拉開了帷幕。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從書中,我們知道了什麼是高尚,什麼是卑賤;什麼是關愛,什麼是冷漠;什麼是聰明,什麼是愚笨;什麼是堅強,什麼是軟弱;什麼是文雅,什麼是粗魯;什麼事我們可以做並且應該做,什麼事我們不應該做而且堅決不能做;什麼人值得我們敬重、崇尚和學習,什麼事我們應該憎恨、鄙視與批評……在書中,你可以和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交談,你可以和人類最優秀的思想對話;讀書,還能讓我們學到最優秀,最規範的語言。那些文學家的優秀作品,字字句句都散發着珍珠般的光澤。

書香潤澤少年,閲讀豐富人生。同學們,親近名著,熱愛讀書吧!與大師交流,與古人對話,你將會博採眾長,通古曉今;激揚文字,盪滌心靈;你將會變得更加智慧和堅強!在這裏,我們倡議全校同學:讓我們熱情洋溢地捧起那些充滿智慧知識的書,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與博覽同行,開拓廣闊視野。

學習是終身的事業,讀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希望通過此次讀書節,使同學們養成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在讀書中體味人生,感悟生命,在讀書中成長。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行動吧!讓讀書成為我們每一個實驗學生的習慣,讓我們用朗朗的書聲裝點學校,讓我們的校園處處飄溢着書香,讓書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盪漾!我們相信,當你初中畢業時,能夠背誦古詩三百首,精讀名著五十部,你就會對得起今日的誓言,你就是一名有修養的高材生。讓我們拭目以待。

謝謝!

倡議人:xxx

  xx年xx月xx日

學校讀書節倡議書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各位同學:

江城如畫裏,山曉望晴空。在這秋風送爽的季節裏,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金秋讀書節。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渺小的自我眺望遼闊世界的窗户。“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作為學生,紮實的閲讀能讓我們積累豐富的文化知識,積澱深厚的文化底藴。放開眼界,多讀書,讀好書,才能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書籍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啟迪着我們的思想,浸潤着我們的心靈。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可以修身養性、明理達道,可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可以窺古今之變、養浩然之氣。

南山秋色兩相高,正是讀書好時節。面對瀲灩秋光與裊裊秋色,古人往往逸興滿懷,壯思欲飛。書生意氣的王勃登上滕王閣遠眺,看見了晚霞紫煙,看見了山光霽色,揮筆便繪就了一幅“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絢爛秋景。豁達開朗的劉禹錫被貶後,將哀愁與怨艾溶解於爽朗的秋色中,駕着凌雲的鶴,遨遊於萬里碧霄之上,高唱出一曲“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曠達秋歌。瀟灑坦然的蘇軾在一片殘荷敗枝、美人遲暮的蕭瑟中獨具慧眼,最愛那傲寒鬥霜的秋菊,將逆境中這抹明麗的色彩幻化成蓬勃飽滿的生機與希望,為友人贈上一份“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的歲寒秋意。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古有匡衡鑿壁,車胤囊螢,孫康映雪……這一個個動人的讀書故事,體現了古代中國重視詩書閲讀的傳統。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與思想精髓,也在讀書中薪火相傳、綿延不絕。然而在如今的中國,讀書的優良傳統卻日漸式微,“不讀書”也開始成為中國人的一大標籤。近年來中國國民的人均閲讀量持續走低,有讀書習慣的人寥寥無幾。反觀國外,猶太民族人均一年讀書64本,因愛讀書被譽為最聰明的種族;北歐國家人均年閲讀量達到24本,在法國和德國街頭、地鐵上和公園裏,能看到很多手捧書本埋頭閲讀的人。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的閲讀水平。不讀書的人是一個失去人生色彩的人,而不讀書的民族也會漸漸喪失最珍貴的文化精神。

詩書文化的薪火,需要我們身體力行,代代相傳。每一位老師和同學,都能夠為建設書香校園,推廣全民閲讀,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貢獻一份力量。

值此第十一屆金秋讀書節來臨之際,我們倡議:

讓閲讀成為習慣!使書香浸潤校園!

在閲讀中,追尋前人的腳步,細細聆聽傳統文化的迴響!

在閲讀中,積極思考,不斷學習,把握時代發展的脈動!

在閲讀中,孜孜不倦地探求真理,體味人生,感悟生命!

倡議人:xxx

  xx年xx月xx日

學校讀書節倡議書3

在第二十二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我們向全體師生髮出倡議:

崇尚讀書。在讀書中體味人生,感悟生命;在讀書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在讀書中提高生活品味;在讀書中成長成才。

品讀經典。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與書為友,益智明理,從經典名著中汲取精華,從聖賢哲理中感悟真理。

博覽羣書。時代的發展需要高素質、複合型人才,只有博聞強識,才能在錯綜複雜的社會環境中認清真理和謬誤,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紮實的知識儲備駕馭人生。

終身讀書。把讀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實現自身知識、能力、觀念的有機轉化,達到完善自我、全面發展的目的。

讀書致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只有將讀書、做人、做事有機統一起來,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實現知行合一。

“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共同走進書的世界,讓書香浸潤人生,聆聽讀的聲音,享受讀的快樂,讓心靈在書香中徐徐穿行,不斷淨化與昇華!

此致

敬禮

  倡議人:xxx

  日期:xx年xx月xx日

學校讀書節倡議書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開卷有益,益己、益人、益民族、益國家、益未來。中國人歷來就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傳統,中華民族之所以稱為"禮儀之邦",之所以成為文明古國,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學習、勤奮讀書、善於讀書、善於思考的民族。

我們愛讀書,因為書豐富我們的知識,提高我們的素養。培根説: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採,足以長才。我們愛讀書,書為我們展現一個精彩繽紛的世界;我們愛讀書,書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書讓我們成長成熟。

進入新世紀,面對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浪潮,面對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和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挑戰,面對日益激烈的就業競爭,我們有太多不熟悉的東西,有太多需要追趕的方面,需要學習更多的新知識,練就更多的新本領,讀書學習創新發展就顯得比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世界各國也都非常重視讀書活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從1995年起把4月23日定為"世界閲讀日",籍此來推動閲讀和寫作。

在此,我們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希望同學們能積極參與到學校第xx屆讀書節活動中來,共享讀書的美好時光,分享讀書的濃濃樂趣。

同學們,讀書吧!讓我們把讀書活動作為一次新的耕耘與播種,讓迷人的濃濃書香飄溢在我們的校園,讓讀書生活伴隨着我們成長、發展的每個腳步,讓我們更加自信、充實地走向美好,走向未來!

倡議人:xxx

  xx年xx月xx日

學校讀書節倡議書5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陽春三四月,讀書好時節!以“樂享·書香”為主題的“20xx年春季讀書節”向你我走來!讀書節是學院的活動,更是全體師生的共同節日。

在第23個“4.23世界讀書日”即將來臨之際,我們向同學們發起倡議:讓我們一起:樂享閲讀共冶書香。

讀書是創造力和活力的起點,是文化底藴的基石。一個國家是否有廣泛的大眾閲讀,是否有樂於讀書的社會風尚,決定了人們能否主動吸收各種文化的營養,在潛移默化的滋養中,提升國民素質,營造文明氛圍,引領先進文化。一個不愛讀書的社會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社會,一個不願讀書的民族是創造力貧乏的民族。崇尚讀書,才能讓民族的發展保持生命的活力。

立足於大千世界,讀書能使我們於峻峭呼嘯處得巋然,於清風朗月處見飄逸,於百花爭豔處嗅獨芳;讀書會使我們心馳神往,奇思遐想,視通萬里,可上九天攬月,亦可下五洋捉鼈,可朝謁秦皇漢武,幕訪孔孟太白,夏可觀十里荷花,秋賞三秋桂子,北可馳騁於塞外草原,南可躑躅於江春雨巷。

在書香的天空下,可領略“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捲雲舒”的超然;可感受“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那份大氣;可品味“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美麗;亦可體味“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自信。讀書,就猶如彈奏美妙的樂曲,清新靈動的音符伴着悠揚婉轉的旋律飄入我們的心扉,讓我們感到明志的清晰、醒悟的明亮以及創作的激越。

讀書是生活永恆的主題,它使人睿智、使人高尚。詩人狄金森説:“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躍着的詩行那樣,把人帶往遠方。”為此,我們發出倡議,從現在做起,讓我們捧起書本,讓濃郁書香飄逸在我們的校園,讓讀書伴隨我們走向美好的未來!

  倡議人:xxx

  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