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高一作文:“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欄目: 高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27W

讀罷《史記》,我不禁掩卷沉思、心潮起伏,既為司馬遷的鴻篇鉅著,不隱惡,不虛美的寫作風格,也為當時那波瀾壯闊、動人心絃的歷史。不禁想起陳壽著的《三國志》裏,諸葛亮作《隆中對》: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我若是戰國時期的名士,便如諸葛亮所言: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高一作文:“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戰國四公子,各有千秋,各有缺點。魏公子無忌禮賢下士,求賢若渴,但不被重用後,縱情酒色,四年病酒而卒;孟嘗君田文聰慧過人,好客喜士,卻氣量狹小,因被嘲笑而殺趙人數百;平原君趙勝平易近人,卻利令智昏,重利重色;春申君黃歇忠君愛國,視死如歸,卻被奸人矇蔽,猶豫不決。四公子都是當世人傑,但如果可以選擇,我一定義無反顧地投靠到魏公子信陵君門下。

魏公子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當他得知有個叫候嬴的守門小吏是個隱士時,立即前往拜訪,並以厚禮相送,候嬴不肯接受。公子便置辦酒宴,大會賓客,然後帶着隨從車馬,親自去迎接侯生,並空出車上的左邊尊位。在酒席上,魏公子親自向候嬴敬酒。面對候嬴的考驗,公子的態度愈加恭敬,讓人不得不驚歎於公子的禮賢下士。就連太史公也對魏公子的禮賢下士作出了極高的評價:“天下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巖穴隱者,不恥下交,有以也。名冠諸侯,不虛耳。”公子身份如此尊貴,而候嬴不過是一個低賤的守門小吏,他尚且能如此恭敬,求賢若渴,我若是當時的名士,投靠到他的門下,便不用擔憂英雄無用武之地,不必像李白那樣感歎生不逢時了。

魏公子虛心納諫,從善如流。魏公子假傳命令,殺死晉鄙,打退秦軍保全趙國,趙孝成王打算把五個城邑封給魏公子,魏公子聽説後沾沾自喜,聽了門客的勸説,馬上變得謙讓起來。魏公子住在趙國十年,秦國晝夜行軍,出兵攻打魏國。魏王派使者請魏公子回國,魏公子害怕魏王對自己懷恨在心,告誡門客:“有敢為魏王使者通報的處死。”毛公、薛公話還沒有説完,魏公子就馬上回魏國。魏公子善於權衡利弊,虛心納諫,我若是當時的名士,投靠到他的門下,只要是好的計謀,魏公子必定能採納,我就能一展平生所學。

魏公子在諸侯之中有極高的威望,受到大家的擁戴。秦國出兵攻打魏國,魏公子趕回魏國之後,做了魏國軍隊的最高首領。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派遣使者把自己做了魏軍將領的消息告知各諸侯國,各路諸侯聽聞之後,紛紛派了將軍領兵前來救魏。他率領五國兵馬在河外擊敗秦軍,並乘勝追擊至函谷關,迫使秦軍多年不敢出函谷關。魏公子威震天下,各諸侯中的賓客都來呈獻兵書,魏公子的威望與賢能可見一斑。我若是當時的名士,投靠到他的門下,可以毫無顧慮地輔佐魏公子,而且跟着一位受人擁戴的上將軍工作富有成就感,幸福感。

“良禽折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 魏公子禮賢下士,求賢若渴,允文允武,惟德惟才,我若是當時的名士,伯樂非魏公子莫屬,我必定投靠到魏公子的門下,我一定能得到魏公子的賞識、重用,獲得名士應有的待遇,我將竭盡所能輔佐他治理國家,把魏國建設成為國富民強的國家,徹底打敗秦國,統一天下,同時,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