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寫作指導:怎麼寫好作文

欄目: 高考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42W

樑·蕭統在《文選》裏説:“事出於沉思,義歸於翰藻”。首先要“沉思”,要潛心構思,然後再借助美麗的語言把事義表達出來。

高考作文寫作指導:怎麼寫好作文

一、是寫記敍文還是議論文?

這個問題的實質是:你是準備敍事呢,還是議論或抒情?寫文章的表達工具只有五種:敍事、抒情、議論、説明、描寫。不同的表達方式為主構成的文章就具備了不同的體裁,即我們所熟悉的説法,議論文、説明文、記敍文或散文、小説、戲劇、詩歌等。

所以,審題的時候,我們要考慮選用怎樣的表達方式。決定選用何種表達方式的要素有哪些呢?起碼有四種。即:題目本身的限定、寫作方向的限定、寫作內容的限定、寫作能力的限定。

二、議論文的思路如何展開?

記敍文(散文)以畫面抒情,所以通常採用摺扇式結構——以一條線索串起若干依次展開的畫面。因此,寫作記敍文(散文)的基本功是先具備用文字營造畫面的能力,寫景當然容易一些,人物眾多的場面可能就更難一些了。畫面展開的順序無外乎三個:時間、空間、心理(意識流)。或者三者兼用。另外,記敍文(散文)的寫作還需要塑造形象(意象),形象(意象)需要強化,這樣又要處理好幾個畫面之間的同中之異,或異中之同。

這裏重點談談議論文思路展開的問題。議論文的思路簡單地説其實就是三個短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也就是説,所有的議論文都可以看成由三部分構成: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首先要確定論點即“是什麼”,然後必須回答“為什麼”或“怎麼辦”。論點有兩種,一種是講述道理的,一種是指導實踐的。前者需要講清楚“為什麼”,後者既需要講清楚“為什麼”還需要講清楚“怎麼辦”。行文的時候或兩者兼而有之,或兩者只需其一,這與寫作情境與潛在讀者的需要有關。但是,不管怎麼説,提出一個觀點以後,你必須能夠直面別人的質疑,要論證自己道理的合法合理性,解決一個“為什麼”的問題。所以,第一要思考的問題是:我的理由是什麼?

從總體上來説,議論文思路展開的大框架如下——

論點(是什麼)→理由(為什麼)→做法(怎麼辦)

有人將議論文的思路概括為48個字,不妨借鑑——

提論點,開議論:為什麼——怎麼能;正面講,反面論;講道理,引言論;舉事例,典型新;聯實際,確切準;生髮開,駁異論;結尾時,要回應。

具體説來,議論文思路展開的方法有以下八種——

1、總分開路。開頭總提問題,然後話分兩頭剖析,結尾歸納論點,全文構成總分總的關係。中間分説依據一分為二、矛盾對立統一的辯證思維。

2、縱深開路。根據論點逐層論述,由表及裏,由淺入深,步步深入,體現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辯證思考。一般用於需要深層剖析事理的文章。

3、橫向開路。圍繞論點向橫的方向思索,把論述的廣度逐步擴大,最後再收攏來。一般用於議論文的事實列舉。要注意的是:一則必須緊扣論點展開,一則不能堆砌,展開的各面務必分屬不同角度。上舉佳作《我們》即是這一思路。

4、縱橫交錯開路。一般用於比較複雜的論述,主要體現在全文的間架上,在一個段落內極少見到。

5、對比開路。其中一個方面是正面的,一個是反面的。往往是用反面的來突出正面的。行文過程,一般是先正後反;但如果是用正面的來論證反面是錯誤的,行文過程又往往是先反後正。

6、類比開路。通過講故事、打比方或引用成語典故,對某些屬性相同的事物進行比較,闡明問題,論證論點。行文結構,一般總是先概述用來類比的故事、寓言、成語典故,再引申到要説明的道理上來,進行類比闡發。最關鍵之點是藉以類比的事物和所要説明的道理之間要有共同的屬性,要類比得合乎邏輯,要準確把握兩者之間的辯證關係。材料作文基本採用這種思路。

7、逆轉開路。先從一個方面論述問題,後面忽然來個逆轉,否定前面的看法,論述另一種看法,思路發生了大轉折。一般常用於對某些錯誤認識的分析批判。

 8、生髮開路。有些議論文,上文從正面立論,直接闡明瞭作者的主張或見解,下文針對某些人不同意作者主張的看法進行駁斥,從而間接論證作者的主張,我們把這種思路稱之為生髮開路,或叫“生髮開,駁異論”。這種辯證開路不但使正面立論更充分更周詳,而且有妙筆生花之效果。

 三、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説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彙庫”。語彙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彙,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彙,還包括句子、句羣。建立“語彙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閲讀。平時要廣泛閲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説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着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説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穫。”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彙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四、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裏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説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説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鍊成一個目光敏鋭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鍊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鍊成習慣,鍛鍊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裏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侷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説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鐘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