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隨筆

蔡京找老師的雜文隨筆

欄目: 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8W

《揮麈後錄》記載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蔡京晚年讓他的侄子蔡佃請了個家庭教師教他的孫子輩,一天有小孩跑來向蔡京告狀説老師出問題了,竟對他們説:“可且學走,其它不必!”所謂“走”就是逃跑、奔竄的意思。《智囊》中就有一個故事説王莽篡位後,巴郡有個任文公,知道天下將要大亂,就讓家人每人背上一百來斤的東西,圍着屋子每天奔走十圈,當時的人都感到莫名其妙。後來兵寇並起,那些逃亡的人很少能安全脱身,只有任文公一家大小揹着糧食因為跑得快,全部得到了安全轉移。所以當時益州的人都説:“任文公,智無雙。”

蔡京找老師的雜文隨筆

要教蔡京子弟逃竄本領的人叫張觷,蔡佃向蔡京推薦時説“有新進士張觷者,其人遊太學,有聲,學問正當,有立作,可備其選。”而他對蔡京子弟説學逃竄的理由是:“君家父祖奸驕以敗天下,指日喪亂,惟有奔竄,或可脱死,它何必解耶?”除了學逃竄,學其它東西對他們已經沒有意義了!

後人對張觷馬上到蔡京家去做了家教這件事頗有微詞,大概是受了《朱子語類》等書沒有將此事交待清楚的影響。小説《蕩寇志》甚至把張觷寫成是蔡京家親戚。明朝《徐陽溪集》前言介紹作者徐燦時,還把他與在奸臣嚴嵩家同樣做過家教的徐燦作比較説:“一日嵩與朝官燕,方獻酬,客皆跪受爵,燦遂慨然辭歸,蓋亦知幾之士,較賢於張觷。”這似乎都是對張觷的誤解。

且不説蔡京和張觷是正邪不同的人物,《朱子語類》就説當初蔡攸要蔡樞舉薦人時曾説:“太師用人甚廣,又要討甚麼人?”蔡攸就説過:“緣都是勢利之徒,恐緩急不可用。有山林之人,可見告。”這才舉薦了張觷。他們雖然都是福建人,但張觷是懷安人,蔡京是仙遊人,他們不僅老家離得較遠,相互之間也沒有往來,所以向蔡京推薦他時,蔡京並不認識他。《宋史》説蔡樞向蔡京推薦張觷,“觷再三辭,不獲,遂即館,京亦未暇與之接。”可見他是不得已而去的。而且推薦他的還不止蔡佃一人,對於蔡京子弟的態度,“觷嚴毅聳拔,意度凝然,異於他師,諸生已不能堪。”而他解釋要他們學逃竄的理由是:“天下被而翁破壞至此,旦夕賊來,先至而家,汝曹惟有善走,庶可逃死爾!”要知道那時蔡京還是個太師,張觷這樣做沒有驚人的.膽識是做不到的。而他之所以這麼做,也就是為了引起蔡京的注意並讓他自動來找自己。

果然,此時這位和昏君宋徽宗一起斷送了北宋的蔡京,在“諸子大驚”來報告他,並説:“先生心恙”時,面對這種咄咄逼人的氣勢,蔡京被罵後不僅沒敢怪罪張觷,還“命置酒以謝之。”禁不住“為之垂涕”,低聲下氣“詢以救弊之策”,完全被張觷鎮住了。接下來,張觷的行為還似乎真心誠意在為蔡京出主意,建議蔡京“收拾人才,改往修來,以補萬一。”於是在他的推薦下,楊時等人就被安排上了不同要職,張觷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他自己日後也當上了知州。這樣的智慧,應該説比王莽時的巴郡任文公是還要高過一籌的。

張觷教蔡京子弟“學走”的本領自然是用不着的。《揮麈後錄》説蔡京“之竄也,道中市飲食職務,皆不肯售,至於辱罵,無所不至,遂窮餓而死。”查蔡京共有八子十三孫及曾孫四人,全家計二十六丁,宋靖康元年蔡京事發,全家除五子蔡修因為是駙馬而免刑外,其餘都被押着發配嶺南。一行二十五人行至潭州,蔡京及次子暴病身亡,宋欽宗又下詔:“蔡京子孫二十三人已分竄遠地,遇赦不許量移。”隨後長子、三子被賜死,四子全家抄斬,剩下子孫被分別流放到湖南、海南等邊遠地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