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隨筆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桃花心木》教學隨筆

欄目: 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7.16K

聽特級教師薛法根老師的課,總有如沐春風之感。薛法根老師的課,清新自然,幽默風趣,充滿智慧,學生不知不覺地走進了質樸悠遠的境界。這裏,我們以薛老師執教的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桃花心木》一課為例,談談他課堂教學和諧、智慧、圓融的特徵。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桃花心木》教學隨筆

一、和諧——學習目標清晰呈現

特級教師薛法根老師的課堂幽默風趣,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薛老師站在學生面前,似一位娓娓道來的大哥哥。薛教師總是適時示弱,把學生推到前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和諧的師生關係、精彩的引導語言、幽默風趣的交流、接連不斷的笑聲,構成了薛老師課堂的和諧樂章。

如《桃花心木》一課,薛老師這樣輕鬆實在地導入:師:請同學們拿出一張紙、一支筆。每個人都看着我的臉。我看到每一個同學的眼睛都很有神,很有精神。你們長着兩隻耳朵,要學會聽。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話,這段話的含義非常深刻。這樣的句子文質兼美,我們要把它記下來。(請三個學生到黑板上聽寫)師: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深化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教師提醒學生,聽寫之前要聽完整,記住了要寫的話,然後再寫。

教師提醒學生檢查:“這叫做會檢查,能主動檢查的同學是很了不起的!”

教師要求學生自己檢查。

師:我們來看黑板上三位同學的默寫。請你讀一讀,發現問題了嗎?

生1:第一個的默寫少了個“出”字。

師:少了一個字意思就會大不一樣了。

生2:第二個的默寫把“感受”寫成了“感知”。

師:默寫後一讀就發現了問題。默寫好,我們還要讀好。

薛老師於輕鬆之中,將學習目標清晰明白地表述清楚,學生在學習之中不折不扣地達到預設的目標。薛老師無論到什麼地方借班上課,總是和學生的心理距離很近。學生猶如見到一位好玩的大哥哥,非常喜歡他寬鬆的課堂氛圍。和諧的師生關係、平等對話中的首席,薛老師於輕鬆詼諧之中達到這樣的境界。

二、智慧——語言思維精神共舞

初聽薛法根老師的課平凡素雅,似乎沒有驚人之舉,然而細細咀嚼回味,又有無窮意味藴含其中,似陳年老酒,清甜濃烈。薛老師的課不僅着眼於學生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還關注深刻的思維訓練,更重視精神世界的深邃探尋和引領。

1。於無聲處聽驚雷——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

薛教師重視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紮實的聽、説、讀、寫的語言文字訓練,尤其重視目前大部分教師容易忽視的讓學生主動提問這一訓練,培養學生主動提問、學習概括的能力。

師:這裏有一個詞叫“不確定”,我們説一般的人種花、種樹、種草都要按時澆水、施肥、除草,這些對花草樹木來講是“確定”的。在課文中,種桃花心木苗的那個人的表現卻與眾不同,他讓人感到奇怪。(板書:奇怪)他的好多做法讓人覺得不可捉摸,不可理解。仔細讀讀課文,看看哪些地方讓人覺得奇怪,邊讀邊把它們畫下來。

(學生讀課文,教師行間巡視)

師:有些獨特的地方一眼就能看出來,有些獨特的地方你要用心去讀、去感受才能發現。

師:請你先讀一讀令你感到奇怪的語句,然後告訴大家,奇怪的是什麼。

生:奇怪的是,他來得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奇怪的是為什麼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師:這裏有兩個問題,你説得不夠概括,要説明白、説清楚。第一個“奇怪”是什麼,第二個奇怪什麼。

生2:奇怪的是他來得沒有規律。(板書:沒有規律)師:你知道他什麼時候來?能確定嗎?

生:不知道。

師:這就叫做“不確定”。

生3:第二個奇怪是他澆水的量也不確定。

師:還有什麼地方讓人覺得奇怪的嗎?

生4:令人奇怪的是,他來澆水的時間不確定,澆水的量也不確定;更奇怪的是他來作者家喝茶的時間也不確定;更奇怪的是他每次都會帶幾棵桃花心木苗來補種。

師:這就叫做會概括。會概括你就會讀書了。你繼續説,還有什麼奇怪的?

生4:沒有……(眾鬨笑)

師:怎麼沒有了?那不是完了?你找的這些奇怪並不奇怪,課文中明明有“奇怪的是……越來越奇怪的是……更奇怪的是……”,誰都找得出來。這還不算有本事。有本事的.課文沒告訴你這是奇怪,但是你能問出奇怪。看看誰會發現。

生5:我奇怪的是這個人到底是懶的還是不懶的?師:哦,有了一個疑問,看得出你會讀書,這次你的眼鏡沒有白戴。(眾人再笑)完了嗎?你就看這個懶啊?你看出來了嗎?還有一個地方,我一定要你看出來。(眾笑)

生5:忙人怎麼可能做事那麼從從容容?可以看出來,他不一定忙。

師:到底是忙還是不忙也有疑問了。你看,會讀書了,能讀出疑問來了。對這個忙產生了__________疑問,還有嗎?這時候還能找出來的同學就了不起了。

生6:我還能從這裏看出疑問來:“到底應該什麼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麼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苗該不會枯萎吧?”

師:幾個問題?四個問題啊!一連四個問號啊!你們看他多會發現,有問號的地方説明感到奇怪,心裏有疑問。都找到了嗎?現在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他感到奇怪的地方,一直讀到四個問號。自己讀,體會他的疑問。薛老師引導學生直接與文本對話,以“仔細讀讀課文,哪些地方讓人覺得奇怪”作為文本閲讀的主話題,學生將文本中顯性和隱性的奇怪之處逐一找出,這樣培養了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同時,他們學會如何概括問題,並對概括出來的大小問題進行有效的梳理。教師真正成為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介紹人。教師再針對學生的疑問展開教學,顯得有的放矢,這樣的教學凸顯了教師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