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隨筆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讀書隨筆

欄目: 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95W

今天下午沒課,難得有半天不上課的時間。我在辦公室裏靜靜地讀着《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xx年第5期有關地理核心素養的。下面是我的讀書筆記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讀書隨筆

一、東北師範大學張家輝教授關於“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研究”。

什麼是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地理素養是指學習者經過地理學習後能夠用地理視角觀察地理事象且用地理能力解決地理問題的內在涵養。包括地理知識、地理能力、地理方法、地理思想和地理品質等構成要素。

由此得出初中生地理核心素養包括地理核心素養、地理關鍵能力、地理基本思想、地理基本方法和地理必備品質等組成。其中地理核心概念包括位置、分佈、地方、區域、尺度、地理過程、空間作用、地理環境和人地關係等,地理關鍵能力包括地理空間定位能力、空間格局覺察能力、地理過程分析能力和地理問題探究能力等;地理思想包括人地關係思想、尺度思想、整體性思想和因地制宜思想等;地理基本方法包括地圖法、地理實驗法、地理調查法和區域比較法等;地理必備品質包括愛家愛國情感、全球意識、審美情趣和環保意識等。

張教授認為地理核心素養包括:基礎教育階段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由人地觀念、空間能力、區域分析、過程解釋、尺度關聯、家國情懷和地理表達等要素構成。其中人地關係是地理學研究的永恆主題。近百年來,我國地理課程標準非常重視學生對人地關係的理解。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將人地關係思想作為一項重要的指導思想。地理教學中應注重引導學生認識“人對地的影響”“地對人的影響”“人與地的協調”等,進而形成正確的、全面的'人地觀念。

二、吉林省教育學院張連彬老師“地理核心素養體系構建的思考”。

人地關係一直是地理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人地關係的發展經歷了漁獵文明時期的崇拜自然階段、農業文明時期的改造自然階段和工業文明時期的征服自然階段,進入現代社會,資源、環境與生態問題頻發,使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謀求人地協調發展的重要性。縱觀人地關係的發展過程,人類社會幾千年的文明史,其實就是人類社會對自然地理環境認識、抗爭和適應的歷史。在認識和研究人地關係時應注意的問題:

1、人地關係時不斷髮展的,具有時代特徵;

2、要聯繫社會文化環境特徵綜合考慮,人類社會對自然地理環境的作用往往通過社會文化而發生作用;

3、人類社會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係是對立統一的,在對立統一中不斷髮展。樹立科學的人地觀不僅可以提高認識,規範和約束自身的行為,還可以從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高度來認識世界,謀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人地關係可考慮下設“資源觀””環境觀“”人口觀“等二級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