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成長作文 > 自由作文

自由的空間作文

欄目: 自由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5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自由的空間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由的空間作文

自由的空間作文1

父母的呵護,令我們如同温室中的花朵,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可父母是否想過,應讓我們放手一搏,才能綻放我們的花季。

冼星海曾説:“在經歷了暴風與血雨,才能綻放成功之花。”此言非虛。我們正處於人生的花季,如果不拼搏,不自立,不奮鬥,怎能綻放?怎能為自己留下無悔的篇章?

雛鷹嚮往着藍天,就毅然離開温馨的鳥窩,獨自奮鬥,在經歷無數次失敗後,終於翱翔於天際,獨享這美景。正如我,我向往自由,希望父母能給我自由的空間,讓我放手一搏。我知道,你們給我無微不至的關懷,是希望我能在學業上出彩,令你們驕傲。雖然世間競爭殘酷,毫不留意就導致名落孫山,即使如此也希望你們能給我自由的空間,讓我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能自食其力。

日本的教育方式正是如此,冬日裏,讓孩子們赤腳走路,赤裸上身,在雪地裏奔跑;成年了,父母僅給些解決温飽的資金,讓你獨自闖蕩於江湖,體驗生活的艱辛。這便是老人口中所説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吧!在中日交流中,中國孩子的學習成績與日本孩子相差甚少,更可以説是略勝一籌,然而,我們的獨立自主生活能力卻與他們相去甚遠,簡直可説是十萬八千里。

曾在電視上看見“荒島求生”這個節目,令人震憾:他們的生存能力怎麼這麼強?無論是找水源、求火種,還是找材料搭帳篷,都輕而易舉地完成。而我還只會做最普通的燒泡麪,都不敢想象當災難真正來臨時,我們的生存概率有多少……

一次在商場中無意走失,我呆呆地站在那裏,一動都不敢動,人流從我兩邊分開,我彷彿處於另一個世界,震驚、惶恐,淚水在眼眶裏打轉,雖然只是短短一瞬間,對我來説卻像是永恆。

我們應當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烏鴉也會反哺,更何況人類?可父母您們不應對我們過分溺愛,應讓我們學會自立更生,不然,當我們身處社會時,吃苦的還是我們。

父親,母親,望您們讓我放手一搏,讓我擁有自由的空間,讓我在花季中譜寫無悔篇章!

自由的空間作文2

在我的記憶裏,童年是一片無憂無慮的小天地,它給予了我自由,賦予了我快樂,給我帶來了美麗與幻想。

可是,自從上了初中,一切都改變了。

自打步入校門那天起,我彷彿就明白了校園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分數與名次一下子躍入了我的生活,成為我生活的主要部分。

小學裏,父母和老師從不會為我加壓,我幾乎不曉得什麼叫“名次”,只知道要在學中玩,玩中學,每天早睡早起,生活是一張有規律的表。每當我寫完了作業,我就會像小鳥一樣自由地去玩。我有我的小空間,在那個自由的空間裏,我看了許多的小説、童話,也會捧起多少期《小愛迪生》津津有味地看着;在那個自由的空間裏,我可以彈我喜歡的曲子,唱我喜歡唱的歌曲,朗誦我喜歡的詩句;歌聲、琴聲、歡笑聲裝滿着我的小空間。那時的我是一個閲歷深、興趣廣泛、成績優秀的女孩。

可是,上了初中之後,我的一切行動都受到了約束。爸爸媽媽將小説、童話和報紙雜誌都視為“閒書”,看新聞和彈琴、唱歌也被看成是“閒事”。每天,我都會在心裏壓迫下實行着“閉關鎖國”的政策。我再也沒有了自由的空間,一天到晚只能是學習,做題、背書,奮鬥再努力!卷子像下雨一樣落到我們的身旁,來一次次地考驗着我們。分數與名次不再使我對學習有任何的興趣與信心。我感到越來越緊張,我的成績自然是一落千丈,從原來那個閲歷深、興趣廣泛的女孩變為一隻孤陋寡聞的井底之蛙。

唉......

我希望我能夠擁有一片自由的空間,在這片空間裏,我會增長見識,放鬆大腦,培養能力,提高效率……

我需要一片自由的空間,可是--誰又能給我呢?

自由的空間作文3

何為朋友?很自然的,在有難時出手相援,悲傷時苦心勸導,快樂時能與分享,得意時還能小潑冷水的人已經算得上是很好的朋友了。

“作為朋友,就用該更深刻地瞭解對方,保護對方。”看似暖人的話語,卻沒有真正化成足以滋潤心田的甘露,在我們的動物朋友面前,它明明化為了鐵的牢籠!它成為了人類囚禁動物的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又有誰知道那些在鐵籠中接受着“保護”的動物是否在嘲笑,亦或在咒罵外面對自己作着深入“瞭解”的人類?

如果真的把動物當作我們的朋友,就應該給他們一點自由的空間。因為凡是人就不會很享受時刻被人盯着而沒有一點隱私,即使是面對自己的朋友。動物也不例外,好好想想,成天被人蔘觀的感覺,真的是風光的?想到一句話:距離產生美。與動物朋友保持一定的距離,你也許就會發現:自由的它們會把自己最自然的一面展現在你的面前。

我們知道,馮驥才先生就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他把自己的珍珠鳥當作了真正的朋友尊重它們的習性,並留給它們一個輕鬆自由的生活空間,不去驚擾它們。這也是一種境界。朋友之間,不一定要離得太近,自己有自己的生活,如果橫加干涉表面上是關心,但如果把握不好一個度,那麼疏遠就是不可避免的。互不侵擾,這是朋友間的最基本準則,是友誼的基礎,同時也是保障。

我們和動物們同屬於一片天地,按説應該是同胞的,但即使作不成同胞,我們本該是朋友。

那麼,就請給我們可愛的動物朋友們一個自由的空間把!自由的,永遠是美麗的,讓我們之間的友誼因自由而更加堅實,直到永久!

自由的空間作文4

真正寫到卷子上邊的已經找不到了,順序已經完全不記得了。很多內容都沒有了。作為一篇完全湊出來的文,就這樣吧。

人們在鋼筋水泥中生活久了,總覺得像是失去了自由。也對,慨歎於所謂的“自由”、“言論自由”都成了貼吧上屏蔽的詞語時,我們哪裏還能感到自由之所在?

“我們再得不到自由了”——那,是你的歎息。哦不,親愛的,我們永遠不會失去一樣東西,那便是任你的思維開闊的頭腦。

看吧,秦始皇焚書坑儒仍阻止不了人們對知識的渴望;封建專制對思想的碾壓仍阻止不了李贄等“異端”對民主的嚮往;西方天主教的專制也阻止不了人們對自由的追求……

心靈的自由是人類生來便具有的能力與權力,是任何外界的事物都束縛不了的。而唯一能束縛我們那自由的心靈的,只有我們自己。

我們都渴望自由——渴望在漫天飛花中飛舞、歌唱,也渴望在旋繞的'紅楓中漫步、憂傷;渴望在片片綠蔭下悠然低誦、也渴望向瑩瑩雪花訴説衷腸……我們渴望享受這幸福與悠然,卻又畏懼得到後的失去。而正是這種畏首畏尾使得我們再看不到生活的美好——當看到滿天飛花,會想到花粉過敏;看到旋繞的紅楓,會想到已至深秋的寒冷;看到片片綠蔭,會想到汗流浹背的難受;看到瑩瑩雪花,會歎息:“哦!這該死的冬天!”如此一來,你如何還能感受到這生活的美好?所以,只要你的心是自由的,現實就是美好的。

當然了,心靈的自由,我認為,就同蘇格拉底所説的,是具有思想力的人們才具有的。就像剛剛誕生的嬰兒,他們思想中是一片純潔而美麗的空白——淨是淨了,美是美了,但沒有了思想力,便沒有了能夠讓心靈自由飛翔的帆;而沒有了帆,如何能夠遠航?

自由的空間作文5

親愛的外婆:

您好!

我有好多話要對您説,可是我生來膽小,不敢當面對您説,我只好通過寫信告訴您。

外婆,雖然我從小就和您生活在一起,您是我最親的人,可是每當我看到您那張嚴肅的面孔,我就會感到有幾分害怕。您知道嗎?有好幾次,我好想偷偷地跑回家去,就是因為我一見您那張面孔,心裏就特別不自在。但我不能偷跑,因為我怕您擔心我。再説,就算我跑回去了,媽媽照樣會把我送到這裏來的。看到別的孩子跟他們的外婆那麼親熱的情景,你知道我心裏有多羨慕嗎?記得有一次,我從學校捧回一張二等獎的獎狀,交到您手中的時候,您那張嚴肅的面孔不見了,變得慈祥起來了。你知道那一次我有多高興嗎?在您面前,我可從來沒有那樣開心過。可是,我上了五年級後,您那張嚴肅的面孔讓我看到的次數越來越多了。當我學習成績下降時,您總是責怪我不用功學習,可我已經盡力了呀!每天早上您總是是要我把課文背熟,我知道您是為了我好,可是我不喜歡這樣。老師不要求背誦的課文您也要我背,這麼多東西我怎麼背得完呢?您也知道我的脾氣,我不喜歡做的事情,我是做不好的。

外婆,不要每天都逼我背這個背那個了。您總不讓我做我想做的事情,這樣會讓我感到壓力很大,生活過得很不開心。外婆,我希望您能給我一點自由的空間,讓我做我想做的事情。我還希望您不要老是擺着那副嚴肅的面孔,請您多一些微笑,給人平易近人的感覺。這樣,您的外孫女會更加愛您的。

祝:您

身體健康,

萬事如意,

長命百歲,

天天開心!

  您的外孫女:xx

  20xx年10月22日

自由的空間作文6

星期天下午,我到小區樓下玩,碰到了二樓的甜甜小妹妹。

“姐姐!”她叫我。“甜甜,這幾天怎麼沒見你出來玩呢?”我問甜甜,她回答説:“自從上了三年級後,媽媽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不停地讓我上補習班,什麼小提琴呀,英語呀,作文呀全冒出來了。”“那你想上嗎?”我問。“當然不想了,每天上午7點起牀,然後吃飯,吃完飯就讀英語,讀一個小時後,就得上小提琴班,接着就是英語班,吃完午飯後就要在家練小提琴,三點鐘上作文班,晚上就要背《成語詞典》和《英語詞典》,背完還要做《AB卷》,媽媽説以後還要上奧數班。”她回答説。

“甜甜,該拉小提琴了!”甜甜的媽媽拿着棍子出來,叫甜甜回去拉小提琴。

“我該回去了!”甜甜説,“媽媽每次只讓我玩5分鐘!”“不能多玩一會嗎?”“當然不行了,媽媽會打我的!”於是甜甜一邊走,一邊回頭看看我,眼裏還泛着微微淚花。

甜甜回了家,我也就回家了。這時,媽媽剛剛下班回來,看到我回來了,便對我説:“乖女兒,媽媽給你買了《一課三練》和《單元自測卷》,吃完飯快回去做。對了,媽媽給你報了英語輔導班,每天下午2點;還有作文班,上午9點,別忘了哦。”“哦,我知道了。”我失落的回答。

回到房間後,我仔細想了想:現在許多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他們不考慮實際情況,只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安排孩子的學習,以為這樣才是真正為了孩子好,其實這種思想才是真正的害了孩子。

爸爸媽媽,請給我們一個自由的進空間吧。

自由的空間作文7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是不少學生、老師、家長的信條。分的多少,決定學生在班級同學之間的地位,是他們在老師心目中的立足點,是爸爸媽媽希望的精神支柱。

我們知道,在不少家庭裏都犯着這樣一個相同的錯誤。

在城市裏,幾乎所有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家長們就在他們身上寄託着很大的希望。因為家長們望子成龍心切,所以在孩子們身上施加很大的壓力。

每天放學回家,孩子們所面臨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學習活動;爺爺安排語文補習時間;爸爸安排數學補習時間;媽媽安排文藝補習時間……,這些給孩子們帶來了更大的負擔。孩子們雖然怨聲載道,但是苦於家長的壓力,也只好默默忍受,孩子們沒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整天都沉浸於無邊無際的強化學習訓練之中。

他們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得高分,孩子們也知道。所以他們在不能考得高分的情況下,就想到了作弊、抄襲,以達到父母的要求和目的。在卷子沒有發下來時,他們就像個人的隱私被非法公之於眾,無異於像生活在玻璃屋裏,只能在眾目睽睽之下過着惶恐不安的日子。

因為他們擔心自己考不到高分,被父母打罵和責怪,擔心老師批評,同學看不起。這些擔心,使他們整天都是提心吊膽,誠惶誠恐的。導致他們不注重學習過程,只注重結果—-分數的高低。

在鄉下,很多家庭都有好幾個兒女,更是如此,所以許多孩子都面臨着失學的危險。能夠上學的幸運兒,也並都是高高在上。還要忍受着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們的責罵,父母還給他們規定了基準分。每次要學費,都要忍受埋怨,才能勉強拿到手。在這些難於承受的壓力下,也使許多農村孩子放棄了自己的知識命運,走入另外一個更艱苦的命運裏。

這就是家庭壓力帶來的後果,但是不管制造壓力的人是誰,我們將來的人生之“戲”還得由我們自己繼續去演。

Tags: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