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成長作文 > 反思作文

【推薦】小學反思作文合集九篇

欄目: 反思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27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反思作文9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小學反思作文合集九篇

小學反思作文 篇1

語文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有利於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知識。傳統的教學理念枯燥乏味,教師應該注意避免這種情況,結合隱性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展開教學。鼓勵學生多參加班級和學校組織的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多數學生家長忙於工作,沒有過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導致學生的業餘生活過於單調。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願意主動接觸教師,引導學生接觸新鮮事物,主要圍繞學習語文知識,展開潛移默化的教學。然後,教師要嘗試與學生多接觸,讓師生關係更加融洽,這樣能使教學過程更加愉快,學生也不會覺得學習有壓力。語文教學內容涉及方面廣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熱愛學習,善於發現問題並尋找方法解決問題。教學任務不僅僅是教師講課、學生聽課這麼簡單,需要師生相互配合才能順利完成,如果教師只注重完成教學任務,而忽略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那麼整個教育過程就不具備任何教學意義。相信每個學生都願意與教師接觸,但有些學生比較內向,不善於表達自己,或者因為老師平時與學生之間沒有過多的溝通,造成學生遇到老師“不敢説話”,這些問題都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多與學生溝通。“溝通”也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教師善於與學生溝通,能夠拉近師生關係,提高教學質量。

隨着社會的迅速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學生的求知慾,只有教師的講課,沒有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探討,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具備科學與合理性。教師可以圍繞語文教學的重點,延伸課外知識的學習,開拓學生的知識面。因為小學作文多數要求學生寫身邊發生的事情,讓學生真情流露。有時教學內容要求學生寫去過的地方,如果學生的課外生活不豐富,或者發生過的事情已經有一段時間,印象已經不深刻,但教學內容又需要完成,所以,教師可以經常組織學生去户外參加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小學生只有通過真實的感受,才會在作文中真情流露。

二、提高創作能力

要想提高寫作能力,就要從學習語文基礎知識開始,只有掌握大量詞彙,再進行合理運用才能將作文更加充實。沒有良好的基礎,無法將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描述出來,教師應該多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可以引導學生多去圖書館,查閲書刊,多瞭解課外知識,豐富自己的詞彙量。教學過程中,抓住重點知識,可以將教學內容更貼近生活,這樣學生更容易吸收學習內容。通過作文可以讓教師瞭解學生學習語文的綜合能力,包括閲讀、詞彙、表達能力等,還可以及時地發現學生的不足之處。在學習中,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發現問題不要立刻幫學生解決,而是讓學生與同學交流,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如果問題得不到解決,再進行引導式教學。

寫作文需要結合日常生活,提高學生聽、説、讀的能力,激發其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讓學生多注重身邊發生的小事,引導學生感悟小事中包含的思想,並將身邊發生的事情講給同學聽,通過學生相互交流,讓學生對事情進行評價,這樣能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感興趣,學生逐漸願意接受語文知識,將知識活學活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需要教師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擅長的一面,通過教師的培養與發現,可以將學生的長處最大化。

三、讓語文教學貼近生活

語文知識源於生活。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寫作題材處處在我們身邊,有心人就會發覺,從生活中的小問題,懂得大道理。貼近生活的故事,更適合小學生的寫作,這些事情真實發生在學生身邊,給學生的感觸也會更多,寫出的作文更具有生命力。每次班會、運動會、聯歡會之後,讓學生寫一篇作文,平時每週寫一篇日記,長期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樣可以逐步提高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發生在身邊的事情,能夠讓學生加深印象,寫作的內容更加豐富。學生還可以將身邊發生的新聞進行描述,再加上自己的見解寫成作文,開闊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學習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知識量,不僅僅是通過考試,考試的分數只是一次驗收。

總之,培養學生做一個有心人,將身邊的點點滴滴記錄,最終每一名學生都會受益匪淺。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要採用正確的引導方式,一篇包含學生真實感受的作文,是教師教學成果的最好驗收。

小學反思作文 篇2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學生對身邊的事物缺乏直觀感性的認識,就讓他們去描寫,去評論,無疑是很難的。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來説,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只有親身去接觸事物,仔細的觀察事物,才能獲得真實、深刻、細緻的第一手資料,寫作時才有話可寫,寫出的文章也比較真實生動。因此,作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學習描寫一種水果,在學習《我愛家鄉的紅橘》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觀看關於紅橘的資料圖片,還讓學生訪問種植紅橘的農民伯伯,使學生對紅橘生長過程和紅橘樹的外觀有一個直觀的瞭解,對紅橘的色彩、形狀等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並把紅橘果實拿到課堂上讓學生觀察、品嚐,加深對紅橘的印象。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初步掌握描寫一種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寫作時,再請學生拿出自己喜愛的水果,讓他們説説應從哪些方面觀察,就比較容易了。這時,老師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有順序的觀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澤、味道、吃法等等。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並使他們懂得觀察的重要性,逐步養成細緻觀察的好習慣。學生通過觀察,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寫起作文就不會覺得困難了。

二、“不積跬步,無以到千里”。

量的積累才有可能導致質的提升。沒有大量的語言積累,學生是無法寫好作文的。而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大多缺乏自覺性,只有不斷的鼓勵和督促,才能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提高語言的儲備量。本期我佈置學生每週摘抄好詞好句,定期檢查。課外向學生介紹一些名言、古詩詞、兒童詩歌,要求他們熟讀成誦,並學習運用。在班隊課,文體活動課,開展讀書交流會,朗誦比賽,文學知識競賽,成語接龍等有趣有益的活動,提高學生自覺積累的興趣和積極性,加深他們對語言本身及其應用的印象。除了讓學生多進行課外閲讀之外,還讓學生每週寫兩個日記,督促他們養成良好的自覺學習的習慣,從生活中去領悟,去積累,引導他們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比如從互聯網上查閲資料,做實驗、做手工,諮詢別人,在旅遊或外出時留心觀察並做記錄等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見聞,又幫助他們獲取了真實生動、記憶深刻的素材。

三年級的小學生剛接觸作文,幫助他們樹立寫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題範圍應比較寬泛,要留給學生最大限度的自由發揮空間。

如果條條框框限制太多,學生的畏懼心理就會更加嚴重,寫出的文章也會內容空洞,缺乏活力。老師要根據本班實際,選擇合適的題目,開發學生的寫作潛力,要使學生覺得有話想寫,有話可寫。老師可以根據兒童的特點,帶學生參加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如:“老鷹抓小雞”,“丟沙包”,“桌子上拔河”等遊戲。學生親身感受,有更多的素材可選,他們覺得寫作文並不太難,逐步樹立寫作文的信心。此外,在初學作文時,學生的水平並不高,老師在批改作文時,要善於發現文中的閃光點,多鼓勵,多表揚,以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和興趣。

另外,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以前我忽略了這一環節,學生每次習作時,我只是要求學生修改,但未引導他們如何修改。每次作文效果不是很理想,有些學生寫掉字、寫錯字,還有些句子不通順等錯誤。由此看來,成功的作文必須要經過反覆的打磨。老師就應該引導學生養成先寫好草稿,然後再修改良好習慣,並根據每次作文情況講解一些修改要點,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領學生學會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文采。

寫作文是語言素養的一部分,作文教學應從提高學生語言素養的角度出發,貼近學生實際,尋找適合學生的作文途徑,讓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樂於在作文中盡情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獨特感受,寫出一篇篇文筆優美、生動真切的好文章。這是一項重要而有挑戰性的教學任務,需要老師不斷探索、實踐、創新。

小學反思作文 篇3

當清脆的讀書聲響徹校園時,一天的學校生活開始了,少兒天真活潑的氣氛充滿了整個校園。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擺在貧困山區小學教師面前的是作文這道難題。由於山區學生所見有限,經濟基礎薄弱,他們在學習中只有學期初發的那幾本教科書,只有在上課時才利用上它,放學後收在乾癟的書包裏。回家後,小朋友成了父母的小幫手,沒有機會讀課外書,一提起寫作文就頭疼。

素質教育發展到現在,要求每個學生必須動腦去思考,動手去操作。到了小學三年級開始接觸作文,這時期是作文的起步階段,教師引導得好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學生則易產生厭倦作文的心理,鑑於以上情況,根據自己在十多年教學中的一點經驗,談談自己的體會:

抓學生字詞的積累。從現在的教材看,一年級起就開始了大量的識字教學,教師應特別注意拼音的教學,使學生正確認讀拼音,區別出聲母、韻母,然後掌握好拼讀方法,從而把每天學習的字加以記憶,日積月累,儲存了豐富的字詞之後,接下來便進行説話訓練。能夠説一句完整通順的話,為作文打下基礎。

自己看的圖畫或生活中遇見的事情記下來從小學二年級起,可讓學生加強説話訓練,把説話內容用一段通順的語言寫下來。同時,根據圖畫內容,練習看圖寫話,能談多少談多少,充分發揮學生的動腦與動手能力。再把每天所學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加以記憶,靈活掌握,在寫話的過程中會用恰當的詞語和好的句子,這樣,看圖寫話就有血有肉了。

在分析課文的時候加強日記練習。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去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故事情節,找出文章中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以及人物的形象。作者所表達的思想內容等環節。利用日記把當天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一件事記下來。如果能用日記把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表現出來,自己的情感在日記中得到展現,天天積累,作文時就有話可説了,寫作的興趣也會與日俱增,學生難道還怕作文嗎?

綜上所説,如果教師引導有方,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起步作文就順理成章了。反之,我們的作文教學將無從着手。故此,正確引導學生,抓好起步作文是素質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小學反思作文 篇4

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批閲完了讀後感,有點吐血的感覺。 寫作前幾周就佈置學生要多讀幾本好書,作文寫了,我傷心了。全班的作文放到一起,能稱得上是“讀後感”的,不足10篇,10篇裏頭也就5篇上下,還算有質量。剩下的,都算不得讀後感。歸納一下問題有這幾種:第一種,是無感而做。這是主要問題。很多學生的讀後感,其實沒有感想,只是因為老師佈置了作文,不得不寫上一篇。至於感想,這個真沒有!也就是把書裏頭的內容概括一下,然後無病呻吟,空談感受,喊幾句口號。第二種,沒有感想。第一情況下,學生還知道要加點“感想”。這種的,就是重複書本內容,甚至於把《序》裏的話摘錄編纂一番,字數勉強夠了,就成了。第三種情況,就是莫名其妙了,書本的內容和自己的議論互不相關,也不知道放在一起做什麼。好像也是為了填我給的作文框架而硬湊到一起的。

不得不説,這是一次失敗的習作。相比較而言,學生寫的一篇電影觀後感就相當成功了。那是學生利用週末的時間,看了一部關於候鳥遷徙的紀錄片。我沒去看,但猜得出來並不是故事性很強的。可是不少學生的習作充滿了感情,他們同情鳥兒的悲慘遭遇,為鳥兒的小小勝利歡呼,大家不約而同地呼籲:要保護鳥類,愛護地球。

這樣的習作是令我震驚的。它説明,學生並不是寫不了讀後感,而是我的引導出問題了。帶着學生去看電影的班主任老師跟我説,電影過老師跟學生進行了互動,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了影片的意義。這樣看來,學生的讀後感寫不好,主要責任在我。

反思一下,原因可能就是:缺乏對書本的閲讀引導。到目前為止,我並沒有以任何一本書為例,帶領學生有目的的閲讀。我只是“散養式”讓學生自己隨意看,看完了就寫“感想”。因為思想方面、情感方面都沒有給予適當的提點。學生是真的沒有感受。作文時,硬要學生寫“感想”,他們只能乾巴巴湊些句子給我。所以,我想,我應該重新嘗試一下讓學生再寫一篇讀後感。

小學反思作文 篇5

“嗒,嗒……”屋外安靜極了,但全身心投入在遊戲中的我卻並未發現,時針在一圈一圈地向前轉動。

“該死!又被擊中了!”一聲大吼打破了夜的寂靜,屋裏正和幾個死黨玩得熱火朝天。鼠標和鍵盤的敲擊聲在屋裏不停地迴盪。

終於,電腦屏幕上顯示出“復仇”兩個醒目的大字,這時我似乎才心滿意足。

“暴,我走了!”

“額,明天重來玩!”

“嗯!”説完便麻利地回了家,嫻熟地打開家門,暴風雨來臨之前總是寂靜無比,家裏的燈都滅了,唯有媽媽的房間裏透射出一絲亮光。

我大步走了進去,迎接我的卻是媽媽那張嚴肅怕人的臉,看見我後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你還知道回來?看看都幾點了?”説着就把手機扔在了我的面前,我拿起手機,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11:00!接着便是媽媽無休止的訓斥。

“咯吱。”隨着門聲的響起,我的“救兵”來了,爸爸聞聲走了進來,馬上為我解了圍。

我逃也似的跑到自己房間,認真地反思自己的過錯,媽媽的批評是正確的,她批評我是為了讓我更好的成長。原來,電子遊戲已在不知不覺間矇蔽了我的眼睛。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我狠下心來,在鍵盤上一陣拍打後。“你確定要卸載CF?”慢慢地把鼠標移到確認上,輕擊鼠標左鍵。“卸載成功!”

成長過程中,我們定會有許多錯,但只要認真反思,它們便會成為不竭的成長動力。

小學反思作文 篇6

在作文教學中碰到最大的難題是大部分學生無從下筆,不喜歡作文課。都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作文失去了興趣,將是作文教學面臨的最大難題。每次作文課上課前,學生都流露出厭煩情緒,歎聲一片。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作文寫不好,無事可寫。試想,每次作文,學生都能瀟灑行文,輕輕鬆鬆寫出一篇好文章的,作文教學自是一件易事。

解決這一難題,須從根源上找原因。教學中發現學生作文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內容空洞無物,缺乏創新;二、沒有真情實感,空喊口號;三、語言乏力,品之無味。四、字數達不到要求。找到了問題的結症所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

1、培養興趣,蒐集材料

學生作文言之無物,緣於學生知識面窄,可寫之物太少。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讓學生寫出有新意的作文是較難的。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我總是有意無意地把發生在身邊的事,網上的新聞告訴他們,讓他們説出來,交流後在寫,並及時表揚學生的閃光點。

2、善於發現,勤于思考

其實,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還是很多的,只是學生都熟視無睹,習以為常。老師的一個眼神,父母的一句叮囑,同學的一個燦爛的微笑以及校園裏的一草一木、一枝一葉,都是學生寫作的題材。學生缺少發現的眼睛,不善於思考。教學中我會就某一件事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

3、欣賞美文,品味語言

常於教材和課外讀物中找一些精美的文章,從寫作手法,修辭,感情色彩等方面引導學生賞析,讓學生學會如何表達,怎樣遣詞造句才使語言富有表現力。鼓勵學生多讀有益的課外書,在豐富知識的同時也提高自己的品味能力。

通過努力,學生的寫作能力有了提高,對作文有了很大的興趣。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思考,尋找解決的途徑,問題還是可以解決的。

小學反思作文 篇7

四年級學生的作文寫不好,關鍵在於老師。老師要精心設計,悉心指導,激發他們表達的慾望,教會他們表達的方法。

一、 在教學實踐中實行這樣一套指導方法。第一步以本為據,總結寫作方法。課本是範本,課文是範文,每次作文指導,細心的老師要從課文中尋找出切合學生學生實際的寫作方法,作為科學依據,文本結合讓學生仿效訓練。第二步出示“下水”範文,進一步印證課文中的寫作方法,讓學生明白運用這種寫作方法並不難,很容易掌握。第三步,點撥指導,讓學生明確運用這種寫作技能最容易出現的幾種毛病,進一步加深印象,進而掌握這種寫作方法。第四步,當堂作文,強調學生實際運用新的寫作方法,這樣就避免了學生抄襲他人習作的現象。第五步,習作改評,緊扣指導重點,凡能正確運用新的寫作方法作文的學生,儘可能給予滿分鼓勵。當然,這種教學模式不一定科學,大家可以根據各自的教學實際,總結出既合學生實際,又有個性特點的教學規律來指導作文的實際教學。

二、 、精心撰寫下水作文,體驗學生寫作的甘苦。在學生看來,教科書是專家、名家的文章,太神祕,且高不可攀。如果教師能運用新授的教學方法寫幾篇下水作文給學生以示範,那效果就大不一樣了,定然會使學生產生一種新鮮感看,感到運用新的寫作技巧其實並不難。因此教師寫下水作文不但可以釋除學生的神祕心理,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同時也可以使教師體驗寫作的甘苦。還能使學生經常地練練筆,給學生以勤動筆的示範,還可以瞭解到學生習作實際,作文的重點、難點在哪裏,學生最容易犯毛病的地方又在哪裏。這樣就能在備課與指導時有的放矢進行突破。

三、 批改作文緊扣重點,讓學生收穫成功的喜悦。批改學生作文是老師最困惑的事情,最容易形成兩個“極端”,要麼字、詞、句、篇、語、修、邏、文,面面俱到,教師實在感到力不從心,也難做到;要麼只閲不批,只閲不改,寫上批閲日期了事,這兩種方式都不可取。筆者以為,批改作文必須緊扣指導重點進行。每次作文訓練都有一個訓練點,翻開學生作文,便可一目瞭然。對運用得法的學生,老師儘可能在“眉批”欄中用簡短的語言予以肯定和讚許,在“尾批”處予以總結性褒揚,在評定等級與分數時儘可能往高處靠,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我行”、“我能”!至於對於運用不得法的作文大可不必求全責怪,因為訓練目標比較單一,一般學生稍加提示,便會明白,因而只需予以巧妙的點撥與鼓勵,便可矯正習作的問題。至於綜合性的錯誤,如錯別字、典型病句等可用少量時間集中加以解決。

四、 及時反饋篇評價,讓學生再生寫作衝動。農民種地有“三分種,七分管”之説,指導學生作文也應該是“三分導,七分評”,有效地評講作文對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1、 評講必須及時。講評是反饋的一種重要形式,必須講究其時效性,學生作文後一般2~3天、最多4~5天就必須反饋評講,不能久拖不評,拖久了就會模糊學生對訓練重點的印象,沖淡學生寫作興趣,進而阻礙學生急切獲取新的寫作知識的慾望。

2、 評講準備必須充分。評講的目標必須明確,評講的方法必須不斷的創新,評講的程序必須清楚,評講的材料必須詳實(講評原始材料必須源於作文批改記載)。

3、 評講必須緊扣重點。訓練什麼,評講什麼,必須有針對性,不能鬍子頭髮一把抓,正反例證也必須來源於學生習作,通過對此評講,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新授的寫作方法。

總之,小學作文教學是培養小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新課程改革中必須探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加強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必須引起每個管理者與執教者的高度重視。筆者堅信,只要我們主動地去探究,不斷地去實踐,認真地去反思,就不難從中總結出帶規律性的作文教學法則來。

小學反思作文 篇8

星期三,我們舉行了英語考試,當時我心中非常緊張,真怕考試考一個不及格回家。可是當老師報我們的成績時,我的心反而平靜了下來。本以為能考個e百分回家,因為在三年級的時候,我英語每次都是考e百分或者九十多分回家,只有一次是八十九分,而這次只考了九十分,我很遺憾!!

星期四,我們上午舉行了語文期中考試,我知道語文、英語和數學,期中試卷都是一樣的(都是有四面或是説兩面的),可是我語文中的第8大題和輕鬆閲讀中扣得分最多了,我真是為這些分數感到了可惜啊!!因為這些我才得了一個“B”(八十二分)啊。

數學我很糟糕,我不想説出來,請大家原諒,對不起!!!

小學反思作文 篇9

去年的“耶”,今天的“唉”。一張“嶄新”的獎狀,今天,我們失去了所有的優勢,在獎狀上抹上了黑色的跡。

夢想的水膜來不及反應就已經破了,只餘下幾滴水——22分。我們給運動員加油,站在隔離線上,跑道上,可是沒用,因為運動員們已經沒有了實力。

一陣輕塵,運動員沒了大目標,被樹掩映了,被人羣遮住了,被草坪矮樹模糊了。一道道鉛球的弧線,一個個跑鞋的痕跡,都不是屬於我們班的。即使是,上面刻着“我們是衞冕冠軍”,所以等腳跨成弓,身子直成箭,手臂拉成弦,比賽已經來了。仔細想來,悲!

在這次的運動會上,我們班因為不團結、不努力、驕傲……讓我們失去了冠軍!去年,我們班大獲全勝,但是賽後我們每一個同學都瞧不起一班的同學,今年的運動會他們反而大獲全勝,把我們“打”得落花流水!

在昨天的運動會上,我沒有盡我的全力去比賽,我以為我絕對能跑過他們,但是我錯了……他們班的主力前鋒不僅破了我的記錄,還個人奪得兩枚金牌,我真的太驕傲了!

以後……不,是從今開始,我每天早上都要堅持晨跑,把自己的體重減下了,再第二十一屆春季運動會上不會再讓一班奪得冠軍,我保證,我一定會做到的!請大家相信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