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作文素材 > 哲理故事

哲理故事演講稿彙編四篇

欄目: 哲理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41W

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演講稿會更加事半功倍。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演講稿,怎麼寫演講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哲理故事演講稿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哲理故事演講稿 篇1

春秋時期,在楚莊王的治理下,楚國人民安居樂業。但是,楚國的運輸工具仍比較落後,出行用的馬車底座較低,不僅容易碰傷馬腿,而且車速很慢,一旦發生戰爭,不利於運送物資。

楚莊王注意到這點,於是召集大臣,商議將全國的馬車底座改高。楚國令尹孫叔敖認為這種做法不妥,對楚莊王説:“老百姓已習慣乘坐這種低矮的馬車了,如果大王強行命令老百姓改造馬車,勢必會招致老百姓不滿。”

楚莊王聽了,覺得有道理,就問孫叔敖有什麼辦法。孫叔敖提議説:“其實很簡單。只要讓各地的官府發佈告示,就説根據天文曆法推算,今年有可能會發大水,為了避免洪水漫進房屋,各家各户的門檻都要加高一些,這樣就可以了。”

很快,告示就在全國發布。老百姓為防範洪水,都加高了自家的門檻。可這樣一來,馬車再進門時,車底就會碰到門檻,車上的人不得不先下車,讓人把車先抬過去。一開始,大家還能忍,時間一長,都覺得這種低矮的馬車太不方便了,於是紛紛把馬車底座改高。半年後,楚國低矮的馬車全都改造完畢。

欲速則不達。過於直接的強硬要求,往往會招致牴觸和不滿。這時,就需要孫叔敖這種“繞”的智慧。

哲理故事演講稿 篇2

1930年初秋的一天,清晨,一個只有1.45米的矮個子青年從位於日本東京目黑區的公園長凳上爬了起來,徒步去上班,他因為拖欠房租已經在公園的長凳上睡了兩個多月了。他是一家保險公司的推銷員,雖然工作勤奮,但收入少得甚至吃不起中餐,每天還要看盡人們的臉色。

一天,年輕人來到一家佛教寺廟向住持介紹投保的好處。老和尚很有耐心地聽他把話講完,然後平靜地説:“聽完你的介紹之後,絲毫引不起我投保的意願。人與人之間,像這樣相對而坐的時候,一定要具備一種強烈吸引對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將來就沒什麼前途可言了……”

從寺廟裏出來,年輕人一路思索着老和尚的話,若有所悟。接下來,他組織了專門針對自己的“批評會”,請同事或客户吃飯,目的只為讓他們指出自己的缺點。

“你的個性太急躁了,常常沉不住氣……”“你有些自以為是,往往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你面對的是形形色色的人,你必須要有豐富的知識,所以必須加強進修,以便能很快與客户尋找到共同的話題,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年輕人把這些可貴的'逆耳忠言一一記錄下來。每一次“批評會”後,他都有被剝了一層皮的感覺。透過一次次的批評會,他把自己身上那一層又一層的劣根性一點點剝落了下來。

與此同時,他總結出了自己含義不同的39種笑容,並一一列出各種笑容要表達的心情與意義,然後再對着鏡子反覆練習,他甚至每個週日晚上都要跑到日本當時最著名的高僧伊藤道海那兒去學習坐禪。

年輕人開始像一條成長的蠶,隨着時光的流逝悄悄地蜕變着。到了1939年,他的銷售業績榮膺全日本之最,並從1948年起,連續15年保持全日本銷售第一的好成績。1968年,他成為了美國百萬圓桌會議的終身會員。

這個人就是被日本國民譽為“練出值百萬美金笑容的小個子”、美國著名作家奧格·曼狄諾稱之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的推銷大師原一平。

“我們這一代最偉大的發現是,人類可以由改變自己而改變生命。”原一平用自己的行動印證了這句話,那就是:有些時候,迫切應該改變的,或許不是環境,而是我們自己。

哲理故事演講稿 篇3

有一個人在森林中漫遊的時候,突然遇見了一隻飢餓的老虎,老虎大吼一聲就撲了上來。他立刻用生平最大的力氣和最快的速度逃開,但是老虎緊追不捨,他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最後被老虎逼入了斷崖邊上。站在懸崖邊上,他想:“與其被老虎捉到,活活被咬、肢解,還不如跳入懸崖,説不定還有一線生機。”他縱身跳入懸崖,非常幸運地卡在一棵樹上,那是長在斷崖邊的梅樹,樹上結滿了梅子。正在慶幸的時候,他聽到斷崖深處傳來巨大的吼聲,往崖底望去,原來有一隻兇猛的獅子正抬頭看着他,獅子的聲音使他心顫,但轉念一想:“獅子與老虎是相同的猛獸,被甚麼吃掉,都是一樣的。”當他一放下心,又聽見了一陣聲音,仔細一看,一黑一白的兩隻老鼠,正用力地咬着梅樹的樹幹。他先是一陣驚慌,立刻又放心了,他想:“被老鼠咬斷樹幹跌死,總比被獅子咬好。”

情緒平復下來後,他感到肚子有點餓,看到梅子長得正好,就採了一些吃起來。他覺得一輩子從沒吃過那麼好吃的梅子,找到一個三角形的枝椏休息,他想着:“既然遲早都要死,不如在死前好好睡上一覺吧!”

他在樹上沉沉地睡去了。睡醒之後,他發現黑白老鼠不見了,老虎、獅子也不見了。他順着樹枝,小心翼翼地攀上懸崖,終於脱離險境。原來就在他睡着的時候,飢餓的老虎按捺不住,終於大吼一聲,跳下懸崖。黑白老鼠聽到老虎的吼聲,驚慌逃走了。跳下懸崖的老虎與崖下的獅子展開激烈的打鬥,雙雙負傷逃走了。

由我們誕生那一刻開始,苦難就像飢餓的老虎一直追趕着我們,死亡,就像一頭兇猛的獅子,一直在懸崖的盡頭等待,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就像黑白老鼠,不停地正用力咬着我們暫時棲身的生活之樹,總有一天我們會落入獅子的口中。

既然知道了生命中最壞的情景是死亡,唯一的路,就是安然地享受樹上甜美的果子,然後安心地睡覺,只有存着這樣單純的心少慾望、多一點赤子之心。

幸福是一顆夢想的種子,需要用生命的熱情去灌溉,幸福不是靠別人給的,而是要認真抓住用心選擇。

哲理故事演講稿 篇4

不知在座的各位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則管理寓言。

有個人經過一個建築工地,問那裏的石匠們在幹什麼?

三個石匠有三個不同的回答。

第一個石匠回答:“我在做養家餬口的事,混口飯吃。”

第二個石匠回答:“我在做很棒的石匠工作。”

第三個石匠回答:“我正在蓋世界上最偉大的教堂。”

這三個石匠,雖然做着同一樣工作,人生的境界卻不可同日而語。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人生目標,有為權的,其畢生目標是“囊括四野,併吞八荒”;有為利的,終生目標是“封妻廕子,金銀滿箱”;有為名的,不惜“一將功成萬骨枯”;有求財的,哪怕“人為財亡,鳥為食亡”;也有為情愛的,上天入地死死生生覓知己。

當然,也有“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的慷慨忠歌和“替天行道,揭竿而起”的英雄壯舉;也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更有“天下為公、立黨為公、一心為公”的豁達胸懷。

沒有目標,你就會感到空虛和無聊。要謀求成功和幸福,我們的人生就不能沒有一個目標。目標對於成功,猶如空氣對於生命,沒有目標的人不可能成功。

如果一艘輪船在大海中失去了方向,就會在海上打轉,直到把燃料用完,仍然到達不了岸邊。事實上,它所用掉的燃料,已足以使它來往

於大海兩岸好幾次。一個人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以及達到這些目標的明確計劃,不管他如何努力工作,都像是一艘失去方向舵的輪船。

你必須首先確定自己想幹什麼,然後才能達到自己確定的目標。同樣,你應該首先明確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然後才能把自己造就成那樣的有用之才。

目標會使你胸懷遠大的抱負;目標會在你失敗時賦予你再去嘗試的勇氣;目標會使你不斷向前奮進;目標會使你避免倒退,不再為過去擔憂;目標會使理想中的“我”與現實中的“我”統一。

1953年,美國哈佛大學曾對當時的應屆畢業生做過一次調查,詢問他們是否對自己的未來有清晰明確的目標,以及達成目標的書面計劃,結果只有不到百分之三的學生有肯定的答覆。20年後,研究者再次訪問了當年接受調查的畢業生,結果發現那些有明確目標及計劃的百分之三的學生,在二十年後他們不論在事業成就、快樂及幸福程度上都高於其他人。尤其甚者,這百分之三的人的財富總和,居然大於另外百分之九十七的所有學生的財富總和,而這,就是設定目標的力量。

一個一心向着自己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給他讓路。

現代社會,常説人生目標在於尋找和實現自我價值,那麼什麼是自我價值,它又如何體現呢?有人説,自我價值體現在一種成就感,是一種自我需要得到滿足後的幸福感。簡單的説,就是自我感覺良好,很幸福。那麼我們就要問自己,什麼時候我們會產生成就感呢?

毫無疑問,當我們的工作得到肯定時是最有成就感,最幸福的時刻。不管是誰都不會承認自己比別人差,在座的個位也都是有理想、有抱負的人,誰都想超越別人、超越自我,成為一個有作為的人。

當我們落後於人時,是不會有什麼幸福感的。那麼我們自我實現的目標是什麼呢?

我認為我們大家應該立足於實際,制定出本實的人生目標。

作為一名業務員,你可以把業務擴大,成為全公司銷售額最大、資金回籠最快的;作為一名保管員,你可以成為全倉庫發貨最快、差錯最少的人;作為一名營業員,你可以是全藥店服務態度最好、最優秀的營業員。每個崗位都有它存在的必然性,而我們要做的是在日復一日的必然中創造出許多偶然的閃光點,我覺得這些的閃光點就是我們人生價值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