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作文素材 > 文學常識

中國的文學常識集錦

欄目: 文學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8.54K

在歷史人文常識的考察中,考察文學的題目時有出現,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中國的文學常識集錦,歡迎閲讀。

一、古代神話

中國古代神話名篇有: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精衞填海、盤古開天闢地、黃帝戰蚩尤等。

二、先秦文學

(1)儒家經典

“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六經”又稱六藝,在“五經”後增加《樂》。

“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2)歷史散文有《左傳》、《戰國策》、《國語》。《穀梁傳》、《左傳》、《公羊傳》同為解説《春秋》的三傳。

(3)《詩經》本只稱《詩》,後又以“詩三百”為代稱。著名篇目有《關雎》、《伐檀》、《碩鼠》、《七月》。《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了從周初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開創了我國文學現實主義傳統。

(4)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稱尼父、聖父,魯國人,儒家創始人。主要作品有《論語》20篇,各取篇中開頭二字為篇名,如《學而》、《為政》等。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5)左丘明,魯國史官。主要作品有《左傳》,又名《左氏春秋》。《曹劌論戰》等選自此書。《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敍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歷史散文,記載春秋時期的史實,富有文學性。

(6)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儒家代表人物,世稱亞聖。書由其弟子編輯。主要作品有《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開頭字為篇名,如《梁惠王》、《公孫丑》、《告子》等。記載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孟子長於論辯,善用比喻,對後世議論性散文的發展影響較大。

(7)列子,名禦寇(圉寇),道家前輩。主要作品有《列子》,又名《沖虛真經》。《愚公移山》出於此書。

(8)莊子,名周,世稱南華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莊子》,又名《南華經》,現存33篇。屬諸子哲理散文,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對後世文學有很大影響。

(9)荀子,名況,字卿。避漢宣帝劉詢諱,改稱孫卿。主要作品有《荀子》,其中《勸學篇》、《天論》等最具代表性。另作《賦篇》對漢賦的興起有所影響。建立了以儒家思想為主體,又兼採法家和其他各家學説的思想體系。韓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繼承者。屬諸子哲理散文。

(10)韓非,法家集大成者。主要作品有《韓非子》,全書55篇。《扁鵲見蔡桓公》、《五蠹》、《南郭處士》等都出於此書。屬諸子哲理散文,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

(11)呂不韋,秦相,集合門客編成《呂氏春秋》。主要作品有《呂氏春秋》,又名《呂覽》,共160篇。《察今》、《察傳》等出於此書。收入諸子哲理散文,雜家的代表著作。

(12)屈原,名平。我國第一位愛國主義、浪漫主義詩人,開創楚辭新詩體,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包括《山鬼》、《國殤》等11篇)、《天問》、《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頌》等9篇)。西漢劉向編成《楚辭》一書,以屈作為主。因具有濃厚的楚國地方色彩,故稱“楚辭”,後世稱這種詩體為“楚辭體”、“騷體”,開創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傳統。《離騷》和《詩經》中的國風並稱“風騷”,成為“文學”的代名詞。

(13)《戰國策》33篇。西漢劉向根據史料編定。屬國別體史書,歷史散文,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遊説諸侯或相互論辯時提出的政治見解和鬥爭策略,以及他們的政治活動。對後世散文和辭賦的創作有很大影響。

三、兩漢文學

(1)賈誼,又稱賈生,賈長沙,賈太傅。主要作品有《新書》。另有《吊屈原賦》等賦,開“史論”之先河,其賦上承楚辭下啟漢賦,影響很大。

(2)劉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有《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於此。

(3)司馬遷,字子長,別稱太史公,簡稱史遷。與司馬光並稱“史界兩司馬”,與班固並稱“班馬”。主要作品有《史記》,又名《太史公書》,全書130篇,包括12本紀、8書、10表、30世家、70列傳。《史記》是歷史散文。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開創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五種體例,被譽為“實錄、信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學“雙璧”之一,前“三史、四史”之首。

(4)班固,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市東北)人,“班馬”之一。主要作品有《漢書》。開創斷代的紀傳體史書體例,前“三史、四史”之一。

(5)樂府民歌和賦樂。樂府原為漢代音樂機關所蒐集的詩。《孔雀東南飛》是漢樂府敍事詩發展的高峯。最早見於南朝徐陵編纂的《玉台新詠》。賦是我國古代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主要流傳的作品有《陌上桑》、《長歌行》、《上邪》、《十五從軍徵》、《孔雀東南飛》。前四者見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後者見南朝徐陵編的《玉台新詠》,其中《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敍事詩,與《木蘭詩》合稱“樂府雙璧”。

四、魏晉南北朝文學

(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觀滄海》,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馬篇》、《洛神賦》都很有名。

(2)“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應?、劉楨。“竹林七賢”:阮籍、嵇康、山濤、劉伶、王戎、向秀、阮咸。

(3)諸葛亮,字孔明,別號卧龍,封武鄉侯。其主要作品有《諸葛亮集》,《出師表》出於此。

(4)幹寶,字令升。主要作品有《搜神記》。《干將莫邪》、《東海孝婦》都出於此。《搜神記》是我國最早的短篇小説集之一,多為志怪故事。

(5)陶淵明,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諡靖節,我國第一位傑出的田園詩人。有《陶淵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飲酒》等。

(6)范曄,字尉宗,著《後漢書》。紀傳體斷代史,前“四史”之一。

(7)劉義慶,襲封臨川王。主要作品有《世説》,唐時稱為《世説新書》,宋時稱《世説新語》。屬筆記體小説,記載魏晉人物的言談軼事,與“志怪小説”相對,可看作“志人小説”的開端。

(8)劉勰,字彥和,晚年為僧,法名慧地。主要作品有《文心雕龍》,是我國第一部文藝理論專著。

(9)北朝樂府主要作品有《木蘭詩》、《敕勒歌》、《折揚柳歌辭》,都被收入《樂府詩集》。

五、唐代文學

(1)陳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人,主要作品是《感遇詩》三十八首。其《登幽州台歌》用直接抒懷的方式傾吐懷才不遇的感情。

(2)王勃,字子安,“初唐四傑”之一(另三位是駱賓王、盧照鄰、楊炯)。主要作品有《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閣序》最有名。他在“四傑”中成就最高。

(3)賀知章,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主要作品有《詠柳》、《回鄉偶書》。

(4)王之渙,字季陵。主要作品有《涼州詞》、《登顴雀樓》。絕句《涼州詞》被譽為“唐代絕句壓卷之作”,屬邊塞詩派。

(5)孟浩然,字浩然,襄陽人。唐代第一個大量寫山水詩的人,與王維齊名,世稱“王孟”。主要作品有《過故人莊》、《春曉》等,集結為《孟襄陽集》。

(6)王昌齡,字少伯,江寧人。曾任龍標尉,世稱王龍標,七絕聖手。主要作品有《出塞》、《從軍行》。後人輯有《王昌齡集》。善邊塞詩、宮怨詩。

(7)王維,字摩潔,官至尚書右丞,故稱王右丞。詩人兼畫家。與孟浩然同為盛唐田園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有《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陽關曲門飛鳥鳴澗》。蘇軾贊其作品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8)高適,字達夫,曾任散騎常侍,世稱高常侍。與岑參齊名,並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主要作品有《燕歌行》、《別董大》等,後人輯有《高常侍集》。

(9)李白,字太白,別號青蓮居士,人稱“詩仙”。與杜甫齊名,人稱“李杜”。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夢遊天姥吟留別》、《蜀道難》、《子夜吳歌》、《望天門山》、《秋浦歌》、《宣州謝?樓棧別校書叔雲》等,結為《李太白集》。屬浪漫主義豪放派,他的作品屬古典詩歌藝術的高峯。韓愈稱讚説:“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10)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拾遺、杜工部。與李白齊名,人稱“詩聖”。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兵車行》、《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結為《杜工部集》。其作品為現實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峯,被稱為“詩史”。首創記事名篇的樂府詩,直接推動了後來以白居易為首的新樂府運動。

(11)岑參,曾任嘉州刺使,世稱岑嘉州。邊塞詩派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逢入京使》等,結為《岑嘉州詩集》。

(12)孟郊,字東野,與賈島並稱,著名苦吟詩人。主要作品有《秋懷》、《貧女詞》、《遊子吟》等,結為《孟東野詩集》。

(13)韓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諡文,世稱韓吏部,韓文公,郡望昌黎,又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主要作品有《師説》、《馬説》、《原毀》、《進學解》、《祭十二郎文》等,結為《昌黎先生集》。他主張恢復先秦兩漢散文傳統,摒棄南北朝以來的駢體文;主張文章內容的充實,並“唯陳言之務去”。在詩歌創作上主張“以文為詩”,力求新奇。

(14)劉禹錫,字夢得,曾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與柳宗元合稱“劉柳”,與白居易合稱“劉白”。主要作品有《陋室銘》、《烏衣巷》、《竹枝詞》等,結為《劉賓客集》、《劉夢得文集》。

(15)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元稹合稱“元白”。主要作品有《秦中吟》、《新樂府》(包括《賣炭翁》、《長恨歌》、《琵琶行》等),自編為《白氏長慶集》,後人又編為《白香山詩集》。他是現實主義傳統的繼承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相傳老嫗可懂。

(16)柳宗元,字子厚,因系河東人,人稱柳河東,曾任柳州刺史。唐代古文運動的領導者之一,與韓愈並稱“韓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捕蛇者説》、《三戒》(包括《黔之驢》)、“永州八記”(包括《小石潭記》)、《童區寄》等散文,《漁翁》、《江雪》等詩,結為《柳河東集》。他是中國第一位把寓言正式寫成獨立的文學作品的作家,開拓了我國古代寓言文學發展的新階段。

(17)李賀,字長吉。主要作品有《雁門太守行》、《金銅仙人辭漢歌》等,結為《昌谷集》。其作品想象奇特,用詞瑰麗,有浪漫主義色彩,風格獨特,被稱為李鬼才。

(18)杜牧,字牧之,別稱小杜,與李商隱齊名,並稱“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別墅,故號杜樊川。主要作品有《阿房宮賦》、《江南春絕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結為《樊川文集》。他尤擅七律七絕,賦作的散文化傾向對後世影響較大。

(19)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主要作品有《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樂遊原》、《錦瑟》、《無題》等,結為《李義山詩集》,另有《樊南文集》。《行次西效作一百韻》是一首長篇政治詩。《無題》詩多以愛情為題材,纏綿秀麗,對後代有很大的影響。

(20)李煜,字重光,五代時南唐國主,世稱李後主。主要作品有《虞美人》、《相見歡》、《浪淘沙令》等。王國維説: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六、宋代文學

(1)范仲淹,字希文,諡文正。主要作品有《岳陽樓記》、《漁家傲》等,結為《范文正公集》,屬豪放派。

(2)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別稱柳七,柳屯田。主要作品有《雨霖鈴》、《八聲甘州》等,有《樂章集》傳世。大量創制慢詞(長調),擴充了詞的體制容量,提高了詞的表現能力。

(3)晏殊,字同叔,諡元獻。主要作品有《浣溪沙》、《蝶戀花》等,著有《珠玉詞》、《曼元獻遺文》。尤擅小令,風調閒雅,氣象富貴。

(4)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諡文忠。北宋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與宋祁合修《新唐書》,獨撰《新五代史》。有《醉翁亭記》、《秋聲賦》、《六一詞》等,結為《歐陽文忠集》。他的《六一詩話》是我國第一部詩話。

(5)蘇洵,字明允,號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與蘇軾、蘇轍合稱“三蘇”。主要作品有《嘉右集》。《六國論》出於此。作品以史論、政論為主。

(6)曾鞏,字子固,諡文定。南豐人,又稱南豐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元豐類稿》(以年號命名)。

(7)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遊褒禪山記》、《傷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集為《王臨川集》,中國11世紀的改革家。

(8)司馬光,字君實,封温國公,諡文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史界“兩司馬”之一。主要作品《資治通鑑》,是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上自戰國下至五代計1362年的史實,史書“雙璧”之一。

(9)沈括,字存中,晚年居夢溪園。主要作品有《夢溪筆談》。《採草藥》、《雁蕩山》、《活板》出於此。

(10)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諡號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書法上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主要作品有《赤壁賦》、《石鐘山記》、《題西林壁》、《水調歌頭》、《念奴嬌》等,結為《東坡七集》。他是宋代最偉大的文人,能“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開創了豪放詞派,與韓愈並譽為“韓潮蘇海”。

(11)蘇轍,字子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欒城集》。

(12)李清照,號易安居士。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夢令》、《聲聲慢》等,結為《漱玉詞》。古代最重要的女詩人,宋代婉約詞派中成就最高者。

(13)陸游,字務觀,號放翁,人稱“小李白”。主要作品有《書憤》、《示兒》、《釵頭鳳》等。中國古代最高產的詩人,有詩9000多首。

(14)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與蘇軾並稱“蘇辛”。人稱“詞中之龍”。主要作品有《稼軒長短句》,名篇有《摸魚兒》、《永遇樂》、《清平樂》等。宋詞中成就卓越者,繼承並發展了蘇軾的豪放詞風,開拓了詞的表現範圍。

(15)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主要作品有《白石道人歌曲》、《揚州慢》等出於此。

(16)文天祥,字宋瑞、履善,號文山,民族英雄。主要作品有《正氣歌》、《過零丁洋》、《指南錄後序》。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17)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人。岳飛今存詞僅三首,他的《滿江紅》詞表現了熱烈的愛國感情和崇高的民族氣節。

(18)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作品有《誠齋集》,其《曉出淨慈送林子方》描寫了西湖夏季秀麗風貌,新鮮活潑而富有詩趣。

七、元代文學

(1)關漢卿(字),名一齋,號已齋叟。與鄭光祖、白樸、馬致遠並稱“元曲四大家”。我國古代第一位偉大的戲劇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有《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等。

(2)王實甫,主要作品有《西廂記》,元代劇本中最長的一部(21折),也是元劇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3)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元曲四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雜劇《漢宮秋》,散曲《天淨沙秋思》等,結為《東籬樂府》,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者之一。

(4)十大悲劇。十大悲劇包括:關漢卿的《竇娥冤》、紀君祥的《趙氏孤兒》、白樸的《梧桐雨》、馬致遠的《漢宮秋》、洪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此外還有馮夢龍的《精忠魂》、孟稱舜的《嬌紅記》、李玉的《精忠譜》、方成培的《雷峯塔》。其中前六個都屬於元代作品。

八、明代文學

(1)宋濂,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今浙江浦江)人。作品有《宋東陽馬生序》及《宋學士文集》。

(2)施耐庵,主要作品有《忠義水滸傳》簡稱《水滸》,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是我國第一部反映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説,對後世農民起義產生了巨大影響。

(3)羅貫中,名本,號湖海散人,中國第一位全力創作通俗小説的作家。主要作品有《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隋唐志傳》、《三遂平妖傳》。《三國演義》為我國第一部長篇歷史章回體小説。

(4)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主要作品《西遊記》是著名長篇章回神魔小説,是古典文學中最輝煌的神話作品,標誌着浪漫主義文學的新高峯。

(5)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主要作品有《震川文集》。他推崇唐宋古文,被稱為“唐宋派”。

(6)湯顯祖,字義仍,號若士,又號海若,臨川人。主要作品有《牡丹亭》(又名《還魂記》)、《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合稱《玉茗堂四夢》,又叫《臨川四夢》,是浪漫主義傑作。

(7)馮夢龍,字猶龍,號墨憨齋主人,別號顧曲散人。主要作品有編輯短篇小説集“三言”,《喻世明言》、《醒世恆言》、《警世通言》共120篇。《灌園叟晚逢仙女》出於此。“三言”與淩濛初作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三言二拍”,代表了明代擬話本的最高成就。

(8)明朝人稱《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為四大奇書。

九、清代文學

(1)顧炎武,原名絳,字寧人,號亭林,江蘇崑山人。著作有《日知錄》和《亭林詩文集》。

(2)洪昇,字防思,號稗畦。主要作品有《長生殿》(傳奇),寫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

(3)孔尚任,字聘之,號東塘,又號雲亭山人。主要作品有《桃花扇》(傳奇),寫南明王朝滅亡的歷史劇。

(4)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主要作品有《聊齋志異》,《促織》、《狼》、《席方平》、《勞山道士》、《畫皮》等出於此。《聊齋志異》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説集,以談鬼説狐方式反映現實。

(5)吳敬梓,字文木,敏軒。主要作品有《儒林外史》。

(6)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主要作品《紅樓夢》(高鶚續後40回)為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長篇古典小説,是中國古典小説發展的高峯。

(7)姚鼐,字姬傳,號惜抱先生。主要作品有《惜抱軒文集》,“桐城派”奠基人之一。主張“義理”、“考據”、“辭章”三結合。

(8)李汝珍,字松石。主要作品《鏡花緣》以浪漫主義手法寫幻想圖景,如“君子國”、“女兒國”、“兩面國”等。

(9)袁枚,字子才,號簡齋,浙江錢塘(今杭州)人。主要作品有《小倉山房詩文集》和《隨園詩話》等。

(10)龔自珍,字瑟人,資產階級啟蒙運動先驅。主要作品有《病梅館記》、《己亥雜詩》,近代文學的開山作家。

(11)吳沃堯,字趼人。主要作品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譴責小説。

(12)李寶嘉,字伯元,別稱南亭亭長。主要作品有《官場現形記》,譴責小説。

(13)劉鶚,字鐵雲,別署洪都百鍊生。主要作品有《老殘遊記》。

(14)曾樸,主要作品有《孽海花》,譴責小説。

(15)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稱飲冰室主人,維新派代表人物之一。與康有為合稱“康梁”。主要作品有《譚嗣同》、《少年中國説》等。著有《飲冰室合集》。他是“新文體”的創造者,務為平易暢達,時雜以僵語、韻語及外國語法,縱筆所到不檢束。被譽為“中國近代最好的、最偉大的一位新聞記者”。

十、現當代文學

(1)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主要作品有小説集《吶喊》(包括《狂人日記》、《阿Q正傳》、《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傷逝》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範愛農》等)。

(2)郭沫若,原名開貞,號尚武。傑出的作家、詩人和戲劇家,也是歷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是繼魯迅之後中國文化戰線上的又一面旗幟。主要作品有1921年出版的詩集《女神》(包括《鳳凰涅?》、《女神之再生》、《爐中煤》等);歷史劇作有《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蔡文姬》、《武則天》等。《女神》是一部傑出的浪漫主義詩集,是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部不朽的詩歌作品,開了一代新詩風,奠定了新詩運動的基礎。

(3)葉聖陶,名紹鈞。現代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倪煥之》,短篇小説有《多收了三五斗》、《夜》等,童話集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他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寫童話的作家。

(4)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茅盾是筆名。現代傑出作家,五四新文學運動的先驅之一。主要作品有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和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散文《風景談》、《白楊禮讚》。《子夜》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傑作,顯示了“左翼”文學陣營的戰鬥實績。

(5)羅廣斌、楊益言,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紅巖》。

(6)徐志摩,現代詩人。主要作品有詩集《志摩的詩》、《猛虎集》等,著名篇目有《再別康橋》、《在病中》、《沙揚娜拉》、《偶然》等,是新月派主要詩人。

(7)田漢,著名戲劇家,我國革命戲劇的奠基人。主要劇作有《咖啡店之一夜》、《名優之死》、《麗人行》、《關漢卿》、《文成公主》,有京劇《白蛇傳》、《謝瑤環》等。他是“五四”以後最有成就的劇作家之一。歌詞《義勇軍進行曲》經聶耳譜曲後廣為流傳,現定為國歌。

(8)朱自清,現代作家。主要作品有詩和散文合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你我》,學術著作《經典常談》,著名篇目有《背影》、《綠》、《荷塘月色》、《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生命的價格——七毛錢》等。

(9)聞一多,著名愛國詩人、學者。主要作品有詩集《紅燭》、《死水》。著名篇目有《太陽吟》、《洗衣歌》、《發現》、《一句話》、《死水》等,學術著作有《神話與詩》、《古典新義》等。

(10)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1950年獲“人民藝術家”稱號。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龍鬚溝》、《西望長安》等。濃郁的地方色彩,生動活潑的北京口語的運用,通俗而不乏幽默,形成了老舍的風格,也是“京味小説”的開創者。

(11)冰心,原名謝婉瑩,著名女作家。主要作品有詩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讀者》、《櫻花贊》等。用格言式詩句詠唱母愛、童貞、大海。散文也表現“愛的哲學”,被譽為“美文”的代表。

(12)夏衍,原名沈端先,著名劇作家。主要作品有劇本《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改編的電影劇本有《祝福》、《林家鋪子》、《我的一家》等,報告文學《包身工》。創作了我國最早的電影文學劇本《狂流》。

(13)巴金,原名李堯棠。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愛情三部曲(《霧》、《雨》、《電》),中篇小説《寒夜》、《憩園》等,散文集《保衞和平的`人們》、《隨想錄》等。《家》等為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描寫封建家庭歷史的最成功的作品。1982年獲意大利“但丁國際獎”。

(14)趙樹理,原名趙樹禮,小説家。主要作品有小説《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李家莊的變遷》等。《小二黑結婚》被茅盾譽為“解放區文藝的代表作之一”;《李有才板話》被茅盾譽為“走向民族形式的里程碑”,是“山藥蛋派”的代表作。

(15)曹禺,原名萬家寶,戲劇家。主要作品有劇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明朗的天》、《膽劍篇》、《王昭君》等。

(16)艾青,原名蔣海澄,著名詩人。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北方》、《手推車》、《光的讚歌》等。他的作品標誌着“五四”以後自由體詩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又給以後的新詩創作帶來很大影響。

(17)周立波,主要作品有《暴風驟雨》、《山鄉鉅變》。《暴風驟雨》是我國解放戰爭時期出現的最成功的文學作品之一,獲斯大林文學獎。

(18)孫犁,原名孫樹勛,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風雲初記》,短篇小説《荷花澱》等。作品充滿詩情畫意,有“詩體小説”之稱。“白洋澱派”創始人。

(19)樑斌,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紅旗譜》、《播火記》,作品是概括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北方農民生活和鬥爭的史詩。

(20)柳青,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種穀記》、《銅牆鐵壁》、《創業史》。

(21)杜鵬程,主要作品《保衞延安》,是我國第一部大規模正面描寫解放戰爭的長篇小説。

(22)李季,主要作品有長詩《王貴與李香香》,長篇敍事詩《楊高傳》。前者以信天游形式歌頌陝北人民的革命鬥爭,在我國現代詩歌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23)楊沫,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青春之歌》,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我國知識分子的歷史命運和成長道路。

(24)曲波,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林海雪原》,故事驚險緊張,富有傳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