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作文素材 > 時事論據

農曆三月三歌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欄目: 時事論據 / 發佈於: / 人氣:5.44K

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三月初三。 古稱上巳(sì)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下面就來看看關於三月三的具體內容吧。
 

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三月三也是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壯族人稱“窩埠坡”或“窩坡”,原意為到垌外、田間去唱歌,所以也稱“歌圩節”也有稱是為紀念劉三姐,因此也叫“歌仙會”。

廣西法定假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常務會議上獲悉:每年農曆“三月三”將成為廣西公眾假日,自治區全區放假兩天。具體放假時間,將由自治區政府辦公廳每年年初確定後公佈。

2014年的三月三,廣西壯族自治區定於三月初三、初四放假兩天,全區放假。

2015年的三月三,廣西壯族自治區定於4月20、21(三月初二、初三)全區放假兩天,與週末湊成4天小長假。

2016年的三月三,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放假時間為4月9日(週六)、10日(週日),即農曆三月初三、初四。因為今年“三月三”放假時間正逢週末,所以4月8日(週五)、11日(週一)補休,湊成4天小長假。

“壯族三月三”不僅是廣西壯族的重要節日,也是當地漢、瑤、苗等民族的重要節日,在廣西各族羣眾心目中的地位不亞於春節。每年,廣西12個世代居住民族中有2700多萬人採取不同方式歡度“壯族三月三”,佔全區總人口的54%。

壯族三月三

“三月三”是壯族的重大節日之一,是傳統駱越文化的主要表現,統稱為“三月三”歌圩。目前在廣西壯鄉南寧市武鳴縣舉辦了六屆“三月三”歌圩暨武鳴駱越文化旅遊節。在歌圩旁邊,攤販雲集,民貿活躍,附近的羣眾為來趕歌圩的人提供住食,無論相識與否,都熱情接待。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裏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 田陽縣的喬業都是歷來較大的歌圩。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通過對歌,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繡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

居住在桂西一帶的壯族,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家家户户都用嫩綠的楓葉、紅蘭草等煮成的紅、黃、藍、紫、白五色的米飯,人們在門楣上和房屋周圍插上一枝枝楓樹葉,在村頭寨尾搭起布棚,在布棚下襬上五色的米飯等貢品,男女老少圍着布棚唱歌,趕歌圩,老年人還把染色的熟雞蛋裝在小網兜裏,掛在小孩的胸前,男女青年在趕歌迂時,還要“碰蛋”。

關於壯族三月初三的由來有好幾個歷史故事

壯族神話故事-特掘掃墓

相傳古時候,有一個老嫗,沒有子嗣,後來救了一條受傷的小蛇。小蛇傷好後不肯離去,老嫗便對小蛇説:人畜有別,我們人是沒有尾巴的,你若想跟我在一起,就要捨棄你的尾巴。後來老嫗就把小蛇的尾巴斬掉一小截,小蛇的尾巴變短了,於是人們就把小蛇叫做“特掘”,“特”在壯語裏是男的意思,“掘”在壯語裏是短尾巴的意思,人們就把老嫗叫做“乜掘”,“乜”是壯語母親的意思。從此,乜掘就把特掘當成兒子一樣養着。現在壯族還遺留有相關的風俗,就是把新買小雞小鴨仔尾巴上的毛拔掉幾根,意思就是像這位老嫗一樣去掉動物的野性,成為人類家裏的一員。其實這一風俗和傳説反映的是遠古人類馴養動物,從野生到家化的遠古記憶。沒有尾巴也反映人類從從原始人進化成文明人的歷程。

後來,老嫗年老去世了,鄰居們把老嫗入殮後,便對小蛇説:特掘呀,特掘!她平日裏視你如己出,她走了,看你怎麼給她盡孝。小蛇彷彿聽懂了人話,眨了眨眼睛,忽然風雨大作,一陣狂風就把老嫗的靈柩和小蛇一起捲到了大明山的最高峯上面去了。那時正值三月三前後,後來每逢三月三前後,大明山地區出現極端天氣,暴風雨或者下冰雹,當地的人就認為是特掘回來掃墓祭拜他的媽媽了。

人們為了歌頌乜掘的偉大品質和傳頌孝道,便給這位老嫗乜掘立廟,人們為了表達尊敬,在壯語裏將之稱為“妲婆廟”、或者是“姥婆廟”(羅波廟),漢文裏統稱為“龍母廟”。當地的壯族人也開始崇拜蛇,對蛇也是敬而遠之,忌諱殺蛇和吃蛇。伴隨着隨着壯族的祖先駱越民族的文化傳播和影響,蛇的形態後來就融入中華圖騰龍的形態裏,所以後來特掘就成了龍的化身,也就升格成了最初的龍,因此特掘又稱為掘尾龍。大明山便成了天然的巨型聖墳,成為了古時候壯族人心靈的信仰,認為人死了,靈魂也會飛回大明山。所以,大明山又被認為是祖宗的墓,變成了壯侗語民族神話信仰傳説裏的聖山。所以説大明山地區的壯族人才是真正的“龍的傳人”。乜掘於是就被尊稱為龍母,各地祭拜的神廟都朝向大明山。

之後便有了壯族人傳統上掃墓的時間定在三月三。人們會在三月初一的時候,採楓樹枝插在門縫和窗縫上,三月三的時候還會做五色糯米飯祭拜自己的祖先和龍母廟。

壯族歷史故事-賽歌擇婿

其中一個的是“賽歌擇婿”的故事。傳説在以前,有位壯族老歌手的閨女長的十分美麗,又很會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選一位歌才出眾的青年為婿。各地青年歌手紛紛趕來,賽歌求婚,從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賽歌集會。

壯族歷史故事--劉三姐

另一個是在壯鄉廣為流傳的,是為了紀念劉三姐的。講的是因為歌仙劉三姐以歌為劍,反抗地主,為人民爭利,在山上砍柴時被地主割斷山藤,墜落山崖,大難不死,被阿牛一家救起,用山歌又開始與地主的對抗,各地的人民奔赴那裏劉三姐對歌,同時與阿牛在藤樹下對歌結成連理的故事。

壯族歷史故事-韋達桂

再一個是相傳,很久以前,狀鄉有個叫韋達桂的人,在一個土皇帝手下當臣相。達桂年紀不大,但學識淵博,才能過人,而且,十分關心壯族人民的疾苦,皇帝給他的俸祿,他都拿回鄉分給百姓,自己兩袖清風,一無所有。土皇帝因一次韋達桂給壯鄉人民稟告要免皇糧而憎恨韋達桂,於是千方百計要陷害韋達桂。一計是叫韋達桂按要求完成一座閣樓,但達桂完成了要求。一計不行,又生二計,叫達桂在清明節時要一個像宮殿後面那座大山一樣重的豬頭來祭祖,達桂也完成了命令。土皇帝又想出了一條毒計,讓達桂在二十天內弄490

個公雞蛋,因“男人不生小孩,公雞怎麼生蛋?”這話,皇上大怒,下令捉拿達桂。壯家百姓聞訊立刻送達桂到山上的.楓樹林藏了起來。皇兵上山搜索,重重包圍,只見山林裏有剩下的糯米飯,就是不見人,皇上下令放火燒山,這天正好是三月初三。皇兵走後,鄉親們上山在一棵合抱不過來的楓樹洞裏找到了達桂的屍體,大家含着眼淚把他埋葬了。男女老少在墳前放聲痛哭。淚水灑在墳上,墳上頓時長出了一棵棵嫩綠的小楓樹,一叢叢翠蘭的紅蘭草。為了紀念達桂,鄉親們又在墓旁邊建造了廟宇,名曰:“達桂堂”。因為達桂生前喜歡喝酒,吃糯米飯,用喝酒、吃糯米飯的方法戰勝了皇帝,後來又因為拿不出公雞蛋而被害,所以,到了三月初這一天,狀鄉家家户户都拿着米酒、糯米飯和熟雞蛋到達達桂墓前祭奠。正當人們陷入哀思時,天空突然雷聲大作,從廟堂裏衝出一條五色大蛇,這條大蛇向鄉親們點了點頭,就直奔宮殿把皇帝給咬死了。

從那時起,桂西一帶壯族人家為了紀念達桂,年年到三月初三這一天,村村寨寨都搭起大棚,因為傳説在外喪生的亡靈不能進家,因此人們只好在布棚下襬上五色糯米飯等祭品供祭達桂的亡靈,在布棚周圍唱起讚美和感謝達桂的壯歡。一代傳一代,就形成了現在趕三月三歌圩的習俗。

侗族

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鬥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侗家傳説,古時侗家的原始屬地總是以桐樹開花時為插秧節。但有一年桐樹沒有開花,結果誤了農時,只好逃荒到報京一帶,為了吸取過去的教訓,每到三月初三人們便吹蘆笙唱歌,走訪親友,並相互提醒該忙農事侗族,多於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鬥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侗族三月三,節期為五天。每逢農曆三月初一,家家户户便開始準備。

初二,姑娘們相邀到河邊撈魚抓蝦,並與小夥子們在坡上備辦野餐。

初三清晨,姑娘們精心打扮後,提上精巧的竹籃,到菜園採來滿監葱蒜,在泉邊用水洗淨。她們排成一字長龍,站在水邊小路上,羞澀地揮動籃子,悄悄地向山坡上張望,等待情郎討取。此時山坡上早已站滿了人,裏邊有姑娘的家人,要看看到底是哪家後生討走了籃子。一羣穿着整潔青布對襟上衣的小夥子,在人們善意的鬨笑中,一個跟一個地走上水邊小路。這時,小夥子們當眾向意中人討籃,得到者會迎來一陣"噢噢"的讚歎聲,小夥子可與姑娘悄聲約定還籃時間。討不到籃子的小夥子會招來圍觀者"噓噓"的嘲諷聲,而後在寨旁山坡上對歌,以歌聲繼續尋覓知音,一直唱到天亮。這天中午,人們集中在寨中心的場地上歡歌狂舞。

三月初四還要舉行盛大的化裝舞會。初五下午要為前來觀看的鄰近村寨的客人舉行歡送儀式。

瑤族

相傳在很久以前,野獸經常出入瑤族村寨傷人、損壞莊稼,為了保衞家園,寨子的民族英雄盤古率勇士上山守獵、捕殺猛獸,盤古不幸被羚羊用角頂破腹部而當場死亡,那天正是農曆的三月初三,為了記念民族英雄盤古,瑤族人民把每年的三月初三日定位記念盤古的日子,取名為“三月三”又名“乾巴節”即每年的“三月三”之前,瑤族男人都提前一個星期到老林守獵、捕殺野獸、下河撈魚摸蝦,並且烤成乾巴帶回家裏。婦女們上山採摘小靛葉等天然染料,煮水後染成紅、黃、藍、紫四種顏色的糯米飯用於敬獻盤古,年復一年,一直傳到今天。過去“三月三”,瑤族人民放下手中的農活集體休息一天,以祭奠盤古,即婦女們休息做針線活、男人們讀經書、喝酒、娛樂、姑娘和小夥子們卻相約到寨子邊的荒山上、縱林裏對歌、談情説愛、玩耍。

布依族

於節日殺豬祭社神、山神,吃黃糯米飯,各寨三四天內不相往來。瑤族以三月三為“乾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並將捕獲的野物魚類按户分配,共享收穫的歡樂,後雲集於廣場,唱歌跳舞,歡度佳節。

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較為普遍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節日來源與活動內容,隨居住地區不同有所區別。貴陽市烏當區新堡鄉一帶布依族將“三月三”又叫“祭地蠶”,俗稱“地蠶會”。傳説古時有一莊稼漢,發現年年春播之後都有許多地蠶將幼苗咬死。經過反覆觀察,他認為地蠶是天神放到大地的“天馬”。為避免幼苗遭受蟲害,他用了許多方法祭祀都不靈驗。後來,他在春播時炒包谷花去喂地蠶,結果保住了幼苗。這個消息很快傳到遠近的布依人家。

此後,這一帶的布依族為了保護農作物,爭取獲得豐收,於每年三月初三這天,都用炒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羣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蠶”,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蠶咬死田地裏的禾苗,讓五穀豐登。祭畢,人們沿田邊土坎邊走邊唱山歌,並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

北部壩王河一帶,因氣温較低,此時楓葉尚小,未能着色,以三月十三日為“楓葉節”。節日這天,人們到山野踏青遊春,兒童們摘嫩楓葉做成圓球拋打,婦女們則摘幾匹嫩楓葉插在頭髻上。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做花糯米飯吃。青年們到山坡上吹木葉、唱山歌。如遇上稱心如意的對手,晚上便相邀到布依村寨,通宵達旦地對歌。臨別時,主人家用芭蕉葉包着花糯米飯和雞腿肉分送歌手,作為節日的禮物。貴州望漠縣布依族傳説三月初三是“寒日”,吃了狗肉可以驅寒。此日有條狗請客的習俗。

貴州安龍縣部分佈依族傳説三月三日是影“山神”的生日。

人們為避免山神放出蝗蟲傷害莊稼,確保農業豐收,舊有掃寨祭山神的習俗。“三月三”這天,人們到村寨山神壇前擺設雄雞、刀頭等供品,還要殺一頭狗,將血灑在紙旗、紙馬和寨子進出要道口的石頭上,然後由“老魔公”及其他人員攜帶淋有狗血的紙旗,紙馬到各家各户掃除妖魔鬼怪。各家大門口要設置一張長凳,凳上擺一隻裝滿清水的“水碗”和一隻裝有瓦礫石粒的碗。“老魔公”在大門口咒念“魔經”,打幾個“農陽卦”,再將瓦礫石粒向這家房屋內亂撒,將水碗的水四處亂潑,掀翻大門前的長凳,扣起水碗,意為掃除了魔鬼。最後,給這家插上沾有狗血的紙旗、佳上紙馬,另赴他家去掃。村寨住户都輪掃完畢,“老魔公”口到神壇,將收掃的妖魔鬼怪集中鎮壓於神靈之前,然後全寨男人於神壇處就地會餐,稱為“陪神吃飯”。

該縣德卧鎮稱“三月三”為“趕毛杉樹”,又叫“毛杉樹歌節”,為期三天,聚會者達數萬之眾。雲南羅平八達河一帶的布依族的三月三日,是男女青年唱歌對調的節日。這天,男女老少來到河邊聽青年們唱山歌,觀看孩子們比賽劃竹排、打水槍。有的人家還給孩子做花糯米飯分送到邊和寨旁;有的則用小花布口袋裝上雞蛋和各類食品,供玩耍和參加比賽活動的青少年吃。羅平牛街的布依族男女青年則要在這三天中,舉行盛大的遊山、對歌和交友活動。

方圓幾十裏的各族青年,屆時也來到馬把山腰一帶,參加和觀賞這一傳統的賽歌對調活動。歌手們可以在這樣的場合中大顯身手,憑着即興作詩吟唱的天才,能和對手連唱三天三夜甚至更長的時間。有許多男女青年通過這些活動建立了愛情關係。

貴州望謨縣布依族特別重視“三月三” 近幾年來每到這個時節都會舉辦隆重的布依族文化活動節,吸引着來至全國給地的朋友來參觀。

畲族

以三月三為穀米的生日,家家吃烏米飯。 傳説,唐代畲族英雄雷萬興率起義軍抗擊官軍圍剿,以烏稔果充飢而軍威大振,於三月三這天突圍成功,連戰連捷。畲民為紀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烏米飯,集會對歌。在畲族民眾中,三月三是可以與春節相提並論的重大節日。此日,家家宰殺牲口,祭祀祖先。許多人家往往選擇這一天舉辦婚禮。節日裏吃烏米飯。夜幕降臨時,則舉行篝火會,競相對歌。畲民善對歌,此日往往要邀請省內外各地的畲族歌手登台獻藝,場面十分熱烈。節日裏還要趕舞場,跳起火把舞、木拍靈刀舞、竹竿舞、龍燈舞、獅子舞、魚燈舞。同時還有問凳、操石磉、腹頂棍、操槓、趕野豬等畲族民間競技。“三月三”節日活動是畲族人文歷史的縮影,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在建設新農村和加強民族團結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由於畲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方式居住在東南沿海欠發達地區,隨着現代化進程和畲族居住環境的改變,畲族的語言、服飾、歌舞正在逐漸漢化,“三月三”傳統節日活動也趨於萎縮,亟待加強保護。

黎族

稱三月三 為“孚念孚”,為預祝“山蘭”(山地旱谷)和打獵豐收的節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們稱它為談愛日。關於它的來歷,有個美麗的傳説故事。

黎族“三月三”是黎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人們稱它為談愛日,與海南苗族節日相同。傳説,上古洪水時期,兄妹兩人躲在南瓜中倖存下來。為了成家立業,他們決定分頭尋找其他人,並約好來年農曆三月三會合。結果幾年過去兩人無功而返。妹妹見找不到別人,就忍痛用竹籤將自己的臉刺上花紋,又用植物染上了顏色,不讓哥哥認出自己,以結夫妻,從而使種族得以延續。這也是黎族“三月三”節和紋面來歷的傳説。至今在東方市東方鎮中方,每年農曆三月三,各地的黎族青年男女彙集一起,參加“三月三”盛會,載歌載舞、談情説愛。

土家族

土家族的三月三,則是土家族的情人節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為媒,以踩腳定親。

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傳統的三月三節日習俗。

“三月三、踏沙灘”是象山石浦鎮的一種民俗。關於它的由來,有幾種説法。其中一種説法與生產勞動有關:當地農曆三月初三前後,地温和水温開始升高,淺海辣螺爭相爬上灘頭繁殖。當地人便在這個季節去沙灘拾螺,由此產生 “三月三、踏沙灘”的勞動場景。

如今,雖然灘頭資源逐漸枯竭,當地老人仍耐不住在這個日子帶着晚輩趕沙灘,重温昔日拾螺的場面。“三月三、踏沙灘”的勞動場景,也逐漸形成一個全新意的民俗文化活動。

如今的“三月三、踏沙灘”,在當地已經形成了以民間民俗文化活動為主體,以體育、漁業競技項目以及所邀外地歌舞、雜技節目為陪襯的特點。其中的文藝表演多種多樣,除了跑馬燈、舞龍燈、彩閣巡遊等,還有據《辣螺姑娘招親》等民間故事改編的越劇表演,以及 “辣螺姑娘拋綵球”在觀眾中招親等娛樂活動。這些活動具有民俗性、羣眾性、參與性和娛樂性等特點。

土族

土族傳統節日雞蛋會。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曆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異。屆時,在寺廟裏舉行獻牲酬祭,請法師誦經跳酬神舞,以禳災祛禍,保五穀豐登,人畜兩旺。與會羣眾還隨身攜帶許多熟雞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擊作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