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作文素材 > 成語故事

【推薦】成語故事作文集合5篇

欄目: 成語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2.22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語故事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語故事作文 篇1

從前,宋國有個老頭兒,很喜歡猴子,他家裏養了一大羣。時間長了,他能瞭解猴子的脾氣秉性,猴子也能聽懂他説的話。老頭兒愈發喜歡了,寧願減少全家的口糧,也要讓猴子吃飽。

由於猴子的食量太大,老頭兒家裏的存糧一天比一天少了。他想限定一下猴子吃食的數量。就向猴子宣佈:“從今天早飯起,你們吃的橡實要定量,早上三個,晚上四個,怎麼樣,夠了吧?”猴子聽了一個個都呲牙咧嘴,亂蹦亂跳,顯出很不滿意的神色。老頭兒見猴子嫌少,就重新宣佈:“既然你們嫌少,那就早上四個,晚上三個,這樣總夠了吧?”猴子聽説早上從三個變為四個,都以為是增加了橡實的數量,一個個搖頭擺尾,伏在地上,咧着大嘴直樂。

成語故事作文 篇2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起義軍紛紛起兵反秦。他們在全國各地和秦軍作戰,沒有統一的指揮,於是約定:如果誰能夠先打入咸陽,推翻秦朝的暴政,誰就做關中王。

在這些起義軍將領中,劉邦和項羽是最有實力的,劉邦雖然出身卑微,但善於用人,所以他手下有很多本領高強的'人。而項羽本人就是一員能征善戰的大將,所以他領導的起義軍的軍事力量是最強的。但是,他這個人有些剛愎自用,不愛聽別人的不同意見,一向獨斷專行。在戰爭發展的過程中,劉邦充分聽取部下的意見,進攻路線安排得十分巧妙,受到的阻力較小,因而得以搶先一步進駐咸陽,俘虜秦王子嬰,滅秦朝。但是,劉邦心裏清楚,憑自己的實力一時還無法與項羽對抗,他便以退為進,先將軍撤出咸陽,等待日後有機會再成就大事。

項羽的路線安排不是很好,所以總是和秦軍正面遭遇,費盡千辛萬苦還是晚來一步。所以他對劉邦極為不滿,就以胡作非為來發泄心中的怨憤。項羽率領大隊人馬到處衝撞殺戮,又放火燒秦宮,大火燒幾個月,把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燒成一片焦土瓦礫。即便這樣,他還覺得不夠解氣,又把秦朝留下的珠寶玉器洗劫一空,然後準備率領眾人回到江東。

當時,項羽手下的有識之士勸他説:“咸陽處在關中要地,土地肥沃,物產富饒,而且地勢險要,您不如就在這裏建都,這樣有利於您奠定霸業。”項羽本也有些心動,可是一看眼前的咸陽已被自己弄得殘破不堪,哪裏還像個都城的樣子?就更加懷念故鄉,所以一心只想回到故里去。他對那個勸他的人説:“人要是富貴,就應該回到故鄉去,讓父老鄉親知道你現在是什麼樣子。要是富貴還不回故鄉,就好像是穿着漂亮的錦繡衣服在黑夜裏行走,你的衣服再好也沒有人看得見,有什麼用呢?所以我還是要回到江東去。”,那人聽這話,覺得項羽實在算不上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就私下對別人説:“人家都説楚國人徒有其表,就好像是猴子戴上帽子假充人一樣,我以前還不相信,這次和楚王談話之後,我才知道果真如此啊!”,不料,這句話傳到項羽的耳朵裏,他非常生氣,立即把那人抓來,投入鼎鑊[ding huò]裏活活烹死。

成語故事作文 篇3

如膠似漆[rú jiāo sì qī]

像膠和漆那樣粘結,形容感情難捨難分,多指夫妻恩愛。

在漢朝的時候,有一對學問很好的朋友,一個叫雷義,一個叫陳重。

他們一塊到京城去考試,結果雷義上榜了,陳重卻名落孫山。

雷義覺得陳重的學問其實比他好,卻沒有考中,很替朋友不平,就向刺史要求把自己的功名讓給陳重。

刺史當然不會答應;雷義就躲在家中裝瘋,不去上任,刺史只好把他除名解職了。

過了幾年,雷義和陳重又去考試,這回兩人同時都考中了,而且一起被皇帝選為尚書郎,而成為同事。

當然,鄉人見到兩人的友誼深厚,都讚歎的説:“膠和漆合在一起,可以説是十分的牢固,但卻比不上雷義和陳重的情誼呀!”

知心朋友是非常難得的,保持這種珍貴的友誼,更是重要。膠和漆投在一起,它的堅牢是不可言而喻的,雷義和陳重深厚的友誼,比膠漆還要堅牢,實在是令人羨慕!於是,後人根據這個故事,引申成“膠漆相投”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友誼的牢固,如膠似漆,不能分離,就像古詩中曾經説道:“把膠投到漆中,有誰還能把它們分開呢?”

成語故事作文 篇4

毛遂自薦

《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

趙王使平原君求救於楚,平原君約其門下食客文武備具者二十人與之俱,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毛遂自薦於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頌,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脱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春秋時,秦軍在長平一線,大勝趙軍。秦軍主將白起,領兵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想挑選20個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後還缺一個人。這時,門客毛遂自我推薦,説:“我算一個吧!”平原君見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強同意了。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階,遠遠地大聲叫起來:“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簡單而又明白,為何議而不決?”楚王非常惱火,問平原君:“此人是誰?”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門客!”楚王喝道:“趕快退下!我和你主人説話,你來幹嗎?”毛遂見楚王發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幾個台階。他手按寶劍,説:“如今十步之內,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見毛遂那麼勇敢,沒有再呵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兵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非常精闢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説得楚王心悦誠服,答應馬上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後,待毛遂為上賓。他很感歎地説:“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趙國。”

【釋讀】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成語故事作文 篇5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漢獻帝時,曹操獨攬朝政大權,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次,曹操率領大軍南征劉備、孫權,孔融(孔子後代)反對,勸曹操停止出兵。曹操不聽,孔融便在背地裏發了幾句牢騷。御史大夫郄慮平時與孔融不睦,得知這個情況後,便加油添酷地向曹操報告,並挑撥道:“孔融一向就瞧不起您。”“禰衡對您無理謾罵,完全是孔融指使的。”曹操一聽,大怒,當即下令將孔融全家抓起來一併處死。

孔融被捕時,家中裏裏外外的人一個個害怕得不行,但是他的兩個八、九歲的孩子卻在那兒玩琢釘的遊戲,沒有一點惶恐的樣子。家人以為孩子不懂事,大禍臨頭還不知道,便偷偷地叫他們趕快逃跑。孔融也對執行逮捕任務的使者懇求説:“我希望只加罪於我本人,兩個孩子能不能保全?”不料兩個孩子竟不慌不忙地説:“爸爸,你不要懇求了,他們不會放過我們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懇求有什麼用?”結果,兩個孩子從容不迫地和父親一起被抓去處死。

後人即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作成語用,比喻整體遭殃,個體(或部分)亦不能保全。

Tags: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