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作文素材 > 成語故事

【推薦】成語故事作文合集九篇

欄目: 成語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18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語故事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語故事作文 篇1

宋國有個農夫,是個急性子,他種了一大塊地,經常去田裏幹活,巴望着禾苗長得快一些,他一天又一天的去田邊看,覺得禾苗一點也沒有長高,心裏非常焦急。

他在家裏走來走去,想:怎樣才能讓禾苗在最短時間長高呢?絞盡腦汁想遍了所有的辦法都覺得不好。一天,他靈機一動,想出來了一個好主意,就興沖沖的跑到田裏,把禾苗一棵一棵的往上拔,他看到拔過的禾苗都張高一截,越拔越高興,儘管累得滿頭大汗,也不肯休息一下,從中午一直忙到天黑,幹得他筋疲力盡總算幹完了,才樂呵呵的回到家裏。

回到家裏,他興致勃勃地對家人説:“今天可把我累壞了,不過力氣沒有白費,咱們家的禾苗棵棵都長高了一大截,我們家一定能早點收穫糧食。”

他的兒子很納悶,心裏想:老爺子究竟有什麼高招啊?可以讓禾苗很快長高,明天我一定要去田裏看個究竟。第二天,兒子來到田裏一看,原來綠油油的禾苗現在都無精打采的枯萎了。看到這個情景,兒子急忙跑回家裏告訴他爸爸説:“爸爸,你怎麼搞的呢?咱家田裏的禾苗都枯死了!”農夫聽了不相信,説:“你不要瞎説,我昨天明明看見都長了一大截。”兒子説:“你現在快去田裏看看吧!”

農夫趕忙來到田裏,果然看見禾苗都橫七豎八的倒在地裏,他急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呆呆地説:“怎麼會這樣呢?”目光裏一點表情也沒有,他兒子説:“你把禾苗的根從土壤裏拔起,這樣根就不能再吸收水分和營養,不枯死才怪呢!”農夫快要哭了,他説:“禾苗都枯死了,收不下糧食,我們全家可吃什麼啊?”

成語故事作文 篇2

成語對我一直有着強大的吸引力,拿到《中國成語故事》這本書,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爸爸告訴我;“看成語故事,不能囫圇吞棗,必須慢慢品味其中的含義。”中國成語中包含了一個個精彩的故事,藴藏着一段中華歷史和傳統美德。我們小學生閲讀這本書,不但可以增加詞彙量,還可以益智養性,我們要在作文上多用幾個成語,這樣才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呢!書中,《濫竽充數》這個成語故事讓我受益匪淺。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君齊宣王喜歡聽吹竽,有300多個善於吹竽的人吹給他聽。齊宣王喜歡熱鬧,總想在人前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當他想聽吹竽的時候,便叫那300個人一起合奏吹給他聽。南郭先生聽説齊宣王有這個愛好,就跑到齊宣王那你吹噓自己吹竽是有多麼動聽,齊宣王不假思索就收留了他,並把它加入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隨後,南郭先生就與那300人一起合奏吹給齊宣王聽。他就這樣輕輕鬆鬆地享受舒適的條件以及優厚的`薪水與賞賜,南郭先生得意極了。接着,齊宣王過世了,由齊泯王繼承王位。齊泯王也喜歡聽吹竽,但他喜歡一個個地吹竽給他欣賞。南郭先生可急壞了,他像熱鍋上的螞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就連夜收拾行李逃跑了。

我本以為濫竽充數這事離我很遙遠,但它其實就發生在我身上。比如,課堂上背課文時,我的嘴型對不上,聲音不敢出,更不敢抬頭看老師,到頭來還是自欺欺人,自己傷害自己。

讀了《濫竽充數》這個故事,我悟出了一個道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弄虛作假,沒有真才實學,最終是站不住腳的。

成語故事作文 篇3

話説東施效仿西施捂心皺眉,不但沒有使自己變得漂亮,反而讓大家覺得她醜得可怕,紛紛避開。由於東施的魯莽模仿,使得家人們沒有臉面出門。為了家人有臉面、有光彩,東施決定讓自己真正的漂亮起來!她四處打探,不停地尋找變美的良方。終於有一天,她從鄰里的聊天談話中得知越國的X城Y市有一個神醫會整容手術。看到希望的東施欣喜若狂,第二天天沒亮,她就駕着馬車火速趕往神醫的診所。

千里迢迢來到X城的東施很快就找到了神醫,並將自己的想法和目的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神醫仔仔細細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這位醜女,無奈地説: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整容可是一個很大的手術,隱藏着巨大的風險,手術一旦失敗會直接毀容甚至危及生命,你要三思啊。但無論神醫怎麼苦口婆心地勸説,也打動不了東施那如山巖一般堅不可摧的信念。於是,他歎了口氣:三天之後進行手術,你先調養一下身體。

東施激動地在茫茫人海中都能清楚地聽到自己急促地呼吸聲,她多麼希望能快點進行整容手術啊!第一天、第二天漫長的等待終於結束了。

手術非常成功!神醫意味深長地看着已經變得美貌如花的東施,撫着鬍鬚説:可別忘了給手術接口塗抹保養品,如果感到不適馬上回來複診可東施一句也沒聽進去,頭缺像搗蒜一樣地搖擺着。

東施回到故鄉,村子裏的老百姓都嚇了一跳。可不是嘛,光滑的皮膚,纖柔的腰肢,就連那水汪汪的大眼睛也閃爍着迷人的光芒,哪像原來那個醜八怪。大家對待東施恭恭敬敬,就連原來比她美上百倍的西施見到她也忍不住低下頭

東施越來越得意,她開始忘形起來,保養品、保養精華什麼的只塗了幾天,就被扔進了垃圾推理。到了後來,雖然感覺腿有點難受,臉頰發熱,但被讚美矇蔽頭腦的東施根本不放在心上,幸好父母發現了異常,連夜將她送到神醫哪裏,才把女兒從生死線上拖了回來。

看,愛美之心雖然人人皆有,但不能為了美麗漂亮而損害了身體,那樣只會得不償失。

成語故事作文 篇4

在這個假期裏學了兩個成語,是守株待兔和塞翁失馬這兩個成語。守株待兔的意思就是守着樹樁等兔子自己撞上來。形容不努力,只想不勞而獲,也比喻死守經驗,不知變通。

守株待兔有一個故事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非常懶的農夫,但是他一直很快樂。有好幾天在偷懶,正好有一天他正坐在一棵又高又大的樹下,樹旁邊還有一筐蘋果。這個農夫一邊吃蘋果一邊休息。突然,一隻小白兔看見蘋果就想吃蘋果了,可是兔子沒看路,所以一不小心撞到了樹樁上。農夫轉過頭看見了一隻兔子,兔子的脖子都撞斷了,蹬了兩下腿就死翹翹的了。

農夫看到這一幕,高興極了,他馬上衝上去撿起兔子心裏美滋滋的“哈哈,沒費一點勁兒就撿到一隻肥美的兔子,看來是我交了好運啊!還種什麼田呢?我以後就坐在這個樹樁旁,等兔子撞上來好了!”

第二天,農夫沒心思幹活了。他把鋤頭和沒耕好的田擱在一邊,一心守着那個樹樁,等着兔子撞上來。結果等了一天什麼也沒等到,可他還是不罷休,心想“也許明天就有兔子撞上來了!”

就這樣,農夫在樹樁旁等了一天又一天,田地裏的莊稼都枯死了,他也不關心。不過,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兔子撞上那個樹樁了。

這個故事講完了,還有塞翁失馬的故事,意思是:比喻雖然一時收到挫折,也許以後會因此得到好處。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

故事是:在古時候,邊塞地區住着一位老翁,他見多識廣,遇事沉着冷靜,而且很有遠見。

有一天,塞翁養的一匹馬無緣無故跑到了塞外去了。左鄰右舍聽説了這間事,紛紛跑來安慰他,勸他不要傷心。塞翁不以為然地笑了笑,對大家説:“丟了匹馬未必是壞事啊,為什麼大家斷定這件事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過了幾個月,好事果然發生了。那匹逃跑的馬居然從塞外跑回來了,還帶回來幾匹胡人的駿馬。於是,大家又紛紛跑來祝賀塞翁,誇他有遠見。

看着大家,塞翁卻搖了搖頭,憂慮地説:“不能高興得太早,這件事很可能會給我們帶來災禍呀!”

家中添了幾匹駿馬之後,塞翁的兒子很好奇。他騎上駿馬,試着跑了跑。駿馬看見新主人,便不聽話,就把塞翁的兒子的腳摔傷了。

大家聽説後紛紛來安慰他,塞翁又一次不以為然地笑了笑,對大家説:“我兒子的腳摔傷了,也未必是壞事,或許是好事呢?”

又過了幾天,戰爭來了。好多人為了國家犧牲了性命,可是塞翁的兒子腳傷了所以在家裏沒去充軍。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成語故事作文 篇5

精彩的“成語故事大賽”開始了。

我們班上的小主持人謝雯琪走上講台,宣佈三(六)班“成語故事大賽”現在開始。接着,同學們紛紛舉起小手,踴躍參加。第一個上場的是肖涵,她講得成 語故事是《濫竽充數》,獲得了滿堂喝彩,她可是上一次的成語故事大王呀!我的心怦怦直跳,我對李老師説:“我好緊張,心跳得好快。”老師鼓勵我説:“離你 上場還有很久,要好好做好準備哦!”我又温習了一下我的參賽成語,心想:“做好準備就一定會成功的!”好的成語故事一個接着一個,有的講《拔苗助長》、有 的講《葉公好龍》、還有的講《此地無銀三百兩》……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黃波霄講的故事,她輕鬆地走上講台,有感情地講故事,同學們都被吸引,聚精會神地聽着 聽着。終於輪到我了,我鼓足勇氣,邁着穩健的步伐走向講台,我講的成語故事是《黔驢技窮》,不知不覺我投入到成語故事的角色裏,講得也很流利……

比賽結束後,評選結果出來了,我獲得三等獎,但我心裏暗暗下定決心,下次一定要好好表現,爭取能成為班上的“故事大王”!

成語故事作文 篇6

滔滔不竭

唐玄宗李隆基有個宰相叫張九齡,以善於言談而出名。他見唐玄宗疏於朝政,就多次進言勸諫。張九齡主張任人唯賢,廣攬人才,並設置了選拔人才的專門機構。每當他與賓客們談論起經書時,總是“滔滔不竭”,意思是他説話像滾滾流水連續不斷。後來由於得罪權貴李林甫,張九齡被罷免了宰相職務。

成語故事作文 篇7

明目張膽

唐朝中期,有位大臣名叫韋仁約,字思謙。因“仁約”和武則天的父親武士矱之名偕音,為了避諱,他就廢名用字,稱韋思謙。他為人剛正,敢於直言。

唐高宗時,韋思謙擔任監察御史,負責對各級官吏的政績考察。有一次,他在考察中,瞭解到中書令褚遂良壓低地價、強買他人土地一事。雖然褚遂良當時位尊官高,而且深得唐高宗信任,但韋思謙毫不畏懼,仗義執言,上書彈劾褚遂良,褚遂良因此被革去中書令的職務,貶為同州刺史。褚遂良因此懷恨在心。

時隔幾年,褚遂良官復原職,重新擔任中書令。他利用職權對韋思謙打擊報復,把韋思謙貶到外地當一個七品小縣官。

大家對韋思謙的遭遇很同情,勸他以後要圓滑世故一些,不要再得罪權貴了。但是,韋思謙態度堅決地説:“大丈夫要敢於直言,敢作敢為,遇到損害國家、危害百姓的事,就決不放過,明目張膽地報答國家的恩惠。豈能碌碌無為,只圖保全妻子兒女呢!”

【釋讀】明目:睜開眼睛;張膽:放開膽量。形容有膽識,伸張正義而無所畏懼。後形容公開放肆地幹壞事。

【出處】《晉書·王敦傳》:“今日之事,明目張膽為六軍之首,寧忠臣而死,不無賴而生矣。”

成語故事作文 篇8

我喜歡《成語故事》這本書。書裏有許多成語故事,許多的典故。每個故事都有想告訴我們的道理,而且都是幫助我們不要沉迷於什麼或者讓我們積極向上。

讓我來好好介紹其中的一個故事吧!

我最喜歡《成語故事》中的這一篇故事——濫竽充數。這個故事講了齊國國君齊宣王喜歡聽人吹一種叫做芋的樂器。齊宣王就叫很多人在大殿裏面吹芋,有一個人混了進去,在哪了假裝吹,每個月都跟別人一樣吃好穿好。後來,齊宣王死了,兒子齊湣王也愛聽別人吹芋。但是他不喜歡那麼多人一起吹,要一個一個的吹。這個人不會吹,於是就偷偷的溜走了。

我有一個同學叫餘尚哲,他就是這樣。上英語課的時候老師叫大家一起背誦課文,他不會背,就在那裏對嘴型。我們就得有些人不會背,在裏面混,於是我們要求老師單個抽查,老師也同意了。到了餘尚哲的時候。他背到:“What did Koko do……額,這個,我忘記了。”老師當場大發雷霆,讓他下課去辦公室。這種人就是濫竽充數。

我喜歡濫竽充數這個故事,因為我不是這樣的人。

成語故事作文 篇9

坐井觀天

蛙坐井中,終日沉醉於頭頂上一方藍天的美景。於是“井底之蛙”便被人譏笑為眼光狹小、見識淺薄者。但我想,坐井觀天未嘗不可,因為它是跳出井外,觀賞浩瀚星河的基礎。

試想,蛙既然能靜心於井底觀天,天長日久,必定會對眼前那方藍天中星轉鬥移、日月變更熟諳無比。這無疑為它將來面對廣闊無際的天空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相反的,若蛙毫無思想準備,一開始就置身於廣闊的天空之下,難免會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

【出處】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釋讀】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見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