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字數作文 > 1500字作文

實用的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三篇

欄目: 1500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08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4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實用的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三篇

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 篇1

20xx年的9月26號,中秋的前一天。我買了去往奎屯的火車票,但目的地不是奎屯,而是烏蘇的一個小鎮。火車換出租,出租換大巴,終於在天黑之前到達了甘河子鎮。中秋時節,這裏已經很冷了,或許別的地方還是短袖襯衫,而這裏已經是棉衣棉褲了。來接我的人都穿着厚厚的大棉襖但是還冷得彎着腰。他們三個人,一個畢業於某師範院校,一個畢業於某技術學校,一個輟學於初中。

他們在烏蘇市的小鎮甘河子靠給別人撿棉花掙錢,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我因為中秋國慶放假無事可做,才想到去找他們體驗一把生活,嘗一下打工的滋味。

在來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吃苦的準備,但實際上等待我的苦遠遠超出了我的準備範圍。

他們住的房子是新疆特有的土平房,下雨時不用出去就可以知道外面雨的大小。我一直是在外面租房子上學,房子不咋的,但據説牀是房東三十年前結婚時用的雙人牀。在他們的房子裏,把木板放在地上鋪上一牀薄薄的褥子就算是牀了。

26號下了點雨,地裏不能進人,我們才有機會在一起過這個異鄉的令我很難忘的中秋節。以前過中秋節總是在家裏,雅趣襲來之時還不乏有望月作詩之舉,或者給親愛的同學們打電話發短信,給志同道合的未曾見過面的網友空間留言。然而此時,我們沒有月亮觀看,沒有網絡留言。沒有機會團圓。我們的中秋節過得還是很好的,把塑料泡沫當作椅子,把大碗雞當作大盤雞,把小聚當作團圓,把異鄉當作家鄉。雞肉是在市場上買回來的早就殺好的,伴着辣椒,伴着土豆,熱騰騰的香氣瞬間瀰漫在整個小小的屋內,我們吃了一頓香噴噴的晚飯。在開吃之前我拍了照,我很少是在吃飯前拍照片的,這次我不假思索的拍了好幾張。但是最終還是沒有讓別人看到我的照片,因為我怕有人擔心我。

飯吃完,便無事可做。坐在牀上聊着瑣碎的事情,風從門中不講情面的吹進來,穿最多的衣服仍會有一絲的冷意。他們把錢裝在一種特製的錢包裏,那是一種有着很長鬆緊布的錢包,可以套在腰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血汗錢被偷走。每晚上他們都會數幾次當天掙的錢,然後安心地套在腰上。上廁所的人要早點去,因為廁所在大街上十分鐘路程處。我去過幾次,那要比學校廁所髒幾百倍,據説全鎮所有外來打工的'人都用這最原始的廁所。

差不多下十點鐘的時候,我們開始睡覺。睡木板牀痕接地氣,甚至有點接濕氣。夜裏寒風入户,單薄的被子抵擋不寒風的問候,會被凍醒好幾回,然而他們翻着身子,鼾聲呼呼的響,睡得很香的樣子。凌晨五點,他們就開始叮叮咣咣地做早飯。我有萬個不願,然而只被他們給了十分鐘的起牀時間。

27號,也就是中秋節的早上,我半睡半醒的吃完了早飯。把自己裹的像個粽子一樣嚴實,可仍覺冷。甘河子的早晨真的很冷。

一會的功夫,小鎮上就聚滿了拾棉工。都在等着棉花老闆來,和老闆談好價錢就可以坐着四輪車去棉花地裏了,要是無人問津就得一直等着。我穿着喬丹運動鞋,但我還是需要靠到處走動來增加腳的温度。而他/她們都穿着自己做的布鞋。他們厚厚的的有點破舊的棉衣在凜冽的寒風中有些孤單無助,身後不知背了多少年還不捨得扔的包裏裝的是自己準備的水和一些吃的東西。天還是七分黑,我們聚在一起都等待着老闆,要是開來一輛四輪車,一大羣人會衝上前去掙着和老闆講價錢,不幸的是當講好價錢準備上車時,河南人已經坐在了車廂裏。因為棉花的價格不是太好,所以選擇權在棉花老闆的手裏,再加上拾棉工特別多,就必須低三下四地主動問老闆,需要多少人,我們速度特別快。有時候為了一毛錢,都會講價還價好久,但最終還是會向老闆妥協,你不去還有很多人搶着要去。

費了很大的力氣找到今天要的工作,被塞進四輪車的後車廂裏,搖搖晃晃的車廂有種要從車上掉下去的錯覺,但它還是堅持到了棉花地裏。刺骨的寒風無情地划着車廂內的一張張粗糙的臉,抓着車的手被凍的和車廂一樣冰,可還是不敢鬆開手。車內人很多,但是都不説話,他們一定是在想着自己的心事:家裏還好嗎,孩子有沒多穿衣服,幹完今年把債還上明年再也不來這個鬼地方受罪。然而,年年有這樣的人不遠千里萬里來新疆。

我雖不認識他們,但我知道他們有共同的名字,父親,母親,兒子,女兒。

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 篇2

那時每到中秋,不管生活如何拮据,父親都會去集市買三五斤手工製作的月餅。青紅絲,五仁,棗泥,形狀各異,手工製作雖然粗糙,卻散發着誘人的香氣。童年時,我是喜歡吃月餅的,每次都是姐妹裏分到最多的那個。每年的中秋,我都會依偎在二姐的懷裏,揚起小小的頭,伸出瘦弱的小手指着天上的月亮,纏着二姐給我講中秋的故事。其實,二姐也是懵懂的,家中條件有限,讀書很少,她只告訴我,中秋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是久別的親人相聚的日子。每到十五的晚上,嫦娥都會出現在月亮裏,細心地梳粧,眺望,期盼和心上人團圓。這個時候,我都會不停地追問二姐,既然是團圓的日子,那母親去了哪裏?她今晚可以回家嗎?我也想和其他小夥伴一樣,躺在母親温暖的懷抱裏,吃着月餅,撒嬌,該有多幸福?每每提及,二姐總是神情晦暗,藉口岔開我的話題,眼裏卻閃爍着淚花。她還會帶着我躲在豆角架下,藏在草垛後面,或者坐在院子外的場院裏,靜靜地望着夜空,輕輕地哼着歌,哄着讓我在月色下沉沉睡去。

還記得嫂子嫁過來的時候,那年我才八歲。和嫂子在一起過的第一個中秋,雖時隔多少個年頭,可記憶猶新。中秋的夜晚,嫂子會按照她們滿族的風俗,或者是她母親遺留的傳統,烙上一盤黃澄澄的油餅,小心翼翼地端上飯桌,她説那是預示了人間的團圓,讓嫦娥少了哀怨。

記得,父親去世後,姐姐們出嫁的出嫁,打工的遠走他鄉,還不會照顧自己的我,一直對嫂子心存感激。頭髮亂了,嫂子幫我梳馬尾巴,編好看的麻花辮兒,給我洗衣服,對於姑嫂之間的情意,我就像她的孩子,她更像是我的又一個母親。

每到中秋,月亮圓的夜晚,喜歡看書的哥哥依靠在窗前,打開他的《三俠五義》看得津津有味。不識字的嫂子還會酸溜溜地嘲笑哥哥,裝老學究,窮書生,哥哥總會憨厚地笑笑,似乎很享受嫂子的諷刺。如今,當心智逐步沉澱,細細回想,緣份真的很奇妙,人與人之間的緣份真的是天註定,不然怎麼會有嫦娥和後弈悽美的愛情故事,喜歡讀書的哥哥和目不識丁的嫂子這樣的姻緣呢?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故鄉的風景逐漸變化。出去打工的人多了,房子好了,生活富裕了,村口的水井,換成了自來水,孩子們搬進了新學校,可村子空了,人越來越少了,好多人走出去,不曾再回來,守在家裏,等待團圓的只有老人和孩子,故鄉中秋少了歡聲笑語,更多的是守望和淒涼。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是無數漂泊在外的遊子共同的心聲。猶記得,十七歲的我,背起空空的行囊,踏上了漂泊之旅,早已和故鄉的中秋無緣,那些嘴裏説着有空回家,聚會團圓的話語,早已在一次次失約的結局裏成了空頭支票。我的鄉愁,註定是無法用語言來彌補,無法用眼淚來述説的。離別故園,四十載春秋寒暑,故鄉的一草一木,中秋明月的皎潔高懸,那個坐在草垛上手裏拿着月餅數星星的孩子,跟月亮要母親的稚嫩的我,早已在時光的流逝中,滿面滄桑,客在異鄉。

其實,我能感覺到,每一個遊子都有自己的鄉愁,都會用特有的方式懷念故鄉。那淳樸的鄉音,鄉情,還有故鄉的昔日和今朝,在心裏悄無聲息地生根發芽,並深深懷念。客居異鄉的遊子,不論漂泊多遠,走的再久都不會遺忘故園的模樣,而那種渴望團圓的念想總會在一個又一個流逝的日子裏無限瘋漲……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靈魂的原鄉,都有數不盡的鄉愁吧。故土難離,漂泊在外的日子,每到佳節便會心生離愁,數不清的思念,遙寄明月捎去相思。就像今夜的南國中秋夜,月色清澈,一縷月光悄悄爬上了窗台,小區裏紅燈高高掛起,猶如跳動着思念的火焰,在夜裏燃燒着我無盡的鄉愁。深深知曉,這個中秋團圓依舊是個完美的奢望,那些老去的日子裏,回憶還在腦海裏回放。月光下,對面的客家人早已擺好了桌子,各式的供品,一家人團團圍坐,賞月,不時傳來一陣陣笑聲,在高高的樓宇間迴盪。

獨自站在陽台,透過這薄涼的夜色,遙望深邃的夜空,彷彿看到故鄉的田埂上,父親汗水浸透了衣服,揮舞的鐮刀收穫着希望;二姐的懷抱依舊温暖如昨,卻遙不可及;嫂子的額頭多了皺紋,手裏拿着梳子面帶笑容;窗台邊,手捧書本的哥哥鬢角早已添了斑駁的白髮,老了的光陰裏,我卻被隔在了天涯,眼裏閃動着亮晶晶的淚花。

中秋來了,物是人非,我已經老去,那故園的秋天裏,銀色的月光下,明月一定圓了又缺,闕了又圓,而相聚的日子還有多遠,卻只能交給時間……

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 篇3

美麗、皎潔的月亮,讓人們產生了許多幻想,例如:印地安人認為月亮上有老鷹、鴨子和蛤蟆;南太平洋的薩摩亞人則認為月亮上有個老婆婆在紡紗,而紡出來的紗就是雲。但是由於各個民族的説法都不同,因此而替月亮蒙上一層神祕的面紗……

美麗、皎潔的月亮,讓人們產生了許多幻想,例如:印地安人認為月亮上有老鷹、鴨子和蛤蟆;南太平洋的薩摩亞人則認為月亮上有個老婆婆在紡紗,而紡出來的紗就是雲。但是由於各個民族的説法都不同,因此而替月亮蒙上一層神祕的面紗。

月亮也帶給了我一個最美好的回憶:大約在四、五年前的一箇中秋節,我和我親愛的家人還有阿姨一起去烤肉,夜晚,明月高掛,星光閃耀,我們在美麗的夜空之下,將烤肉用具一一的從後車廂搬了出來後,我們就在月光之下考起肉來,可是往年的中秋節不都是雨天嗎?怎麼這次卻反常沒下雨呢?算了!不管了!反正今天明月高照,正好可以賞月,想到這我不禁出神的望着那高掛於夜空的月亮,我記得新聞説今天有月蝕,恐怕假不了喔!過了一會兒,月亮慢慢的從圓形變成像檸檬的形狀,嘿!新聞説的還真準呢!於是咱們就邊吃邊賞月;這是我印象中中秋節和月亮的最好回憶。

而月和中秋節並非只帶給我美好的回憶,他還帶給了我許多悲慘的回憶,其中以下面這件中秋月圓的「肥」憶,最為印象深刻。一年前的中秋節,由於早上天氣晴朗,豔陽高照,因此我們全家人就在下午出去爬山;在回家的路上,我的母親買了五杯珍珠奶茶給我們喝,喝玩後,便繼續踏上回家的路;耶~!終於回到家了,但~是~我怎麼想也想不到,一回家就烤肉,害我吃完最後一道菜~烤魷魚後...,全都...都....都......「嘔--」的一聲全都給吐了出來,哎---這真是一個「討厭而難忘」的中秋月圓。

雖然人們已經知道月球上沒有任何一個生物存在,但是人們還是喜歡在中秋節邊賞月邊説着迷人的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的老故事來增添中秋節的氣氛。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轉眼又是一年中秋。

中國的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屬於自己的傳説,像帶有妖獸“年”的遠古神祕色彩的春節;烙着詩人屈原錚錚傲骨的端午……其中,要數中秋的傳説最為旖旎動人。關於那“應悔偷靈藥”的月宮仙子嫦娥;關於那可憐的永遠砍着桂樹的吳剛;關於那靈氣可愛的搗藥的玉兔……都給地球的我在仰望那一輪滿月時添了一絲嚮往,兩分惆悵。

是的,惆悵,在這個花好月圓的佳節裏。自古中秋就象徵着人月兩團圓,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團聚賞月,共享天倫之樂;而背井離鄉的遊子們只能望月興歎,黯然神傷。我並非遊子,而是停泊在“家”這個温馨港灣的

一葉扁舟。當同學們都在興致盎然地討論着即將到來的假期,美味的月餅時,我的思緒卻悠悠地飄到了祖國的另一方土地——四川。

想到四川,就不免要想到“5·12”大地震,損失之慘重,悲痛之濃烈,不必我再描繪。儘管那一天距離現在已有幾個月,但其造成的震撼卻久久未散。我首先想到的是那些一瞬間蒸發掉的生命,那些無辜的、鮮活的、可敬的生命。也許現在我的眼裏會閃現淚光。日常出現這樣的情景,除了感動的緣故,其餘是因為看到別人遭難。好些時候伸出手去——可是我能做什麼呢?我無法幫助那些年幼的孩子喚回生養他們的父母,我也做不到為倖存的學生喚回曾經朝夕相處的同學師長。天堂裏的每個人,我都沒辦法使他們回來。世上他們曾經的位子永遠地空了。

很多時候我都做不了什麼。

於是沉默。

忍不住又會想:這樣觸景傷情的日子那些倖存者們要如何度過?立在已成為殘垣斷壁的家園上,披着一身如水月色淚流潸然?抑或只是靜靜地仰望,看看是否能在那明月之上尋到親人的一跡音容笑貌?

我只能為之發出一聲輕歎,幾不可聞。

輕輕地走出充滿歡笑與喜悦的教室,抬頭,仰望。

月兒蒙着輕薄的雲紗,朦朧中顯出已漸趨盈圓的雛形;幾顆稀疏的星忽明忽滅,忽隱忽現。我輕輕吟唱蘇軾那首廣為流傳的《水調歌頭》,同時在心中祈禱,為天堂和我所在的世界祈禱:祝願一切

災難都儘快消散,祝願天上人間所有的人都能平安幸福,共享這一輪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