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小學體育健康教案(精選9篇)

欄目: 專業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3.06W

小學體育健康教案

教案的特點

要與時俱進

儘管各個學科課程都有各自的特點,教學形式和手段也不盡相同,但在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教育宗旨上是一致的,對教案的要求也是有共性的。這些共性原則上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 取材內容合理,切合課程宗旨,符合培養目標定位的要求,適應現實需要,講述內容觀點正確,有實際應用價值。

2.能夠理論聯繫實際,通過典型事例研究分析,揭示學科相關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實質和價值及明確的應用方向。

3.邏輯思路清晰,符合認識規律。在教知識的過程中滲透教認識問題的方法,通過互動式教學安排和過程,能夠使學生舉一反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

4.不墨守成規,能繼往開來,教案既是以往教學經驗的總結,又是開拓知識新領域的鑰匙,能夠體現學科發展前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與時代發展相適應。

5.教學方法有創新。不照本宣科,不滿堂灌,給學生留有充分的餘地,注重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遵循精講多練的原則,講要抓住本質、引人入勝;練要有的放矢,調動學生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教師啟發引導下,通過自身的探索,不但知道相關學科領域核心知識“是什麼”和“為什麼”,還要知道“做什麼”、“怎樣做”,培養學生勇於實踐勇於探索的精神和能力。

6.教案不能面面俱到、大而全,而應該是在學科基本的知識框架基礎上,對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研究、探索、闡述,能夠體現教師對相關學科有價值的學術觀點及研究心得。不是我會什麼講什麼、我想講什麼講什麼,而是社會需要什麼、學生將來走向社會需要什麼就注重講什麼,就帶領學生研究什麼。

總之,教案是針對社會需求、學科特點及教育對象具有明確目的性、適應性、實用性的教學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教案應是與時俱進的。

小學體育健康教案(精選9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體育健康教案(精選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小學體育健康教案1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定應注意按照新課程的三維目標體系進行分析)

1、學習並掌握蹲踞式跳遠中的騰空與落地動作,體會踏跳腿充分蹬直髖、膝、踝三個關節,使身體充分騰起。

2、發展學生的跳躍能力和協調性,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時空感。

3、通過遊戲活動培養學生投準的能力,發展學生靈敏、協調、力量素質,提高投擲的準確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單腳踏跳、準確有力,騰空收腿。

難點:跑、跳的自然結合,騰空的角度與高度。

教學流程示意

(按課時設計教學流程,教學流程應能清晰準確的表述本節課的教學環節,以及教學環節的核心活動內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簡單的環節,而沒有環節實施的具體內容;還要避免把環節細化,一般來説,一節課的主要環節最好控制在4~6個之間,這樣比較有利於教學環節的實施。)

(一)準備部分:(約需8分鐘)

1、常規教學:集合整隊、師生問好、宣佈本節課內容、提出教學要求、強調安全,安排好見習生。

2、徒手操:(全班呈體操隊形、四列橫隊進行)4×8拍

a.頭頸運動、b.腕、踝關節練習、c.體側運動、d.弓步壓腿、e.全身運動。

3、針對性練習:跳越墊子:學生在已佈置好的15—20米的場內完成。

組織方法:橫隊隊列不變,第一排行進間單腳起跳雙腳落地,其餘學生原地練習,第一排完成後,依次為二、三、四排。

達成目標:交換兩腳,熟練跳躍。培養學生集體主義思想、統一步調、勇於向前的精神。有利於集中學生精力、烘托課堂氛圍,激勵學生學習。

(二)基本部分(約30分鐘)

這個部分共安排了兩個內容,即蹲踞式跳遠的新授內容、遊戲:沙包投準。

一是蹲踞式跳遠的新授內容,共20分鐘,其中講解、師生共同活動15分鐘,分組練習5分鐘。

老師將學生帶到沙坑場地,進行現場跳遠感受,其方法是:讓學生跳越一定高度的皮筋,進行跳遠嘗試練習,體會踏板、前擺動作,並讓身體騰躍一定高度。練習時,提醒學生注意運動安全。

二是安排遊戲:沙包投準,共10分鐘,每人5個沙包,投2-3次。

(三)結束部分(約2分鐘)

這部分主要是放鬆整理、評價總結、安排收還器材、宣佈下課、師生再見。

小學體育健康教案2

一、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小學三年學生。他們活潑可愛,特別喜歡上體育課,好奇心強、爭搶好勝模仿力強、喜歡錶現,但好動,注意力不太集中,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一部分還存在任性、嬌氣等不良的心理傾向。為此,針對他們喜歡遊戲、喜歡展示的共性特點和個性差異,我選擇以跳繩遊戲為活動主形式,以繩激趣,營造濃厚個人競爭和團體競爭氛圍。

二、教學理念

由此,在設計理念上,我認真滲透素質教育思想,積極創新體育教學形式,以學生的心理趨向為導向,面向全體學生,貫徹落實“快樂體驗”的課題思想。讓學生利用已有經驗進行《跳繩》動作與方法的編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並將自己的跳法大膽的向其他同學展示與交流,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悦。通過遊戲比賽的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團結、合作精神。

三、教學目標

根據體育課程標準的學習領域目標,結合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初步預設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展示自我,快樂鍛鍊,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2、知識與技能:發展協調、靈敏的素質,促進智力開發。

3、本節課的重難點:

重點:通過各種跳繩遊戲的體驗活動掌握一定的技能。

難點:在練習中,能夠掌握跳繩活動方法,做到自主學練和合作鍛鍊。

場地器材:一塊籃球場地、學生每人一條跳繩、錄音機一台。

四、教法、學法預設

為了達成以上目標,突破重、難點,我初步預設本課教法和學法是:

教法:情境教學法、設疑法、演示法、練習法、激勵法等。

學法:觀察法、嘗試法、遊戲法、合作法、競賽法、展示法等。

五、教學程序

(一)情景導入

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説,有趣的遊戲情景最能吸引他們進入課堂角色。整節課,我將以小兔子學跳繩為主情景,去激趣。

(二)出門找師傅

兔子媽媽交給任務,讓小兔子們出門去學學跳繩,師傅先讓小兔子們進行熱身活動。指導學生圍圈自由跳兔子舞。

(三)“踩蛇尾”

我設計踩蛇尾活動,通過“甩、踩”遊戲,讓學生進一步開展熱身活動,發展學生的迅速反應、靈敏運動能力。

(四)“學技術“

教師做示範,學生學習,連續跳繩,要求:不能太高,手腕靈活,直膝向上彈跳,手臂搖動與彈跳協同一致,熟悉後速度加快。

(五)“抓尾巴”

教師通過“小朋友們現在我們到了小動物園,瞧!裏面有很多的小動物,還有尾巴呢,我們來比賽一下,誰抓到的尾巴最多?”的談話引導,指導學生進入本節課的主體活動,要求學生通過兩人一組,一人把繩子綁在腰間,露出兩端“尾巴”,想方設法保護好“尾巴”;另一人使勁去抓它;並輪流活動。教師邊指導,要求注意動作規範和安全,邊參與學生活動。活動中,學生興致盎然,奔跑、躲閃,循環反覆,在輕鬆愉快的情景中,達到了一定的鍛鍊強度。

(六)放鬆總結

組織放鬆活動,恢復學生生理和心理狀態,進行課堂小結。

小學體育健康教案3

教材

一、身體素質練習

二、武術:少年拳第一套

一、通過素質練習,使學生掌巡迴鍛鍊的方法,增強學生身體素質。

二、改進少年拳第一套(1-4)動作要領。

三、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機敏果斷等優良品質。

準備部分

一、課堂常規

二、準備部分

1、隊列、慢跑

2、徒手操、伸展運動

3、專門性練習

1、體委組織整隊

2、教師宣佈本課內容,任務

3、教師指揮,口令

4、組織:四列橫隊

1、學生聽口令站隊

2、學生聽口令練習、模仿

一、身體素質練習

二、武術:少年拳第一套1-4節

重點:

1、動作到位有力手眼協調配合

2、墊步彈踢,馬步橫打

一、組織:分四組巡迴鍛鍊

*、教法:

1、講解示範

2、學生練習

3、時間控制

二、組織:四列橫隊

教法:

1、完整示範動作

2、分解示範並講解要領

3、聽口令進行分解練習

4、分組練習

5、互相指導並糾正錯誤

一、練習:

1、翻越障礙

2、雲梯移行

3、蛙跳

要求:在完成次數或時間的情況下儘量保證動作質量

二、練習:

1、震腳架打

2、蹬腿架打

3、墊步彈踢

4、馬步橫打練習

5、1-4動作練習

6、分小組成套練習

7、互相指導練習1-4

要求:步型正確上下肢動作要協調

結束部分

一、放鬆活動

二、總結

三、下課

1、教師組織領做

2、指出本課優點與缺點

3、組織:四列橫隊

1、學生模仿

2、學生聽,提問

小學體育健康教案4

指導思想:

本課以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健康第一”、“快樂體育”為主導,同時結合我校健美操特色,在教學中以增強學生身體健康為目的,以增進學生的體育興趣和能力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為最終目標。總體設計上以點帶面把健美操融入到體育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學、自練能力,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同時提高學生體會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陶冶學生美的情操。

教材選擇:

1、健美操

2、遊戲:打抱球

教法與設想:

本課力求從情感入手,在場地設計音樂伴奏背景襯托下,創設情境,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情趣,增強體質,培養自覺鍛鍊身體的習慣。

一、引情入境

首先談話式開課,帶領學生激情進入“開心動!動!動!”這一環節。組織學生自選喜愛的遊戲項目(皮筋、跳繩、呼拉圈)通過遊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達到熱身健體的目的。

二、實施目標

1、健美操。教師帶領學生激情引出“相信自己,我能行!”這一環節。通過教師的示範以及語言激勵,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之後引導學生進入健美操步伐“自選超市”這一情境中,學生通過選擇不同的步伐“套餐”,隨機組建不同的小組,在小組內(通過觀看圖解)自學自練,以及小組成員間的相互交流、研討、互助練習,達到學習的目的。並且通過小組展示,鞏固所學動作,培養學生表現美、展示美的能力,增強自信心。此外結合所學內容,教師設疑鼓勵學生進行步伐演變,以及簡單健美操動作的創編,調動、啟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精神,促進了學生個性的發展,以及對美的鑑賞能力,整個教學過程中以生為主、以師為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創造力。

2、遊戲。教師帶領學生激情進入“開心時光,樂!樂!樂!”這一環節,通過遊戲,來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通過愉快的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勇敢頑強、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

三、身心恢復

通過優美的樂曲,引導學生自己感受音樂的美,用自己的動作去表現對音樂的理解,在愉快的氛圍重視學生的身心得到恢復和放鬆。教師鼓勵性總結宣佈下課。

教學運用

在教法上,採用了講解法、示範法、語言指導法、表揚鼓勵法、指導糾正法、情景教學法,注意創設輕鬆、愉快的教學氛圍,從而達到快樂教學的目的。

在學法上,本課採用了觀察法、思考法、自學自練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同時注意加強對學生參與體育運動意識、體育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

小學體育健康教案5

活動準備

教師應該在開展拍球活動前對本班幼兒進行一次拍球能力的前測,瞭解幼兒的現狀,做到心中有數,為以後有針對性地制定分層指導策略做準備。

活動過程

1.活動的引入: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用遊戲的形式,或者在觀察到本班有幼兒開始關注時引出拍球活動。

2.教師和幼兒一起嘗試拍皮球,以瞭解孩子拍球的現有水平。

(根據孩子們的表現,我們決定根據不同幼兒的實際水平和發展需求制定相應的指導策略。於是,我們先對每個幼兒進行了初測,並按照幼兒的不同水平和體能達標的標準劃分了四個層次。

層次一,不會拍球的幼兒有7人,佔班級總數的24%。他們基本上沒有建立拍球的概念,就是把球往地上一扔,根本沒有想到要伸手拍球。還有的幼兒受到手眼協調能力的限制拍不到球。

層次二,不連貫地拍一兩個球的幼兒有12人,佔班級總數的41%。球彈起來後,幼兒在拍球的時候總是不知道怎樣控制手的力度,不是把球拍高,球跑了,就是拍得太輕,球彈不起來。

層次三,能連續拍5個以內的幼兒有6人,佔班級總數的2l鬈。本層次的幼兒掌握了拍球的基本技能,但在操作過程中可能受到周圍環境、同伴干擾,或是自身對技能掌握得還不牢固等,不能很好地把球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層次四。能連續拍球5個以上的幼兒有4人,佔班級總數的14%。他們能夠熟練掌握拍球的技能,有的甚至能夠連續拍三四十個。

3.調整難度。分層指導

層次一:請兩個會拍球的小朋友表演。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拍球的方法,皮球落在地上以後,馬上用手找到皮球,用力地拍,小皮球就會不停地跳起來。

(在反覆練習中,雖然該層次的幼兒還沒有掌握拍球的技巧,但是已開始具備了拍球的意識,完成了最初的拍球動作,這在他們原有基礎上是一大進步,教師要及時表揚。對於手眼協調能力較弱的孩子,教師要手把手地和他們一起拍球,告訴他們眼要看着球彈起來的方向,手也要往那兒伸。為了迅速地提高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在教室的活動區域中可同時投放練習手眼協調的玩具。)

層次二:進行拍球動作的分解。先讓孩子們把球用力扔在地上,在球上彈的時候嘗試用手接住球。經過這樣的反覆練習,使幼兒感受球的上彈,掌握上彈的距離。在看到幼兒能夠比較熟練地接住上彈的球以後。教師提示幼兒不再用手接球,嘗試用手掌拍球。

小學體育健康教案6

一、指導思想

1、教學內容的開放

本節課依據新課標精神,結合三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髮展為本,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練,自主探究,團結協作,學會自我評價,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讓每位學生感受到運動樂趣和成功的喜悦,誘導學生自己去尋找,去體會,去享受快樂,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2、設計意圖

本課以生活中最常見的“繩”為素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創造力,通過合作,探究,展示自我的學習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合作精神。以“繩”為教材主要器具,充分利用“繩”進行練習,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發揮學生自主創新的精神,讓學生在歡樂的情景中,自主能動地學習成長和發展。

二、教學策略

1、挖掘學生潛能,發揮學生主體

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能力培養,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整節課通過學生自學、自創、自練、自評,達到加強學生情感體驗和意志能力,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感受到運動樂趣,成功的快樂,從而養成學生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

2、學練結合,學玩相間

本節課圍繞“繩”展開教學活動,啟發、激勵學生利用手中的“繩”以及場地器材,創編一系列活動內容。利用“繩”做“繩操”;發揮“繩”的多樣化功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設計開動腦筋自主創練,在學中練,在練中玩,充分展示自我的身體潛能和素質。

3、合作探究,提高認識,反饋目標

通過開發研究,發揮了“繩”的使用功能,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你從中學到了什麼?獲得了什麼?創編了什麼?你幫助了誰?等一些問題進行啟發引導,開展評價,矯正,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和評價能力。

四、教學過程

課堂常規→慢跑→繩操→持輕物擲遠→跳短繩→幸福拍手歌

五、場地器材

籃球場一塊,跳繩40根,錄音機一台,磁帶2盒,墊子6塊。

全課設計

教材

1、投擲:持輕物擲遠

2、跳繩:跳短繩

教學目標

1、能體驗活動的樂趣,大膽展現自我。

2、瞭解側向投擲的動作要領,做到蹬地轉體、快速用力的動作。

3、能積極參與、相互合作,學會跳繩。

重點難點

側向投擲

動作協調

課的程序

學習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組織隊形

設計意圖

引趣3分鐘

1集合整隊,檢查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佈內容及要求

4安排見習生

精神抖擻,語言親切。

教師與學生簡短交流

體育委員集合、整隊。精神飽滿集合快、靜、齊

明確教學內容和要求

聽從指揮

要求遵守紀律,注意安全

激趣8分鐘

慢跑

繩操

組織:圓隊形(自由圍在教師周圍)

教法:隨音樂帶領學生集體做繩操

目標:情緒活躍、樂於練習。

學練法:

看教師動作方法。

隨音樂跟老師做繩操。

自我評價:我的動作很協調!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做好準備活動。

恆趣25分鐘

投擲:持輕物擲遠(側向投擲)

重點:上下肢協調配合

跳繩:跳短繩

重點:動作協調

組織:四列橫隊散開

教法:1組織做徒手側向後腳蹬地、轉體揮臂|、經肩上投出的模仿動作。

2分組用繩結投擲空中球。

3分組投擲練習。

預期目標:樂於學習不斷進步

教法:

1講解示範單腳、並腳、加墊跳、不加墊跳繩的方法。

2指導學生由並腳加墊腳跳過度到並腳邊續跳動作。

3趣味跳繩練習

預期目標:

體驗互相合作

學練法:1分散自由徒手模仿投擲動作,體會動作蹬地、轉體、揮臂的協調動作。

2分散自由聽信號對準目標側向投擲輕物。

3分散自由組合“友伴”自選輕物進行練習,敢於自我表現。

自我評價:

我能擲得遠!

1通過觀察教師演示,知道上下肢動作協調配合的方法。

2分散練習,自我體驗各種短繩跳的方法。

3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趣味跳繩練習。

自我評價;

我的動作很協調!

讓學生通過自我體驗,不斷提高跳繩質量,培養學生不斷進取精神。

給學生自由練習的空間,發揮小組長的作用,養成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習慣。

延趣3分種

一、放鬆練習

二、課的小結

帶領學生隨音樂進行放鬆練習

組織學生一起小結互相交流

佈置課外作業

隨音樂放鬆愉快地進行交流:把各自的收穫和體驗告訴大家。

自我評價:我今天的課堂表現很好!

通過自評、互評使學生認識自我。有成功的體驗和喜悦。

器材

錄音機1台,磁帶2盒,跳繩40根,墊子6塊,標誌物四副

小學體育健康教案7

學習階段

水平三

學習目標

在遊戲活動中學會快速地起跑,並知道哪些遊戲可以練習靈敏素質,從而掌握一些健身的技巧。

學習內容

快速起跑

學習步驟:

一、遊戲激趣,活躍身心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常規訓練

2、組織學生分組遊戲,做好裁判工作。

3、提出要求,組織學生活動關節。

學生活動:

1、體育委員整隊,檢查出席人數。

2、聽口令進行隊列練習,做到有精神,動作到位。

3、分組進行貼燒餅遊戲。

4、兩人一組,自編徒手操,充分活動各關節。

組織:四列橫隊、分組練習

二、積極遊戲,快速起動

教師活動:

1、講解遊戲方法規則,組織學生進行遊戲。

2、從遊戲中引導學生分析快速起動的要素。

3、講解黃河長江遊戲方法規則,組織學生遊戲。

4、引導學生動腦,改編黃河長江遊戲方法規則進行活動。

5、引導學生進行小結。

學生活動:

1、瞭解要求後,看老師手中的信號牌積極地參與遊戲,體驗快速起動和止動。

2、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地表達出快速起動和止動的要素。

3、認真瞭解黃河長江遊戲的方法和要求,積極參與遊戲體驗起動後的快速跑。

4、大膽地對黃河長江遊戲進行改編,加大難度進行遊戲,體驗不同姿勢下的快速起動。

5、積極表達自己的學習收穫,聽音樂進行柔韌放鬆。

組織:分組練習

場地器材:操場、乒乓板等

小學體育健康教案8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教學,使80-90%學生明白縱隊是怎麼排的,以及通過遊戲使學生明白大的同學要愛護小的同學,互相愛護。

技能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跑的基本技術。

素質目標:提高奔跑能力,靈敏性和協調性,促進學生下肢肌肉關節、韌帶、和內臟器官機能的發展。

情感目標:培養運動感情,勇敢果斷,團結友愛,積極進取的品質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排成四路縱隊。

教學過程:

一:收心熱身導入情節

(1)課堂常規:整隊,師生問好,宣佈本課內容,導入情境教學。組織方法:自由散在規定的場地,圍在教師身邊聽。

導入語:小朋友們,在農村一大清早有什麼動物在牆頭“喔喔喔”

的像鬧鐘一樣把人從被窩裏叫醒的?你説它好不好,是不是很優秀?

小朋友們齊生回答:是公雞

(2)模仿動物的叫聲和跳躍

大公雞:喔喔喔地叫,小鴨子:嘎嘎嘎地叫,雙手交叉放口前做鴨嘴狀

企鵝:兩手下垂放身旁,手腕後伸,走起路扭身體

猴子:抓抓頭,做探視狀,也可做翻跟斗。袋鼠;兩手屈肘臵於胸前,雙腳連續向前跳。

小白兔:兩隻耳朵豎起來,蹦蹦跳跳。

注:老師講出動物名稱,誘導學生動腦經創新,針對不足,加以糾正。

二:故事情節發展

導語:小朋友今天大公雞進行集訓,大家想不想加入他們隊伍集訓,看看它們是怎麼訓練的。

教與學的方法:

(1)教師講解方法,並進行簡單的示範。

(2)學生進行分組分排練習。

(3)教師仔細觀察,對錯誤的加以糾正。

(4)把大家容易出現的問題在集合訓練後進行講解。

(5)在隊列練習前向學生説明:前後間隔一臂距離,以免太擁擠。

組織方法(如圖):

排成四路縱隊的排法:當教師喊“成四路縱隊—集合”口令,並做出手勢(左手握拳於胸前屈肘,拳心向內,右臂前平舉,掌心向下)時,排頭學生按口令指示的隊形,距離教師2-3米處站好,其餘學生依次向後重疊式排隊站立,前後保持約一小臂的距離並自動對齊。

注:因學生反應能力較慢,因此需要結合“解散”“集合”來訓練他們的反應能力,提高集合的速度。

三:尾聲恢復

1,遊戲:母雞愛小雞

教學的方法:

(1)導入:小朋友,小雞們集訓順利結束了,現在他們遇到了一隻兇猛的老鷹,小雞和老鷹要展開一段生死的較量,看看小雞它們是怎麼躲過這場災難的。

(2)教師講解遊戲方法與規則。

(3)組織學生進行遊戲,教師有時充當哪排的雞媽媽或者老鷹,組織學生玩得盡興。

(4)仔細觀察,發現不足及時進行糾正。

遊戲方法:把學生分成四隊。每隊選一名學生做“老鷹”(紅色),排頭學生做“母雞”(黑色),並張開雙臂保護“小雞(綠色)”,其餘學生做“小雞”,拉住前面一個人的衣服,;靈巧地躲閃,不讓“老鷹”拍着。

遊戲規則:

(1)“老鷹”不能從“母雞”的翅膀下面鑽過去拍“小雞”,只能從側面繞過去拍隊尾的一個。也不能和“母雞”互相推、拉、撞、扭。

(2)“小雞”在躲閃時不要掉隊。

2,整隊,總結本課教學內容,師生告別。

3,宣佈下課。

場地安排:校園下院。

小學體育健康教案9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表現運動的場景

2.通過欣賞學習,引導學生用美術語言運動的動作

重點:用各種色塊、線條表現自己對運動的理解

難點:用美術材料和輔助工具畫出不同的體育活動

教具:圖片、範畫

教學活動:

一、激趣導人

體育活動生龍活虎,真令我們激動。

總想讓那些英姿颯爽的動作,在我們的畫上永駐。

二、出示圖片

如果讓你也來畫一畫你會怎樣來表現?

體育課上,你學會了哪些運動?運動會上,你又喜歡哪些項目?打球?賽跑?游泳?

運動展示人類更輝煌的前景,激發人們建設和創造的自信。

三、板示課題

你最喜歡什麼運動?説出你的感受來。

看了那麼多的畫面,有了那麼多的經驗,你能嘗試畫出你對運動的感覺來嗎?誰來説一説,自己的新想法?

四、創作練習

把你最喜歡或印象最深的運動畫出來。

你又有新的想法了嗎?

小組討論一個創意並協作完成。

五、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

作業選擇:

1.把你最喜歡的運動畫出一兩種。

2.可以畫出你或同學們運動時的姿態,也可以畫出比賽場上熱烈氣氛。

教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