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最新課題結題報告(精選6篇)

欄目: 專業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1.85W

最新課題結題報告

課題結題報告怎麼寫?

課題結題總報告是研究者對課題研究過程和研究成果進行客觀、全面、實事求是的描述,是課題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課題結題驗收的主要依據。

一篇規範、合格的結題報告,需要回答好3個問題:

一、為什麼要選擇這項課題進行研究?

二、這項課題是怎樣進行研究的?

三、課題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最新課題結題報告(精選6篇)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課題結題報告(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最新課題結題報告1

我校《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與研究》課題是從20xx年9月開始進行實驗的。三年來,在區教育局和學校領導及有關專家的指導下,我們紮實開展研究,在實踐中積極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成效。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及動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過這樣的口號:健康的一半是心理。這表明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信息社會,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對教育工作來説更為重要。特別是現在,學校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由於家長和教師往往對學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認識,導致兒童心理的不良發展。如有的學生雖然學習成績好,繪畫、唱歌能力都較強,但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團隊合作精神差等問題,更有甚者表現為厭學,情緒暴躁,懼怕挫折、自閉等心理疾病。這些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着他們和諧健康成長。目前全國上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實現素質教育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構建和諧校園,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我校十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課題組嘗試着在這方面做些探索,特確定申報了省級《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與研究》課題。

二、課題研究的依據

在實驗過程中,我們根據課題組研究的內容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和存在的問題,依據教育心理學,遵循小學生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遵循知情意行相統一的規律,堅持實踐育人。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和重點

小學生心理健康立足於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與針對性相結合;面向全體學生與關注個別學生相結合;尊重、理解與真誠相結合;預防、矯治和發展相結合;教師的科學輔導與學生的主動參與相結合。使受心理困擾或存在心理障礙的學生得到科學、有意義的心理輔導,增強他們的自我調控能力,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重點:人際交流,學習適應及個性輔導。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我校選擇年級組為切入點,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在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同時,各年級段側重點有所不同。

1、低年級:減少對成年人的依賴,幫助學生適應新環境,新集體,新的學生生活與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興趣,嘗試建立適宜的人際關係,樂於與老師、同學交流;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

2、中年級: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初步懂得社會法規,形成初步的學習方法,學會調整學習心態;在班級活動中善於與更多學生交往,學會調節處理人際關係,培養集體意識。

3、高年級:幫助學生學會情緒調節的方法,初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學會健康生活,有一定自我監督能力,學會確定學習目標,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興趣與自信心,正確對待學習成績,克服厭學心理,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參與社會實踐,初步建立健康和諧的人際關係,培養開朗、合羣、樂學、自立的健康人格。

最新課題結題報告2

一、研究的緣由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發現、保護和引導幼兒固有的天性。”“幼兒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但在實際的幼兒園教育中,還存在重智育、輕遊戲的傾向。家長也更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往往認為遊戲就是“玩”,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多少用處。兒童遊戲越來越少,孩子越來越孤獨。而另一方面,民間遊戲面臨失傳。那些以前給我們帶來無限快樂的民間遊戲踢毽子、跳房、投沙包——-已不再為孩子們所熟悉。其實,民間遊戲簡單易學、趣味性強、材料方便、不受場地人數限制,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潛在發展空間,正適合我們縣城的幼兒園,我們何不把民間遊戲介紹給孩子們,讓他們也體驗傳統遊戲的快樂呢?為此,我們幼兒園選取了董旭花教授的“學前兒童遊戲的多元價值開發”子課題——“民間遊戲的現代好處挖掘”,期望在課題引領下認真瞭解、解讀民間遊戲,讓它在幼兒幼兒園教育中發揮巨大作用,讓孩子們體會民間遊戲的樂趣,促進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同時也期望,在課題引領下,教師的專業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研究目標

1、以課題活動為契機,提高老師的專業素質,重點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潛力。

2、研究民間遊戲所藴含的教育價值,瞭解遊戲對幼兒社會性交往潛力、情感、智力發展的作用。

三、研究資料

1、各年齡班如何選取適宜的民間遊戲,如何對傳統民間遊戲進行改變和創新。

2、民間遊戲與幼兒多元智能(個性是社會交往潛力)發展的關係。

四、研究對象

主要選取夏津華夏幼教中心3——6歲(小、中、大班)約300名幼兒作為研究對象。

五、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評優展示法、觀察法、談話法

1、文獻研究法:透過對相關遊戲資料的蒐集、學習、分析和理解,瞭解關於幼兒遊戲評價的最新進展和民間遊戲的現狀,為幼兒進行遊戲活動帶給理論支

持和方法指導。如:我們透過研究資料蒐集了很多少數民族的遊戲,如“叼羊大賽”、跳花竿等,孩子們很喜歡。

2、行動研究法:我們經過思考決定實施以幼兒為主體,以活動案例為載體的教研活動模式,注重行動研究——反思——提出問題——解決方案——再次活動(行為跟進),緊密結合實踐中的難點盡心研究。如剛開始做課題時,小班幼兒不適合蒐集來的民間遊戲,因為一些比賽性質的遊戲對體力和智力的要求比較高。我們經過反覆研究,改造民間遊戲,重點發展適合小朋友的非競賽性質的遊戲,老師們提出來能夠試試語言類遊戲(比如《拍手歌》)和表演遊戲(比如《挑小狗》),結果孩子們很快就愛上了這些活動。

3、評優展示法:從全園評選出幾個秀的民間遊戲活動案例,請老師們一齊觀看活動,並當場進行評析,合理吸收和借鑑,然後應用於實踐。這樣進步十分快。如,我們在xx年x月觀看了楊傑的《百變神圈》,老師們都從中學到不少東西,大家發現,民間遊戲配上民族樂曲,感覺很美!xx年x月我們又觀看了蔣巖巖的《齊天大聖》,我們又發現,用傳統故事中的人物激發幼兒遊戲的興趣,體育遊戲、表演遊戲交融滲透,遊戲的趣味性大大增強。就這樣,大家經常交流,互提推薦,一點點提高。

4、經驗總結法:將同做“學前兒童遊戲的多元價值開發”課題的其他幼兒園的成功經驗合理吸收,取得對課題開發有啟發好處的經驗,概括出支持課題研究的先進方法並加以利用,對我們研究水平的提高很有益處。上級課題組給了我們很多交流學習的機會,利津一幼的“資料收集”和煙台藍天幼兒園的論文寫作都給了我們極其寶貴的啟發。

5、觀察法:觀察幼兒在遊戲中的表現,進行分析和比較,會發現很多有價值的東西。這也是我們最常用的方法,遊戲的觀察評析都以此為依據。我們會在主角遊戲中發現孩子的社會性發展水平究竟怎樣,還會在體育遊戲中發現孩子的運動潛力如何——-記錄下來,便於又針對的實施教育。

6、談話法:主要用於遊戲之後,和小朋友交談,瞭解他們在遊戲中的感受,以及他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以便及時對遊戲規則做出調整。

六、研究實施步驟

1、學習準備階段

A、基本理論的學習:學習丁海東《學前遊戲論》、周兢《中國民間遊戲》、皮亞傑《兒童心理學》,重點學習學前兒童遊戲的專業論著,進一步瞭解幼兒遊戲的特點,並瞭解民間遊戲由來和各種玩法,結合幼兒園的實際狀況,思考如何讓民間遊戲深入孩子的生活,讓他們真正喜歡上民間遊戲。

B、確定人員分工和各時段任務:

我們這個課題由園長常紅喜親自督導,教研組長宿軍全面負責,精選我園秀的骨幹教師:xxx、xxx、xxx

具體安排如下:

起止時間要解決的問題負責人

20xx.1——-3月活動發起,蒐集素材,分析歸類。xxx

20xx.3——-20xx.4月實踐階段,各班選取民間遊戲活動。課題組全體教師20xx.4——-20xx.4月階段總結,全園遊戲展演,資料收集。xxx課題組全體教師

20xx.5——-9月結題階段,提升經驗,鞏固成果。xxx

2、課題實施階段

第一步:召開課題組會議,制訂各階段目標,明確各自的任務。第二步:利用圖書文獻、學前教育網蒐集民間遊戲的相關資料;召開班級家長會,請小朋友和家長都參與收集相關材料的活動中來。

第三步:資料彙總,研究、分類,確定哪些遊戲適合在幼兒園開展。

第四步:各班每月選取一個適宜的民間遊戲,介紹給小朋友,大家一齊做遊戲,教師觀察並記錄。課題組根據幼兒的狀況和老師的意見召開教研會,分析解決實際操作中出現的問題,推廣先進的經驗。同時注意收集文字資料、影像資料。

第五步:對活動中積累的資料進行分析和篩選,並分門別類存入檔案。

第六步:提升經驗,重點引導參與課題的教師撰寫論文、製作課件。並進行評比,相互學習。

第七步:結題,向上級課題組呈交研究成果。

七、研究成果

我園於20xx年x月被董旭花教授主持的《學前兒童遊戲的多元價值開發的實踐研究》課題組定為課題研究實驗園,結合幼兒園實際狀況,我們選取的子課題是《兒童傳統遊戲的現代好處挖掘》。在從事課題研究的兩年多裏,在總課題組的引領下,課題組成員深入研究,用心實踐,大膽創新,在民間遊戲的創新改編、遊戲和幼兒多元智能關係的研究、教師的教研潛力提升等方面都大有收穫。

同時,還積累了超多的遊戲活動資料,編制了自己的園本教材。華夏幼教中心的孩子愛遊戲、玩遊戲已蔚然成風。現將我們取得的成果列舉如下,請總課題組檢查驗收:

1、民間遊戲的創新、改編。

我們在整個課題研究中共收集四十多個民間遊戲,分為體育類、益智類、語言類、藝術類並對這些遊戲作了相應的創新改編,並已經彙編成冊(見《夏津華夏民間遊戲集錦》)。其中三篇被收入20xx年x月淄博總課題交流會《階段性成果集》。

2、遊戲和幼兒多元智能關係的研究。

我們對開展的每一個遊戲都進行了多元價值分析,發現透過豐富的遊戲,幼兒的社會交往潛力、智力、體能都有較大提高,個性是社會交往潛力提高很快。

我們已經制作遊戲觀察幻燈片5個,整理出論文十餘篇並編印成冊,其中論文《親子游戲在家園聯繫中的作用》已在《幼教園地》20xx年第一期發表;課件《捉不住的小魚》、《我和報紙做遊戲》獲“解讀兒童遊戲,走進童心世界”課件大賽一等獎。透過教師的分析總結,我們已經能夠熟練的運用遊戲發展幼兒的多元智能。很多外地參觀交流的老師都説:“這些孩子的智力水平遠遠高於他們的年齡!”

我們的孩子進入小學很受歡迎,在校園裏,不論是體育運動、文藝表演、學習知識還是與人交往,他們都出類拔萃,應對自如。

3、做遊戲、愛遊戲構成幼兒園的特色。

我們根據遊戲活動的經驗,編制了分年齡段的案例設計集(《夏津華夏民間遊戲集錦》),並保留了幻燈片資料;根據孩子們愛遊戲的天性,我們把每年的四月為“遊戲月”,每年x月舉辦“親子運動會”。每一天下午4點後,全體小朋友都參加户外遊戲,遊戲已真正成為華夏幼教中心的傳統和特色。

4、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

課題研究是一條線,我們不斷針對實踐中的難題開展教研,從一開始的遊戲篩選、遊戲組織到之後的遊戲觀察、遊戲評析、整理論文,老師們的專業潛力一步步提升,每位參加課題的老師都深有體會,她們説:“此刻,讀專業書籍的多了,遊戲時拍照的多了,向幼教刊物投稿的多了,會製作課件的多了。”作為課題的負責人,我更有體會,老師們從“不會提問題,到會提問題,到會研究討論解決問題”,她們已經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邁出了成功的一步。這些都得益於總課題組的引領,我們確實在課題活動中學到很多。

八、反思

我們是新成立的幼兒園,這是第一次做課題,所以在剛開始時覺得困難重重:

課題活動開始後,怎樣寫反思?怎樣從紛繁的材料中提煉出有價值的、規律性的東西?怎樣提升經驗,彙總成優秀論文?幸好,有總課題組的幫忙,我們從其他幼兒園也學到了很多,最後從實踐中摸索出一點點經驗,感謝董教授在課題研究中給與我們的指導,真誠的期盼下次與您合作!

最新課題結題報告3

一、研究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對七至九年級學段學生作文訓練提出了明確要求,個性強調要培養和訓練學生自改作文的潛力——“養成修改自已作文的習慣,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可見,放手讓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養學生的自改作文潛力,是當前作文教學中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葉聖陶老先生也曾説過:“學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一樣,學生處於被動地位。假如着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潛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決定,學生不就處於主導地位了嗎”他還説:“改的優先權應屬於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學要重在培養學生的自改潛力。”

而現實教學中,老師們“一批到底”,批作文成了教師最煩惱的事。耗費了超多心血,收效卻不大。學生怕寫作文,總是對作文不感興趣,更寫不好作文。作文批改也就成了貫徹教師寫作意圖的過程,學生則轉成了被動理解的容器。這樣做的確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卻嚴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基於此,我確立了《培養學生互批互評作文潛力的研究》這個課題。

二、概念界定

本課題的研究有三個概念:

學生,他是作文的主人,也應是批改和評講的主體,學生成了主體地位,他就會有興趣,就會樂學。

互批互評:作文寫好後,是學生間的互相批改,互相評講,不是老師包辦。

作文:是學生自己寫的文章,不是其他地方選來的文章。

三、研究目標

1.透過互批互評來激發學生寫作的用心性,培養學生的閲讀賞析潛力。

2.培養學生批改作文、評講作文的潛力,使批改成為習慣,以提高寫作的潛力。

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教師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四、研究資料

培養學生互批互評作文的潛力

本課題系蘇州市中小學“指導學生自學”微型課題,課題編號1009059,組長:朱建榮。主要研究成員:施路平、鄭詠梅、蔡秀蘭、方芳等

五、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透過查閲、收集有關學生作文自改潛力培養方面的科研文獻,獲取相關信息,並進行分析綜合,從中提煉出與本課題研究有價值的資料。

調查研究法:透過訪談、問卷等方法,對學生作文批改現狀以及學生自改作文潛力進行調查研究,並加以分析綜合,為課題的研究帶給第一手資料。

實驗研究法:以課題研究計劃為目標,對各個階段的研究不斷地進行計劃、研究、總結、修正,使課題研究科學、規範、合理。

經驗總結法:透過對課題的研究,不斷地加以總結,把獲得的經驗加以提煉總結,以期從中探索出一些教學規律,來指引今後的教學工作。

六、研究步驟

本課題研究擬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xx年10月:

1.學習理論,我們學習了黃大龍、朱治國合編的《生態課堂理論》,學習了《蔡明講語文》和蔡明老師的一系列有關生態課堂的文章。

2.醖釀製訂了方案,我們的方案獲得市方案評比二等獎。

第二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月)按計劃實施,根據實際狀況,蒐集整理第一手資料,認真分析研究並小結;及時上載到網頁。

第三階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我們用心做好研究活動,成員們每人圍繞課題開公開課。有幾人多次上了課題公開課,及時資料整理、總結,及時上載。最後完成課題研究報告。

七、研究過程

首先,我們學習理論,以提高理性認識。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生態理論,基於蔡明的生態課堂的原則和黃大龍朱志國的生態課堂理論,我們認識到讓學生互批互評作文就是以關注學生生命為主的生態教學活動。他是培育學生髮展的有效途徑。

日常活動

xx年9月朱建榮對市骨幹教師開作文評講課

20xx年3月11朱建榮老師開校級公開課:關注差生的作文評講——我來幫你寫作文

xx年3月24鄭永梅老師校級作文評講課——《捕捉特徵細緻描繪》

xx年10年4月7方芳開校級公開課作文評講《你在我心中》

xx年4月14號施路平老師開作文評講課——怎樣圍繞中心選材

xx年4月27蔡秀蘭校級公開課——怎樣批改作文

20xx年5月13市督導室來調研,市學科帶頭人朱志國聽了朱建榮的作文評講課,説值得推廣。

20xx年9月29朱建榮老師參加袁建忠書記的生態作文結題會

20xx年10月19朱建榮老師給蘇北宿遷市曹集中學老師交流學生互批互評作文的做法。

.20xx年11月22號,市教研室書記中聽了朱建榮老師的課後説值得推廣。

20xx年11月24日,在市教學活動展示月中,施路平、鄭詠梅老師上作文指導展示課,朱建榮老師上作文評講推薦課。這次基教科顧松鶴科長在聽了朱建榮老師的課後有三點評價,

1.港區初中的語文老師凸顯了一個理念——用教材教,學後注重應用,培養學生素養和潛力。

2.實施了一種策略,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中來。

3.養成了一種市進修校園盧金霞老師評價朱建榮的課:“將批改與指導相融合,將批改與作文升格訓練成一體,將這次批改的目標與本次作文訓練的目標達成相一致”。

推薦課後與進修校園張老師交流,受到張老師邀請。

20xx年11月30號朱建榮老師應常青藤校園邀請去交流學生互批互評作文方法.

20xx年3月11日我們邀請生態語文羣老師來我校聽朱建榮老師的作文評講課,並進行評課交流

八、研究成效

本課題研究貼合《語文課程標準》對七至九年級學段學生作文訓練的要求。《課標》個性強調要培養和訓練學生自改作文的潛力——“養成修改自已作文的習慣,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也貼合葉聖陶老先生説的:“學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一樣,學生處於被動地位。假如着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潛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決定,學生不就處於主導地位了嗎”

本課題基於課堂,恰好貼合張家港市生態課堂教學的理念,讓學生互批互改互評作文,就是以關注學生生命為主,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生本性原則、生命性原則、生成性原則、生動性原則、生活性原則、生長性原則得到充分體現。

1.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學生的閲讀鑑賞潛力。學生互批作文,是對同學作文的鑑賞,又是對課文鑑賞的複習應用,能督促他們在閲讀課上作批註,他們的評語越來越準確,證明鑑賞潛力越來越高。

2.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學生寫得體批語的潛力,同時也提高了運用規範符號的潛力以及語言表達潛力。學生經過訓練,批語越寫越得體,各種修改符號都能準確運用。在評講同學作文中,能夠用心中肯的發表意見。語言表達潛力明顯得到提高。

3.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激發了學生樂學,提高了寫作潛力。“學生的樂學心理主要來源於自己的創造個性和創造思維所產生的結果能被認可和理解,其價值能被實現。”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中學生精神世界中尤為重要。”讓學生評講作文,就是肯定學生的潛力,相信他們有鑑賞潛力,是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的表現,證明老師重視學生的觀點、意見、推薦。學生得到了老師的信任,課堂的民主和諧度就高,學生心裏就簡單了,沒有壓抑了,學生就能用心思考,大膽發現,大膽發表意見。學生的日記能夠證實他們對作文的興趣和快樂。學生的興趣起來了,他們的作文就越寫越好了。

4.透過本課題的研究,能促進師生成長。

學生評講作文是在學生互批的基礎上的評講,既要評講作者所寫文章優劣,又要評講批者的批語是否準確。這是一個鑑賞過程,要檢查作者的寫作水平,又要檢查批改者的賞析潛力,無論是批改還是評講,都要檢查對以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具體到評講,又要聽力、決定潛力,語言表達潛力等。所以,每一次的互批互評對師生都是一次挑戰,一次提高。它激發了學生自我提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個體意識。這種成長過程包括強化自省、強化自評、強化自控。學生在自省、自評、自控中成長起來。這種課堂也激發了教師的知睏意識、探究意識和問題意識。有了知睏意識就促使你去多讀多看。所以也促使了教師成長。

5.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構成了作文教學的特色。20xx年3月11日我們邀請生態語文羣老師來我校聽朱建榮老師的作文評講課,並進行評課交流。新生代教師,青年名師梅洪建聽課後的評價“

a.一向以來,在功利的教學環境中,教師為了分數早就忽略了對學生潛力的培養。朱建榮的課讓學生不是站在寫的角度來審視文章,而是站在“理想的作者”和“高明的評者”相結合的角度來培養學生的理想創作潛力和批評鑑賞潛力。這個過程不是對別人作品評論好與壞的問題,而是在自己有了相對理想的思路之後再對別人的作品的品評中進行自然的昇華和再創造。這是對學生潛力培養的途徑。

b.一向以來,在很多人在闡釋性的語文中,早就剝離了閲讀和寫作的關係。將課文的美點消解在對知識性記憶和資料性的再現之中,在“意”的強化中,忽略了“文”的魅力。在朱建榮的課堂中,不但到達了“文”“意”的自然統一,而且是反向的在作文評改的過程中達成了對課文中“文”的反哺。在更高的層次上鍛鍊了孩子的審美潛力。

c.一向以來,孩子們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不願意看到別人的美,只看到別人的'不足。但在朱建榮的作文評改過程中不僅僅僅讓孩子發現了別人的不足,更讓孩子們發現了別人的美。同時在對評語的評價環節,更能體現一個人的再認知以及培養孩子的理解批評的潛力。這種無形中的人格培養,則是教育的永恆追求。”

6.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對新課改的認識。

老師們明白了學生互批互評作文就是關注學生生命的生態作文教學。互批互改作文最能反映生本性原則,學生評講作文最能顯示生命性原則,在以學生為主體的作文評講課上,生態課堂的生動性原則、生成性原則都得到充分體現。

7.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教師的指導作文潛力。

最新課題結題報告4

自從我校學習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向各省市自治區下發了《關於全面啟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之後,開展了“陽光體育運動”活動,保證了我校學生每天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使學生從繁忙而又緊張的室內課堂中解脱出來,參加體育活動,達到真正的育人育體的宗旨。可是,對於一所西陲邊緣經濟條件比較落後的團場學校來説,我校的體育設施資源非常有限,根本滿足不了現有學生的需求。但是,我校的課程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有很大的開發和利用的空間。可見,合理開發體育活動資源尤為重要。為此,我校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具體要求積極開發併合理利用校內各種課程資源。我校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和課外體育活動正是利用了校內課程資源(包括老師羣體、師生關係、班級組織、學生團體、校風校紀、體育場地等),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加強了對課程資源的識別、開發和運用的意識與能力。以下是我對大課間體育活動資源開發與課外體育活動拓展的一些見解:

一、合理開發教師資源,實現學科資源整合。

老師不僅決定課程資源的鑑別、開發、積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課程資源的重要載體,而且老師自身就是課程實施的首要的基本條件資源。大課間體育活動除了開發與利用《體育與健康》課程資源外,更重要的是實現各學科教育資源的整合。例如,活動期間,學生對於音樂節奏的把握,離不開音樂教師的教導;在編排民族舞蹈的時候,學生對於舞蹈動作的掌握,也離不開舞蹈教師排練;大課間期間,對於班級秩序的管理,離不開班主任老師。可見,開展這些活動光靠體育學科是不夠的。此外,還要積極開發校內場所和設施,如圖書室、實驗室、老師羣體、師生關係、班級組織、學生團體、校風校紀、文藝演出、體育比賽、社團活動等,校內課程資源是實現課程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資源,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首先要着眼於校內課程資源。沒有校內課程資源的充分開發與利用,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就成為奢談。

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熱情參加體育活動。

新課程強調,學校教育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能力、興趣等,並按自己的需要設計教育活動。讓學生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有利於學生動手,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我校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很好地利用了學生這一重要資源。在活動過程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能力、興趣等,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對於培養學生熱愛集體,熱愛學校的團隊精神,增強學校凝聚力,增進師生情感,團結奮進,豐富校園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風,具有特殊的教育意義,同時對發展學生體能,增進身體健康,培養學生自我鍛鍊能力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及心理素質、養成終身體育意識,陶冶學生的情操,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養成學生積極向上和豁達樂觀的健康生活方式,消除腦力疲勞,減輕緊張的課堂壓力,提高學習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三、開拓課外體育活動,創造活動的多樣性。

培養學生的興趣,注意發展學生的能力,養成鍛鍊的習慣,我們安排了長短跑,籃球、羽毛球、踢毽、乒乓球、體育遊戲等。通過參加活動學生得到了鍛鍊。小型競賽是非常適合少年特色的體育活動形式,深受學生歡迎,不僅推動羣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而且活躍學生生活,培養學生榮譽感及集體主義精神,我們根據季節變化開展比賽,以單項分散為主,有班級隊列比賽,小足球比賽,跳繩,長跑比賽,廣播操比賽等。同時,創造性的開展一些有特色體育活動,例如:1有趣的瓶子。(每位學生準備一個空礦泉水瓶子,可用砸、滾、拼、搭等方法進行活動。如:保齡球、砸瓶子、換物接力、蓋房子、把瓶子當成障礙或目標進行遊戲、擲遠、套圈等);2神奇的報紙。(每位學生準備一張報紙,可用頂、翻、踩、折、擲、踏石過河、紙飛機、過障礙、接力跑、翻鬥龍等);3各種動物的爬、走、跳。如:狗熊爬、鴨子走、螃蟹爬、蝦子 退、青蛙跳、兔子跳等,可練習,也可進行小型比賽;4短繩遊戲。(每位學生準備一根短繩,可用夾、甩、拉、拼、折等方法;5用短繩做遊戲。如:踩蛇尾、抓尾巴、拼圖、擲準、拉力賽等);6遊戲(貼燒餅、跳皮筋、陽光夥伴等);7長繩。(每班兩根長繩,可進行各種方法的長繩練習。如:單人單跳、雙人單跳、加減跳、童謠跳、雙繩跳等);8素質練習。如:立定跳遠、扶膝直腿走、踮腳尖走、高抬腿走、高姿俯卧撐、連續深蹲、原地高抬腿。

四、合理安排校園場地,嚴格監督學生安全。

每班班主任必須到本班活動場地,選擇、設計分散活動內容,組織安排本班學生站隊和活動。分散活動時以推薦內容為主,各班可根據實際情況操作,儘量做到顧全點面,讓每個學生活動起來,並注意安全。體育老師負責本年級班級的場地安排,並對學生的站隊、廣播操、分散活動進行指導與監督。活動必須由班主任到場負責管理,做必要的技術指導。加強安全防範管理。班主任必須加強教育,引導學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參加活動。如果遇到小型體育競賽,體育老師必須提前到達比賽場地。各班快速、有序地進入比賽場地進行比賽。遇到陰雨天不能進行正常室外活動時,各班由班主任自行在教室進行室內遊戲(器材自備)。

以上所述是我的一些見解。總之,開發校內課程資源,要遵循實效性、因地制宜等原則,儘可能多地用最少的資金和精力因地制宜地開發與利用一切有利於有效達到教育教學目標和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的課程資源。只有那些進入課程,與教學活動聯繫起來的資源,才是現實的課程資源。學生通過“大課間體育活動”增強體能,促進身體健康;在和諧、平等、友愛的運動環境中感受到集體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培養創新精神;學會合作,培養團隊精神;培養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形成終身鍛鍊的意識和習慣;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最新課題結題報告5

【內容摘要】車禍猛於虎,這決不是危言聳聽。有人説,動盪年代最可怕的是戰爭,而和平年代最可怕的是車禍。確實,交通事故已成為我國少年兒童的第一殺手。剛剛在甘肅省慶陽市某幼兒園發生的特大交通事故,造成了21人死亡、43人受傷的慘劇,再一次向我們敲響了警鐘。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幼兒園和家長安全意識淡薄,各項管理措施的不到位,正是他們的疏忽才造成了那些可愛的小生命離我們而去。一次次慘痛的教訓使我們再一次認識到對幼兒及其家長進行交通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近幾年來,我國中小城市各種機動車輛陡增,交通事故頻發。據公安部統計,2010年4月至7月間我國已有2455名兒童死於交通事故,7905名兒童因交通事故受傷,交通事故已成為我國少年兒童重要安全隱患。每每在電視或報紙上看到哪邊又出了車禍,都讓我們感到心情沉重。畢竟那都是些活潑可愛的小生命啊!那怎樣的交通安全教育才會更有效果,才能挽救更多的小生命,這是一個值得全社會思考的問題。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幼兒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開始,是人生教育的關鍵時期,因此教育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着幼兒一生的發展。而幼兒從小就形成交通安全意識,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責任心以及自我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幼兒今後以及他的一生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為了使幼兒能成為明天祖國建設的棟樑,從小培養他們的安全意識,這是相當迫切和必要的。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目前,國外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甚多,例如:澳大利亞、新加坡、法國、日本早在50年前就在小學、幼兒園的教材中添加了安全教育的內容,而且在整個文化中比例佔10%,所以這些國家的人們安全意識非常高,一位在澳大利亞居住的朋友講述那裏的交通環境時讚不絕口,沒有一個人闖紅燈、橫越欄杆。在小巷內遇到行人也不鳴笛催趕,只是尾隨着走出小巷,這樣的文明程度是和從小的教育密不可分的。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孩子也會向他們一樣,我們的社會也會進入高度文明的時代。而目前我國擁有全世界1.9%的汽車,引發的交通死亡事故卻佔了全球的15%!成為交通事故多發國家。我國每年死於交通事故的人數超過10萬人,傷殘50萬人。其中因交通事故造成中學生死亡1767人,受傷10098人;造成小學生死亡2656人,受傷10819人。其中中小學生佔死亡人數的3成左右,

80%是因缺少交通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所致。

近幾年我國對交通安全的教育也逐步的高度重視起來,特別是出台了新的交通安全法規,更加人性化的強調了對弱勢羣體的保護,就全國而言我們的交通環境越來越好,今後我國的交通發展趨勢將是道路越來越寬、車況越來越好,因而人的交通安全意識也亟待提高。所以交通安全教育從娃娃抓起也就顯得刻不容緩。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這就要求幼兒園教育目標必須以幼兒為本,從幼兒生命健康成長的需求出發實施教育,為幼兒奠定終身發展的基礎。時代在發展,文明在召喚,使我們幼教工作者感到肩上責任的重大。為了家庭的幸福和國家的安定,對廣大公民尤其是少年兒童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已成為當代教育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而“交通安全教育從娃娃抓起”更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活動。對幼兒進行交通安全教育,讓他們從小建立健康的人生觀、道德觀、遵守交通規則,愛護交通設施,維護交通法規,最主要的是通過對幼兒交通安全教育還可以起到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輻射整個社會的目的,從而達到全民動員共創和諧社會的目的。

具體到每個年齡段的研究對象其發展目標如下:

通過課題的實施要能夠使三至四歲的幼兒開始具有最初步的對社會規則、行為規範的認識,能做最直接、簡單的道德判斷。

要使四至五歲的幼兒社會認知能力明顯提高,懂得更多的社會規則和行為規範。五至六歲的幼兒則讓他們形成初步的品德行為,並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實踐、練習着各種被社會和他人許可的社會行為,並開始建立“自律”意識。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我們調查的數字表明,在交通事故中,由於路的原因造成的車禍佔5%,而由於人的原因造成車禍的佔95%,其中屬駕駛員的原因的佔60%,屬行人原因的佔30%。這些數字警告我們要減少交通事故就必須先解決人的交通安全意識,一念之差將造成終身遺憾。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所以我們解決的問題就是人自身的思想觀念的問題,行為習慣的問題,從小使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解決交通事故的突破點,也是關乎社會發展進步的大事。

因此我們研究的主要內容在這幾個方面:

1、調查瞭解幼兒父母交通安全意識和交通法規知識的掌握情況;

2、我園在實施交通安全教育方面的策略和方法;

3、幼兒園、家庭、市交警支隊和社會聯合對幼兒進行交通安全教育的途徑;

4、幼兒交通安全教育對家庭、社區、社會的帶動和影響。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

課題研究主要採用行動研究法,輔以調查法、個案分析法等,並通過各種新穎有趣的活動使幼兒形成交通安全的意識,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習慣,同時也能學習和掌握一些交通安全常識,知道一些簡單的道路交通標識的含義等等。

七、課題研究的主要過程:

本課題的研究我們共分了三個階段來進行實施。

第一階段:

準備階段

在這一階段中,我們組織課題組的所有成員學習了國家制定的新《交通法》,瞭解新《交通法》的有關內容,瞭解近年來交通事故頻發對家庭和社會帶來的危害。同時剖析了我園在交通安全方面存在的一些隱患和家長及幼兒自身交通安全方面的實際情況。綜合以上各方面的情況,我們更加明確了開展這一課題研究的重要意義。

其次,根據幼兒的年齡、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我們制定了具體的實施計劃和活動內容,並且在全園的小、中、大班中各明確了一個班作為課題研究班級。

第二階段:組織實施階段

這是課題研究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我們對課題組成員進行了明確的分工,並且制定了各項具體操作的內容、措施,確定了階段性的任務、重點。

其次,完成了對幼兒家長交通安全意識和交通法規知識的掌握情況的調查,並進行特點分析,從而掌握了第一手資料。

再次,我們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採用了不同的教育模式,開展了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各種主題教育活動。

根據小班幼兒的特點,我們進行了一些比較簡單的遊戲,如小二班的吳慧芹老師讓幼兒進行十字路口紅綠燈模擬表演,讓幼兒認識了“紅燈停、綠燈行”、“要走人行橫道”的規則,讓幼兒在遊戲中建立了初步的交通規則意識。針對中班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我們同樣採用遊戲的形式來對他們實施交通安全教育。在遊戲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學會簡單的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判斷這些行為的對與錯。這樣,幼兒不僅有了規則意識,同時幼兒的人格取向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中四班周燕老師組織的親子交通安全模擬表演,非常有特色,讓家長和孩子們在遊戲中形成了交通安全意識。而大班幼兒由於已形成了初步的品德行為,並開始建立了一種“自律”意識。因此,在開展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引導他們開展討論,並和和他們一起制定與交通安全有關的一些規則。這樣,幼兒既能建立規則意識,又瞭解了相應的交通法規,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想像力、創造力、語言表達及辨別是非等多方面的能力也都得到了發展。

在園長室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還在全園開展了各種各樣形式新穎的交通安全教育主題活動:

活動一、聽交通警察介紹交通安全知識。我園請來了大豐市交警大隊的幹警到園進行交通安全教育講座。交警叔叔結合圖片向幼兒介紹交通法則和認識交通標誌;結合實際事故發生的案例分析,告訴幼兒哪些行為是安全的,哪些危險的;還讓幼兒和交警叔叔一起指揮交通,通過學習指揮交通的手勢,培養孩子尊敬交警、熱愛交警的情感;一起學習交通安全兒歌:《交通安全拍手歌》。

活動二、在園結構區中設置交通安全教育的活動設施,包括模擬紅綠燈、斑馬線以及其他交通標誌等;又如在班上張貼形象有趣、易理解的交通標誌等圖片;在語言區設立“娃娃從小懂交通”園地等。這些和交通相關的環境的創設,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

活動三、提供實踐場地進行模擬演練,在遊戲中加強安全知識教育。通過角色遊戲將“知”轉化為“行”。如開展“十字路口”、“汽車站”等遊戲,讓幼兒來把學習的交通規則運用到遊戲中;又如讓幼兒或教師作為交通警察來模擬實踐,把所學的交通規則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在遊戲中得到運用。

活動四、構建“三位一體”的交通安全教育體系。幼兒園出面協調,與家庭、社區的有機結合,形成以幼兒園為主、家庭為基礎、社區為依託的“三位一體”的安全教育模式,把幼兒交通安全落到實處。

活動五、教學延伸活動。教師帶孩子上街進行實踐活動,觀察交警指揮交通和為交警叔叔獻花、認識馬路上的標線和紅綠燈、當義務交通員看看有誰的行為違法了等等。讓孩子進一步認識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同時,也可以聘請孩子當義務交通宣傳員,把交通安全知識告訴爸爸媽媽,監督爸爸媽媽的交通行為是否合法…….

在開展以上活動的同時,我園還注重加強幼兒園周邊交通的治理。在交警部門的配合下重點解決我園上下學時段的交通擁堵的狀況,進一步優化幼兒園周邊的道路交通環境。經過整治,校園周邊交通環境大為改善,每個小朋友在家長的帶領下都能做到“高高興興上學、平平安安回家”。此外,在幼兒園的環境建設方面,我們還能突出交通安全教育的文化氛圍。

第三階段:研究總結階段

從十月份起我們就開始着手課題研究的完善總結階段。我們要求課題組的成員在自我總結的前提下向課題組負責人彙報課題研究的工作情況。在此基礎上,課題負責人進行課題結題自測、總結,完成課題研究的結題報告和相關課題材料的收集完善工作。最後在報請上級檢測、評估、鑑定。

八、課題研究取得的成果

經過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課題的預期成果已全部達到:

1、完成了幼兒交通安全教育的相關基地建設,其中展室、十字路口紅綠燈模擬崗亭等已初步建成,普及了我是小小交警的韻律操,創編了幼兒交通安全兒歌。

2、幼兒園環境建設體現交通安全教育的文化氛圍。不管是課題的實驗班級還是非實驗班級的室內環境都能體現這樣的一個氛圍,其次園內的樓道、走廊及園內外牆飾等也無不體現出其育人的功能。

3、完善了課題實驗方案、結題報告以及相關的家長調查報告等,各種活動照片以及其他相關材料無不反映出我們的工作紮實和具體措施的到位。

4、撰寫了有關幼兒交通安全教育的論文2--3篇。

九、存在問題及今後的設想

課題研究中的存在問題:

1、依靠幼兒園的宣傳力量還很薄弱。

2、少數家長思想改變還有過程,只要管好自己和家人就行了。

今後的設想:

在今後的關於交通安全的活動中,我們會加強宣傳力度,讓幼兒帶動家長,讓家長帶動全社會,讓大家自覺形成維護交通規則的良好習慣,為爭創交通文明城市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最新課題結題報告6

一、課題的提出

語言是人類藉以表達思想、交流感情、互通信息的最直接的工具,也是思維最重要的工具。幼兒期是人掌握語言的關鍵期,發展語言不僅是幼兒獲得知識的必要條件,而且是發展心理,尤其是發展思維的重要前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讓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創設環境主要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物質環境是指教師與幼兒活動的物質條件與基礎,包括場地、園舍設備、空間結構、環境佈置、玩具、科學活動室等。精神環境包括良好的園所文化、老師和幼兒之間、幼兒和幼兒之間相互信任、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交往方式和使幼兒感到安全、温暖、寬鬆和愉快的氛圍。教師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創設環境,讓幼兒在愉悦、輕鬆、歡快的氛圍中有想説的慾望,逐步提高3—4歲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研究意義:

1、本課題遵循幼兒的年齡特徵,從幼兒實際出發,在幼兒一日生活只創設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促進幼兒語言交際能力,逐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研究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在教師創設的寬鬆、愉悦的氛圍中,加上教師的合理性引導,激發和強化幼兒説的願望,並能培養幼兒能很好的與他人交往的能力。

三、所要解決的問題

1、根據3—4歲幼兒的年齡特徵為幼兒提供一個豐富、適宜,讓幼兒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的環境,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

2、學習普通話,樂意用簡單地動作、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養幼兒能很好的與他人交往的能力。

3、利用家園聯繫這個平台,充分發揮家庭環境的重要性,讓幼兒園和家庭互相配合,逐步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和思維意識。

四、研究的內容

1、調查幼兒剛入園時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中創設表演台、主題牆、娃娃家等幼兒喜歡的環境,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提高幼兒表達的願望。

2、通過有圖故事、有聲故事、兒歌、繞口令、詩歌、童謠、續編故事、情境故事表演等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從不願意説到想説最後説好。

3、通過生活活動、早期閲讀活動、聽説遊戲活動、家園共育等活動,提高幼兒的詞彙量和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能進行愉快的交流與交往。

4、在班級中多創設輕鬆愉快的環境氛圍,讓幼兒盡情表演、講述,展示自己的才藝,樹立自信,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往的能力。

五、研究的對象及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本園小二班(23人)

研究的具體方法:

1、文獻法:查閲相關資料,為課題研究提供準備。

2、觀察法: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和了解幼兒,並進行課題總結和調整方案。

3、交談法:教師和幼兒、幼兒和幼兒、幼兒與家長之間多進行交談,在交談中學會怎樣表述,讓語言能力得到提高。

4、表演法:要通過幼兒演講、分角色表達、童話劇表演等形式,讓幼兒在盡情表演中培養語言表達的興趣,提升語言的能力。

六、課題研究時間和步驟

1、準備階段:20xx年7月—20xx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