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關於綜合實踐教學計劃集合(精選17篇)

欄目: 專業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1.62W

關於綜合實踐教學計劃集合

關於綜合實踐教學計劃集合(精選17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翻開新的一頁,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教學計劃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這個教學計劃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綜合實踐教學計劃集合(精選1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綜合實踐教學計劃集合1

一、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正在探索中的一類新型課程。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技術教育。課程的選擇是從學生身邊事物開始,涉及到生活教育、心理教育、環境教育、安全教育、國防教育、科技教育。其主要思路是圍繞“我與家家庭、我與學校 、我與社會、我與自然”等綜合性實踐活動,以研究性學習為主要學習形式,以“實踐、創新、發展”為主線展開。

二、學生分析:

1、通過一學年多《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學習,學生們對《綜合實踐活動課》這門課已經有所瞭解,知道本科學是由一個一個的活動組成,這是令他們喜愛的。但是他們卻常常不能自覺作好課前準備。

2、雖然經過一學年多的學習,學生們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但是他們的觀察力、思維力有待提高,學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內在,難以把握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

3、對活動感興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內在。

4、本年級共5個班,每班都有45人左右。大部分學生的都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而且喜歡綜合實踐活動,愛動腦、愛動手。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平時的學習習慣較差,以往的基礎知識不是很紮實,再加自己不嚴格要求,所以教師平時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三、教學活動目標:

1、學生的發展,圍繞發展學生潛能這一核心,正確處理學生、教師、教材、學校、社會之間的關係,始終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

2、重視學生實踐活動的過程,使其獲得參與研究的積極體驗。要求學生主動參與,自由活動,調動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和探索慾望。

3、重視學生知識、經驗、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多思路、多角度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要求學生不僅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4、重視學生全體參與,學會共處、學會分享、學會合作。

5、使學生在對社會現實問題的思考、探索、嘗試、參與和解決的自由中獲得積極的、生動活潑地發展。

四、教學活動的具體措施

1、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認真備課,收集各種資料,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並且運用新課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認真鑽研教材、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以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讓學生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提倡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3. 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活動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教育學生在着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等,讓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索嘗試、參與和解決的自由中獲得積極的、生動活潑地發展。

4. 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積累感性經驗,運用和驗證益友的學科知識經驗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5. 採用獨立活動和合作活動的緊密結合,讓學生學會與人共處,學會溝通合作,學會互相交流,學會與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6、充分運用教具、掛圖、音像教材進行直觀教學,尤其要組織好每一個觀察認識活動,讓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每一個活動。

7、發揮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着廣泛而又密切聯繫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尤其重視解決那些與學生關係密切的實際問題,從中讓學生體會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價值。

關於綜合實踐教學計劃集合2

一、班級情況分析:

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對學校的各項常規都有了較深的瞭解,有較強的自制力。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掌握了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確定單元活動的主題、活動的方式,在活動具體開展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但學生的學習基礎差別較大,個別比較優秀,個別比較差。因此,教學中應從學生現有情況出發,在原有的水平上每個孩子都得到不同的發展,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二、指導思想:

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我們將進一步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目標,繼續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引導本年級段學生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深切的體驗,產生積極的感情,激發孩子研究生活和科學的慾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從而進一步加強人際交往的能力。

三、課程目標:

1、通過活動,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

2、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3、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四、課程實施措施:

1、重感受促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無疑是學校課程形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重大變革。而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則是其中最具人文性的部分。這些評價與我們平時的評價有很多不同,他的評價側重於活動的過程和自己的感受,得失,是所有參與者之間的平等交流,有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為師生提供一種反思的參照,從而獲取新的動力。他山之玉可以攻玉,為了使評價真正發揮其交流作用,我們將加強小組間的評價交流,將不同的活動方案進行交流,取長補短,使活動更好地發展。

2、學理論明目標我們將繼續學習綜合實踐活動的有關理論叢書,針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尋找有關理論,聯繫實際情況解決問題,使綜合實踐活動更能達到預想目標,而趨於完善。

五、課時安排:

每週一課時

關於綜合實踐教學計劃集合3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共任教五年級(1)(2)(4)三個班級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課,501班共有學生48人,502班共有45個學生,503班有學生49人。經過上學期陳長春老師的教學,這些學生已經基本學會綜合實踐活動的一些技巧,如制定調查計劃、開展調查活動、小組合作等,學生的綜合素質較好,課堂紀律也較好,積極進取心較強。這些為今後進一步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打下堅實基礎。但通過我的觀察也發現,學生在對資料的整理能力較弱、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興趣與重視程度嚴重不足,對調查研究報告的撰寫較差,這些問題需要在接下去的學習中逐漸加以解決。

二、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沒有教材,需要老師根據本地的課程資源加以開發。根據綜合實踐活動關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個維度的要求,本學期的活動以小課題研究為主線,其中穿插項目設計和短課時活動。具體為:《小學生近視情況的調查》《瞿溪諺語的調查》《小學生課外學習情況的調查》《春遊項目設計》《廢舊調查的危害》。

三、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2、通過實踐活動,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性格品質。

3、通過實踐活動,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

4、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的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環境和保護小動物的意識和能力。

5、通過實踐活動,學習和掌握一些科學研究方法,培養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運用和創新能力。

、教學措施

1、引導學生留心觀察、體現自身生活,對每一事物提出為什麼。

2、在問題討論會上,給學生提供提出自己感興趣或關注問題的機會。

3、開展學生有興趣的社會調查,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確定活動主題。根據社會中存在的熱點問題,確定研究主題。

4、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髮現問題,生成主題。

5、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6、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活動方式開展活動。

7、成果展示交流時,激勵學生髮揮個人優勢表現自己的個性。

五、課時分配

(略)

關於綜合實踐教學計劃集合4

一、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要反映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各方面的個性表現;不但要關心學生學會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技能,更要關心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和變化,關心學生合作與交往能力的提高,關心學生社會化的發展。評價的內容應該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行為、情感反應、參與程度、合作程度等;要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評價”,充分挖掘和發展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關注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發展和個性化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樂趣

二、學生分析:

高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討論,開展主題活動,理解學習行為的含義,瞭解良好的學習行為對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的重要性,從而指導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2、通過調查、訪問,查閲資料,實踐操作,瞭解飲食與健康的重要性;在活動中,讓學生更多的發展能力。

3、通過調查我們身邊的電和交通工具,讓我們用實踐行動為保護環境做貢獻。

4、通過調查、採訪,使學生初步瞭解到人與家庭、社會的關係,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5、通過製作水果拼盤、瞭解茶文化,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

四、具體措施

1、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穫。

3、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關於綜合實踐教學計劃集合5

一、 指導思想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培養創新型人才已經成為教育的主要目標。素質教育的理念告訴我們打破學校以往的封閉性,引導學生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學習已是必然的趨勢,因此,貫徹新課程理念,讓學生通過親自參與、親自實踐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 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這個階段的孩子的一般年齡是9--11歲,玩性較重,處在兒童期的後期階段。大腦發育正好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完善的關鍵期,在小學教育中正好處在從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生理和心理特點變化明顯,他們開始懂得生活中的一些道理,對事物的模仿性強,尤其是對新鮮事物有着濃厚的興趣,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同時,四年級孩子開始從被動的學習主體向主動的學習主體轉變,心理髮生了明顯的轉變,雖然開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極其有限,社會交往經驗缺乏,經常會遇到很多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

是不安的開始。如果經過正確的引導,孩子可以安然度過這個不安的時期,綜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學習的旅途中將會實現一次具有人生意義的深刻轉折,從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三、 本學期的主要工作

本學期共有20周,除去節假日和學期的首尾周外,其實約共有14周即28節綜合實踐活動課。因此這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我打算從以下三方面進行:首先,結合我校實際情況開展一項課題研究活動;其次,根據實踐活動的體驗開展相關經驗和體會的彙報與交流活動;最後,指導學生做好相關資料的蒐集與整理工作,爭取做到盡善盡美、有始有終!

四、活動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各種方式的研究性實踐學習活動,學會分析問題並探索研究的方法,樹立合作意識,從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蒐集相關信息和對信息的整理、應用能力。

過程與方法:

瞭解科學探索的一般過程,從中獲得親身探究的經驗和體會。讓學生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調查的方法和過程,懂得對信息進行分析與處理的研究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蒐集資料、整理資料,瞭解實施課題的相關內容,從而增強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養成勤奮刻苦的學習習慣,並在小組的合作學習中,學會團結協作、互幫互助,達到共同進步。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

五、 具體工作安排

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擬定為一個長線活動,在長線活動的設計思路上我遵循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指導原則,讓學生自主活動。

長線活動:我們村的綠色蔬菜

1.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意義。

2.瞭解學生對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在想法。

3.指導學生根據主題分解出切實可行的子課題並形成合理的活動小組。

4.指導學生制定活動方案和活動計劃,完成活動安排,保障活動的順利實施。

5.指導學生根據活動計劃開展小組活動。

6.引導學生開展好討論、交流等彙報活動,做到相關信息的及時疏導、反饋以及分享。

7.指導學生做好相關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六、 活動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方式應採用多元性評價。教師可根據學生在活動中面對困難的態度、處理問題的的方法、與人交往的技巧、小組合作的團隊精神、成果展示的創新等等進行注重過程性的評價。另外,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也可以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等互評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價。總之,評價的目的在於激勵孩子,帶給孩子成長的自信以及學習的樂趣。

任何一個孩子的身上都會有閃光點,只要老師們做生活的有心人,用獨到的眼光去發現並學會合理地把它放大,讓孩子從中找到自信和體會到學習的快樂,那我們的教學才會具有生命力!

關於綜合實踐教學計劃集合6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通過實踐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能力方法和知識經驗的活動,通過學習本套教書,瞭解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增進對傳統文化價值的認識,激發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提升文化素養和思想品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結合本校實際情況,以學生為本,重在實踐、重在體驗、重在提高、重在發展的宗旨,特對本期教學工作計劃

一、活動目標:

1、組織學生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

2、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提高通過探究活動來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

3、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生活自理的態度,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習慣。

二、活動內容

1、與各學科教學相結合,組織開展以“實驗探究”、“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為核心的科學探究活動及技能活動。

2、利用課間操、升旗儀式、重大節日、法制報告等方面的活動,

教育學生熱愛祖國、關心國家大事,遵守學生守則,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學生的組織觀念和集體觀念,增強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和社會責任感。

三、教學方法及措施

1、認真組織教學,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按計劃實施教學活動。

2、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及時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3、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關於綜合實踐教學計劃集合7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定的必修課程。旨在培養同學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本學期,我將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同學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課程目標

1、使同學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培養同學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3、培養同學的樂於合作的情感和善於合作的技能。

4、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5、培養同學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6、使同學進一步瞭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三、課程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個方面。在活動中,研究性學習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倡導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方式滲透於活動的全部內容之中。四個方面的內容是以配合的形態呈現的。因此,我將依據學校特色活動,地方特色,以及時令,季節等,共同構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

四、教學措施

1 重視發展性教學評價方法的運用。強調評價過程化,重視兒童在活動中的態度、情感、行為表現,重視兒童活動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過程中的探索、思考、創意等;強調評價多樣化,如:主體多樣化,角度多樣化,尺度多樣化;強調質性評價,強調日常觀察過程,強化專題性探究過程,建立成長記錄袋,實施階段性評價。

2 開發教學資源,從教科書擴展到同學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使本課程教學走向家庭、社會,真正走進同學的實際生活,體現該課程的開放性、實踐性。

3 拓展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同學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4 重視教學反思,在反思中與同學共同成長。

關於綜合實踐教學計劃集合8

一、指導思想

繼續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思想,實施素質教育,更好的培養學生各方面綜合實踐的能力,帶領學生走入更廣闊的社會活動空間,豐富學生的知識、情感等方面的體驗。活動課程來源於學生的生活和真實的社會環境,並有一定的研究難度和研究意義。課題的選擇要從培養學生應具備哪些方面的綜合能力進行全盤考慮,要對提出的課題進行反覆的論證,併兼顧到有哪些學科的參與,重點要解決什麼問題,最終的研究價值是什麼等等。在開展活動課之前,要儘可能地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共有學生一百多人,大部分學生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對於一些操作性的課題興趣濃厚。但由於學校出於一些安全方面的考慮,對於一些需要離開校園的社區調查活動開展有很大的阻力,因此,本學期,把重心放在校園內,學生身邊的事情,着重通過一些研究性學習課題,培養學生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三、活動目標

1、在情感態度方面:重點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意識;培養學生珍視生活、陶冶性情、熱愛生活。

2、在能力方面:要着重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種形式的表達能力;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識方面:主要是通過學生探究學習,發現和獲得知識。即不再是以間接經驗為主,而是直接經驗為主。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社會生活、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四、教學措施

1、教學方法採用根據不同的內容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把模仿、體驗、探究、反思以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網絡學習、社會實踐等方式融合好,使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過程成為手腦並用,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充滿樂趣的過程。

2、瞭解和研究學生,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聯繫。努力創造條件,使全體學生都能主動愉快地學習,進行自主探究,儘可能注意個性的培養,指導學生在主動學習中獲得成功,並分享成功的快樂。

3、把積極的勞動與技術態度和正確的勞動與技術價值觀的形成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時間能力的培養貫穿於教學始終。

4、綜合實踐活動還要把課堂教學與校內外的勞動結合起來,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則,在課堂上做手工要注意清潔衞生,剪下來的廢紙屑不能亂扔,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

關於綜合實踐教學計劃集合9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打破教育與生活的隔離,孩子們在學校當中在與其他場合當中一樣,需要享受一種完整的生活。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教改也好,課改也好,第一項任務就是把生活的權利還給孩子,把學習的過程變成生活的過程,加強學校教育與兒童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繫。它改變單一的課程結構,改變教學方式,為學生表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空間。

三年級小學生文化基礎知識、社會閲歷和人生體驗還非常有限,所以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體驗為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實施綜合實踐課程,就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要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

二、課程總體目標: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並恰當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活動重點:

針對三年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在編寫“活動資料”時,把提高學生的觀察力作為三年級的重點。

1.我們要在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發展兒童的觀察力,使學生學會進行有目的、系統的觀察,全面的觀察。要求學生會看、會聽、會嗅、會嘗和會觸摸,並且會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覺,綜合起來進行思考。

2.在三年級深入的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較),要求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觀察以後,要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無疑對他們素質的提高十分有利。

四、活動難點:

就是能夠從直接經驗抽象出問題的本質來,完成思維發展的飛躍,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

五、實施措施:

1、活動內容:

從三年級開始,就要進行創新和發明活動,要孩子們進行有目的的創新活動。要求仔細觀察和研究問題,讓學生自己去創新。

2、課時安排與實施策略:

每週一課時,便於師生都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便於開展活動時進行資源共享。

六、課程評價:

注重過程,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實際體驗、變化和表現。全面評價,反映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各方面的個性表現,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行為、情緒情感反應、參與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

尊重多元,教師、教師集體、學生個人、學生集體、家長與社區成員等,都是學生評價活動的主體,都應該參與到對學生的評價中來。

引導反思,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增強他們對自己所進行的活動的信心,學會在與人相處中,發現自己和他人的長處,提高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控的水平

關於綜合實踐教學計劃集合10

一、指導思想:

為了更好地施行本質教育,培育學生的立異精神和實踐才能,讓學生養成聯合協作、活潑進取中培育傑出特性,全面前進學生的歸納實踐本質;開發學生的歸納才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的、調和的、健康的發展。以實踐活動為中心,要求學生活潑參加到各項活動中去,在活動中,發現解決問題,體會和感受日子,進而學習科學研討的辦法,發展歸納使用常識的才能,增進學生與校園、社會的密切聯繫,培育學生的責任感。通過各種途徑和有效的實踐辦法,學生真正得到歸納本質的前進,使學生和實踐課程健康、快步的發展。

二、歸納實踐活動方針:

1、情感方針:

(1)通過展開歸納實踐活動,培育學生對社會日子的活潑情緒和參加歸納實踐活動的興趣。

(2)增進學生對社會的瞭解與知道,逐步形成重視社會,參加社會的思想認識和才能。主動活潑地參加社會和效勞社會,增進對社會的瞭解和知道,增強社會實踐才能,並形成社會責任感和責任感。

2、常識方針:

(1)研討性學習、社區效勞和社會實踐活動一些常識。

(2)進行參加、協作、研討、才能。

3、才能方針:

(1)使學生具有基本的日子自理才能、交往協作才能、調查剖析才能、着手實踐才能以及對常識的歸納運用才能和立異才能。

(2)發揮主動獲得常識和信息的才能,養成主動地獲得信息的學習習氣和主動探求的情緒發展信息素質、探求才能和創造精神。

4、進程方針:

開始掌握參加社會實踐與調查的辦法、信息材料的收集、剖析與收拾的辦法和研討的辦法。

5、人格方針:

獲得親自參加歸納實踐活動的活潑體會和豐厚的經驗,刻畫完善人格。開始養成聯合調和、協作立異、活潑進取的傑出品質,使學生形成激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對人生價值的尋求的完成。

三、學生基本情況剖析:

初中生通過一年的實踐學習,在常識、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根底與前進,他們關於課上的要求都能仔細的完成,小組研討、調查及設計等都能較好的配合。他們着手動腦活潑活潑,活動時協作認識較強,一些常規已經基本養成並且紀律也相對穩定,這些為九年級實踐課的學習打下了一定的根底,為繼續學習供給了便利。

四、具體工作:

依據歸納實踐活動課課程內容的多樣性,這一課程形態的方針特色及我校實際情況,歸納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首要環繞衞生新校園為主題展開實踐活動課,並恰當處理好實踐進程中出現的情況。 通過讓學生從校園的事、物調查記錄,瞭解校園所發生的變化,培育學生的調查、研討、效勞興趣,激發學生進行活動研討的熱心。鼓勵學生通過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求,從而培育學生的着手實踐才能,促進學生常識更新、思想活潑、歸納實踐才能的前進,更好地為中考效勞。

活動主題

1、瞭解校園基本情況班內報告

2、校園是我家我要愛護它

3、觀賞果園碩果實地觀賞

4、觀賞廁所的沼氣系統

5、衞生新廁所為我們帶來了什麼

6、沼氣是什麼

7、節約用水小組講座

8、校園裏的浪費現象

9、綠色小衞士——垃圾分類處理。找材料

10、只要一個地球找材料

關於綜合實踐教學計劃集合11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

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有關要求,結合學校實際,以綜合為特徵,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深化素質教育,形成學校辦學特色。

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可選擇的學習空間和個性充分發展的創造空間,使其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等一些基本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實施形式和主要措施:

實踐活動的實施要倡導和促進學生學習活動方式的多樣化,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參與社會的體驗性學習,社會活動的實踐性學習,生活技能的操作性學習等。在每一項活動中,學生要自主設計活動內容,勤於蒐集資料、整理筆記,樂於調查考察、參觀訪問、觀察實驗,善於表演交流、社會宣傳、反思答辯,以促進綜合實踐活動各領域之間的整合。

主要措施:

1、選定主題。根據本校實際,可參照以下主題選定:勞技教育、學科整合、網絡環境、社會生活、班隊會、文體科技等活動,然後有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2、教研指導。健全組織,學習理論;明確任務,制定計劃;編寫實施指導方案的框架;檢查實施情況,總結評比。

四、具體工作:

1、開發資源:一是開發學校資源,如開放圖書室、閲覽室;重視信息技術教育,教會學生圍繞主題在網上搜尋資料。二是開發社區資源,定期組織學生社會中進行採訪、調查,聘請家長擔任校外輔導員,定期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2、設計教案。根據教研室實踐活動方案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並制定好實施計劃、擬訂實施教案。

教學進度如下:

三年級:主題活動有<歡樂中國年>。<吃出健康>。<學會保護自己>。<我來學唐詩>。<植物的葉子>。

四年級:主題活動有<尋找快樂>。<我喜歡的動物>。<蛋殼的妙用>。<六一兒童節>。<唐詩世界>。

五年級:主題活動有<擊退煩惱>。<奇妙的種子世界>。<五一節真快樂>。<我愛唐詩>。

六年級:主題活動有<我的`指紋>。<清明節>。<挑戰挫折>。<唐詩三百首>。

三年級,四年級本學期各8個主題,全鄉統一五個主題活動,其他的三個由學生自己確定。

五年級,六年級本學期各5個主題,全鄉統一4個主題活動,其他的一個由學生自己確定。

根據上級要求,我們活動的所有過程性材料包括:學生活動方案,學生活動紀錄,學生成果彙編,以及期末學生的自我評價都會按要求完成。作到真正的培養孩子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關於綜合實踐教學計劃集合12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研究性活動,也是一種通過實踐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能力方法和知識經驗的活動,其目的在於通過一系列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究和創新意識,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培養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實踐的能力,發展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結合本校實際情況,以學生為本,重在實踐、重在體驗、重在提高、重在發展的宗旨,特對本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活動目標

1、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周圍環境的意識。

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理解人與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讓學生逐步瞭解如何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

2、組織學生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

3、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提高通過探究活動來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

4、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生活自理的態度,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習慣。

二、活動內容

1、與各學科教學相結合,組織開展以“實驗探究”、“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為核心的科學探究活動及技能活動。

2、利用課間操、升旗儀式、重大節日、法制報告等方面的活動,

教育學生熱愛祖國、關心國家大事,遵守學生守則,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學生的組織觀念和集體觀念,增強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和社會責任感。

三、教學方法及措施

1、認真組織教學,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按計劃實施教學活動。

2、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及時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3、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5、加強各學科的交叉和滲透,拓展學科知識,改善知識結構。

6、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關於綜合實踐教學計劃集合13

一、指導思想

繼續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思想,實施素質教育,更好的培養學生各方面綜合實踐的能力,帶領學生們走入更廣闊的社會活動空間,豐富學生們的知識、情感等方面的體驗。活動課程來源於學生們的生活和真實的社會環境,並有一定的研究難度和研究意義。課題的選擇要從培養學生們應具備哪一些方面的綜合能力進行全盤考慮,要對提出的課題進行反覆的論證,併兼顧到有哪些學科的參與,重點就是要解決什麼問題,最終的研究價值是什麼等等。在開展活動課之前,要儘可能地激發學生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共有學生一百多人,大部分學生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對於一些操作性的課題興趣濃厚。但由於學校出於一些安全方面的考慮,對於一些需要離開校園的社區調查活動開展有很大的阻力,因此,本學期,把重心放在校園內,學生身邊的事情,着重通過一些研究性學習課題,培養學生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三、活動目標

1、在情感態度方面:

重點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意識;培養學生珍視生活、陶冶性情、熱愛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養學生們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種形式的表達能力;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識方面:

主要是通過學生的探究學習,發現和獲得知識。即不再是以間接經驗為主,而是直接經驗為主。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社會生活、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四、教學措施

1、教學方法採用根據不同的內容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把模仿、體驗、探究、反思以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網絡學習、社會實踐等方式融合好,使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過程成為手腦並用,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充滿樂趣的過程。

2、瞭解和研究學生,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聯繫。努力創造條件,使全體學生都能主動愉快地學習,進行自主探究,儘可能注意個性的培養,指導學生可以在主動學習中獲得成功,並分享成功的快樂。

3、把積極的勞動與技術態度和正確的勞動與技術價值觀的形成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時間能力的培養貫穿於教學始終。

4、綜合實踐活動還要把課堂教學與校內外的勞動結合起來,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則,在課堂上做手工要注意清潔衞生,剪下來的廢紙屑不能亂扔,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

關於綜合實踐教學計劃集合14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

本學期,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將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校本課程為依託,繼續開展全校性的剪紙活動,彰顯我校的特色文化,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進課程改革。

二、課程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認識、體驗、發現、探究、操作等多種學習和活動方式,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間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進而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具體為:

1、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的樂於合作的情感和善於合作的技能。

4、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5、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學生進一步瞭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三、基本要求

1、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點。研究性學習是對傳統的接受式學習的一種變革,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根本目的和價值不在於讓學生獲取多麼高深的研究成果,而在於讓他們在研究過程中獲得一種積極的學習體驗,受到新的方法的薰陶,從而改變長期以來習慣的偏重知識接受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習方式的有效轉變。

2、強調知識的聯繫和綜合運用。由於研究性學習涉及的學習內容大多來自學生周圍的現實生活,許多問題自身帶有很強的綜合性,這些問題的解決自然要求學生調動多方面的知識,並綜合運用這些知識於問題解決過程中。

3、注重過程。淡化知識目標,強調對過程的參與、理解與體驗,是研究性學習的一大特色。從課程的實施與評價兩方面來看,注重學習者對過程的參與和在過程中的表現,都應是研究性學習堅持的一條基本原則。在這個意義上甚至可以説,對研究性學習而言,學生的廣泛參與就是目的,在過程中獲得了積極的體驗就是成功。

4、強調開放。從課程建設的角度看,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類正規課程,必須具有自己特定的目標、內容、實施規範和可依據的相對穩定的學習材料。但綜合實踐活動自身的課程性質在本質上又決定了它有着不同於其他類型課程的一個基本特點:開放性。因此,綜合實踐活動和研究性學習的目標、過程、評價諸環節都呈現出很強的開放性,為師生自主選擇活動和創造性地設計、組織、實施、評價活動留下了必要的空間。

5、重視師生互動。正因為研究性學習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因此實施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研究性學習要求師生之間建立一種新的關係:教師不再以知識權威的身份將預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也不再作為被動的接受者接受教師發出的指令。在開放的情境中,師生將共同作為課程的開發者、創造者和實施主體,依賴自己的智慧和創意,在交互過程中共同構建課程的內容,設計實施的方案,完成課程的評價。

四、具體活動安排

1、開學初各班根據學校方案制定班級活動計劃。

2、具體安排(略)。

關於綜合實踐教學計劃集合15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適應學生個性發展和社會需要,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以“實踐、創新、發展”為主線,更有效地提升素質教育的豐富內涵,讓學生儘早地通過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學會在觀察中思考,實踐中體驗,探究中創新,拓展知識和技能,鍛鍊、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實踐能力、正確對待挫折和克服困難的能力,激發和養成艱苦奮鬥、創新探索、勇於拼搏、不斷進取、團隊合作的精神,讓他們有機會去探索實際問題、參與實際生活,成為一個有素養、有能力的現代中學生。

二、課程實施的原則

1、主題性原則

傳統的課程類型既包含有知識,又包含有經驗,並按照知識和經驗的系統結構組織和設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儘管也包含有知識和經驗,但它是以知識和經驗的現實主題為中心進行組織,以問題的形式來呈現,通過活動的方式來實施的。因此,它既不是單純的學科課程,也不是活動課程,而是綜合了各種課程優點達到了優勢互補的,以主題性為主要特徵的課程。

2、生活性原則

長期以來,受理想教育思想的影響,學校教育將人類迫切要求解決的現實問題與人類生活的課題置之度外,結果導致學生缺乏起碼的社會生活常識。正因為如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需要着力解決這一問題,促使學校教育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未來與現實的統一。

而達到這一目的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於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避免學術性、學問化,多選取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如家庭、環境、健康、交通、文化、城市建設等問題。

3、開放性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題的綜合,決定了其教學組織形式在時間、空間上應該是開放的,而非限制於教室和課堂45分鐘,教師應讓學生走進生活,走向社會,引導他們在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

4、全面性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對學生進行全面發展的教育,既要培養學生的認知系統,也要內化個體的心理因素,發展他們的非認知系統。所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不僅要關注知識、能力,而且要關注學習方法和過程,關注態度、情感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課程的實施

(一)目標

知識層面:通過學生的實踐和探究,豐富自身的知識積累。

能力層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激發學生實踐、探索的興趣;培養學生求真務實,大膽質疑,勇於開拓的學習情操,構建學生艱苦奮鬥、創新探索、勇於拼搏、不斷進取、團隊合作的精神。

(二)內容指向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確定,應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關於自然、社會和人的知識以及相關的直接經驗;

第二,旨在培養和提高綜合能力的經驗和素材;

第三,在整體背景和視野中形成的態度與情感。根據上述原則,我們在尋求人的發展的前提下,從文化領域的全面性和均衡性角度考慮,認為我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應包括:

(1)發展思維能力;

(2)培養讀書的興趣和讀書習慣;

(3)認識社會問題;

(4)發展想象力和鑑賞能力;

(5)從事勞動與技術活動;

(6)蒐集信息;

(7)促進身心健康;

(8)展示個人才華。

從上述八個方面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不僅可以克服活動主義和經驗主義課程的弊端,而且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教學活動的具體措施

1、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認真備課,收集各種資料,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並且運用新課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認真鑽研教材、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以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2、提倡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3、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活動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教育學生在着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等,讓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索嘗試、參與和解決的自由中獲得積極的、生動活潑地發展。

4、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積累感性經驗,運用和驗證已有的學科知識經驗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5、採用獨立活動和合作活動的緊密結合,讓學生學會與人共處,學會溝通合作,學會互相交流,學會與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6、發揮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着廣泛而又密切聯繫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尤其重視解決那些與學生關係密切的實際問題,從中讓學生體會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價值。

(四)活動主題

書香伴我成長

關於綜合實踐教學計劃集合16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實踐性的綜合課程;我們將始終着眼於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素質,開發人的潛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和諧的、充分的發展為宗旨。以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實踐為主要環節,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設計”、“製作”、“想象”、“反思”、“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進而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總之,通過各種途徑和有效的實踐方法,學生真正得到綜合素質的提高,使新課程健康、快步的發展。

二、課程目標

1、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3、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使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美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造新生活的小主人。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背景分析: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確定單元活動的主題、活動的方式,在活動具體開展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

四、研究內容:

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課程內容的多樣性,這一課程形態的目標特點及我校實際情況,綜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主要圍繞“愛我祖國,愛我家鄉,愛我社區”這一主題開展綜合活動課程,並恰當處理好新生成的目標和新的主題。

五、具體目標:

1、學生通過對周圍環境的考察、調查、訪問等認識人與環境的密切關係,增進學生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增強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和能力。

(1)走進自然,增進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理解人與自然的內在聯繫。

(2)關心自然環境,自主探究自然問題,具有環保意識;

(3)參與環境保護的活動,增強環境保護能力。

2、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和社區服務,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旨在培養學生的公共意識和愛心並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1)走入社會,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理解個體與社會的關係;

(2)關心社會現實,主動探究社會問題,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社區活動,服務社會,發展社會實踐能力;

(3)遵守社會行為規範,養成社會交往能力,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具有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學生了解社會上的許多職業分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能力,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1)反省自我,增進自我認識,確立自信,樹立人生理想,積極進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學會適應社會生活,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3)瞭解與認識現代生產和勞動技術,端正勞動態度,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4、發展主動獲得知識和信息的能力,養成主動獲得信息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信息素養、探究能力和創造精神。

(1)學會自主提出問題、制定獲得方案,並組織實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開展問題探究,體驗探究過程,對感興趣的自然問題、社會問題和自我問題進行深度探究;

(4)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形成問題意識,發展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

5、認識家鄉,通過對家鄉地理、人文、風情、民俗、土特產、工農業生產等方面的調查,學生對家鄉的基本情況有一個大概的瞭解。

六、實施措施

1、以融合的方式設計和實施四大指定領域

根據地方和學校的課程資源,以研究性學習為主線,用綜合主題或綜合項目的形式將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實施,使四大領域的內容彼此滲透,達到理想的整合狀態。

2、把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實施過程有機整合起來。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積極運用網絡技術等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開闢空間,以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時空範圍,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水平。

3、整合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要打破教室的界限,把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整合起來,把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融合起來

4、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

綜合實踐活動課可以採取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包括個人獨立探究的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級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級與跨年級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七、活動評價:

1、方案卡與評價表展示

2、舉行一次現場展示會,評選“先進小組”

3、項目作業展示

4、手工製作資料收集展示

5、撰寫總結

關於綜合實踐教學計劃集合17

一.指導思想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依據,努力開展好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體驗性課程,實踐性課程,綜合性課程,三級管理的課程,具有很強的生成性。因此,在課程的設計,實施過程中,十分注重課程意識,形成實踐的課程觀,正確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性質,切實確立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發展。

二.教學目標

1.生活實踐目標——強調學生在真實生活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表現自我和驗證學科學習內容。

2.人生體驗目標——重視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體驗活動的意義,在體驗反思的過程中不斷增進對自己的瞭解,從中發現人生的意義。

3.個別發展目標——在同一主題下針對不同能力,興趣愛好和需求而設計多元活動內容,給學生個別發展的學習機會。

4學科整合目標——運用校內外的多種資源,整合學科知識。

三.工作重點

由於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瞭解不深,所以工作重點有:

1、強調綜合實踐理論知識的傳授。

2、增強在各個活動階段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監督。

3、讓學生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弄清楚什麼是綜合實踐活動,怎 樣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開展活動的一般步驟是怎樣的。

4、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積極的同周圍環境接觸,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鍊綜合能力。

5、加強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資料積累,包括各種形式的原始資料並逐步完善學生的綜合實踐個人成長檔案。

四.工作安排

(一)、準備階段

1、針對學生特點研討並制定研究計劃。

2、完成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自主選題會、確定課題。

(二)、實施階段:

1、各課題組根據計劃定時定地開展活動,做好記錄,保留每次活動的各種資料。

2、引導學生進行階段性小結,總結前段時間的實踐活動中的經驗和教訓,分析活動中的困難及解決辦法,並指導後階段的活

3、各小組做好綜合實踐活動記錄,邊實踐邊研究。

(三)、總結階段:

1、學生整理好各自的資料,寫好活動中的體驗,感受及收穫等內容。

2、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