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假如》教學反思總結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3.13W

《假如》教學反思總結

《假如》教學反思總結

我們常常因為寂寞,所以需要朋友,因為寒冷,所以需要温暖,因為夢想,所以需要追求,一縷温暖的陽光,一個充滿關愛的微笑,一次真心的擁抱,或許會給迷途中的人無窮的力量,給走在痛苦邊緣的人無窮的安慰,給一個遠方的朋友永恆的回憶……沙漠裏的綠洲就是這樣找到的,生活的希望就是這樣點燃的。

讀一讀史鐵生,大難之中,始終安靜地微笑,對世界,對自然,對一草一木,一飯一粥都充滿善意和愛。再讀一讀《假如》一詩,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生許多共鳴,也可能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還可能產生寫詩的衝動。這都要建立在關愛之情的培植基礎上。針對第一次教學的不足之處,在第二次教學設計中,結合新課程教學理念,我認真反思,作了修改。我想第一課時安排識字學詞和根據學生選擇學習兩段話。第二課時,我的預設是學習所剩段落,然後依託教材寫話,讓學生寫一寫他們內心的心願。反思第二次教學,我又有不一樣的感受與收穫。

 一、關注學生識字興趣與情感體驗,引導學生規範寫字

原先在識字環節中,沒有關注識字的質量,沒有關注識字的情感與方法,於是,第二次的設計,我嘗試了用“自主與合作”的形式來學習生字。傳統的識字教學中,往往是師出示帶拼音的生字範讀,再是強調難讀的生字,然後去掉拼音讀一讀。雖然井然有序,但是一切都是跟着老師走,沒有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作用。本着自主開放的理念,在本堂課設計中,我讓學生用自己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學習生字,遇到難學的,讓他請教同桌,既體現了自主性學習,又營造了合作學習的氛圍,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但是,不一定所有的問題同桌都能幫助解決,於是最後,讓生提出經過同桌合作學習還沒有解決的生字,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這樣,就能在交流中更好地學習與鞏固。同時,我也充分引導學生觀察字的結構特點,及時安排學生規範寫字。

二、情感在推波助瀾昇華,聯繫生活實際,朗讀與體驗融為一體

1、圖文相融,進行語言渲染。

如小樹一段,學生一看見風中的小樹圖片,頓生愛憐之意,看到小樹在風中葉子都落了,腰都彎了,孩子們也為之難過,同時,通過老師的語言渲染,如:聽,北風呼呼地吹來了,它吹走了你的小帽,吹走了你的手套,把你的小臉都凍紅了,你一個人走在冰冷的雪地裏,會怎麼樣?孩子們有的抱緊身子説,凍死了,凍死了。有的嘴裏發出噝噝噝哎呀呀的聲音,讓孩子感覺自己就是冰雪中的小樹,有了這種情境體驗,為下一步的朗讀做好了充分的鋪墊。

2、重視與學生生活體驗相結合。

例西西這一段話,光看着圖片或許體會西西那份心靈的痛苦與無奈還並不深入,於是,我先讓學生説説當你生病了在家養病時的感受、心情。學生有的説一個人在家,很難過,也很寂寞,想回到學校中來。有的説特別想同學,想老師,有了這一層情感的激發,學生對西西長久以來的苦悶和渴望有了更深的理解,但我並不戛然而止,而是層層深入,當我們揹着書包上學的時候,西西只能……當我們在操場,在田野盡情奔跑的時候,西西只能……當我們懷着快樂的心情歡唱的時候,西西只能……當我們一起努力勞動的時候,西西只能……當我們遊山玩水的時候,西西只能……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讀中,西西內心的痛苦學生體會得更深了。看到西西這樣痛苦,善良的孩子就會想各種各樣的辦法讓他快樂一些,小作者是用神筆幫助了他,這只是一個美好的心願,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同學們也説了很多,有孩子説,我給他唱支歌。有孩子説,我把我的書借給他看。也有孩子説,我們可以常去看他,還可以帶他出去走走。從這裏,可以充分啟發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的情感。

3、整體朗讀與分支朗讀相結合。

這是一首兒童詩,有詩的韻味,所以,首先設計孩子整體感知,整體朗讀,在讀流利讀正確的基礎上,再重視指導學生把句子讀好,例:西西這一段,整體感知後,我層層深入,通過語言渲染和情境創設,讓學生一次又一次讀“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小樹與飛燕。”在一遍一遍的朗讀中,學生更深刻地體會西西內心的苦悶和渴望。分支讀不是説把句子獨立,是為了下一步能把整段話讀好。同時在朗讀中,指導與評價相結合,讓學生都有機會讀,能在一遍一遍地朗讀中摸索到朗讀的技巧與方法。

課堂是動態的,是生成的,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識字教學中,因為我是第一年教低段,所以,範寫生字的時候,筆順的術語我沒有重視。另外在分支朗讀與整體朗讀中,孩子分支朗讀讀得不錯,但到整體朗讀中還很欠缺,反思以後,知道這和我帶有方向性的指令有着密切關係,我沒有細細揣摩過這樣一句導語 “請你用高興的心情讀一讀這段話。”其實,在每一段話中,感情的變化和起伏是非常大的,有着大喜大悲。所以,當孩子依照我的指令讀的時候,感情的變化出不來。如果改用“請你美美地讀一讀”或許會更好些。

通過兩次設計,兩次實踐,兩次反思,使我明白,課堂教學是由一個個教學細節所組成,並由這點點滴滴的細節來實現培養人與完善人的教學目標。細節是可以設計的,應該珍視的,也需要開掘的。教學的路上,行者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