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紅領巾真好教學反思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1.24W

紅領巾真好教學反思

紅領巾真好教學反思

篇一

課文用擬人的手法,給我們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潑、動人的畫面。第一節寫小鳥的活潑可愛,使人不由自主地愛上這些小精靈;第二節通過小鳥吃害蟲的行為告訴孩子們,小鳥是樹木的醫生,是人類的朋友;最後一節用“紅領巾”的愛鳥行動點明瞭“保護自然,保護鳥類”的主題。短短三段文字,表達了保護生態環境、禁止捕殺益鳥的環保觀念,並啟發學生如何用實際行動愛護益鳥。

課文插圖形象傳神,意境高遠。那是小鳥温暖的家,是綻放的生命之花,是人與自然合奏的交響曲……

二、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以前備課的時候我總是迫不及待地上網找名師課堂實錄,然後汲取其精彩部分,拼湊教案,然後再確定教學目標,經過這兩個月的理論學習,我才知道以前的備課方式是多麼的本末倒置。閲讀教學有兩個基本問題必須解決:一是“教什麼”的問題,二是“怎麼教”的問題。“教什麼”比“怎麼教”更重要,它是課堂的指揮棒。我決定上《26“紅領巾”真好》的第一課時,結合《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和自己以往的教學經驗,我第一次確定了教學目標:1、認識“嘰、喳、蓬、躍”等8個生字,聯繫生活實際正確理解“蓬鬆”“梳理”等新詞;會正確、工整地書寫“領、捉、躍、蹦”4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感受“紅領巾”愛鳥護鳥的快樂與自豪。確定教學目標後我精心準備了第一次教案,採用隨文識字方法將生字教學和課文朗讀同時進行,試教後我發現教學內容太多,課堂容量太大,根本上不完,於是我馬上調整教學目標:1、認識“嘰、喳、蓬、躍”等8個生字,聯繫生活實際正確理解“蓬鬆”“梳理”“撲稜稜”等新詞;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捉、躍、蹦”3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一、二小節,體會小鳥的快樂和活躍。第一次的教案全盤推翻,重新開始第二次備課,由於目標的調整,我將隨文識字改為了集中識字,教學分為兩大模塊:生字教學,課文一、二小節教學。通過試教,這次教學目標的制定是科學合理的,教學反思《《26“紅領巾”真好》教學反思》。這堂彙報課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備課的關鍵所在。

三、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怎樣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呢?我想到了黃朝霞老師上課給我們講的閲讀教學的“四不教”原則:1、學生已知已懂的不教;2、學生自學能弄懂的不教;3、教了暫時也不懂的不教。4、某些內容放到別的課文中去教更合適的不教。所以我的教案在瞭解了學情的基礎上一步步進行細節修改。

在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第一次備課,生字教學的備課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1、出示帶拼音的單個生字,小老師帶讀;2、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語,小老師帶讀;3、去掉拼音的單個生字,開火車認讀;4、交流識字方法;5、遊戲鞏固。試教後,我發現孩子們認讀生字的本領比我想象的要強,比如,拼音可以直呼出來,根本不用拼讀了;8個生字有5個比較熟悉,只有“蓬、稜、嶄”比較陌生。根據學情,我將生字教學環節進行了調整:去掉第一個教學步驟,直接從第二個開始,同時將學生較陌生的生字在“交流識字方法”時進行強調。這樣一調整,生字教學由原來的23分鐘縮短到了15分鐘,課堂效率大大提高了。

閲讀教學應以培養語文能力為基點,這堂課設計哪些語用點呢?第一次備課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語用點:1、創設情境理解“嘰嘰喳喳”、“蹦蹦跳跳”,同時拓展積累AABB式詞語;2、用“一會兒……一會兒……”進行説話練習;3、填空:蓬鬆的( ),機靈的( ),翠綠的( )。根據學情我將語用點進行了調整,刪掉了情境理解“嘰嘰喳喳”、“蹦蹦跳跳”的環節,保留積累AABB式詞語;刪掉了用“一會兒……一會兒……”説話環節。

第二次試教後,有一個教學環節王莉老師給我提出了異議:“森林裏會捉害蟲的小鳥有誰呀?這個問題應該是科學老師解決的.,而不是語文老師。我認為這個問題得改一改。”我思考了一下,覺得她説得很有道理,於是我將這個問題進行了小小的改動,“機靈的小鳥帶來了它的朋友,我們一起叫出它們的名字吧。(課件出示圖片:黃鸝、燕子、喜鵲、杜鵑)這些小鳥都是捉蟲高手呢!”課後我發現效果還真是大不相同呢!

課文第二小節教學最先我是這樣設計的:

1、師:快樂的小鳥讓森林立刻變得熱鬧起來,看!(播放視頻)你看到了什麼情景?(自由發言,小鳥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扇動翅膀)(課件出示“撲稜稜”)這個詞表示的就是鳥撲打翅膀的聲音。誰會讀?(指名讀)學學鳥兒撲翅膀的動作,把這個詞連讀兩遍。(齊讀)

2、師:森林裏會捉害蟲的小鳥有誰呀?(自由發言)

(課件出示圖片:黃鸝、燕子、喜鵲、杜鵑)

3、師:你最喜歡誰,把誰的名字加到詩歌裏誇誇它。(生讀,師相機評價)你還喜歡誰,也這樣説給同桌聽。

4、在你們的誇讚下,小鳥們捉蟲子捉得更起勁,它們在林間飛來飛去,真活躍呀!(板書:活躍)齊讀兩遍,剛才你們積極發言,也是活躍的表現。

我發現,閲讀教學遵循“四個不教”原則後,課堂教學變得“少而精”,效率大大提高了。

四、總結

這節課我最大的收穫就是:老師應該根據學情及時調整教學內容,遵循“四不教”原則,最大限度提高課堂效率。導師給我指出了需改進的地方:教師評價語應具有評價和引導的作用,不能空洞,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建議學習王崧舟老師和孫雙金老師的課堂實錄,體會課堂評價語的魅力。

篇二

《“紅領巾”真好》精品教學反思是語文網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優質教學資源。通過教學反思,教師往往能及早的發現一些不足,比如説教學設計上出現哪些問題、課堂交流和啟迪是否得當、課後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從而為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累計經驗。

《“紅領巾”真好》精品教學反思

一、 引情入境,建立和諧愉快的師生關係。

面對二年級的小學生,如何讓孩子喜歡語文,走近語文,品味語文?一開始我讓學生們整理好自己胸前的紅領

巾,明白誰就是“紅領巾”,並自始至終貫穿全文,讓學生明白自己就是紅領巾,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等。並

設置了“知道這羣可愛的紅領巾是誰嗎?”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樂趣,學生在這樣樂意融融的情境中,開始學習課文。

二、創設情境,體驗情感

我們知道,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應是學生在感受和體驗中掌握和形成。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產生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等,都產生於一定的教學過程中。課文一、二兩節講述的是清晨小鳥的快樂、活躍,第三節是寫紅領巾的愛鳥行動。如何把文字所傳達的開心快樂轉為學生的快樂,變成學生的直觀體驗,從而讀出快樂呢?形象的畫面,逼真的音響,聲情並茂的朗讀,都將濃厚地渲染氣氛,讓學生深深地融入情景。

三、把握文本特點、學生認知點尋找自主學習的支撐點。

在這節課中,我把文本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點結合起來,給學生尋找一個空間來自主學習。全詩分三節,結構

基本相同,每節都採用了自問自答的形式展開敍述,語言生動活潑。詩歌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紅領巾、小鳥對於學生來説都非常熟悉。課文圖文並茂,學生們樂於接受。教學中充分挖掘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發揮詩歌利於朗讀的優勢,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多形式讀文,尤其是通過想象朗讀、問答式對讀、賽讀,學生在興趣盎然中體會小鳥的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感受“小衞士”的快樂自豪,萌發了積極投身愛鳥護鳥公益活動的熱情。

四、把握年級特點,讓學生自主識字寫字

識字、寫字是閲讀和習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主動地識

字、寫字。指導學生書寫“躍、蹦”時,讓學生自己發現其中藏着的祕密。兒童是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祕密”的能力。面對富有挑戰性的任務,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在這環節中,最大限度地減少教師的講授,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自主發展的需要,儘可能做到讓學生在在“主動”中發展,在“發現”中增知,充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