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教案設計參考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2.97W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教案設計參考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教案設計參考

教學目標

1.理解“情不自禁、便捷、迫不及待、目不轉睛、讚歎、羨慕、戀戀不捨、愣愣地”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初步認識網絡的用處。

3.增長學生的見識,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關心信息技術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初步認識網絡的用處。

教學難點

增長學生的見識,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關心信息技術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一)導入。

(二)板書課題。

(三)學生談自己的想法感受。

(四)小結,過渡。

二、檢查預習,順情引導。

(一)檢查學生認識生字情況,(課件1:出示詞語)比較難理解的通過各種方式理解:

1.聯繫上下文理解。

2.通過肢體語言理解。

3.在實際生活中理解。

(二)檢查學生初讀課文情況,整體感受課文內容。

(三)評價(學生自己評價,學生之間評價,老師評價)。

(四)小結,過渡。

三、協作學習,解決疑難。

(一)再讀課文,老師出示自讀要求

課件出示2:

1.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邊讀邊想,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不明白;

3.請教周圍夥伴解決問題,還是解決不了的旁邊打上問號,一會兒告訴老師。

(二)學生提出問題(簡單的老師隨即解決)。

(三)師生共同歸納問題。

老師隨即打出問題。

學生可能會説:電腦網絡這個新鮮玩意兒到底是什麼呢?網絡到底神奇在哪兒?(出示課件3)

(四)分小組討論以上問題。

以一小組為例,重點説明。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指導朗讀,充分利用身邊的多媒體輔助工具,例如投影儀,可出示課文內容,用各種方式讀:例如指名讀,評價,賽讀;師範讀。

(五)其他小組也可按照這個小組的彙報方法交流,也可有自己的想法。

(六)我用“過去發往國外的信需要多長時間,現在發電子郵件呢?”引入,將生活與課堂聯繫起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再出示課題,讓學生質疑。這樣的設計主要的理由是:大教育家布魯巴克説:教育最精湛的藝術就是學生自己提問題。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自然學習帶勁。

四、自讀課文,自主感悟。

我一聲號令:“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找答案,自由閲讀!”學生便帶着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閲讀課文。老師巡堂指導:可針對"我"的心情、感受提出問題;也可抓住文章的重點詞句提出問題;還可以啟發學生從哪些內容中體會到了什麼思想來提出問題。陶行知先生説:教育最大的.技巧就是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五、全班交流,再次質疑。

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都進行交流,把知道的東西和同學分享,把不知道的東西通過網絡發給我,我利用網絡篩選、梳理學生的疑問,作為學生協作學習的目標。(有些問題可以課後解答)

六、小組協作式學習。

(一)估計學生可能會提出的問題:

1.爸爸是怎樣向我解釋電腦網絡的?

2.我為什麼會讚歎“真神了”?網絡神奇在哪兒?

3.“我感到地球一下子變小了,知識的大門一下子敞開了。”地球變小了是什麼意思?知識的大門敞開是指什麼?

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能力是不同的,學習目標的設計要體現層次性原則。所以我依據這一理論,讓不同的學習小組自主選擇協作討論的問題。學生可以瀏覽本課學習網站,可以上互聯網,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查閲相關書籍資料。

協作學習成果展示的設計:通過校園BBS發表本小組的學習成果,小組間可以互相競爭和辯論,還可以發EMAIL,互相交流。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研究表明:學習通過聽説在頭腦中只能保持信息的50%,而通過討論、交流並發表自己的看法就能保持信息的70%

七、自主實踐,提高能力。

實踐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創設不同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自主選擇,並可以自由選擇學習夥伴。有“小話筒”:向同學介紹學習方法、學習體會、學習經驗。“小博士”:向大家展示上網的技巧與方法。“小作家”:把自己想寫的都寫一寫,在校園BBS上交流,互相學習,互相評議。

八、自結得失。

談一談這堂課你的感受。

九、總結全文,拓展練習。

(一)這篇課文給你了一個什麼樣的感受?

(二)聯繫生活實際,説説電腦網絡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了什麼影響?

(三)老師出示寬帶網,給學生提供一些比較好的網站,學生也可以自主查閲更多網站,親身感受寬帶網帶來的神奇。

(四)把自己的知道的網絡用處寫下來,如果有時間可以進行交流。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