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秋天到》優秀教學設計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3.1W

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秋天到》優秀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秋天到》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認識13個字,會寫7個字。

2.朗讀詩歌,體會秋天的美。

教材分析

開學就學《秋天到》,目的是與此時的季節相吻合,使學生深切感受生活與學習的聯繫。這首詩有嚴整的格律,詩所描寫的景色色彩明麗,動靜結合,有點有面。本課的生字較多,要求認字13個,寫字7個。“轉涼、蟋蟀、寒霜降”等生字適合以詞語形式整體識記,其他生字也結合文中的詞語出現。整個認讀過程應採取形象、生動、有趣的形式進行,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認讀效率。本詩共有三節,分別寫了秋天三個階段不同的景色,需要讓學生在反覆朗讀的過程中去體會。

學校與學生狀況分析

我班的學生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秋天莊稼收割,果子幼稚,大雁南飛等景象較為熟悉,學習本課,學生會很容易理解。但他們遠離漁村,對“魚蝦肥”沒有生活經驗,需要蒐集一些圖片或音像資料協助瞭解。同時教師應多給學生親身體驗,動手做、動手畫和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交流的機會,還應輔以生動有趣的圖片、影像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課前佈置學生到田野裏,果園裏去觀察、尋找秋天,課上,老師讓學生把觀察到的講給同學聽,把採集到的“秋天”展示出來,一起感受秋天。

2.展示漁村的秋景錄像:一望無垠的大海上,晚霞映紅了海面,漁民唱着漁歌,一網網撈起活蹦亂跳的魚蝦。天空中,大雁一會兒排成“人”字,一會兒排成“一”字,戀戀不捨地向南方飛去。

適時提問:你們喜歡秋天嗎?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秋天。(板書:秋天到)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讀,閲讀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運用以前學過的識字方法解決。

2.同桌互讀,讀後檢查識字情況。

3.小組學習,組內同學互讀,互評。

4.在活動中識字。

(1)多媒體課件展示課文中的插圖,點擊圖中的魚、蝦、花、果等,能出現課文中的生字詞。讓學生説出圖中最喜歡的東西,然後點擊它,認讀出現的生字。認讀“黃”字時,提示學生觀察,“黃”的中間是“由”不是“田”。

(2)分組競賽認讀。

(3)自由搶答:讓學生給自身喜歡的字口頭組詞或説一句話。

(三)感悟詩歌美

1.獨立閲讀課文。

感情朗讀,想象秋天的美景,體會勞動者收穫的喜悦。

2.在小組內讀文,體會詩歌嚴整的格律。

(2)以小組為單位練習對對子(在本課中找)比方:天對風,涼對爽,魚蝦對瓜果……

(3)討論:秋天的收穫很多,假如讓你來當作者,課文中的“瓜果”、“菊花”還可以換成什麼詞語?

(四)畫秋天

把觀察到的秋天景色和在課文中學到的秋天景色畫下來。(學生繪畫時放輕鬆、舒緩的音樂)

(五)總結,評價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走進秋天,瞭解了秋天,描繪了秋天,秋天的美景和秋天賜予人們的收穫,讓我們更喜愛秋天。下節課,我們就用你們的畫和你們採集到的“秋天”來安排教室。

案例點評

本課公開課教案,教者充沛考慮到所學課文與當下時節的相互吻合。在公開課教案中,注重現成的自然因素的運用,並把這種自然因素轉化為可資利用的課程資源,與課堂教學緊密銜接,有效整合。讓學生從九月的田野中來,經過課堂教學後,帶着對秋天的準確而細膩的印象又走到課外去,在大自然中繼續尋找秋天,畫下秋天。整個設計體現了課程資源的利用意識,體現了大語文觀。

1.課前與課後的拓展,打破了語文課堂的界限。學習新課時,教師安排學生到田野、到果園去考察,在天高氣爽,一切都在發生着悄然變化的大自然中,請學生用自身的眼睛去觀察大自然所發生着的變化。湛藍遼遠的天空,白雲飄飄,顯得格外明淨,偶爾穿行向南的大雁給天空增添了空遠寧靜。枝頭的樹葉漸漸地發黃了,有些樹葉耐不住秋風的吹拂,順着枝頭飄落下來,樹根下忙碌的螞蟻將它們當作運動場,河面上的片片樹葉下面,有幾隻小魚兒捉着迷藏;火紅的楓葉、搖鈴般的大豆、金色地毯般的麥田……學生們積累了豐富而生動的表象走入課堂,在學習到具體的語言文字後,在這麼多豐富的具象支持下,一幅幅秋天的景象圖讓學生們很容易地就進入課文所展示的美麗畫卷之中。課後,教師又要求學生到室外,繼續尋找秋天,感受秋天,用手中的畫筆把秋天描繪下來,給秋天着上顏色。教學着眼於整體,一氣呵成。

2.直觀與經驗結合,靈活運用識字方式。識字是正確地閲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的基本前提。認識生字,讓學生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發現自身有哪些字不能識讀和理解的。引導學生運用自身具有個性經驗的方法去識記與理解這些字,而對於如“花果魚蝦”之類的詞語,教師則以多媒體圖像展示,學生因此而發生直觀的印象,把字形與字義緊密結合,提高了識記效果。指導寫字時,教師沒有面面俱到,把每一個生字詞的書寫都一個不漏地進行講解或示範,而是重點抓住易寫錯的“黃”字,讓學生觀察比較,指出書寫的注意點,“黃”字的中間局部是“由”,而不是“田”,以點帶面,教會了觀察方法,提醒了書寫的注意點,體現了教學的高效率和較強的任務指向性。

3.朗讀與辨析結合,感悟詩歌本體的美感。對子,是我國保守詩歌教學的重要內容,對對子,有着較為嚴格的要求。在朗讀與吟誦詩歌,體悟詩歌韻味時,要特別注重詩句中對子的出現與相應的出現的位置。詩歌中出現的“天對風,涼對爽,魚蝦對瓜果”,就是典型的詞語對仗。對此,教師應予以充沛的注意,引導學生去發現,通過朗讀、替換等手法,領會詩句用詞的精妙之處,同時,擴展詩歌內容,通過換詞,構建新的詩句,在初步的詩歌創作嘗試中,提高了語言表達的積極性。

蘇霍姆林斯基這樣提醒老師:“當自然界發生轉折的時期,請你把兒童帶領到大自然中去,因為這時候正發生着迅猛地、急劇的變化:生命的覺醒,生物的內在生命力正在更新,正是為生命中的強有力的飛躍積蓄精力。”詩歌的美、自然的美,理應在兒童詩性的心靈裏得到天然的契合與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