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情趣與興趣相關教案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1.3W

情趣與興趣相關教案

情趣與興趣相關教案

課題情趣與興趣(七年級上冊第七課第一框)

導入課前展示《相冊》

提問:1.同學們喜不喜歡?為什麼?

展示《漫畫書》

2.這個同學們喜不喜歡呢?為什麼?

3.你覺得這兩種“喜歡”一樣嗎?根據自己的喜好,簡要回答老師的提問。引出課題《情趣與興趣》(教師板書)

正課

興趣與情趣的關係1.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而且我們也會在這些興趣愛好中感受到所帶來的快樂,你的興趣有哪些呢?

2.這些興趣哪些只是興趣?哪些不僅是興趣,還是情趣?為什麼?

3.展示圖片:情趣與興趣關係圖1.興趣展示。(教師板書)

2.學生回答(教師迴歸“漫畫書”問題)

1.引出興趣的話題

2.通過學生對興趣的認識,引出興趣與情趣的關係並總結出情趣是通過興趣表現出來的。情趣是以興趣為基礎而產生的

正課情趣的作用展示相冊中“九馬畫山”圖片:從不同角度欣賞,講述人頭像背後的故事

問題:1.千百年來人們欣賞此景,陶醉其中、愉悦身心,這樣的情趣是不是高雅呢?2.當人們都在數着幾匹馬、都在想着“旁眼”、“狀元郎”的時候,龔長生能夠跳出常人思維,有了這樣的發現,這説明龔長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種獨特的欣賞是否能夠體現高雅的情趣?怎樣評價他的做法?

學生參與並思考回答感受情趣

1.情趣的作用和一個人高雅情趣的體現

2.發現情趣就在身邊,在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情趣。

正課情趣的雅與俗1.問題:

(1).討論:你覺得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情趣是高雅的?

(2).你覺得黑板上的情趣都是高雅的嗎?(聯繫漫畫書)

2.展示相冊中紀念樹(或心願樹)圖片:

問題:照片中人們將其心願寫在自己種的樹上,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樣做有什麼益處?(展示反面圖片)我們應該怎樣評價這些人的做法?

學生討論回答(注意生生互動)1.情趣雅與俗的認識

2.情趣的雅與俗如何判別

結尾活動:興趣小調查結果分析(聯繫漫畫書)

同時播放《相冊》

迴歸自身用積極的心態,樂觀的面對生活,發現生活的美,發現生活的快樂,培養高雅情趣;提升修養,踐行道德。

教學效果預測引領學生帶着對美的追求、對家鄉的熱愛,貼近學生生活,探討身邊話題,認識和了解自我情趣,提升修養、踐行道德。

《情趣與興趣》教學反思

——教師應與課堂融為一體

桂林徳智外國語學校楊敏剛

對於這節課,自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師應與課堂融為一體”,這也是就這節課自己認為最值得反思的地方。

在上課的過程中,自己好像是看這節課的觀眾,而不像是這節課的設計者及主導者,教師與學生存在着疏離,教師與自己的教學設計出現脱節,教師的教學設計沒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反思如下:

一、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應融為一個整體

此次上課中,教師與學生始終存在着疏離,首先,課前對學生的學情分析不夠。在前一天見面時,學生非常的活躍熱情,這使自己產生一個假象,認為這個班是一個活躍型的班,及學生對自己地接受,然而始料不及的是,學生非常的怯場,事後分析可能學生很少接觸幾十名教師聽課這樣的公開課的正式場合,由於學生的年齡小,平時的活躍是天性,但在正式場合可能就會沉靜下來,由於自己始終在自己設想的假象之中,對課堂氣氛這一塊沒有什麼準備,問題提出的時候,一度出現冷場,影響到自己的講課進程。第二,作為教師自身,對學生的親和力一向不夠,對課堂氣氛的調動能力方面也是自己的弱項,所以這也使師生之間產生距離。

二、教師與教學設計應融合統一

此次上課,感覺到教師與自己的教學設計出現了脱節,本來已經是自己爛熟於心的東西,在展示的時候,好像是拿着別人的東西在表演。在這裏個人認為出現了兩個本末倒置,第一個本末倒置,教學設計應該是外在的形(模式、框架、案例等)與內在的神(教學理念、課標解讀、教學目標、課本研究、知識脈絡等)明暗兩條線的統一,自己重視“形”,而忽略了“神”。“形”深入心裏,而“神”遊離心外,在上課的時候一味的追求“形”的完成,而忽略了“神”的主導,為了完成“形”,總是害怕時間不夠,後半節課似乎是在趕時間,本該深入的話題草草而過。第二個本末倒置,教學設計是為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服務的,而自己卻弄反了。在上課過程中,自己始終受預先設計的教學設計左右。好像自己在為教學設計服務。對於教學設計以外的資源就會有一種忽略,包括課堂生成的資源,學生的亮點,這樣就被教學設計束住了手腳。教學設計要用“活”,而不能用“死”;

同樣,備課要把課備“活”,而不能把課備“死”;上課要把課上“活”,而不能把課上“死”。

三、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自身特點

此次上課,由於不是自己執教的本校學生,所以對學生情況不是很瞭解,在制定教學設計的時候,沒有很好的考慮學生情況。整節課的設計,好像出於自己的一廂情願,所用的資源絕大多數都來源於教師自身。對於學生自身的資源利用不夠,個人認為來源於學生的才是最適合學生的。在這節課中,設計的寫興趣的環節及前一天對學生的調查和數據統計分析,還有對現場聽課老師的調查及數據統計分析,這些資源都在設計時沒有放入重要環節而被忽略。對問題的設置方面也是自己的弱項,設置的問題是否符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問題指向是否明確,也是學生能否積極發言投入到課堂中的原因。自己在設問中不會把問題簡化,問題的表述方式和學生的理解方式不相協調,造成學生理解困難,不知如何回答。

教師、學生、教學設計及課堂生成的東西在一節課中應該是和諧統一的一個整體。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教學情境的創設者,應該與課堂融為一體,把一節課內化於心中,“無形勝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