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海燕教案參考設計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1.45W

海燕教案參考設計

海燕教案參考設計

教學目標:

1.着重瞭解象徵手法的運用,同時學習對比、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海燕》教學設計4。

2.學習無產階級革命先驅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精神,樹立革命的人生觀,為建設社會主義強國而努力奮鬥。

教學設想:

1.佈置預習:讀一遍課文;查字典弄懂不認識的字詞;提出不懂的問題。

2.如何理解海燕這一藝術形象的典型意義,這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3.根據散文詩的特點加強朗讀、背誦,在講解和反覆朗讀的過程中,緊緊圍繞三幅畫面引導學生加深理解。

4.結合課文,運用象徵手法,以《鋪路石》或《牛》為題寫一篇散文。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一、瞭解作者寫作《海燕》的經過及《海燕》的戰鬥作用、現實意義;弄清以大海為背景的暴風雨到來前夕的三幅圖畫,正確劃分段落。

二、通過海燕與海鷗、海鴨、企鵝的對比,學習對比、擬人修辭手法。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檢查課前預習。

教師檢查預習。提出要求:要學生把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要求認真聽別人提問題,結合課文分析解決)。(在提問題的基礎上),明確:要掌握下列幾個拼音;呻吟()膽怯()翡()翠蜿蜒()(拼音可用小黑板展示,讓學生上黑板填寫)。

二、介紹作者。

高爾基(1868—1936),蘇聯作家,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生在木工家庭,當過學徒、碼頭工、麪包師傅等,曾流浪俄國各地,經歷豐富。1892年開始發表作品,早期作品多半是描寫沙皇統治下的人民的痛苦以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1905年和列寧會面,思想上受了很大影響,1906年發表了長篇小説《母親》,反映了俄國工人階級的革命鬥爭,被列寧稱為是“一本很及時的好書”。高爾基的小説有《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劇本有《底層》等,除此以外,作者還寫了許多政論、特寫、回憶、文學論文等,對世界文學的影響很大,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海燕》教學設計4》。

三、解題。

這是一首散文詩,散文詩是一種文學的體裁,它是富有詩意的散文。作為蘇聯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者高爾基,為什麼在1901年3月要寫這樣的散文詩呢?指定學生讀注①。註釋告訴我們,高爾基寫這首詩是在一九0五年俄國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當時人民羣眾的革命運動風起雲湧,沙皇反動政府加緊了對人民的鎮壓,正是革命與反革命激烈搏鬥的時候。高爾基當時在彼得堡,親身感受到了工人運動、學生運動的磅礴氣勢,目睹了沙皇政府鎮壓學生運動的殘暴罪行。他為了熱情地歌頌無產階級革命先驅,揭露沙皇反動政府,抨擊機會主義者、資產階級自由派的醜惡嘴臉,就寫下了《海燕》這篇散文詩。作者以海燕為題,一是醒目,可以象徵無產階級革命先驅,二是可以躲過沙皇檢查機關的耳目。

四、講讀課文。

(一)分段。

這篇課文以大海為背景,教師朗讀一下,請大家注意暴風雨到來前海面景象的變化,然後考慮一下,大致可分為幾幅圖畫。

1.教師範讀全文。

2.學生回答問題。

3.教師小結:全文着重描繪了三幅圖畫。第一幅,從“在蒼茫的大海上……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飛翔。”第二幅,從“烏雲越來越暗……是的,遮不不住的!”第三幅,從“狂風吼叫……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三幅圖畫就是全文的三段。第一段寫海燕對暴風雨到來的渴望;第二段寫海燕為暴風雨迫近而歡樂,而號叫;第三段,寫海燕在暴風雨就要來臨時發出了勝利的預言。

(二)分析第一段。

現在我們學習第一段。

1.指定學生朗讀1—3節,要求學生思考:在暴風雨到來前,周圍的環境怎樣?海燕有什麼表現?

學生討論,回答。明確:蒼茫的大海上,狂風捲集着烏雲,説明一場暴風雨正在孕育。(板書有着重號的詞語,下同。排列格式見板書設計總表)就在這樣特定的環境中,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烏雲和大海之間高傲地飛翔,表現了海燕勇敢無畏的矯健姿態。

2.教師追問:作者為什麼用黑色的閃電來比喻海燕?又為什麼用“高傲”來修飾“飛翔”?在回答後告訴學生:這裏的“黑色”不是貶義詞,是寫海燕本身的顏色。用“閃電”既可以寫出海燕的矯健姿態,又可以在烏雲密佈、大海蒼茫的背景上出現一點亮光,使人們在沉悶的空氣中從海燕身上看到光明,看到希望。這裏的“高傲”,不是通常所説的自以為了不起,而是褒義詞,有意氣風發的意思,形容海燕藐視惡劣環境的英勇氣概。

接着,作者緊扣“高傲地飛翔”用“一會兒翅膀碰着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衝向烏雲”來描寫海燕飛翔時的氣勢,突出了海燕搏擊風雲、無所畏懼的性格,在描寫海燕“飛翔”的同時,又着力寫了海燕的叫喊聲,並通過烏雲聽出這叫喊聲的含義,從反面襯托了海燕的戰鬥力量和勝利信心。而這一切,都説明了海燕對暴風雨的渴望和追求,同時暗示暴風雨將必然來臨。

3.學生輕聲朗讀1—3節,體會海燕對暴風雨的渴望和追求。

4.指定學生朗讀4—6節。要求學生把描寫海鷗、海鴨、企鵝的詞語劃出來。

學生讀完後,指定學生回答(板書:呻吟、飛竄、恐懼、掩藏;呻吟、嚇壞;膽怯、躲藏)。教師追問:這些詞語表現了這三種海鳥怎樣的共性?學生回答。明確:海鷗、海鴨、企鵝象徵了俄國第一次革命前夕膽小的機會主義者和軟弱的資產階級,他們的共性是害怕革命、逃避革命。為了揭示這個共性,作者採用擬人的手法,根據海鳥的不同特點,讓“恐懼”、“嚇壞”、“膽怯”三個意義相近的詞反覆出現,從而對他們害怕革命的醜態進行漫畫式的勾勒和無情的揭露。

5.指定學生朗讀4—6節,要求認清三種海鳥在暴風雨到來之前的醜態。

學生讀完後,提問:作者為什麼在對三種海鳥作了無情的揭露後,又轉換語氣熱情讚揚海燕?學生回答。明確:這樣寫有兩個作用:一是與開頭呼應,可以讓海鷗、海鴨、企鵝與海燕形成鮮明的對比;另一個是承上啟下,原來大海蒼茫一片,這時已經“泛起白沫”,由於背景的變化,畫面也就變化了,這樣很自然地進入了第二段。(板書:只有……)

(三)朗讀第一段。指定一女同學讀1—3節,一男同學讀4—6,全班同學從“只有那高傲的海燕”起齊讀。要求愛憎分明、讀出感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