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徵文

立德樹人師德徵文(集錦6篇)

欄目: 徵文 / 發佈於: / 人氣:2.72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徵文吧,寫徵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徵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立德樹人師德徵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立德樹人師德徵文(集錦6篇)

立德樹人師德徵文1

我上高中時的經歷更激勵了我一定要考是我小學時的張玉芬老師給了我力量,不僅給我精神上的安慰,還給我物質上的幫助,讓我不要放棄自己的努力,堅持就是勝利,老師的話讓我記憶猶新,我將終生不會忘記,我一定要努力。我的理想終於實現了,我發誓一定要做張老師那樣受人尊重的好老師。工作十幾年來我一直踐行自己的諾言,併為此而努力。我將繼續努力,沒有華麗的詞藻來形容,只求盡職盡責,做到問心無愧。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是我一生的追求。愛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是我的一貫風格,我對學生的嚴中有愛是出了名的,學生都怕我,更愛我。20xx年的9月8日,一個特別的日子,我永遠也不會忘記。由於工作需要,學校決定讓我教七年級數學,不再教四年級的數學,對我來説是一次挑戰,更有一點捨不得。畢竟兩年了我和學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服從了學校的安排。意想不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學生家長一個又一個的給我打電話,讓我再教他們的孩子,我無可奈何只好婉言謝絕了。下午放學時,我看到了好多家長來了,原來是來找韓校長的,非要把我調回去不可。此情此景,我躲在辦公室裏哭了,是感動、是欣慰、還是不捨、無法形容自己的感受。此時我真正體會到了母親生前告訴我的一句話:“金盃銀盃不如良好的口碑。”還有什麼比得到家長的信任、尊重更可貴的呢!

回頭一望,自己對待孩子們只是盡了自己的微薄之力:當他們犯了錯誤時,我會嚴字當頭,當他們的作業書寫潦草時,我會讓他在我面前重寫,當他有困難時會第一個想到我等。我已經走入了孩子的世界,家長已經認可了我。來找韓校長的家長中,其中有一位就是韓子凱的爸爸,找了校長之後又對我説:“趙老師,孩子交到你手裏我放心,你不教他我們很失望,快回來吧。”我無語,我已經説不出話來,只是告訴他,:“每一個老師都很認真,都會盡力的,放心吧!”家長失望地走了,我的心情好久沒有平靜。就是這個家長的孩子,當他上一年級時,因為逃課,我曾打電話叫他家長來過。因為抄作業叫他家長來過,教他兩年和他家長交流不少於十次,在他身上花了太多心思,當然更為可喜的是孩子有了很大

的進步,無論是學習還是集體榮譽感都得到老師和學生的認可,太令我欣慰了。這個家長由開始的排斥我——不理解我——理解我——支持我——欣賞我。我相信對待孩子只要是真心的,負責任的。家長一定會理解我們,我們也一定會贏的家長的尊重和欣賞。

幾年前,我教的學生中有一個叫趙紅愛的,她是我的數學科代表,學習非常刻苦認真,不知怎麼回事,上課有點走神,成績有點下降,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但沒有眼鏡。我非常着急,眼下快初三畢業,這種狀態怎麼行呢,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於是找機會和她談了一下。出乎我意料的是她的父親因為一場車禍離開了人世,只和媽媽相依為命,怕媽媽着急沒有把眼鏡的事情告訴她。我為孩子的處境感到難過,更為孩子的懂事感到欣慰,一定幫幫她的慾望在我的內心深處油然而生。於是利用中午時間,帶着她座24路公交車去了市裏,在姜玉坤給她配了一副眼鏡,並給她買了一本化學輔導資料,我的心終於放下了。幾年過去了,已經成家了,每逢節假日都要和我電話聯繫,讓我驚奇的是,今年暑假竟然帶着媽媽一起來看我,她媽媽握着我的手真情説:“趙老師,是您給了孩子希望,給了孩子為理想而努力的決心,謝謝。”當時只是盡了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沒想到給了孩子這麼大的動力。當初並沒想到要得到學生的回報,卻給了我這麼大的欣慰和感動,我知足了,我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我的心情,也許是我這個數學人的華麗辭藻太少,有的只是感動、欣慰、幸福、自豪、快樂。

作為老師,只有品格高尚,成績優異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和肯定,我工作第十八個年頭了,每次期末成績均名列前茅,不説遠的,只説近的。我在20xx----20xx所任教的四、六年級的數學成績均是全鎮第一名,六年級畢業時平均分在九十分以上,這是一個多麼可喜的數字。在20xx---今,我擔任兩個班的初中數學課,成績仍舊特別優異,比兄弟學校的平均成績多二十多分,這是用心血和汗水換來的,沒有付出不可能有今天的收穫,有好多老師説,只要我教的班,成績就不可能差了,當聽到別人這樣的議論時我心裏暖暖的。為此,連續七、八年來每年被評為鎮級優秀教師,雖然從沒有被區優過有些遺憾,但是我做到了問心無愧,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更對得起天使般的孩子。作為老師,只要做為自己所選擇的、所喜歡的數學老師這個職業有益的事就不後悔,只要我們努力了就更不後悔,只要為了孩子們好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只要做到問心無愧就好,當夜深人靜時,

拍拍自己的良心,做到心安就行。俗話説得好,人不見天地良心。用事實説話,事實勝於雄辯。

立德樹人師德徵文2

有人説,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確實,作為一名參加工作一年的新任教師,我深有體會。學高,是樹人的基礎,而身正是樹人的根基。立德樹人,需要老師在實際工作中有紮實的學風,正派的作風。作為一名教師,是否能影響和感染學生,無非是體現在教學過程中,遵循教學規律,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學思結合,思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尊重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教學過程中,要體現有效教學,也就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這就要求教師有“對象”意識。教學不是唱獨角戲,離開“學”,就無所謂“教”,因此,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師有“全人”的概念。學生髮展是全面的發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學科的發展。教師千萬不能過高地估計自己所教學科的價值,而且也不能僅把學科價值定位在本學科上,而應定位在對一個完整的人的發展上。如果我們做到了教學目標明確具體,就能檢測教師的工作效益。但是並不能簡單地説量化就是好的、科學的。應該科學地對待定量與定性、過程與結果的結合,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業成就與教師的工作表現。因此,有效教學既要反對拒絕量化,又要反對過於量化,但總的來説,教師能以身作則,對學生充滿關愛,進到自己最大能力去培養學生,使他們健康成長,我認為,這就是師德的最好體現。

師德體現在教師的言行舉止上,成效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實際上明確了“育人”的具體目標和內容,強調了教師“育人”的職責。我們教師要確切肩負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光榮職責。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薄名利,自尊自律,加強師德建設,弘揚優良教風,以高尚師德影響學生,以風範學識感染學生,作學生健康成長的引導者和指路人。

在具體的實踐工作中,我遇到過許多這樣的案例,樹人立德的過程,就體現在平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比如,一個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總愛抿嘴,説完話,回答完問題,照相??.後來我觀察,發現她的嘴脣很厚,她有點自卑,於是,我在課下和她交流時就説:你的嘴脣真漂亮,老師最喜歡的就是你的嘴脣。她聽了很高興,於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再出現這種情況了。我覺得培養孩子的自信品質在於生活的一點一滴,方方面面的仔細觀察。又如,一個孩子總愛扭頭,時時刻刻看後桌在幹什麼,彷彿只有這樣才能知道自己要幹什麼,於是,我經常提問她,在作文中鼓勵她寫自己的想法,讓她擔任小組長,去鍛鍊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做事的能力??.老師還應該是愛讀書的,具有一定學識,能夠影響學生,給予學生足夠的影響,能夠感染學生,愛讀書,讀好書。教師面對學生,要在求知上是永遠不滿足的。業務水平是立足於三尺講台之本。唯有自身不斷開拓進取,才能不斷滿足學生對於知識的渴求,才能不斷適應新時期新形勢下科技強國、教育強國的要求。教師應當是科研領域的研究者、思想者、創造者,應當通過不懈的努力,堅持走在學科研究的前沿,努力做具有嚴謹的科研態度、出色的科研和教學能力、開闊的國際視野的新型教師。

科研的求真無止境,教學的求新亦無止境。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對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有直接影響。如何將自身科研的發展進步與教書育人的實踐相結合,是擺在高校教師面前的重要命題。無論在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社會需要的將是具有創新精神和開拓能力的新型人才。

教師應當努力做創新型的教師,不斷加強與世界各方學者的對話,在廣泛吸取當今世界的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基礎上,開展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創新研究,從而全面提升中國的高等教育水平。教師更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把握一切充實自我、提高自我的機會。同時,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全面調動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科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和支持學生參與科研,培養他們的嚴謹紮實的作風、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開拓創新的思維和實踐能力。

立德樹人,要做一個學高的老師,要做一個身正的老師,要在一點一滴中立德樹人。

立德樹人師德徵文3

36年前的那個秋天,太陽慵懶地爬過山那邊的剎間,一片清朗的餘輝旋即染紅了暮色,人聲鼎沸的型塘公社西路小學又恢復了“小庵”般的寧靜。這裏,前不毗村,後不鄰店。南端是一條狹窄的卵石路,偶有幾個人影晃過;西邊是枯黃的老竹園,蕭蕭風起,瑟瑟作響;北邊是一方百年桂林,幽然森聳,時起幾聲鴉鳴;東面是一塊稀疏的苗圃,我的宿舍就壘在溪溝上。當我推開鬆動的板窗,目光越過牆腳下一條溪流,對面竟兀立着幾具草棚墳,風打雨蝕,已裸露出一角脱落的棺材板,齜牙咧嘴,令人毛骨悚然。

那天,我被告知分配到型塘山區任教,自然是個強扭的瓜。上午,我十分沮喪地從水鄉老柯橋踏上一隻油漆斑駁的破埠船,頭戴竹笠的船老大“吱咕――嚕――吱咕――嚕”扳了半天大櫓,才把我送到公社駐地叫“直街”的地方。本以為會留在中心校“街上”任教,可午後老校長十二分和藹地對我説:“小董啊,西路村小學正缺一位骨幹教師,你去吧,那裏清靜,人情好。”果然,原來學校的前身是一個小庵,當地山民習慣地稱呼為“小庵學堂”。我報到後,真覺得是清泉繞屋流,似乎木魚聲聲悠。可人情呢?我一個外地的小青年,一如一葉漂泊的孤舟。

傍晚,同事們陸續回家了。疲憊和失意,孤獨和無奈,像幾根無形的繩索把我捆綁在“下榻”的一張大竹榻上。心裏喊:“放我回去,放我回去!”可除了嗡嗡盈耳的蚊子聲,有誰理睬我呢?夜色漸漸濃暗,小庵更清靜了,我下意識地拉了一下用繩子繫着的電燈開關,“啪嗒”一聲,一星光亮也沒有,一查發現電線已被老鼠咬斷。聽命吧,我閂住了門,倚在牀上用毯子儘可能裹住易被蚊子插嘴的身體,開始接受新生活的考驗。惶恐恍惚中,聽天籟如訴,又有“阿彌陀佛”呢喃。唉,西路小庵!這地方,無疑是紹興地區的“西大荒”。

“——老師——”千真萬確,一個怯生生的童音夾着沙沙的竹葉聲從門外飄來。我的心怦然一動,倏地從牀上跳下,忐忑地拉開門,只見一位十三、四歲的男孩站在門前:他左手拿着一盞古老的玻璃油燈,右手臂套着幾圈土製的紙筒蚊香,手心中還攥着一盒火柴。

“你——”我驚喜得如同他鄉遇故友,不知所措。“伢姆媽叫我來的”,他徑自走到牀前,放下手中的東西,利索地劃了一根火柴,點亮油燈。又熟練地解開蚊香,置燈上點燃,放在牀底下。然後,默默地坐到對面的小凳上。在燈光的照映下,童稚的臉上泛着幾分羞澀,宛若壠上一株拔節的紅高粱。

我們在昏暗的燈光下,相互對視,無語,沉默……

過了一會兒,我終於鼓起勇氣:“不早了,我送你回家,家在哪裏?”他愣了一下,彷彿記起了什麼,靦腆地説:“不,我陪你,伢姆媽説的,你冷清,長期陪你,給你作個伴。”這——當然是我求之不得的事。就這樣,我在他鄉遇上了知己,我們相依而卧。不一會兒,他喃喃進入了夢鄉:“姆媽……蚊子咬……”朦朧中,他甩手拍着蚊子。聽着嗡嗡蚊子聲,我汗顏極了:一個二十出頭的江湖“英雄”,竟心安理得接受着一個孩子的照顧。這一夜,我轉輾反側,靜聽着窗外潺潺的流水,思緒也流向遙遠的地方:小庵生活也許就是一塊得與失的蹺蹺板,工作環境的優劣是相對的。塞翁老頭,你是否在説,失馬是福?我夢入了頗有禪意的境界。

我終於正視了生活,珍惜了這個陪伴我的少年的情誼以及山村淳厚的鄉風。

在小庵的日子裏,我體驗了什麼叫與學生“同甘苦,共患難”。早晨,娃娃們夾着寒風,從幾裏開外的嶺下村、潛蛟橋等村跋涉到小庵上學;鈴聲搖響後,我跨進四壁透風的教室,習慣性地在左邊掛上一塊小黑板,讓三年級的學生先做算術題;側身轉向右邊,打開語文課本,與四年級的學生共同朗讀“桂林山水甲天下……”回顧當年無奈的“複式班”教學,今天還真是回味無窮,教學“亮點”多多:諸如,班額,比目前的小班還“小班化”,兩個年級各七八個學生,課程設置語文數學兼顧——後來聽專家説,這有利於左右腦一起開發。還有,今天叫得呱呱響的“自主課堂”、“以學定教”等教學模式,我曾經的“複式班”不這樣操作不行啊!當然,這苦澀的幽默,是否寓有阿Q精神,也就仁智各見了。

中午下課前,我會本能地踱進只有一個“柴灶頭”的“食堂”間,為學生點火蒸飯,當然也有我的那一份。當值班的老師手握銅鈴“叮噹,叮噹”搖響下課鈴的時候,中飯也就飄香了。待同事們三三兩兩回家吃飯的時候,我與學生也開飯了。每當蹲在教室廊檐下託着盒子吃飯時,別有一番“花果山”的風味。想當年,歐陽修在醉翁亭裏“與民同樂”很風光,而我在小庵學校“與生同甘苦”其實也很温馨。那時沒有“師德培訓”,學校也沒有“熱愛學生”的考核,但在我的眼中,與學生共用“中餐”顯得那麼自然,那麼快樂。那時與學生“相依為命”,我真的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學生”,學生視我為大哥哥。清楚地記得,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我從嶺崗村家訪回校,幾位學生竟聚集在半路上一個叫“新涼亭”的荒涼地方為我“趕鬼”:“老師,這裏經常鬧鬼,我們一起壯膽。”那種温暖,至今縈繞心頭。

小庵歲月,我目睹了同事餘老師在學生午睡時分,輕輕地搖着一把大芭蕉扇巡迴着為學生趕蒼蠅的鏡頭;我聆聽了住在最高山巔的丁老師以10粒羅漢豆充當中飯的先進事蹟;我見證了貧困的鄉民,在五更時分沿着崎嶇的小路,挑着一擔青柴膽戰心驚地走往柯橋為孩子籌學費的窘迫;我感受了冷雨敲窗的教室裏,與學生共同書寫“我愛家鄉”的最原汁的最樸素的教育教學。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我至今非玉,教育上也沒有修成“佛”,但在漫漫幾十年的生活和工作中,無論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困惑,每當想起小庵教書的那段經歷,就有一股直麪人生的定力,就有一種為之堅強的毅力。正道的教育是雙向的,它能培養人,也能砥礪自己。於今,我在現代化的學校工作,就會油然而滋生幸福感。這種精神愉悦,本能的會鼓勵自己:“老董,小董時代的教育生涯,是一筆值得珍惜的精神財富,你唯有‘幹到老,學到老’,才無愧於當年的青春歲月。”

是啊,時隨境遷,三十多年韶華迭轉,世事滄桑。小庵式的學校已是往事雲煙,那少年的孩子已在讀研究生了。過去的西路村已被開發為四A級柯巖“大香林”景區。雙休日,我漫步在曾經是小庵的那塊土地,抬眼望,天空凝結着淡淡的雲煙,陽光中香林寺呈現一片紫色,登上寶林山,但見山巒重疊,青翠環流,正在架起的索道柱子,聳入雲霄;新修的龍華寺樓閣,飛翔空谷……然回望舊時小庵來時路,那曾經逝去的和至今留下的,心中不禁感慨:變了啊!變了啊!唯有不變的,還是心中那片教育的聖地,永遠葱綠!有誰説,還有西風瘦馬,枯藤昏鴉?

立德樹人師德徵文4

陶行知先生曾説:“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語文教育的真諦其實就是引導一個人尋真、向善、變美的過程。行走在語文教育的田野中,我邊走邊思考該如何將“立德樹人”化作實際的教育行動,落實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生活中。一路走來,用自己的筆觸不斷記錄着發生在我們班語文課堂中的點點滴滴,聆聽着生命拔節的聲音,收穫着來自於生命成長的喜悦。

一、尋真:重返稚情的世界

小學作文難教已經是語文教育界的共識,小學生的習作話語日益成人化也是毋庸置疑的現實。剛接手三年級的語文教學時,曾經一度焦慮,小學起步作文該如何進行呢?後來大學老師寬慰我説:“作文起步説難並不難,關鍵是老師要耐得煩,要看得起小朋友的簡單文字,品得出他們的獨特味道,要常蹲下來從兒童的視角來加以指導。”有了老師的點撥,我在教學實踐中也就大膽地嘗試着去挖掘孩童們獨特的童年經歷,也努力地為他們展現過去兒童所擁有的爛漫和天真。

在最初的習作階段,學生們提交的書面作文中經常發現“方言”“土話”。後來找學生聊天,他們告訴我不知道這個詞語的書面語怎麼説。隨着詞彙量的漸增,這樣的現象日趨減少。但是,另外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又來了,就是學生的表達日趨成人化,遠離了他們所應該接近的實際生活。如有的老師在作文教學中會事先將寫作提綱給學生擬訂好,然後送給學生一些“大禮包”——精彩句式、好詞佳句等,希望他們能夠將其吸納進自己的作文中。殊不知,這些都是老師一手包辦的,是授課教師的固有生活經驗強行“嫁接”在學生的頭腦中,久而久之,學生的筆觸再也見不到了原本應該充盈着的、真實的童真與童趣。

學者遊乾桂曾撰文《玩出學問——我的小學生活與我的書寫》一針見血地指出:“嬉玩一事,大約貫穿了我的小學生活,讓我從中得到了經驗、閲歷,以及爾後慢慢滋長出來的智慧。”他所希望看到的是“孩子在小學生活中多一點玩樂,少一點填鴨,多一點夢,少一點苦”。

如何才能讓學生保存那份本該屬於他們這個階段的天真與爛漫呢?我以為主要是讓孩子們多玩,玩出自己的精彩。在玩中認識周遭的世界與自我,長知識、增智慧、存閲歷。這些行動的疊加才是屬於個人的獨特的生命體驗,才會是心靈的信馬由韁,談吐的自若與從容。概言之,只有營造一個真實的“玩”的環境,才能夠造就出一批充滿稚氣的、真實的、可愛的兒童

立德樹人師德徵文5

為了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教師羣體敬業愛崗、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激發廣大教師的教育教學熱忱,8月26日,由柯橋區教體局組織的優秀教師先進事蹟巡迴報告會在我校舉行。我有幸聆聽了五位優秀教師的精彩報告,他們用樸素的語言,真摯的情感詮釋了一名普通教師不平常的追求之路,尤其是王葉軍老師和何國權老師,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從蔡朝陽老師那求得的書單尚且靜靜躺在電腦桌面時,王葉軍老師的博學和鑽研精神,讓我再次為自己的寡學而自歎弗如。王老師不無自豪地説,他和妻子志同道合,兩人都是愛書之人,家裏藏書之多已不得不再買一間房專門用做藏書室。作為一名政史老師,我們很難想象到底是怎樣的心境才能讓一個人將枯燥乏味的各類政史書籍讀出言情小説的浪漫、武俠小説的快意,甚至是廢寢忘食,不食人間煙火。王老師幽默地説,他和妻子都不做飯,將做飯的時間都用來讀書了,同事戲稱他倆為“政史雙嬌”。

為了寫好一篇《鄧小平理論》的專業研究論文,王老師曾蒐羅了所有版本的《鄧小平理論》並仔細研讀數遍,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鑽研精神不得不令人折服。

一直欣賞一句話:胸有文墨虛若骨,腹有詩書氣自華。長期的研讀,歷史的厚重與政治的嚴肅在王老師身上沉澱,談起自己的專業王老師自信滿滿,侃侃而談。蘇霍姆林斯基説:“學生眼裏的教師應該是一位聰明、博學、善於思考、熱愛知識的人,教師的知識越深湛,視野越寬廣,科學素養越全面,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僅是一位教師,而更是一位教育者。”我想王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教育者。

無論什麼書,多讀總是有好處的。作為教師我們一直在説要提高自己的自身素養和業務水平,那麼讀書無疑是最好的途徑。讀書,能讓教師開闊眼界,拓寬視角,將最新最全面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讓課堂變得鮮活生姿,讓學習成為一件快樂的事。多讀書,讀好書,方能像王老師一樣,在課堂上引經據典、信手拈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我們眼中的枯燥乏味的政治理論,在王老師眼中無疑是饕餮大餐。

博學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必要前提,堅守是教師的職責和素養。

何國權老師的演講質樸而風趣,他自嘲道:雖然我被評為美麗教師,事實上我一點都不美麗,我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可以説,也不像王老師那樣博學小有名氣,但有一點,我無愧於心,那就是,雖然我已臨近退休,雖然我身患糖尿病,但我一直堅守在教學一線,快退休了還承擔着高三年級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學任務。

何老師的話讓很多人汗顏,臨近退休,對學校對學生對教學還是滿腔熱情,而正直壯年的我們卻盼着評完高級便高枕無憂。有幾人能像何老師那樣帶病堅守崗位,又有幾人能像何老師那樣直至退休仍堅守在教學一線?箇中苦楚不言而喻,但我想在何老師眼裏還是幸福而自豪的,因為愛這一份事業。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説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着她的綠蔭的。”選擇了教育,也就選擇了葉的事業,默默守護花朵,堅守自己的職責。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再平凡也顯出了不平凡。

堅守是教師基本的職業素養,它是一種境界,它以愛為前提,蘇霍姆林斯基説: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尤其是我們職教的孩子,作為應試教育的瑕疵品,他們缺少自信心,缺少關注的目光,缺少被認同感。我們需要用愛去修補他們失落的內心。用愛讓他們重拾自信,讓他明白成績不是評價一個人的唯一標準。歌德説:愛是促使人復甦的動力,我們用愛喚醒孩子沉睡的力量,讓他們重拾信心,找回自我。當我們看到原本“壞孩子”變成積極向上的好青年,內心是滿足的;看到孩子畢業幾年後感激地説“老師,我不會忘了您的”,內心是幸福的。因為愛,有了堅守的理由,因為愛,有了堅守的'力量,讓我們用愛堅守住孩子的未來,教育的未來。

本次報告會以身邊的人身邊的事為榜樣,拉近了我們與先進教師的距離,真實、樸素、感人的現身説法更易觸動我們內心的心絃。讓我們向這些優秀教師學習吧,學習王葉軍老師的讀書精神,學習何國權老師的堅守品質。金玉良言猶在耳,趁熱打鐵需儘早,也許我們永遠無法像他們那樣優秀,但我們可以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讓我們以愛之名,熱愛我們的專業,堅守的我們崗位,將敬業愛崗落到實處,做一名“樂於奉獻,勇於創新”的合格教師,讓優秀教師的事蹟開遍每一塊教育的土壤。

立德樹人師德徵文6

熙熙攘攘的現代社會裏,心靈不停地被孤獨與迷茫、失落與壓抑、焦慮與恐懼所吞噬,總是感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顆漂泊不定的心總是讓人感到無所適從。究竟是這個世界太喧鬧,還是自己的心太吵?心靈該放何處?今年是我教書的第10個年頭,有過激情燃燒的歲月,也有過迷茫:我還能把書教好嗎?我還熱愛教書嗎?暑期的師德培訓上,我遇到了一心撲在農村教育的施祖揚校長,為學生嘔心瀝血的魯亞華老師,深夜陪孩子熟睡後還挑燈備課的趙雪朋老師,紮根紹興從不遲到早退的汪清國老師,勇挑重擔的許建英校長,美麗教師們以自己的切身經歷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心安“教育”,就能知足常樂,就能讓學生、自己感受到幸福。

正如魯老師在處理學生問題時説的,安心,其實一點都不難理解,它很平凡,很實在,就是讓我們把內心安定下來。對於我們教師而言,就是要把心安定在教育上,靜心教書,潛心育人。也許有時我們會抱怨現在的孩子不好教了,不聽話了,但與其他形形色色的人來説,我們老師面對的是思想一片純潔的,充滿希望的一羣人,他們對未來充滿渴望,充滿希望。面對着這麼可愛的孩子,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把心安在教育上。心安了,全然寧靜的那一刻即知即見內心的花團錦簇,教育的幸福便不再遙遠。

止亂散心,心安“責任”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要承擔起教育的責任,完成教育的使命,教師必須牢牢地樹立起責任意識。教師工作是平凡的,是由每天點點滴滴的“平凡”的事情組成。然而,“一個孩子的失敗,對一個教師來説,只是幾十分之一的失敗,但對於一個家庭來説,就是百分之百的失敗。”記得有學生這樣對我們老師説:“所有的學生都像是春天裏的花朵,只不過開花的時間因人而異。”這句話曾深深地感動了我,作為教師,也許有時我們不經意間放棄的,那不只是一個學生,而是一片希望。還記得,有一部電影叫《一個都不能少》中,那位才初中畢業的代課教師,在那樣的一所農村小學,雖然她水平有限,甚至不太會教書,但是卻明白自己的責任,並堅持到最後,感動了所有學生,也感動了銀屏外的我們。如果説這位代課老師只是銀幕上的人物,那麼在台上的美麗教師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何謂“責任”。施祖揚校長,無論是剛踏上工作崗位,還是作為平水的教育總支書記,心裏惦記的首先就是學校,就是那些農村的苦命娃。當我驚歎與我同齡的趙雪朋老師、魯亞華老師所獲得的一個又一個國家級榮譽時,更為犧牲小我而全身心投入教育的責任心而感動。

秉正收心,心安“師德”

“教師要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着得體,語言規範,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作為一名學生,也許他學業上的缺陷並不一定影響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可能貽害他一輩子。而影響學生道德品質最深得,恰恰是他的教師。我們不能要求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長大成才,但至少,我們要求他們,都能夠踏實做人。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甚至是學生父母的替身。所以,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和本質要求。

來自異鄉的汪清國老師,始終奮戰在錢清中學教書的第一線,一週要上30節課,卻從不抱怨;從教幾十年,卻從不遲到一節課,從未請過一天假;教學質量全縣領先,面對別的學校的橄欖枝,卻紮根於紹興,紮根於錢清中學。我想正是因為汪老師的言傳身教,作為生源並不突出的錢清中學的政治成績才能在全縣領先。

靜心潛心,心安“教育”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這既是諸葛亮一生經歷的總結,更是對他兒子的要求。用現代話來説就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諸葛亮對於寧靜與淡泊作了如此意味深長的詮釋,令人慨歎不已,而這不就是我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最好詮釋嗎?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應該遠離世俗、遠離喧囂、淡泊名利!我們應該把教師作為一項事業,而不是養家户口的職業。這些美麗教師為了輔導學生,往往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管理班級等等。重複性勞動單調而缺乏新鮮感、刺激感。那麼是什麼構成了教師兢兢業業、勤於奉獻、淡薄名利默默耕耘的內在動力呢?那就是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這一份熱愛,必須建立在對事業的執着追求上,而要做到執着,必須寧其神,靜其心,靜下心來做其事。

這個世界上太多的職業,但是隻有教師面對的是最純真的兒童,他們就像一張白紙,我們在上面畫什麼就會是什麼,因此,教師乾的是一個良心活,為了孩子們的未來,我們的職業不單單是養家户口的一種手段,而是我們傾其一生要做的事業。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寧靜,守住一顆寧靜的心。

都説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以前,人們稱呼我們“教師匠”,但時代賦予我們教師更加神聖的任務,這不再只是一份簡單的工作,而是一份事業,值得我們去關注,用心去完善。時代在變,教師面對的羣體的特徵也在不斷變化,但是為培養一代代與社會有用的人的心不會變。 剋制情緒,調整心態,帶着一份從容與淡定,用心做教育,讓自己成為一個身心健全的人,讓自己成為一個富有愛心、有責任感的教師,讓自己成為學生品行、人格、學識等方面的“偶像”。把心安在教育上,遠離喧囂,釋然凝望,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