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小班説課稿範文《認識顏色》(精選6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45W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説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説課稿範文《認識顏色》(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小班説課稿範文《認識顏色》(精選6篇)

小班説課稿《認識顏色》1

一、説教材及設計思路

顏色是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顏色遍佈在世界的每個角落,可以説我們生活在一個佈滿顏色的世界裏,萬物沒有了顏色,我們的生活也會暗淡無光,顏色使世界美麗,顏色也美化幼兒的心靈,所以我們的生活及我們生活的整個世界是不能沒有顏色的。

每當孩子們在玩積木時,他們常常會對五顏六色的積木愛不釋手、每當孩子們在幼兒園吃了營養飯時,他們回家後會對爸爸媽媽説:“幼兒園的飯真漂亮,可好吃了”、每當孩子們畫完一幅畫時,他們會對自己的作品有一種特別的滿足感,那是因為顏色的魅力。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認識顏色——紅、黃、藍。

二、説活動目標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將活動目標確立為以下三個方面。

1、認識目標:認識、區別紅色、黃色、藍色,在活動中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

2、能力目標: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想象力。

3、情感目標:體驗與老師和同伴遊戲的快樂,從而激發幼兒的求知慾。

4、活動重點:是讓幼兒認識、區分紅色、黃色、藍色。

5、活動難點:是在活動中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

三、説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活動目標而服務的,活動準備必須與活動目標的需要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紅色、黃色、藍盒子、氣球,笑臉卡若干,同時又考慮了幼兒已有接觸過顏色的生活經驗。

四、説教法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我運用了講述法、遊戲法、啟發聯想法等教學方法。

使整個教學活動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五、説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我通過引導、觀察、講述、遊戲,讓幼兒認識和區分紅色、黃色、藍色。並儘量營造寬鬆的學習氛圍,鼓勵幼兒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表現力和辨別能力。

六、説活動過程

我把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部分去完成。

(一)認識顏色

活動一開始,我以“神祕的盒子”引出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當第一個紅盒子展示在幼兒面前時,我故作打不開狀,引導幼兒説出:

“紅盒子紅盒子快打開”,用同樣的方法。

引導幼兒説出:

“藍盒子藍盒子快打開”“黃盒子黃盒子快打開”,以強化幼兒對顏色的認識。當在最後一個盒子中找出紅、黃、藍三個氣球寶寶時,引導幼兒找一找身上有這種顏色嗎?説一説你還看過這種顏色的什麼東西?在這裏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非常寬鬆的語言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想説、敢説、有機會説,在激發幼兒對顏色興趣的同時發展了幼兒的口語。

(二)顏色寶寶找家今天天氣真好,氣球寶寶們説好一起去公園玩,玩着玩着一下就天黑了,還不見回家,現在我們小朋友一起來把它們送回家了。

(老師在黑板上畫出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家,幼兒每人一張笑臉卡片,請幼兒把自己手上的顏色寶寶把它貼在同顏色的房子)。

(三)尋找相對應的顏色這個環節是本活動的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設計了一個“大灰狼來了”的遊戲,對於剛入園僅二個月之久的小班幼兒來説,要在音樂停止的瞬間,快速找到與自己身上,太陽寶寶顏色相同的大圓,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性。

在遊戲中我為每個孩子準備了一張舊報紙,舊報紙上分別畫有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大圓,對能力弱的孩子、膽怯的孩子,我則去幫助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於能力強的孩子,我則鼓勵他們大膽的去尋找與自己顏色相對應的大圓,從而使每個幼兒都有獲得成功的愉悦心情。

七、説延伸活動

課後讓幼兒在美工區運用塗色的方法,給每個區域製作不同顏色的標記牌;在益智區放置各種顏色的物品,讓幼兒按照顏色進行分類;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相關的顏色活動。

八、活動小結

本活動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注重個體差異,教師通過為幼兒創設由易到難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使幼兒在直接觀察、直接體驗、具體表現的活動中,能動地建構着知識經驗。

小班説課稿《認識顏色》2

一、活動目標

1、讓孩子初步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

2、讓孩子學會在生活中觀察並應用

二、活動準備

1、紅、黃、綠氣球圖片

2、小金魚、青蛙、鴨子圖片

3、紅、黃、綠衣服卡片

三、活動過程

1、常規活動:問候、走線

2、以兒歌《氣球》導入課題:紅氣球、黃氣球、綠氣球,像羣小蝌蚪,藍天上面遊。

3、教師提問:“你們知道這個氣球是什麼顏色的嗎?”(紅色)

“在看看,紅色氣球的旁邊的氣球是什麼顏色的?”(黃色)

“好,非常不錯!我們接着看看黃色氣球的旁邊的氣球是什麼顏色呀?知道的小朋友,請大聲的告訴老師好嗎?”(綠色)

4、教師再洗準確的向幼兒介紹紅色的氣球、黃色的氣球、綠色的氣球

5、出示動物卡片:(小金魚、青蛙、鴨子)

1)出示小金魚卡片提問:小金魚是什麼顏色?(紅色)

2)出示青蛙卡片並提問:青蛙是什麼顏色的呢?(綠色)

3)出示鴨子卡片並提問:鴨子是什麼顏色的?(黃色)

教師加深幼兒印象:紅色的小金魚、綠色的青蛙、黃色的鴨子

6、出示紅、黃、綠衣服卡片,請幼兒給小金魚、青蛙、鴨子穿上與他們相同顏色的衣服

小金魚——紅色的衣服青蛙——綠色的衣服鴨子——黃色的衣服

7、請小朋友在班上找一找,有沒有穿紅、黃、綠顏色衣服的小朋友、並請上來,讓幼兒進一步認識紅色、黃色、綠色

8、複習兒歌《氣球》

9、教師總結這次教學的效果,園內開會總結

小班説課稿《認識顏色》3

活動目標:

1、認識區別紅色、黃色,能把相同顏色的不同物體放一起。

2、體驗與老師、同伴遊戲的快樂。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表現力和辨別能力。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自制小兔手偶、紅黃蘿蔔若干、音樂兩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情景導入)

師:小朋友們,剛才我接到了小兔的電話,它邀請我們去它家玩,大家願意去嗎?那我們就開着火車出發吧、

二、中間部分

1、認識顏色(紅色和黃色)

(1)出示教學掛圖(小兔的家),引導幼兒觀察小兔在哪裏。

(2)師幼一起唱《小兔乖乖》,小兔“紅紅”和“黃黃”相繼出場,教師以其口吻和幼兒打招呼,並作自我介紹及紅色、黃色的介紹。

2、找顏色(紅色和黃色)

師:“紅紅黃黃非常歡迎大家來玩,快跟我們去家裏逛逛吧!”

(1)用對唱的方式找出(指)紅色的東西。

“紅紅”小結;你們真是我的好朋友,找到了我家紅色的太陽紅色的氣球、紅色的蘋果、紅色的小花、紅色的房子、紅色的小圓、紅色的蘿蔔。

(2)、用對唱的方式找出(圈)黃色的東西。

“黃黃”小結;我也好喜歡大家,找到了我家黃色的氣球黃色的房子、黃色的蘿蔔、黃色的蘑菇、黃色的花……

3、把相同顏色的不同物體放在一起。

師:“紅紅和黃黃請大家幫忙收蘿蔔,紅蘿蔔放在紅藍子裏送給紅紅,黃蘿蔔放在黃籃子裏送給黃黃。”

(1)、幼兒跟着“小兔”邊唱邊走,到達蘿蔔地。

(2)、邊唱邊拔蘿蔔、送蘿蔔。

(3)、紅紅和黃黃驗收自己藍子裏的蘿蔔。

三、結束部分(活動延伸)

(配音)謝謝大家幫我們收回這麼多的蘿蔔,喜歡哪個就請朋友們帶回自己家吧!回到家後,發現紅色和黃色的東西可要記得告訴我們呦。再見,再見!

小班説課稿《認識顏色》4

活動目標

1、引導寶寶學習分辨紅、黃、綠三種顏色,知道顏色的名稱。

2、教寶寶學習把相同顏色的不同物體放在一起。

3、激發寶寶參與活動的興趣,培養寶寶講述操作過程的習慣。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紅、黃、綠色的小房子(紙盒做的)各一個,寶寶每人一籃(3—6片)紅、黃、綠色積塑。

2、紅、黃、綠色大花卡片各一個,紅、黃、綠色蝴蝶卡片各5個。

活動過程

1、蝴蝶找花(把相同顏色的物體放在一起)

教師出示紅、黃、綠色大花卡片和紅、黃、綠色蝴蝶卡片各一套,講述小故事:“花園裏住着三隻美麗的蝴蝶,一隻是紅色的(舞動紅蝴蝶),一隻是黃色的(舞動黃蝴蝶),還有一隻是綠色的(舞動綠蝴蝶)。它們天天在花園裏唱歌、跳舞、做遊戲,非常快樂。有一天,三隻蝴蝶正在花園裏玩‘捉迷藏’的遊戲,忽然‘嘩啦拉’下起雨來,三隻蝴蝶想在花姐姐的葉子下面避雨,花姐姐説:‘和我顏色一樣的.蝴蝶請進來吧!’誰願意幫助三隻蝴蝶找到相同顏色的花?”

2、遊戲:蝴蝶找花

三把椅子相隔一段距離擺開,椅背上分別貼紅、黃、綠色花卡片。寶寶胸掛蝴蝶卡片,音樂起,寶寶扮蝴蝶飛舞,音樂停,蝴蝶(寶寶)找到與自己顏色相同的花處躲藏。

3、幫積塑找家(學習按顏色分類)

教師出示紅、黃、綠色的小房子以及積塑,讓寶寶將積塑放在三個小房子裏。小朋友們看看,這兒有三個小房子,它們是什麼顏色的?”“這是積塑小孩的家,請小朋友把積塑小孩送回家吧。小朋友要動腦筋想一想,這些積塑小孩應該住在哪一個房子裏。”

4、評價活動,請個別寶寶講述操作過程。

“這是什麼顏色的房子?誰住在裏面?這些積塑小孩為什麼可以住在一起?”“今天小朋友幫積塑小孩找到了家,它們可高興了,它們説:‘謝謝小朋友!’”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目標基本達到,但是重難點還是沒有突破,幼兒對配對還是掌握得不夠,有部分幼兒還是沒有掌握,所以還需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小班説課稿《認識顏色》5

活動目的:

1、讓幼兒複習大、小,認識紅色、黃色、綠色並進行分類。

2、通過活動,學習按指令向一個方向爬,並能做到正確、快速、不擁擠

3、通過對唱遊戲,感知歌曲的對答情趣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活動準備:

1、紅、黃、綠小貓圖貼,每個幼兒一個。

2、紅、黃、綠小魚許多。

3、幼兒作業紙、每個幼兒一大一小的裙子和一大一小的帽子。

4、磁帶。

活動過程:

—、問候時光:

(1)聽音樂開火車進教室,走線。

(2)師生問候:挨個抱着每個寶寶親吻表示問候

(3)出示大貓圖貼和小貓圖貼:請小朋友跟貓眯打招呼(喵喵喵!)請幼兒區分大、小。

(4)我們來和小貓做遊戲:“寶貝們閉上眼睛,把你們變成小貓寶寶吧!我來做你們的媽媽吧!”(喵!)

媽媽和寶寶一起看這裏有一些禮物,我們來把這些禮物分一分,大帽子、大裙子給誰?小帽子、小裙子給誰?請幼兒動手進行操作。

二、運動時光:音樂遊戲:《好看的顏色在這裏》(由《小貓小貓在這裏改變》)

今天的小貓真漂亮,小朋友看看都有哪幾種顏色?——認識紅、黃—綠

(1)我們共同用好聽的聲音來問候吧!《好看的顏色在這裏》一唱一答的形式,按顏色進行回答。

(2)教師帶幼兒複習鞏固對顏色的認識(唱歌)

三、快樂時光:遊戲:《小貓捉魚》

(1)向指定方向爬,並取物。

(2)鞏固認識紅、黃、綠三種色彩。請小貓們把取回來的魚按顏色進行分類。

(3)進一步鞏固認識紅、黃、綠三種色彩請小貓根據自己身上的顏色去捉魚。

四:温馨時光:小貓玩累了需要回家休息,請小貓按照身上的顏色乘坐火車回家

小班説課稿《認識顏色》6

活動目標:

1、認識紅、綠兩種顏色。

2、學習把相同的顏色放在一起。

活動準備:

1、用卡紙做的紅、綠色的糖果屋。

2、紅色、綠色糖果卡片(與幼兒人數相同)。

3、紅色、綠色糖果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座小房子,它們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糖果屋”。看!它們長得有點不一樣,寶寶們看出來了嗎?

2、師:一個屋頂圓圓的是什麼顏色?(紅色的)

另外一個屋頂尖尖的是什麼顏色?(綠色的)

3、這兩個“糖果屋”裏面住着好多糖果寶寶呢!寶寶們想不想和它們一起玩遊戲呢?(想)

4、那現在老師就要把這些糖果寶寶分給聽話、坐得好的寶寶。(每位寶寶分別一張紅、綠糖果卡片)

二、認識顏色

1、請寶寶説説手中是什麼顏色的糖果寶寶。

2、聽口令舉顏色卡色。

教師説:“紅色”幼兒即舉起紅糖果卡片。

“綠色”幼兒即舉起綠糖果卡片。

三、送卡片回家

1、糖果寶寶玩得好累啊!那我們把它送回家吧。小心哦!紅糖果送到紅色的“糖果屋”裏,綠糖果送到綠色的“糖果屋”裏。不可以送錯,那樣糖果寶寶就會生氣啦!(老師示範)

2、寶寶操作活動(教師指導檢查幼兒幼兒活動)

四、結束活動

1、我們寶寶真能幹,都把它們送回家了。糖果寶寶要謝謝你們把它們送回家,給你們送來了好多糖果(出示兩種顏色的糖果)。

2、幼兒説説自己喜歡什麼顏色的糖果,拿到糖果後説説是什麼顏色的糖果。

3、品嚐,糖紙放在紙簍裏。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我選擇了《認識顏色》為題材的內容,根據託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主要通過遊戲的形式展開活動,從中培養幼兒的興趣。在看一看、玩一玩、學一學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辨別紅、綠兩種顏色,並進行歸類,從而提高他們的興趣,並在活動中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由於託班幼兒年齡小,易學易動好表現,他們在初步認識了紅、綠兩種顏色後,對顏色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針對託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我讓幼兒以親歷親為的方式學習,

體驗在遊戲中學習的樂趣,初步學習將紅綠兩種顏色進行分類把相同的顏色放在一起。根據這一活動的設計理念,我將活動的目標定為:

1、引導幼兒學習分辨紅、綠兩種顏色,知道顏色的名稱。

2、讓幼兒學會把紅、綠色進行分類把相同的顏色放在一起。

重點:引導幼兒學習分辨紅、綠兩種顏色。

難點:學會把紅、綠色進行分類把相同的顏色放在一起。課前準備了用卡紙做的紅、綠色的糖果屋,紅色、糖果卡片和紅色、綠色糖果若干。

在顏色寶寶做遊戲的部分中發現,讓幼兒找相應的顏色寶寶,這個環節中,我發現幼兒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有的能力強的幼兒會很快的找到,而有的幼兒卻對顏色有點混淆,可以説”舉棋未定”。所以,從活動中我感覺到:根據不同幼兒的能力水平,提供給幼兒的操作材料,也應該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尤其對於能力弱的幼兒,操作難度也相應地降低一點。再由於我請小朋友上來互動的次數還不夠,所以部分幼兒主動性學習能力不是很明顯,這點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進一步的改善。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活動,幼兒在輕鬆活潑的環境中基本掌握了本課的重點與難點,根據教學活動從中我也受到了啟發:每次學活動要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景,創造快樂的學習氣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在輕鬆、愉快、活潑的狀態下學習,體驗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