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初中地理美國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88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地理美國説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地理美國説課稿

初中地理美國説課稿1

一、説教材

《美國》是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一節的內容。本章的主題是西半球的國家。西半球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一般把加拿大和美國叫做北美,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因為通用語言都屬於拉丁語,被稱為拉丁美洲。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之一,學習這部分知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説學情

初中階段是智力發展的關鍵年齡,學生邏輯思維迅速發展。初中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要抓住學生特點,積極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定能激發學生興趣,有效地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指出其領土組成的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本土部分。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夠運用地圖和資料,比較美國傳統工業與新興工業的基本特點,理解美國在工業化和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方面的經驗與教訓。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學生提升了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美國的領土組成和傳統工業與新興工業的比較。

難點:分析美國在工業和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方面的經驗教訓。

五、教法和學法

説教法:根據教學內容目標和地理科教學特點以及有關的教學規律,主要採取了讀圖法,直觀教學法和討論式教學法。

説學法:地理新課標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教師必須是課堂的引導者,創造豐富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情趣動機,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求索反思

六、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採用直接導入法導入本課:出示美國國旗,設問:“這是哪個國家的國旗?”繼續提問:同學們對美國知道多少呢?今天開始,我們將踏上西半球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

(二)新課講授

1、讓學生自讀課文內容,把自認為重點的知識劃下來。然後讓同學們學生回答美國國旗的名稱、星區和條紋區的含義。

小結:美國領土由本土48個州和1個特區、2個海外構成。

2、學生自讀教材內容,通過讀統計圖分析、討論、總結的方式思考:美國的經濟發展狀況是怎麼樣?可以從工農業生產總值和對外貿易的角度進行思考。

學生歸納自己的觀點,教師補充:美國的經濟概況部分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國內的工農業總產值,二是對外貿易。三個要點:一是工農業總產值一直居世界第一位,二是對外貿易工農業產品最多、出口貿易額最大的國家,三是世界上進口小汽車、石油、紡織品最多的國家。

3、通過教師講解,瞭解美國的工業特點

一方面是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是新技術的研製與開發居世界領先地位。這説明美仍然是目前世界上經濟實力和技術力量最強的國家。介紹美國“夕陽工業”與新興工業的競爭狀態,指出美國的三大工業區。

(三)小結和作業

本堂課主要學習了美國的農業和工業情況,並對美國的地理位置進行了瞭解。請同學們課後蒐集美國的相關資料,結合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想一想,為什麼美國是世界上的經濟大國。

初中地理美國説課稿2

説教材

作為區域地理的內容,第九章開門見山地説明西半球的國家。美國是當今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它在經濟、科技、軍事等許多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因此,美國具有極強的學習和研究價值。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本課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使學生知道美國是移民國家,並明確它的範圍和地理位置。

2、過程與方法:學會運用圖片、文字資料説明美國的民族、種族構成。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了解有色人種在美國社會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充分認識種族歧視與貧富懸殊是資本主義制度不可避免的矛盾,使學生感受到資本主義制度的腐朽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

根據新課標對學生認識水平的要求確定:美國的位置和種族構成情況為第一課時的教學重點。七年級學生的認識觀和世界觀還沒形成,如何讓他們正確對待種族歧視問題,形成正確的觀念成為了本課難點。

對教材我是這樣處理的,教材精選了極具代表性的四部分內容:移民國家,農業地區專業化,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資源消耗大國。第一課時主要安排移民國家內容的學習。日常生活中,這部分知識學生有所涉獵,但不深,面也不廣。怎樣才能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引導他們關注生活,關注時事呢?在教學中,採用課前小組合作準備,課堂上角色扮演,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在活動的學習。

説教法學法

教師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教師是學生潛能的挖掘者。新課標要求教師轉變傳統觀念,創造性地用教材,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

在教學方法上,我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教學演示與講解更為直觀,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角色扮演開展教學活動,給學生展示的舞台,突破教學難點。

綜上所述我將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教學過程

運用多媒體課件感知西半球國家

讓學生欣賞西半球的自然風光,初步瞭解西半球的經濟和人們生活。課件停留在美國的畫面上,引入新課:讓我們隨着攝像機的`鏡頭進入地球的另一半天地——西半球。今天一起走進世界超級大國——美國。

一、認識美國的位置

多媒體出示問題:

1、查美國在世界中的位置圖找出它的組成範圍。(教師點評後補充資料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2、美國臨近哪些海洋和國家,描述下他的位置。

3、按照大洲劃分,美國屬於哪個大洲?(補充拉丁美洲的劃分方法)

4、按照半球來看,又屬於什麼半球?

學生自學,同桌交流,全班派代表上講台指圖回答,教師鼓勵學生並適時點撥。在點評結束後,教師利用板書在黑板上用畫知識樹的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從哪些方面認識區域的位置。樹幹標有"位置",每個樹杈標有"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大洲位置"、"半球位置"、"相對位置"。(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二、分角色體驗,訴説移民國家的特色。

1、多媒體展示"美國城市街頭人們忙碌的身影",讓學生直觀感受到人種多,隨後根據人種構成餅狀圖知道白種人居多。他們不是匆匆過客,大多是美國永久居民。邊解説教師邊播放世界不同膚色的人種向美國移動動畫。深刻直觀地體會到美國是移民國家。即:國內大多數人口為移民。而移民則是由於各種原因離開自己的家鄉遷移到其他國家去定居且加入到該國國籍的人。補充説明以免混淆概念。

2、接下來讓學生按照課前準備開展"説一説,你從哪裏來?比一比,誰的貢獻大"的活動。

課前:將全班學生分為四大組,分別代表不同的人:印第安人、華人、白種人、黑人。每組有兩位學生髮言代表坐前面,課前組織本組收集資料等。後面的學生是智囊團協助代表收集資料。學生準備資料如唐人街的故事,華人創辦的企業,李小龍截拳道功夫的傳播,美國的土著人印第安人。華盛頓總統,飛人喬丹等圖片、文字資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相信學生,給學生展示的空間。)

課上:學生利用生活中的裝飾品把自己裝扮成不同人的裝束,進行角色扮演。學生也可以利用課件邊展示邊解説。(角色的扮演體驗了不同的人種為美國社會發展所做出的貢獻)

基於上面比比貢獻大的活動,此時學生融入了角色,感覺自己真的做出了很大貢獻,自信,情緒高漲。教師趁勢展示另外一組資料。如印第安人被趕到山區"保留地"內居住。黑人被無理要求讓座位給白人。華人和狗不準進入。講個笑話"在美國的黑人"。設問:反映美國什麼社會現象?你有何感想?(喚起學生對美國人權的正確認識。)

基於以上情感,最後設計了一個虛擬的活動,主題為反對種族歧視的活動,知識陷阱搶答,搶答成功可以虛擬籌集資金。

三、拓展延伸感受不同制度的優劣

課後收集我國政府對各民族政策資料,比較中美兩國人權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