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統計》六年級數學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6.75K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統計》六年級數學説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統計》六年級數學説課稿

《統計》六年級數學説課稿1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統計。本單元是扇形統計圖的教學,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進行編排的。是在學生學習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通過熟悉的事例讓學生體會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2、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知道扇形統計圖可以直觀地反映部分數量與總量的百分中,能從扇形統計圖中讀出必要的信息。

過程與方法:

經歷扇形統計圖的認識過程,體驗對比觀察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活動中體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以及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比較、觀察的能力,加強學生思想教育。

3、説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合作討論的過程中體會數據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並能從中發現信息。

教學難點:能從扇形統計圖中獲得有用信息,並做出合理推斷。

二、説學法教法:

新標準指出: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聯繫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2、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3、通過獨立思考,開展同桌及小組合作交流的方法,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

這節課主要是通過實例使學生感受扇形統計圖的必要性,並根據扇形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問題並解答簡單的問題。

所以,在教學方法上我力求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創造性使用教材,讓學生感受身邊的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材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線索。本節課的教學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情境,誘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

數學教學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有更多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在引入新課時,我通過讓學生感受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了,有的同學已經感冒了。那麼在冬天我們如何增強體質,抵禦嚴寒,預防感冒呢?同學們自然就會想到參加體育鍛煉,教師隨之就問,你們知道我們班參加各項體育項目的人數分別是多少嗎?學生感到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要統計一下。這樣學生在生活中有了統計的意識,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探究的慾望。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得重要方式。《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弗賴登塔爾説過:學生學習是知識的“再創造”過程。教師設計一些探索性、合作性活動,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研究知識,“創造”知識。引導學生對條形統計圖知識整理,從條形統計圖中很容易看出哪些數學信息,感受條形統計圖的作用。轉變老師的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如當學生提出喜歡乒乓球項目的人數佔全班總人數的百分比,在條形統計圖中不能很容易的看出,而這種百分比在生產生活中又會經常用到,這時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一種新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由此而產生。面對新知學生在相互交流討論中,體驗扇形統計圖的價值,感受到扇形統計圖的優越性。

三、教學流程分析:

(一)激趣引入,創設情境

多媒體學生感興趣的生活資料,讓學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

(二)新舊知識對比,探究學習

多媒體展示同學們最喜歡的明星統計圖,引導學生讀圖思考、小組交流。在此基礎上,出示教師收集的扇形統計圖資料,引導學生讀圖交流,並歸納概括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三)練習提高

學生在歸納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後,出示教科書第107頁做一做及108頁習題2,使學生會利用扇形統計圖處理解決問題,以同桌互問互答得方式提高了學習效率。

(四)作業佈置讓學生收集自己家中的收支情況,力爭使學生不僅在學數學,也在用數學。體會數學帶給我們的人文性。

《統計》六年級數學説課稿2

一、教材分析

《扇形統計圖》這一內容選自於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有關統計圖的認識,小學階段主要認識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本單元是在前面學習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通過熟悉的事例使學生體會到統計的實用價值。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能看懂並能簡單地分析扇形統計圖所反映的情況。

2、過程與方法

經歷扇形統計圖的認識過程,體驗直觀觀察學習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活動過程中,體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想象的能力,受到科學觀的教育。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對扇形統計圖進行有效的分析。

教學難點: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四、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是在學生已有統計經驗的基礎上,學習新知的。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知道他們的特點,並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在此基礎上,通過新舊知識對比,自然生成新知識點。

五、教學法分析

1、本堂課力爭做到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由“傳授知識”轉向“引導探索”,由“要我學”轉向“我要學”。“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領導者。”將課堂放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參與知識的構建。

2、“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從創設情境、探究學習一直到應用鞏固等環節,處處聯繫學生日常生活實際,既提高了學習興趣,也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也服務於生活”。使學生不僅在學數學,也在用數學。

3、運用嘗試法。嘗試的方法屬於實踐探究式教學,探究學習的內容以問題的形式出現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在課堂上多活動、多思考,自主構建知識體系。引導學生收集資料,獲取信息併合作交流。

六、教學流程分析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通過學生説喜愛的運動項目現場進行統計製成條形統計圖這一環節使數學知識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了生動活潑、主動的材料與環境。

(二)對比分析,生成新知

1. 觀察條形統計圖,你從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説説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3. 從條形統計圖中,你還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從而發現條形統計圖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與總量的關係。

4. 生成扇形統計圖(教師利用課件,直接由條形統計圖生成扇形統計圖。)説説2個統計圖有什麼異同?引導學生觀察從扇形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的數學信息?(學生根據直觀觀察,發表見解)

5. 根據統計圖上表示的情況,你對我班同學有哪些建議?

6.根據剛才的學習,歸納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在這一環節,充分利用多媒體現場直觀生成扇形統計圖,使學生通過實際感受和條形統計圖與扇形統計圖的對比,對扇形統計圖有了初步認識。同時説明了扇形統計圖的意義和作用,使學生感覺到學有所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突破教學重難點。

三、知識應用,解決問題

1.牛奶中的數學問題

(1)觀察:這個扇形統計圖與例題的扇形統計圖的表示方法有什麼不同?

(2)計算牛奶各種營養的含量。

(3)教育學生養成每天喝奶的好習慣。

這一環節使統計教學與計算教學有機結合,提高了學生的思維水平和數學應用能力。

2.智慧闖關

這一環節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慾望,體現了以生為本的課改理念。同時結合教學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使學生感受到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四、總結概括,拓展應用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2. 請你欣賞:多媒體展示收集到的扇形統計圖,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創新精神。

3.課後作業:請你當統計員:統計家中每月的生活費支出情況,製成扇形統計圖。再對數據進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議。

課後的實踐活動,將學生的目光引向現實的生活中,使課堂上的知識具有更深厚的意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