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數豆子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67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要怎麼寫好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豆子説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數豆子説課稿

【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前後聯繫

“數豆子”是“生活中的數”這一單元的最初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20以內的數,會數、會讀100以內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同時,學生在生活中,自身也積累了許多100以內數的知識,此時學生對認讀100以內的數具有了一定的體驗和能力。因此,教材在編排上,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讓學生進一步體會100以內的數的意義,更為重要的是,體現了在認數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數感,讓學生在多樣的活動中,能對100以內的數進行估計,發展學生的估計意識。在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的基礎上,進行交流,體會數位、基數、序數的意義,體驗數數、估數方法的多樣性和數學的靈活性。

教材並沒有直接給出估計的含義,而是通過智慧老人提出的問題“抓一把豆子,估計一下有多少粒”入手,讓學生親自抓一把豆子,估計一下豆子的數量,初步感知對數的估計,培養了學生的數感。接着再通過計數器,讓學生對數的概念有一個具體的感知。讓學生認識計數器並會使用計數器,並懂得計數器上各個位數所表示的含義。這樣安排,一方面使學生體會到數與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繫,另一方面也為以後對數的認識打下了基礎。

2、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及確定依據

由於一年級的學生剛入學,對學習可能還有些不適應,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思維上還是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多以具體的實際操作為基礎,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新的知識,體會到對數的認識。還應該注意的是,學生的年齡偏小,他們在實際的操作中還會有些不好的習慣,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還應該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結合學生年齡和已有知識經驗,本課教學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會寫100以內的數,進一步體會數位、基數、序數的意義。認識並學會使用計數器。

(2)過程與方法: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有根據地進行估計,發展估計的意識,培養良好的數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鼓勵學生積極的自主探索,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養成學生小組合作的精神

而在這些具體的教學目標中。我又把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作為重中之重。主要原因有:第一,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第二,估算有利於人們事先把握運算結果的範圍,併為判斷計算器、心算和筆算結果是否合理提供了依據;第三,估算是發展學生數感的重要渠道,有利於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準備:

一堂課要取得成功,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為此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教師準備:計數器、黃豆若干、小桶、塑料盆、紙盒子若干

(2)學生準備:小木棒

【説教法】

我在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採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在學生看書,討論的基礎上,在老師啟發引導下,運用問題解決式教法,師生交談法,圖像信號法,問答式,課堂討論法等,對教法和學法進行了如下設計:

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數學源於生活,數學教學要親近兒童。教師通過組織學生“數豆子”這一具體活動,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數具體的實物中抽象出數的模型,體會物體與數量的對應關係,建立學生的數感,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慾望。更好的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數學的學習就是生活中的數學。

培養估算能力,發展數感。《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可見,估算是發展學生良好數感的有效途徑之一。

教學設計時,先讓學生建立了20粒豆子有多少的表象,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估計一把豆子有多少,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再進行估計,發展學生估算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數感。

在動手操作中體驗數感。“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和思維之間的聯繫,思維就得不到發展。”一年級學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在教學“數豆子”時,先讓學生數20粒豆子,感知20粒豆子的數量,再讓學生抓一把豆子先估計再實際數一數,學生在這一實踐操作中,發展了對數的感知。數一數、擺一擺、撥一撥這樣一些活動,讓學生更輕鬆的學會知識,發展數感。

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對知識和方法的學習不是直接地揭示,也不強加給學生,而是依靠學生在自己的感知基礎上進行探索獲得。這樣的安排,既有利於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的習慣,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學習過程成為主動的、生動活潑的和有個性的過程。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主動的學習。如在《數豆子》一課中就有讓學生自己進行探索學習,讓學生討論如何對手中的豆子進行估計的教學過程。通過對問題的研究,激發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熱情,在小組中進行交流,引導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不同途徑和方法,並有目的地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

我覺得,我採用的教法、學法能夠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數學知識,學習基礎性的知識和技能,在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明確學習目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來自學生主體的最有力的原動力。

【説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課堂的導入要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我的課程是這樣導入的:

桌子上擺好了要用的豆子,並讓學生猜想這些豆子是幹什麼用的。引出今天要在數豆子的過程中學習數學,並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學會合作,互相謙讓;數豆子的時候要小心,不要讓豆子掉在地上。

由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並滲透出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讓學生體悟怎樣合作,在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做人的道理。

(二)數出規定數目的豆子,初步體驗估數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於學習的內容要是通過親自的動手操作,那麼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感受到數學學習就是生活中的數學,又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所以我在第二環節:“數出規定數目的豆子,初步體驗估數”中,設置了2個活動。

活動一:先是讓學生抓一把豆子,估計一下這把豆子的顆數。活動二:數一數,看看估計的顆數與實際的數量相差多少。

通過以上活動的操作,引導學生從實際的感知過程中對數有一個大體的感悟,讓學生初步體驗估算。

(三)在師生互動的活動中,進一步體驗估數

《數學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中提出了“結合現實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並能進行估計”,還強調“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在學生的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進行培養。在本課的第三個教學環節:“在師生互動的活動中,進一步體驗估數”中,我準備這樣設計:

1、師生互動。教師給每個小組都抓了一把豆子,要求學生選用剛才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方法來進行估數。這時學生探究的慾望被充分調動起來。

2、小組合作。在小組間通過合作進行估計老師抓的一把豆子有多少,並啟發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估計。

3、彙報交流。每組選2名代表彙報,説説估計結果,並介紹估數的方法,其他小組可隨時補充,並提出不同意見

Tags:豆子 説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