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沉香救母的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3.1W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沉香救母的説課稿

大家好!我説課的內容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11課《沉香救母》(二),下面我從教材的特點、設計的理念、教法學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設計、板書設計等五個方面作簡要的説明。

一、説教材:

本課所在單元的課文屬於“親情篇”,主要教育學生孝敬父母,關心他人。本文是民間神話故事《沉香救母》的第二部分。記述的是沉香不畏艱險,一心救母的孝心感動了仙人,在仙人的幫助下,打敗了兇惡的二郎神,力劈華山,救出母親。

全文共分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沉香拜別了師傅,奔向華山。第二自然段寫沉香在救母途中歷經艱險。第三自然段寫沉香得到仙人的幫助,打敗了二郎神,終於來到華山腳下。第四自然段寫沉香劈開大山,救出母親。課文情節生動,字裏行間充滿沉香對母親的摯愛之情。

1、??知識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朗讀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使學生懂得從小就要孝敬父母,關心他人。

二、説設計理念:

1、調整師與生的關係。

《新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平等對話的過程。既是對話就不能訓話,就不是教師一廂情願地在説教,在傳授,而是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從而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地去朗讀、去感悟、去探究、去積累、去運用,激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心靈共鳴,讓學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2、更新教與學的方法。

“教與學”是課堂教學的兩個關鍵詞,怎樣讓如今的課堂成為充滿愛意的課堂,富有詩意的課堂,飽含情意的課堂,體現創意的課堂,更需要在“教與學”上下功夫。在教的方面,我主要是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通過創設情境等方式,引領學生自讀自悟,主動參與,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在學的方面,我則提倡個性化的學習,讓學生自讀自悟,遵循先學後教的原則,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三、説教法:

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由於這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根本不用老師去講解分析,因此這節課,我基本選用“自主讀書、合作學習、自己感悟”的教學方法。寓情於讀,積澱語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説中訓練語言,創造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能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

四、説學法:

1、學生分析:

《寶蓮燈》這部動畫片我所執教班級的學生都喜歡看,而且都已看過多遍,所以,同學們對這篇文章的內容很感興趣,也比較熟悉,為閲讀掃清了障礙,對閲讀過程中的感悟也一定非常深刻。

2、定學法:

根據我班學生情況,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我想運用“自主嘗試讀、感悟體會讀、創造性的讀、分組合作讀、表演練習説”等學習方法,使學生不但能領悟課文的情境和主要內容,而且能培養他們的朗讀能力、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合作意識。

五、教學流程設計: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想從三個方面進行教學,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激活舊知,複習導入。

因這篇文章是前篇課文〈沉香救母〉(一)的延續,為了體現這兩課的連續性,我在上課伊始就利用前一課書後有價值的六個成語:心狠手辣、寒冬臘月、盛夏酷暑、起早貪黑、習武練功、腰痠背痛,在複習讀音的同時,要求用上其中的詞語説話,很自然地將上節課的內容讓學生自己進行了梳理,從而為學好本課奠定了一個情感基調。

(二)以讀為主,讀中感悟。

新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本課教學安排了充分的讀,通過自讀,範讀、齊讀、分角色讀,從整體上體會課文的情感,抓住重點語句進行品讀,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

教學第一段時,我讓學生通過找出“救母心切、奔”這兩個詞,體會沉香一心救母的迫切心情,從而讓學生讀出感情。

接着,我抓住第三段中“沉香的孝心感動了仙人”這一句,問學生:“沉香的孝心有沒有感動你呢?哪些地方感動了你?自由讀第二段,體會體會。”讓學生自由朗讀感悟描寫沉香一路艱辛的段落,讓學生自己去讀,自己感悟,然後同桌進行交流,最後指名説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為什麼?這樣的設計沒有老師的牽着鼻子走,而是由學生通過自我感悟,合作探究,能動地生成建構。(三)拓展文本,延伸課堂。

教學最後一段時,我讓學生找到“高聳入雲”這個詞,通過老師的板畫,體會到華山的高,然後又讓學生聯繫舊知,以“詠華山”這首詩再一次體會到華山的高不可攀,以華山的高襯托沉香的勇氣和決心,進一步感受到沉香的一片孝心。當學生讀到“沉香一頭撲進了媽媽的懷抱”時,我深情地説道:“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回魂牽夢縈,今天,沉香終於見到日思夜想的媽媽了,媽媽也終於見到牽腸掛肚的兒子了,他們該有多高興,多激動啊!一首〈想你的365天〉,唱出了這一段刻骨銘心的母子深情,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通過音樂的渲染,開啟學生的內在情智,使學生對語言文字理解能力和對意境的審美能力得以相互交融與促進,激發了學生內在的情感。在此基礎上,我對學生説:“此時他們該有多少淚兒要流,該有多少話兒要説啊,想一想,沉香會對媽媽説什麼?媽媽又會對沉香説什麼呢?”我想,設計這一創造性想像説話訓練,在此應該是水到渠成吧!

六、説板書。

我認為,板書是一節課的眼睛,這眼睛未必要多,但要亮,要板出這節課的重點所在,脈絡所在。因此,這堂課的板書我力求做到圖文結合,形象直觀,條理清晰, 我想板書“救母心切、一路艱辛、母子團聚”這三個詞語幫助學生理清全文脈絡,讓學生一目瞭然。

設想是美好的,但要想達到理想的課堂境界,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但願理想與現實之間不會相差太遠。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