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小班音樂欣賞説課稿範文(通用5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3.12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説課稿,是説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音樂欣賞説課稿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音樂欣賞説課稿範文(通用5篇)

小班音樂欣賞説課稿1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幼兒能初步掌握今天所學的童謠:大家都是中國人。

過程與方法:

2、通過兒歌學習對祖國有進一步的瞭解,從而增強愛祖國的情感。

3、幼兒能活動中獲得快樂,加強其對童謠的興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4、知道自己是一位中國小公民,併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二、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瞭解文中提到的各地方語言特色、民族特色教學難點:各地相對應的語言特色與民族特色。

三、教學方法:

觀察法、導讀法、啟發式教學方法。

四、教學準備:

1、有關國慶節的相關活動圖片。

2、兒歌所用的音樂CD。

3、若干個民族的傳統服飾。

4、各地方言錄音。

五、教學過程

(一)、民族服裝展示

1、教師出示資料(民族服裝)照片。師:你們知道這些是那些民族的穿的衣服嗎?知道這些那個地方的人穿的嗎?(教師組織幼兒開始討論)

2、教師小結:

(二)童謠學習:

1、教師播放音樂,先給唱一遍童謠:

東是人,西是人,來來往往都是人。

阿拉阿拉上海人, 俺們俺們山東人, 俄伲俄伲蘇州人,噢們噢們香港人, 戴花帽的新疆人, 穿長袍的西藏人,外地人,本地人, 親親熱熱一家人, 大家都是中國人,中――國――人!

2、教師開始和小朋友們一塊唱這首好聽的童謠3、在幼兒基本熟練以後,教師請若干幼兒給其他的表演一下,以帶動其他幼兒更好的來學習這個童謠。

六、活動總結:

教師在活動結束以後,要給予及時的評價,表揚和鼓勵那些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其獲得快樂。同時,教師也要照顧到那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幼兒,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七、活動延伸:

教師鼓勵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塊唱這首童謠。

小班音樂欣賞説課稿2

一、説教材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大自然充滿了生機。每一次帶小朋友出去散步,總能發現孩子對春天的嚮往和熱愛。小馬又是幼兒特別喜歡玩的一種玩具,因此我設計了此次音樂活動。

二、説活動目標

1、樂於參加簡單的音樂遊戲,從中獲得愉悦的情緒。

2、初步學唱歌曲,熟記歌詞。

3、增加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理論依據:《綱要》指出:

1、藝術是幼兒的另一種表達認識和情感的“語言”。幼兒藝術教育應引導幼兒接觸生活中的各種美好事物與現象,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情感體驗。

2、藝術活動是一種情感和創造性活動。幼兒在藝術活動過程應有愉悦感和個性化的表現。教師要理解並積極鼓勵幼兒與眾不同的表現方式,注意不要把藝術教育變成機械的技能訓練。

三、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幼兒已有初步的音樂常規及用身勢進行伴奏的基礎。

2、小狗、小貓、小雞圖片;小馬一隻。

四、活動難重點

幼兒對歌詞的掌握。

五、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 因此本次活動教師培養幼兒的樂感、節奏感,具體採用的方法有:

1、視聽講結合法:主要根據了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在自由、寬鬆且安靜的環境中,通過教師示範,刺激幼兒的視覺感官,引導幼兒進行細緻的觀察。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暗示和示範。設計了提問:“小馬是怎麼樣跑的呀?”在教學中讓幼兒充分體驗小馬波個哩波個哩向前跑的有趣。彈《小馬》的音樂,充分的刺激幼兒的聽覺感官。講就是指教師和幼兒的互動式的交流,教師和幼兒充分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理解、想法 和願望。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中幼兒對小馬玩耍過的地方都有了充分的瞭解。視聽講結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中。

2、趣味遊戲法:遊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形式,幼兒在遊戲中發展,在遊戲中學習。所以我選擇在活動中和活動後採用出去春遊的的形式,引出歌詞中的圖片內容。

3、採用圖片分段學習法:引導幼兒回憶自己玩過的,大膽説出來,教師結合幼兒的回答,出示圖片。幼兒觀察圖片,念一念圖片上的內容,學習鞏固歌詞。

六、説活動程序

1、出示小動物圖片,“今天我們小五班來了許多動物朋友,我們用各聲把它們請出來吧!”

2、玩小馬跟着爸爸媽媽出去春遊的遊戲。“周老師做馬媽媽,一個小朋友做馬爸爸,其他小朋友做馬寶寶。”

3、“寶寶剛才跟爸爸媽媽出去玩了什麼呀?”根據幼兒回答,一一出示圖片。

4、學習《小馬》,根據圖片,學唱過程中請幼兒先通過拍頭、腿、肩等進一步鞏固歌詞,保持住幼兒較高的興趣,然後藉助圖片完整試唱,鞏固《小馬》。

七 、活動延伸

“馬寶寶們,你們休息好了嗎?跟着爸爸媽媽出去玩吧!”

小班音樂欣賞説課稿3

一、説教材

喜歡音樂是孩子的天性,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如今,倡導“讓幼兒主動學習,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已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學的歌唱活動是發揮孩子的主體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和富有情趣是我們常常遇到到的一個問題。通過師生互動、卡通圖片、形象生動的聲音和肢體動作配合輕快的節奏,以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我愛我的小動物》是一首旋律生動活潑、節奏感強的幼兒喜歡錶現的教材。在這首歌曲中還反覆出現一個節奏××|××—||,因為幼兒剛進入小班,節奏方面的接觸很少,而這首歌曲它通過模仿小動物有節奏的叫聲來讓幼兒編成一首歌曲,生動、形象,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而幼兒這個年齡對節奏十分敏感,所以這個教材是很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特點的。

二、説教法

1、視聽唱結合法:這種方法主要是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在自由、寬鬆的環境中,為幼兒提供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充分的刺激幼兒的視覺,引導她們輕鬆地理解歌曲內容。聽就是老師的語言開導和音樂的動人薰陶。唱就是指幼兒歌唱掌握正確地唱歌,在體驗認識音樂不同變化的同時,能有感情地進行演唱。

2、情境教學法:這種方法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創設具有必然情緒色彩的形象和場景,以引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培養,心理性能得到發展。

3、圖譜教學法: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以看圖譜上形象的圖案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有難變易,活動開展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三、説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 重點指導小狗有節奏的叫聲

興趣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強有力的動力之一,尤其是幼兒興趣可以吸引幼兒去參加各種活動,積極學習各種知識,從而發展各種能力,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開始部分主要是要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發他的興趣,為以下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基礎。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我創設情境,出示小狗説:看,誰來做客了?跟它打招呼。並提問:你們知道小狗是怎樣叫的嗎?小狗最喜愛吃什麼?接着出示有節奏的圖譜。通過寶寶仔細觀察,得出一根骨頭叫一聲,大的叫長一點,有小尾巴的叫的很長。寶寶們嘗試以後就學會了有節奏的小狗叫。

第二環節學習小貓有節奏的叫聲

這一環節中,我運用視聽唱結合法,讓寶寶們在看節奏圖,聽個別幼兒唱,自己學唱中,掌握小貓有節奏的叫聲。同時繼續練習問答形式的説唱。

第三環節,學唱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

這一環節,寶寶們通過聽旋律,聽老師的範唱,再加上已有的經驗,很容易就把有節奏的小動物叫聲唱到歌曲裏,解決了難點。

第四環節,幼兒自主學習小鴨叫。

第五環節創編歌詞

這一環節雖然是個難點,但寶寶們通過之前環節的練習,再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在和同伴的討論中創編各種動物的叫聲,幷唱到歌曲裏。

小班音樂欣賞説課稿4

一、説教材

1、教材的選擇:大家都知道,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而且隨着年齡的發展,小小班幼兒的思維正處在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更加喜歡直接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觸摸。他們學習、活動的特點是隻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的結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更注意遊戲化、情景化。強調讓幼兒在愉快、輕鬆、自由的遊戲中自娛自樂,玩中學,玩中獲發展。因為幼兒時期,興趣是其學習活動中最強烈的心理因素,幼兒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就能自發地把心理活動指向學習對象,且能取得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動都應重視興趣的培養。因此,教材的選擇至關重要,正如《綱要》中所説的,“即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而此活動〈好聽的歌〉既來源於幼兒的生活,而且本教案,從教材的選擇到教法的設計,較多的考慮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地潛移默化地掌握了各種物體發出的各種不一樣的聲音,把語言、科學內容有機地聯繫起來,即加深了幼兒對詩歌本身的理解,又有效的提高了科學活動的能力。還使他們對優美動聽的聲音產生了好奇心,平時更加善於用自己的感官去觀察這個奇妙的世界。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小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幾個目標:

並在活動中,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中。充分的課前準備為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説教學程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步驟為:

激發興趣——動手探索——幼兒交流——觀看多媒體——欣賞詩歌(遊戲)——音樂遊戲(好聽的歌)——延伸活動

(一)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活動一開始,我就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的活動環境,準備了很多能發出聲音的物品,“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東西,你們看看都有什麼啊?這些東西可好玩了,還能唱出好聽的歌呢?而且每個東西唱的都不一樣呢,小朋友想不想聽?從形式和內容上都吸引了孩子。因為幼兒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才開始萌芽,簡明的導語直接切入主題,豐富的物品,旨在引起幼兒的無意注意,培養幼兒的有意注意。

(二)動手探索根據小小班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在第二環節,我為幼兒安排了動手探索,為每組幼兒提供了很多能發出各種不一樣聲音的`物品,供幼兒動手操作。在這個活動環節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自由寬鬆的活動氣氛中,幼兒敲敲,打打,拍拍,按按,聽聽,比較各種物體發出的不同的聲音,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獲得的經驗是很零碎的,單一的,那怎麼給幼兒一個系統性的認識呢,讓他們瞭解每種物體發出的不同的聲音呢?

(三)幼兒交流於是,在自由探索過後,我就採取讓幼兒自由介紹自己玩了什麼,發出了什麼聲音,和別的聲音一樣嗎?這樣的方式對幼兒獲得的經驗進行整理。由於物品在幼兒的手裏,幼兒模仿的聲音和結合實物進行,還可以請其餘的小朋友學一學,説一説,他模仿的像不像,避免了單一性。

(四)觀看多媒體小小班幼兒注意時間短,興趣穩定性差,新異、強烈以及活動的刺激很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除了這些物品可以發出好聽的聲音,大自然也有很多奇妙的聲音呢,那他們的聲音又是怎麼樣的呢?小朋友想不想聽聽?採用多媒體教具,把幼兒帶入了奇妙的聲音世界,讓幼兒聽一聽,猜一猜,學一學。能再次吸引幼兒注意,激發活動的興趣。視覺聽覺的完美結合,促進了幼兒的思維的發展。

(五)欣賞詩歌(2遍)將幼兒已獲得的知識經驗用詩歌的語言表達出來,詩歌語言簡單,節奏明快,幼兒易懂易讀,在詩歌欣賞2遍之後,採用師生問答的方法,加深幼兒對聲音的記憶,同時也為後面的音樂遊戲奠定基礎。

(六)音樂遊戲(好聽的歌)把〈小動物怎麼叫〉改編成(好聽的歌),和幼兒表演唱,使幼兒情緒到達最高潮,藝術融入科學,達到比較完美的統一。讓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結束活動。

小班音樂欣賞説課稿5

我今天要説課的內容是:《小蝌蚪找媽媽》。也許大多數的老師在看到我説課的題目之後,首先就會想到是語言或音樂活動,而我卻選擇的是為小班幼兒上一節簡單而有趣的手指點畫課。隨着季節的變化,萬物復甦的季節已經到來了,小朋友們脱去了厚厚的衣褲,換上了輕便美麗的衣裝,可以無拘束的遊戲、玩耍。小動物們也從長長的睡眠中醒來了,所以我預設了這節有關於小動物的美術活動:《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活動是適合於小班孩子的,因為5—6歲的孩子對小動物很敏感,也很樂意與小動物交朋友。所以我為小班幼兒設計了一節有趣的手指點畫課,其次我還收集關於幼兒美術的研究資料,美術教育對於幼兒全面發展有着重要意義。它可以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和操作能力;可以開發幼兒的智力,是一種陶冶情操的教育。一件美術作品,既能表現幼兒天真的心靈,又能反映他們不同的個性。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幼兒的美術作品去了解幼兒個性的形成和發展。下面,我就從“活動內容”和“活動主體”(即幼兒)這兩方面,具體分析一下這節課的設計意圖。

一、 設計意圖:

(一)説教材

現在陽光明媚、萬物復甦。春天的使者也為我們帶來了春的訊息, “青”、“小蝌蚪”作為表現春天的“使者”,也早已被幼兒所熟悉。而且,那些大腦袋,細尾巴的傢伙也來到了活動室的自然角里。也就是説,這節課的“教育資源”就來自於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周圍環境。適應了《綱要》對藝術活動提出的“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基於這點要求,在幼兒聽過故事,學過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徵和遊動姿態,通過“觀察—想象 —創作—欣賞”這一過程,可以進一步豐富幼兒的情感,發展積極性思維及操作能力。

(二)説幼兒

現在再來談談活動內容與活動主體(即幼兒)之間的適應性關係。《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因此,正確掌握幼兒年齡階段目標和幼兒近期發展情況,是每位教師設計和組織活動的必要前提。小班的幼兒都是剛剛接觸美術這門課,還不懂得什麼是美術。記得第一次給他們上美術課時,大部分的孩子舉着水彩筆對我説,“老師,我不會畫!”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會“無從下筆” 呢。我想,主要應該取決於成人對待幼兒美術活動的態度。幼兒在初步接觸美術後覺得用一支筆可以畫出很多的東西,很有意思。他們就拿着筆隨意的畫啊畫啊的,這就需要教師去引導幼兒理解美術,讓幼兒愛上美術。首先是教師,直接參與活動的組織實施和評價,是孩子們眼中的“權威”。那麼,教師能否深刻理解和貫徹《綱要》精神,對孩子的發展就至關重要!《綱要》中明確指出:“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根據這些要求,我在平時的美術教育活動中,就有意收集一些簡單而有易於幼兒表現的教材,就像今天設計的這節“手指點畫”課,沒有特別難的技能技巧需要掌握,大部分幼兒都能通過動手操作而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輕鬆自由的創作中,豐富了他們的情感體驗;在美術作品欣賞中,體會分享的快樂。這就是我設計這節課的初衷。

二、 教學目標定位:

基於以上這些設計意圖,我將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三點:

1、學習用手指壓印和添畫曲線的方法,表現各種動態的小蝌蚪。這點也是本節課的知識點所在。主要依據《綱要》中提出的:進行藝術活動時,要根據幼兒的發展情況和需要對錶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來定位的。

2、培養和發展幼兒細緻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這點不僅體現了這節課的主要設計意圖,也體現了《綱要》中要求突出“情感”、“興趣”、“態度”、“個性”等方面的價值取向,着眼於培養幼兒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動力。

3、作品展示,欣賞作品並互相評價,分享成功的快樂。主要依據《綱要》中“為幼兒創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賞”。在這裏幼兒的語言發展提供機會,因為語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思維、交流技能、知識經驗等方面的發展是不可分割地聯繫在一起的,語言教育應當滲透在所有的活動中。

三、重點和難點:

目標2的實現,是本節課的重點所在。主要通過幼兒動手操作的過程,來實現幼兒在“興趣”和“體驗”方面的發展。這節課的難點,主要在幼兒對小蝌蚪各種動態的表現上。引導幼兒觀察並發現小蝌蚪的各種動態,知道用什麼方法能改變小蝌蚪遊動的方向,就是難點所在,也是目標1中要求掌握的知識點之一。

四、教法和學法:

根據設計的活動內容,主要採用的教學法有“直觀演示法”,在課的開始部分,通過課件演示,形象生動的將幼兒導入課題,引起學習的興趣。導入課題後採用了 “啟發性提問法”,引導幼兒帶着問題去觀察並思考。最後採用了“示範講解法”,這是美術活動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能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表現方法,但我把它放到最後,主要體現了“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理念精神。幼兒的學法主要有“討論法”,在觀察之後和操作之前,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討論,有利於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操作法”也是美術活動中常用的學法,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

五、活動準備:

根據選材的特點和設計內容,這節課的活動準備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一)幼兒生活經驗和知識的準備。要求幼兒在課前已經學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和歌曲(準備好故事和歌曲錄音磁帶),並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引導幼兒多觀察自然角里的小蝌蚪。

(二)教具及材料準備:包括教師根據活動內容設計的課件和一張“青媽媽”的大圖片;主要用來創設一個“小蝌蚪找媽媽”的遊戲情景來貫穿課的始終,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以遊戲為幼兒的基本活動”這一理念。

幼兒的的操作材料有:每組一盤黑色的顏料;人手一支黑色水彩筆。

六、活動過程:

活動程序可以簡單的概括為“觀察—想象—創作—欣賞”四個部分。

(一)根據設計的活動內容,主要採用的教學法有“直觀演示法”,在課的開始部分,通過遊戲和課件演示,形象生動的將幼兒引入課題,引導幼兒細緻觀察,引起學習的興趣。。

1、幼兒説手指歌:一個手指頭呀,一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毛毛蟲呀,爬爬爬;兩個手指頭呀,兩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小兔子呀,蹦蹦蹦;三個手指頭呀,三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小花貓呀,喵喵喵;四個手指頭呀,四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小青呀,跳跳跳。利用幼兒學過的遊戲,增加活動的生動性,讓幼兒一開始就帶着愉快的情緒參與學習。

2、老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裏來了一位客人。呱呱呱、呱呱呱,誰來了呀?”(課件裏出現青媽媽)

老師:“咦!青媽媽皺着眉頭,好像有事情。我們一起來聽聽是怎麼回事吧!”(課件裏播放青媽媽的聲音“唉,聽説我的寶寶在到處在找我,可是到現在還沒有回到我的身邊,真着急啊!”)

老師:“哦,原來是這樣啊!那我們一起來幫助小蝌蚪趕快找到媽媽好嗎?”

3、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復習兒歌“小蝌蚪,細尾巴,游來游去找媽媽,媽媽,媽媽,你在哪?來了,來了,我來啦!來了一隻大青!”(唸完兒歌后課件裏出現了一羣遊動的小蝌蚪。)

老師:“哇!好棒喲!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它們可真開心,這還要感謝我們小朋友的幫忙呢!(這時,課件裏的青變成高興的表情。)現在來為我們自己鼓鼓掌吧!”通過複習兒歌這樣的形式,讓幼兒初步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同時也引出一下個環節。導入課題後採用“啟發性提問法”,引導幼兒帶着問題去觀察並思考。

4、引導幼兒觀察並提出問題。

老師:“小蝌蚪們快活在水裏游來游去。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它們遊得一樣嗎?哪裏不一樣?”(課件裏出現小蝌蚪往不同方向遊動的畫面)用提問法,明確的把“觀察”和“比較”這兩個任務交待給幼兒。

5、幼兒自由討論。在前面幾個集體活動的環節之後,適當的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並且提示幼兒要説完整話,充分調動它們學習的積極性。討論結束後,教師小結:“原來小蝌蚪遊動的方向都不一樣。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邊的小蝌蚪是往左邊遊的。真有趣啊!我們也來學學小蝌蚪游泳好嗎?”於是,帶幼兒進入活動的第二個環節。

(二)採用“示範講解法”教授小蝌蚪的畫法,“示範講解法”是美術活動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能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表現方法,但我把它放到最後,主要體現了 “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理念精神。在這一環節中幼兒自由想象並表現,掌握手指壓印及添畫曲線的方法。

1、老師:“小朋友們請看一下,每組的桌上都有一盤黑色顏料和黑色水彩筆。請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可以怎麼做,才能把這些材料都利用起來,變出可愛的小蝌蚪呢?”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依據於《綱要》對藝術活動提出這樣的要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所以,我改變以往“教師示範、幼兒學習”的模式,讓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也許在這一過程還會出現許多富有創意的新發現呢。

2、在幼兒自由探索之後,老師請畫得好的幼兒上來畫一畫,説一説自己的方法。老師及時表揚和肯定幼兒的想法和創造。最後,再來解決這節課的知識點(難點)。老師可以一邊示範一邊講解:“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後把指腹按在紙上,再用水彩筆畫上彎彎曲曲的尾巴,一條可愛的小蝌蚪就在遊動了。”幼兒先徒手在桌上練習,讓幼兒在紙上作畫時增加一次就成功的概率。“小朋友我們畫小蝌蚪的時候可以一次多壓印幾個小蝌蚪的身體,然後在不同的位置添畫細尾巴。這樣,這羣小蝌蚪就會朝不同的方向遊動了。如果能變換不同的方向壓印就更好了!” 為了在幼兒的美術活動中時間的隱性浪費,從小培養幼兒學會統籌安排的好習慣,老師在這裏可以重點指出,要求幼兒按老師的方法來作畫。

3、老師:“請小朋友學學老師的方法再試試吧。讓更多的小蝌蚪從四面八方游過來,找到它們的媽媽吧!”

(三)幼兒的學法主要有“討論法”,在觀察之後和操作之前,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討論,有利於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操作法”也是美術活動中常用的學法,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幼兒再次操作,體驗創作的樂趣。

1、在聽過老師的講解後,請幼兒再次作畫。(同時播放“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為幼兒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情景環境,同時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2、老師巡迴觀察,適時的加以指導:

(1)蘸顏料壓印後,需要在抹布上擦乾淨手指後再拿水彩筆添畫。

(2)要求幼兒保持畫面和桌面及周圍環境的整潔。

(3)請作完畫的幼兒把材料和工具放回原處,用肥皂把手洗乾淨。這些看似點點滴滴的常規教育,就藴藏在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中,老師應該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機會,鞏固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

(四)欣賞與評價老師帶領幼兒一起欣賞同伴的作品,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賞。教師繼續利用課件創設的情景,對幼兒説:“青媽媽看到這麼多的寶寶都找到了她,真高興啊!她到我們班來了。請小朋友們趕快把自己變出來的小蝌蚪送到青媽媽的身邊去吧!”這時,老師出示青媽媽的大圖片,貼到教室的主題牆上,讓幼兒把自己的作品都粘貼在周圍,表示把小蝌蚪送回青媽媽的身邊啦。

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在這裏為幼兒的語言發展提供機會,交流自己的創作經驗,誇誇自己能幹的小手。教師和幼兒一起唱歌曲《我有一雙小小手》。這個環節又利用了情景遊戲法,頭尾呼應,把活動推上新的高潮。讓幼兒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在這個環節當中還要注意幼兒語言的完整性,教師要給以適當的指導。

七、活動延伸:

這是一個有關“春天”的主題活動,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次繪畫活動師生共同佈置“小蝌蚪找媽媽”的主題牆面,複習有關故事、歌曲,學做“小蝌蚪找媽媽”的音樂遊戲。並且可以請幼兒繼續探索“小蝌蚪和青的祕密”,收集相關資料,相互交流自己獲得的信息,對如何更好保護“小蝌蚪”和“青”展開討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