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精品】語文説課稿初中四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9.02K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問題來了,説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説課稿初中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語文説課稿初中四篇

語文説課稿初中 篇1

一、關於課文

《為你打開一扇門》是七年級語文教材第一課,之所以安排在首篇,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該篇文章的學習,對文學作品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從而引導學生

親近文學,閲讀文學作品,學好語文。

二、關於目標

鑑於本課是開篇文章的特殊性,在學習目標的定位上遵循“小而精”的原則,即切入點小、目標性強、達成率高。因此目標定位為:

1、引導學生初步學會欣賞文學作品,提高閲讀文學作品的興趣。

2、瞭解文學的必要性和閲讀文學作品的意義。

3、體會課文豐富的情感和優美的語言。

三、關於教學過程

在教學中,針對本文文字優美的特點,大量採用學生自由朗讀等方式,強化學生的朗讀效果。並配備多媒體課件中相關文學作品的片斷或圖片,吸引學生的閲讀興趣,使學生在樂學的氣氛中達到預期的理想目標。

具體教學流程如下:

一、激發興趣,通覽全書。

第一個教學環節安排通覽全書是為了讓學生對初中語文課本有一個全面的瞭解,從而達到正確認識小學與中學的不同,小學裏學的大多是記敍文,中學我們則要廣泛接觸大量的文學作品,如何讓這些文學作品在閲讀之初,我們就能有一個概念性的瞭解呢?理順書本的結構便顯得尤為重要。中學語文課本結構的嚴密性和合理性通過目錄的瀏覽便能清楚。

二、文題解密,初步識文。

文章的題目是《為你打開一扇門》,看到這樣的文題學生便會在頭腦產生產生一堆問題,如:為誰打開一扇門?打開一扇怎樣的門?我們為什麼要打開這扇門?試想一下,帶着這樣一些頗有意思的話題進入到新課的學習,自然是一件樂事了?

任何時候的語文學習都離不開基礎知識的積累,對於生字詞的把握,那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所以在第一遍閲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一定要能做到文通字順。

三、再讀課文,分析內容。

在再讀課文環節,學生已能對文章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圍繞課文的1—2節,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學會從書中尋找答案,並在書中文字基礎上,用自已的語言去歸納、去提煉。

四、朗讀3—4段,分析課文。

3—4節是全文的重中之重,也是文章最關鍵和精彩的段落。從四個方面對文學進行細緻的分析:

(1)文學的特徵。

(2)介紹文學的內涵。

(3)介紹文學的功能。

(4)介紹文學的育人作用及不閲讀文學作品的負面影響。

關於這四個方面的分析,只要學生能答到邊上,也就行了。因為這是一個比較深奧的話題。要做到讓學生明白閲讀文學作品的重要性,自覺地去掉“重理輕文”的思想,主動培養自己閲讀文學作品的興趣。

五、佳句賞析。

小學裏面,對於修辭手法的運用,已能做到運用自如,中學階段的學習則是讓學生通過修辭手法的分析及句子的理解達到深化文章內容的作用。因此在開篇的文句的賞析中,要求不宜太難、太高,通過逐步引導,使學生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六、課文總結。

沒有總結的課堂不能稱之為完整的課堂,任何一節課,都要有一個小結,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有一個全面的瞭解,讓零散的知識點在總結中得以全面的把握和梳理。

以上是對《為你打開一扇門》課文的初步分析,至於具體細節需要進一步細化。

語文説課稿初中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七~九年級階段語文學習的第一單元,這篇課文是當代詩人王家新借童年的想望和困惑,用“山”與“海”這兩個有象徵意義的藝術形象告訴人們自己成長中的人生感悟,並啟示人們要實現遠大的理想必須百折不饒,堅持奮鬥,要不停的翻過無數座山,要次戰勝失敗和苦難,才能達到理想的境界。對剛入中學的初一學生來説,這首新詩很有吸引力,在小學他們接觸更多的是格律詩,這首新詩語言美,富有節奏韻律,會給學生們一個全新的感受,併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本單元以人生為主題,五篇課文都是抒寫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這在起始階段具有定位、定勢的意義,對形成學生的正確地人生觀和價值觀有着積極和深刻的影響。教師一定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目標,牢牢把握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努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他們在愉悦的氛圍中迸出思維的火花,體驗對人生的感悟,培養樂於探究的學習習慣。

根據詩歌的文體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根據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語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的能力目標定為:

1、初步瞭解詩歌常識,反覆朗讀,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2、理解、積累痴想、凝成、誘惑、喧騰、一瞬間等詞語,學會運用;

3、學習象徵的手法。根據新課標要求: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

我把本課的過程和方法目標定為:

1、學會朗讀、品味詩歌語言;

2、在理解的基礎上展開想象,感悟詩歌;

3、領會詩中“山”、“海”藝術形象藴含的意味。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感悟人生,學習詩人對人生的思考所得到的啟迪;

2、樹立正確的理想,積極樂觀的生活,實現人生價值。

(確定此目標的依據是:新課標中強調了要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

新課標要求“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根據詩歌的文體特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為:反覆朗讀課文,品味語言;本詩的難點是:對詩中無數座山的理解;新課標要求初中學生在閲讀時能夠了解常用的寫作手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為此我特確定本課的關鍵點是:理解文中“山”與“海”的象徵意義。

二、生情學情分析

我面對的是剛進入初中的學生,他們對初中語文的學習還處於一個適應期。對剛入中學的初一學生來説,這首詩很有吸引力,一方面他們要從小學生過渡為中學生,有很多困難等着他們去克服,另一方面詩的第一節詩人以一個孩子的語調來寫,能調動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學生一般能較好地把握詩中的山與海的象徵意義,但對詩中“無數座山”的理解,對實現理想的.長期性和艱鉅性往往估計不足,需要教師因勢利導,突破難點。

三、教法學法分析

本課是整個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的第一課,對貫徹課程標準和整個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有着深遠的影響。教師一定要着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牢牢把握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特點。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努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作課堂的主人,教師只是課堂的引導者和組織者。

四、教學流程

在教學過程中突出朗讀訓練,調動學生情感來理解作品。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1、導入課文。

(聯繫地域特點,提問:如果我們不是生活在……而是生活在蒼茫的大山裏,同學們會想些什麼呢?引發學生想象山裏孩子的想望,搭起通向作者心靈的橋樑。 )

2、出示學習目標。

3、查生字詞預習情況。

(初一是起始年級,一定培養學生打好基礎,不能忽視認字、寫字的訓練。)

4、整體感知課文。

(教師範讀課文,學生仿讀並思考:山那邊是什麼?山和海的象徵意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全詩為什麼分為兩節? )

5、研讀賞析。

(學生通過朗讀,自己主動品味揣摩語言,從中發現問題共同探究賞析。)

6、體驗反思。

(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説説這首首詩給自己的啟示,引導學生在欣賞文藝作品時,能走過文字的橋樑,用自己的心靈與詩人溝通達到共鳴,從而獲得美的享受,有益的人生啟示,豐富自己的個性,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 )

7、佈置作業。

(以“我終於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把自己的體會和收穫表達成文字。)

語文説課稿初中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一些朗讀技巧。

2、理清故事情節,當堂背誦。

3、理解木蘭形象。

【教學創意】

通過教師有表情的示範背誦,感染、啟發、引導學生背誦全詩,也可請已背會的學生在課堂上做背誦表演,以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生字詞句、理清故事情節、理解木蘭形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花木蘭的故事嗎?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流傳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年來,花木蘭這個形象深受人們喜愛。她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女性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木蘭詩》(板書),來尋找其中的答案。

二、朗讀指導

1、教師帶表情範背。讓學生邊聽邊畫出不認識的字,並注意教師背誦時節奏的變化。

2、解決生字詞,重點注意幾個問題。“十二轉”的“轉”就讀zhuàn。古代指勛級,每升一級叫一轉,十二轉為最高的勛級。“舊時裳”的“裳”讀“cháng”,古代指少女穿的裙子。要注意理解在這首詩裏出現的互文修辭句。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牀。”“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3、學生齊讀全詩。

4、教師逐段指導學生朗讀。

第1段是對情景的描述,讀開頭兩句語調要柔緩,第3、4句則要帶疑慮和關切的語氣,聲音可以略微提高,讀到“歎息”再輕緩下來。

第2段開頭兩句是問句的形式。讀“何所思”、“何所憶”要讀出詢問的語氣。答句中的兩個“無”字應重讀表強調,語氣要與後面的句子銜接。“見軍帖”、“大點兵”、“十二卷”、“卷卷”都要重讀,以説明戰爭的規模和緊迫,“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寫木蘭所思所慮,該怎麼辦呢?這裏可以略作停頓,然後用堅定的語氣讀“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在“從此”之後又可以有稍微的頓息,“此”字拖長一點,把“替爺徵”三個字讀得沉着有力,以表現木蘭替父從軍的決心。

第3段前四句節奏要讀得比較緊湊,以渲染木蘭在匆促地準備行裝,“駿馬”、“鞍韉”、“轡頭”、“長鞭”應突出強調,使聽者能想像出木蘭整裝待發的英姿。以下八句寫木蘭奔赴前線、穿山越水的情景。前四句要讀得委婉,放輕音量,以表現木蘭對親人的思念;後四句寫木蘭已經到了能聽到敵人戰馬嘶鳴的地方了,因此要讀得剛毅,音量適當放大,以表現她的戰鬥豪情。

第4段概寫木蘭十年征戰生活,語言凝練而誇張,朗讀時抑揚頓挫要鮮明,節奏要慢。“赴”、“度”、“飛”要讀得富有動態,語調要昂揚。讀“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語詞要相對壓抑,節奏放慢,以表現木蘭經歷了戰場艱苦環境的磨鍊。讀“將軍百戰死”語詞略抑,“壯士十年歸”,讀時語調要揚起來,以渲染出軍隊勝利凱旋的氣氛。

讀第5段前四句要強調天子給予木蘭很高的獎賞和榮耀。“十二轉”、“百千強”要重讀。從“木蘭不用尚書郎”到段末木蘭對天子“問所欲”的回答,讀時語調要平穩。“還故鄉”三字中間要頓開,音調要放在同一高度上,以便把木蘭不卑不亢,不慕富貴榮華的品質和思念家鄉的心情表現出來。

讀第6段父母相互攙扶着出城迎接女兒這一句,語氣中要流露出急切的情緒,讀時節奏要與老人顫顫悠悠的節奏相符。讀阿姊們忙着梳粧小弟忙着殺豬宰羊兩句,音調要提高些,節奏要加快,以生動表現全家歡迎木蘭歸來的情景。木蘭“開”、“坐”、“脱”、“著”、“理”、“帖”時,心情是無比激動的,會有許多往事湧上心頭。讀的時候節奏不宜太快,要用柔順的口吻、嬌羞的語氣來再現一個健康、美麗、端莊的女子形象。在用意外的語氣讀“火伴皆驚忙”之後要有一個停頓,以示夥伴們反覆打量已換女粧的木蘭,然後用驚異的語氣讀“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十二年”、“女郎”要重讀。

讀最後一段,語調要略緩,“雄”、“撲朔”、“雌”、“迷離”點出了雄雌的特徵,要重讀,最後一句要慢讀,語尾要向上揚,讀成反問,給聽者以思考與回味。

三、理清故事情節

1、學生分小組合作探究。

2、填空:情節,木蘭停機( )——決心( )——從軍( )——奔赴( )——十年( )——拒賞( )——與親人( )。

3、複述木蘭故事,背誦課文。

4、探究理解木蘭形象。

四、佈置作業

將《木蘭詩》改成現代白話文故事。

語文説課稿初中 篇4

一、説教材

茅以升是中國著名的橋樑專家。對於《中國石拱橋》一文,他曾這樣説道:“石拱橋是我國傳統的橋樑三大基本形式之一。石拱橋這一體系,又是多種多樣的。本文所寫的這兩座橋,乃是千萬座石拱橋中傑出的代表之作。幾千年來,石拱橋遍佈祖國山河大地,隨着經濟文化的日益發達而長足發展,它們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為祖國贏得榮譽。”“它是一份可珍貴的遺產,顯示着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和卓越才能。”

傳統橋樑的三大基本形式是:樑橋、拱橋、吊橋,而拱橋尤為常見。

寫説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徵。《中國石拱橋》一文從不同的角度説明石拱橋的特徵。先採用概括説明“石拱橋在世界橋樑史上出現得比較早。這種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發揮作用。”從“久、美、堅”三個方面説明了中國石拱橋一般特點。然後又介紹了趙州橋、盧溝橋,採用具體説明方法來揭示石拱橋的共同特點,還着重説明兩座橋的各自的特點。趙州橋是獨拱石橋,“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造性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衝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拱上加拱”是趙州橋獨有的特點,“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也是趙州橋最突出的特點。盧溝橋是聯拱石橋,它的自身獨有特點是“每個柱頭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態的獅子”,可謂“石獅百態”。

《中國石拱橋》是按照總——分——總的順序來説明的。先總説特點,接着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具體説明歷史悠久、結構堅固、形式優美的共同特點,所舉例子具備了被説明事物的共同特徵,即共性寓於個性之中。然後分説了兩橋樑各自獨有的特點,最後總説我國石拱橋取得的光輝成就的原因,以及社會主義時期不同石拱橋的發展。

這篇説明文主要的説明方法是舉例子。舉例子要有代表性,所謂代表性即要具備被説明事物的共同特點,第二要具備該事物的自身獨有的特點,趙州橋和盧溝橋就具有非常突出的代表性。這篇説明文另一個重要説明方法是列數字,運用數字説明是準確説明事物的方法之一。根據需要,有時需要用確切的數字,如“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五十點八二米,兩端寬九點六米,中部略窄,寬九米。”有時要用約數,趙州橋“修建於公元62019年左右,到現在已經一千三百多年了,還保持着原來的雄姿”。石拱橋“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本篇文章是人教版第八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閲讀課文,作為初二學生接觸説明文的首篇,一定要作好説明文入門的指導。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單元教學要求、課文特點和初二學生開始學習説明文的實際情況,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抓住事物的特徵,理清説明順序。

2.比較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異同,説明選材的代表性。

3.舉例説明語言的準確性。

4.運用已有的橋樑知識,通過想象設計未來的橋樑。

教學重點:掌握説明事物要抓住説明事物的特點。

教學難點:選取代表性事例説明事物特點;圈畫關鍵性語句説明事物特點。

三、説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讀課文,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給本文標題添加一些修飾性或限制性詞語,即是什麼什麼樣的中國石拱橋。這種以課本內容為依據的修飾的添加格式如下:《_的中國石拱橋》。學生可以填寫“古老的”“世界著名的”“成就輝煌的”“造型奇特的”等等詞語,並説出一定理由,從而培養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和概括能力。

此外,為了説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辯析趙州橋和盧溝橋特點上的異同,教師可認真組織問題進行教學,促進學生思考、討論和歸納總結。

《中國石拱橋》作為初二學生學習説明文的入門之篇,必須讓學生初步掌握從“抓住特點”角度去分析説明性文字。讓學生學會扣住説明對象——中國石拱橋,抓住關鍵性語句,篩選重要信息的方法。學習這篇文章,可以制定若干個教學目標,為了實施目標,需相應地採用演示、投影、講解、談話、討論等諸方法,藉以引起和推動學生的注意和思考。

四、説課前準備:

1.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抄在小黑板上。

2.準備趙州橋及該橋二十八道拱圈剖面圖和盧溝橋的教學幻燈片。

3.教師自制一個簡易的橋樑演示模型。

4.為每個學生印一份茅以升的《橋樑遠景圖》節錄閲讀材料。

五、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簡要介紹作者:

我們常常用橋樑來比喻友誼,因為是友誼就像橋一樣把兩個人連了起來。可見橋是在沒有路的地方搭起來的路。根據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會,我國就有了獨木橋和數根圓木排拼而成的木樑橋。河北趙縣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第一座採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橋,歐洲在趙州橋建成七百年後才採用弓形拱的。我們的祖先的聰明才智值得我們每一位同學學習。

(二)檢查預習

1.給加點的字注音:洨河 張 勻稱

2.解詞:惟妙惟肖 絕倫 古樸 奇觀

(三)展示教學目標

(四)閲讀全文,對課文進行整體把握。

1.(教師板書題目,先寫石拱橋然後在這三個字前再加上“中國”二字),提問:本文題目是:《中國石拱橋》,文章是從第幾段寫中國石拱橋的?它和前邊的段落之間是怎樣的説明順序?

明確:文章從第③自然段開始寫中國石拱橋的。前兩段寫的是石拱橋,它們之間的説明順序是由一般到特殊。

2.作者寫石拱橋用了①、②兩個自然段,這兩個自然段的內容側重點有什麼不同?

明確:第①自然段側重寫外形美觀,第②自然段側重寫結構堅固。

3.將橋的模型展示給學生,並分別放置100克砝碼讓學生體會上述兩點。

明確:橋樑呈弧形的叫拱橋;橋樑和河面幾乎平行的叫樑橋。

4.作者寫中國石拱橋舉了兩個例子,它們和第③自然段的順序是怎樣安排的?

明確:概括──具體

5.請將第③自然段分層次,並概括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明確:分四層意思。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歷史悠久、分佈廣、形式多樣、有許多驚人的傑作。

6.看書,對照趙州橋和盧溝橋的説明,看介紹的大致順序是否一樣呢?作者為什麼要選這兩座橋?

(學生讀書,教師打出幻燈:趙州橋、盧溝橋)

明確:大致順序一樣。介紹兩橋時都交待了地理位置,修建時間、橋的長、寬、結構、藝術價值及對橋的評價。從外觀看,趙州橋是獨拱,盧溝橋是聯拱,只寫一座不能反映出中國石拱橋的全部,選兩橋,説明選材具有代表性。

7.作者對這兩座橋説明的側重點不完全相同,各詳寫什麼?

明確:趙州橋詳寫了結構,盧溝橋詳寫了價值,即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8.作者寫趙州橋結構時怎樣安排順序的?具體説説看。

明確:“總──分”寫法,作者先總寫趙州橋的特點,然後分(一)、(二)、(三)、(四)作了具體介紹。學生解説:略。

9.盧溝橋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體現在什麼地方?

明確:藝術價值,石刻獅子。歷史價值,抗日戰爭在這裏爆發。

10.教師總結:以上通過介紹趙州橋、盧溝橋,進一步説明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11.下面進一步分析中國石拱橋取得成就的原因。

明確:原因有三,着重説明三者順序不能顛倒及原因。

12.研讀課文,體會説明文語言的平實準確,完成第三個教學目標。

明確:有些詞語十分確切肯定,如列舉的時間、數據,有些詞語則表示一種估計。無論哪種,目的只有一個:説明準確;依據只有一個:符合實際。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然後由學生再從課文中找出其他例證來説明之,以強化理解。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五,明確:注意詞句順序,合理周密。

13、學習本文的表達方式

説明文主要採用説明的方式,但説明文裏常常含有記敍成分;找出本文裏的記敍成分,明確表達方式的作用。

明確:表達方式的運用服務於寫作目的。本文旨在給人有關中國石拱橋的知識,因此以説明為主。為敍述歷史意義和發展情況,交叉運用記敍方式。説明為主,穿插記敍,就是本文的特點。

14.完成教學目標四。讓學生想象未來的橋會是什麼樣的?(發閲讀材料)

15.總結、佈置作業